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健康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職業健康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3557

1?目的與范圍

為規范和細化職業健康安全教育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中層及中層以上領導、班組長、變換工種和“四新”、復工、安全管理人員及全員的安全教育管理。

2?職責

2.1安全部

2.1.1負責制定公司培訓計劃,編制培訓大綱。

2.1.2負責公司新員工的一級安全教育、考試。

2.1.3負責公司中層及中層以上領導安全教育的實施工作。

2.1.4負責公司員工職業衛生教育的組織管理工作。

2.1.5負責各級安全教育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

2.2人力資源部

2.2.1負責將新入職員工(包括代培、實習人員)名單提交安全部,通知對其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

2.2.2負責將公司內部轉崗人員的名單通知到員工單位進行相應的變工教育。

2.2.3負責公司特種作業人員資格確認。

2.3研發中心

2.3.1負責組織實施對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2.4生產廠

2.4.1負責組織實施對新設備的職業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2.4.2負責公司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復訓的對接和組織管理工作。

2.4.3負責來公司參觀、實習人員的安全教育。

2.4.4負責二、三級安全教育,復工、轉崗、“四新”教育。

2.45負責組織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積極參加職業衛生培訓。

2.4.6負責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和復訓需求,報公司安全部。

2.4.7安全教育檔案資料的管理。

3內容

3.1培訓計劃

安全部應識別、分析安全培訓需求,制訂計劃和編制培訓大綱,計劃應充分考慮: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危險源辨識及其風險評價的結果;

--技術發展和工藝、設備變更的需要;

--員工的意見或建議;

--相關方的要求。

3.2職業健康安全教育

3.2.1三級安全教育

3.2.1.1新員工(實習生、臨時性用工、農民工)、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等,都應進行公司級、專業廠/部門級和班組級職業安全生產培訓,未經三級安全培訓的不準上崗,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課時。

3.2.1.2安全部組織實施公司級安全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勞動紀律、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事故應急措施和有關事故案例等。

3.2.1.3公司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得少于4課時,考核成績≥90分者為合格,考核成績<90分的必須重新教育補考,安全部對考試相關資料進行登錄建檔。

3.2.1.4生產廠(部門)組織實施二級安全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生產狀況、規章制度、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的危險因素、危害因素、防范措施、事故應急措施和事故案例等。二級培訓時間根據工作性質應控制在8至16個課時并有記錄。

3.2.1.5班組級安全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生產設備、安全裝置、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和事故案例等。三級培訓時間根據工作性質應在8至24個課時并有記錄。

3.2.1.6新員工一級安全教育由安全部負責實施,生產廠(部門)逐步實施二級和三級安全教育,并做好分級安全教育記錄。

3.2.1.8“三級安全教育”后分級按照“三級安全教育卡片”要求填寫相關信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簽字。

3.2.1.9來公司參觀的大專院校學生(包括外單位來公司實習人員),由生產廠對其進行相關安全知識教育,并填寫“參觀實習集體安全教育登記表”。

3.2.2特種作業人員或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教育

3.2.2.1特種作業人員或特種設備操作人員(以下均統稱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復訓,由生產廠聯系培訓機構及做好培訓實施的組織管理,做好特種作業操作證件相關信息的登錄和更新。

3.2.2.2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流程見《特種作業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3.2.3中層及中層以上領導法規意識和安全管理素質提升的培訓,培訓采取集中授課或網絡教育,筆試答卷等形式,人力資源部牽頭組織,安全部具體實施。頻次一年一次,目標值100%。

3.2.4班組長安全教育

3.2.4.1班組長每年應接受安全培訓,具備班組安全管理知識和本班組相適應的安全操作技能。頻次一年一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6課時,目標值100%。

3.2.4.2培訓內容包括:法律法規、安全技術常識、崗位危險源和危害因素控制要點。

3.2.5轉崗、復工和“四新”教育

3.2.5.1調整工作崗位時,應重新接受專業廠和班組轉崗安全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

3.2.5.2員工因病事假、產假、待崗、學習等原因離崗半年以上重新上崗時,應重新接受專業廠(部門)和班組轉崗安全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

3.2.5.3員工因工傷傷愈復工重新上崗時,應重新接受專業廠(部門)和班組轉崗安全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

3.2.5.4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應對相關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

3.2.6職業健康教育凡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員、管理人員、有關技術人員均應接受相應的職業健康知識培訓,具備相應的職業健康知識和技能,每兩年組織一次的專業知識培訓。

3.2.7全員培訓每年應對全員進行安全培訓,增強預防事故、控制職業危害和應急處理能力。

3.3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組織的其它各類集體安全教育,都應填寫“集體安全教育登記表”并由各組織單位妥善保存。

4?相關文件和記錄

4.1相關文件

《機械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指南》

《特種作業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4.2記錄表格

三級安全教育卡片

集體安全教育登記表

編制:?審核:批準:?日期:

篇2:石油銷售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和提高從業員工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的防范意識和防范技能,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根據《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二章管理

第三條職責和權限

(一)公司主管領導負責審批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計劃和所需經費并監督實施;

(二)公司綜合辦公室負責安全和職業健康教育、制定公司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三)庫站根據崗位特點負責申報培訓需求,實施職業健康宣傳、協助有關部門組織員工實施培訓;

(四)班組負責入崗職業健康危害和崗位安全教育

第四條工作內容

(一)培訓計劃:公司根據各自培訓需求和內外部變化的情況制定年度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計劃;

(二)培訓時間:對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每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小時;

第五條培訓內容

(一)職業安全健康相關法律、法規與標準;

(二)職業危害基本知識;

(三)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正確使用、維護職業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危害防護用品;

(五)發生職業危害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等。

第六條培訓形式

(一)內部教育培訓

1、新員工進廠結合安全"三級教育",介紹公司作業現場、崗位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安全隱患,可能造成的危害;

2、員工在崗期間通過定期培訓或公告欄宣傳,學習職業健康崗位操作規程、相關制度、法律法規及公司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有關性能、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環境檢測結果及個人身體檢查結果;

3、轉換崗位培訓由崗位部門負責人講解新崗位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4、公司按培訓計劃組織的職業健康知識及法律法規、標準等知識;

(二)外部委托培訓

為提高職業健康知識和管理能力,外部培訓一般情況是參加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健康培訓,參加人員一般是公司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

第七條培訓效果評定

(一)新入廠或轉崗人員經考核、評定具備與本崗位相適應的職業衛生安全知識和能力方可上崗。未經培訓或者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二)在崗期間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經考核、評定不合格時,下崗學習,下崗學習期間工資減半、再次考核、評定不合格時公司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第八條培訓記錄

公司應建立個人培訓檔案并保留相關的培訓記錄。

第三章附則

第九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水泥廠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水泥公司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1、積極開展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職業病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2、新職工進企業,必須先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培訓;轉換工作崗位,也應進行相應的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培訓。

3、開展日常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及其它空余時間,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4、結合事故案例開展職業衛生教育。

5、專(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員必須參加衛生行政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安全培訓。

6、結合生產特點開展國家的有關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學習和培訓。

9、做好學習培訓的記錄。

水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