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合樓工程安全生產過程控制措施

綜合樓工程安全生產過程控制措施

2024-07-11 閱讀 3729

綜合樓建筑工程安全生產過程控制措施

1、施工階段,根據本工程施工規模、結構特點、場地環境、承包范圍性質等實際條件,編制相應的安全保證計劃。

2、針對工程施工技術的分項工程配置綜合素質好的項目領導班子,對施工隊伍進行評估,選用適當的機械設備及配備技術水準較高的維修人員。

3、項目配備國家政策、法規、規范性指導文件。

4、組織準備開展安全活動的所有文件、表格收集標準文件記錄形式,統一組織收發管理,做好實施前的準備工作。

5、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方案。

(1)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

(2)人工挖孔樁安全技術措施

(3)大型施工機械拆裝方案及驗收措施

(4)腳手架施工方案

(5)模板支撐作業施工方案

6、施工作業前制定施工各階段各工種、各部位針對性安全技術交底,做好場前教育培訓準備工作。

7、物資采購工作:通過對采購過程進行控制,保證所采購的安全用品符合安全使用規定要求。

8、工程項目管理所有人員,必須是企業自有職工或符合市建委、市勞動局規定的可用人員,不得違章招聘社會外來人員和盲流人員,進場一周內將施工人員有關證件登記造冊,送交工程合同預算組、后勤組、安全組歸檔,以備政府行業、安全管理部門核查。

9、施工生產現場的管理措施工程項目部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進行控制,確保施工生產按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順序要求進行。

開工前做好以下準備:落實施工機械設備、安全設施、設備及防護用品進場的計劃;落實現場施工人員配置及管理方式;辦理職工意外傷害保險,以提供必要的勞工保障。

(1)施工現場內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部分工種應進行培訓、考核,持相關證件上崗,由項目機電組及項目技術內業組負責系統管理。

(2)安全防護技術要求

①腳手架等使用安全防護

a、使用的腳手架及搭設方案須經設計計算,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批后方可搭設。一般結構腳手架立桿間距不得大于1.5m,大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2m,小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m。一般裝修腳手架立桿間距不得大于1.5m,大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8m,小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5m。

b、采用支撐于地面上的外腳手架,必須以15~18m高度為一段,采取挑、撐、吊等方法,分段將荷載分卸到建筑物上,同時每層應與建筑物拉接,拉接點垂直距離不得大于4m,水平距離不得大于4.5m。拉接所用材料的強度不得低于雙股8號鉛絲,應以鋼管為主。

c、腳手架使用的鋼管,其外徑、壁厚應符合設計或有關要求,并無嚴重腐蝕、彎曲、壓扁或裂紋。桿件連接必須使用合格的扣件,不得使用鉛絲或其它材料綁扎。

d、腳手架必須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和不變形,外腳手架縱向必須設置十字蓋,十字蓋寬度不得超過7根立桿,并與水平面夾角應為45°~60°。

e、結構用的里、外腳手架使用荷載不得超過2.6KN/m2。

f、腳手架的操作面必須滿鋪腳手架,離墻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腳手板下層兜設水平網。操作面外側應設兩道護身欄桿和一道擋腳板或設一道護身欄桿,立掛安全網下口要封嚴,防護高度應為1.2m。

g、外腳手架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應按有關規范要求,保持一定的安全操作距離。特殊情況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②高處作業安全防護

a、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醫生體檢合格,凡患有不適宜從事高空作業疾病的人員,一律禁止從事高空作業。

b、高空作業區域必須劃出禁區設置圍欄,禁止行人、閑人通行闖入。建筑物的出入口應搭設長3~6m、寬度大于通道兩側各1m的防護棚,棚頂應滿鋪不小于5cm厚的腳手架。臨近施工區域,對人或物構成威脅的地方應支搭防護棚。

c、首層四周必須支設固定6m寬雙層水平安全網,并每隔四層固定一道3m寬的水平安全網。水平安全網接口處必連接嚴密,與建筑物間隙不大于10cm,并且其外沿明顯高于內沿。無法支搭水平安全網時,必須逐層立封安全網。水平安全網直到確無高空作業時方可拆除。

d、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路線行走,禁止在沒有防護設施的情況下,沿高墻、腳手架、挑梁、支撐、起重臂、運行吊籃等處攀登或行走。

e、高空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和避雷設施。

f、高空作業所需的料具、設備等,必須根據施工進度隨用隨運,禁止超負荷。樓層垃圾應集中堆放,及時清理。傾倒時應有防護設施并設專門區域專人看管。樓梯踏步、休息平臺等懸挑結構處不得堆放料具和雜物。

g、六級以上大風、大雨、濃霧,禁止從事露天高空作業。

h、高空作業的料具應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時放入工具袋內,嚴禁亂堆亂放和從高處拋擲材料、工具、物件。

i、樓層安全防護

1.5×1.5m以下孔洞應預埋通長鋼筋網或加固定蓋板。1.5×1.5m以上孔洞,四周應設兩道護身欄桿,其間支掛水平安全網。電梯井口應設高度不低于1.2m的金屬防護門。電梯井內首層和以

上每隔兩層應設一道水平安全網,安全網應封閉嚴密。未經批準電梯井內不得作垂直運輸或垃圾通道。

樓梯踏步及休息平臺處,必須設兩道牢固護身欄桿或用安全網立掛防護。

③臨時用電安全防護

a、臨時用電應按有關規定編好施工組織設計,并建立對現場線路、設施定期檢查制度。

b、配電線路必須按有關規定架設整齊,架空線應采用絕緣導線,不得采用塑膠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或沿地明敷設。

c、室內、外線路均應與施工機具、車輛及行人保持最小安全距離,否則應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d、配電系統必須采取分級配電,各類配電箱、開關箱的安裝和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

各類配電箱、開關箱外觀應完整、牢固、防雨、防塵,箱體應外涂安全色標,統一編號。停止使用的配電箱應切斷電源,箱門上鎖。

e、獨立的配電系統應按有關標準規定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零或接地保護。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具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

在采用接零或接地保護的同時,應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各種高大設施必須按規定裝設避雷裝置。f、手持電動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保管應由專人負責。

g、采用220V電源照明時,應按規定布線和裝設燈具,并在電源一側加裝漏電保護器,特殊場所必須按國家標準規定使用安全電壓照明器。

使用行燈照明電源電壓不應超過36V,燈體與手柄應堅固,絕緣良好。電源線應用橡套電纜線不得使用塑膠線。行燈變壓器應有防潮、防雨設施。

h、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一次線長度應小于5m,二次線長度應小于3m,兩側接線應壓接牢固,并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回路地線。焊把線應無破損、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地點應防潮、防雨、防砸。

④施工機具安全防護

a、提升井架的安全裝置:吊盤停車安全裝置、鋼絲繩斷后安全裝置、超高限位裝置等必須齊全、靈敏、可靠。高度10~15米設纜風繩,井架四周應滿掛密目網封閉,首層進料口搭設2m的防護棚,樓層的吊盤出入口應設安全門,導向地錨必須設置牢固。

b、卷揚機、攪拌機應搭設防砸、防雨操作棚。卷揚機機身固定應設地錨,傳動部分必須安裝防護罩,導向滑輪不得用開口位板式滑輪。攪拌機使用前應固定,不得用輪胎代替支撐。啟動裝置、離合器、制動器、保險鏈、防護罩應齊全完好,使用安全可靠。

停用過程中停電時應切斷電源。卷揚機吊籠應降至地面,攪拌機料斗應升起并掛好保險鏈。

c、蛙式打夯機必須兩人操作。操作人員應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膠鞋。操作手柄應有絕緣措施。停電時應切斷電源。

d、圓鋸、平面刨(手壓刨)各種安全防護裝置應齊全。凡長度小于50cm,厚度大于鋸盤半徑的木料,嚴禁使用圓鋸裁割。砂輪機應使用單向開關,并應裝設不小于180°的防護罩和牢固的工件托架,嚴禁使用不圓、有裂紋、磨損剩余部分不足25mm的砂輪。

e、鋼絲繩使用應用足夠的安全儲備,凡表面磨損、腐蝕、斷絲超過標準、有死彎、斷股、油芯外露的不得使用;吊鉤應有防止脫鉤保險裝置;卡環在使用時使銷軸和環底受力。

f、對于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設備的使用,在制定操作規程的同時,必須制定安全操作規程。

⑤人工挖孔樁安全措施a、護壁高度和每天開挖深度不得大于1m。b、護壁混凝土不得人工攪拌,每節護壁混凝土均須監理單位驗收。

c、孔內作業,上下井必須用安全牢固的繩梯,嚴禁乘坐吊桶上下。

d、井下施工時,井上人員不得離崗,且須配備對講機,保證上下通訊暢通;應配備有毒氣檢測儀器,定時進行氣體檢測。

e、施工時孔壁附著物(串筒、爬梯、排水管、通風管等)必須固定牢固。

f、嚴禁孔內邊抽水邊作業。

g、已挖好的樁孔必須用木板或腳手板、鋼筋網片蓋好,防止土塊、雜物、人員墜落。嚴禁用草袋、塑料布虛掩。

h、已挖好的樁孔及時放好鋼筋籠,及時澆筑混凝土,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h,以防塌方。

i、樁孔上口外圈應做好擋土臺,防止灌水及掉土。挖出的泥土應集中堆放或及時運走,孔口周邊1m范圍內嚴禁堆放泥土。

j、在孔樁施工階段要對周圍建筑物、道路、管線定期進行變形觀測,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管理實施方法

①安全用電技術措施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按照工程項目部編制的《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設置,再由機電組、安全組,以及有關部門專業人員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a、電工工作應隨現場調配進行,必須分區組織分配人員,如有夜、加班等特殊情況,電工應按要求排班上崗。上崗管理、作業人員應配帶工作卡及上崗證。

b、特殊情況下需要帶電操作時,必須配備必要的安全用具,采取可靠的安全隔離措施并指定專業人員進行監護。

c、施工用電中常見通病必須杜絕,作好現場巡查工作,對現場配線、配電箱及敷設情況進行記錄,查找問題根源,并上報上級領導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施工控制點:必須編制施工用電方案及用電布置圖;按規范要求對配電設備進行分級管理;管理人員作好巡查工作及調配工作,針對特殊環境,按要求落實處理方案的實施。

②中、小型機械的使用本工程機械使用品種多,工序搭接緊湊,因此必須加強對施工現場中、小型機械設備安全運行的管理。實施過程中項目部總體布置機械定位、定人、定責,使用前組織安全員及有關機械部門對其驗收工作劃分責任區,平時做好檢查機械運行情況。機操工上崗作業必須持有效證上崗,經培訓教育參與施工,按規定及現場環境搭設機械防護棚,作好雷雨、臺風季節的準備工作,機械使用驗收必須接地或接零,隨機開關靈敏可靠,安全組應督促指定機操工做好定期檢查,保養及維修工作,并做好運轉保養記錄。

施工控制點:a、機械設備的防擴裝置齊全有效,嚴禁帶病運轉。b、固定機械設備和手持移動電具,必須實施二級漏電保護。

c、中、小型機械必須做到定人、定位,定崗位的崗位實施制度,全面按操作規程作業作好分級管理工作。

③腳手架工程本工程采用雙排落地扣件鋼管式腳手架,施工時編制專項的施工方案,針對結構施工要求總體實施布置。

實施過程中,特種作業人員進場施工應經過安全組教育培訓交底,按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合理配備安全防護用品,搭設、拆除時設立警戒標志,派專人監護,搭設完作業段經驗收合格掛牌后使用,定期對架體檢查驗收,作好維護工作。

施工控制點:

a、必須在實施前編制施工方案,并對材料組織人員進行驗收。

b、按規范控制搭設、分階段組織驗收,并作好雷雨季節的接地避雷措施。

c、使用時嚴格控制施工荷載,嚴禁架體上亂堆亂放,避免超載。

d、及時對操作技術工的統計培訓、教育,加強工人自我防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護用具的使用率,從而有效控制事故的發生。

④季節施工抓好季節性施工對安全生產十分重要,特別是要做好雷雨季節的防護工作。實施控制在暴風雨、臺風前后要檢查工地臨時設施,作好現場各安全項目(腳手架、施工用電、施工機械等)的防護檢查工作,及時發現隱患排除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搭設固定的防臺、防雨棚,塔吊要有固定措施,同時堆場、倉庫應配備防護用品,雨季現場道路應加強維護,保證場面無積水。斜道、腳手板應有防滑措施,施工作業人員配備防護用品。

控制點:

a、及時收集氣象資料,做好防護準備工作。

b、作好雨前,雨后的檢查工作,防止危險隱患的發生,對嚴重危險部位及時處理。

c、機械設備的接地接零工作及時收集資料歸檔。

⑤檢查、驗收的控制對施工過程中,暴露出的安全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違章操作、指揮的不安全行為,文明施工、環境保護

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情況,應組織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復查,以確保符合安全文明要求,做好安全記錄。

以項目總工為主建立項目安全生產自檢組,健全完善安全檢查制度,按照省市級規定要求執行,對安全防護用品要按照安全保護計劃的規定以及合同的規定要求進行檢驗,杜絕不合格的安全用品進場,對中、小型機械、腳手架、安全水平網等安全設施要按照安全保證計劃的規定以及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檢查驗收后掛牌使用。

提升井架要按照經過審批的安裝方案規定進行搭設驗收,搭設完畢后經主管部門以及廣州市安監站的檢測合格后,掛牌使用。施工用電按照臨時施工用電規范要求和臨時施工用電方案進行檢查驗收。對臨邊洞口的防護按照安全保證計劃中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工地防火按照安全保證計劃中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對環境衛生、勞動保護、文明施工要求按照安全保證計劃中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對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檢查,嚴禁無證或持無效證件上崗或違章作業。對職工遵章守紀的情況進行檢查,有違章嚴肅處理。工地每天檢查,工程項目部每周檢查一次,發現隱患定人、定時、定措施進行整改。

⑥事故隱患的控制任何人不得違章指揮作業,安全員是安全生產的執法人員,有權制止違章作業,任何人不得干涉。當生產、施工與安全發生沖突時,必須服從安全需要。做好全員發動,使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事故隱患并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確保不合格設施不使用、不合格過程不通過、不安全行為不放過。對已發生的事故隱患及時進行整改以達到規定要求,并組織復查驗收,對有不安全行為的人員進行教育或處罰。

⑦糾正和預防措施a、糾正措施:由項目安全員在查明原因、在有調查結論的前提下提出糾正、防范措施的建議。根據建議由有關部門制定糾正措施,并進行審核批準。安全部監控糾正措施的落實,記錄糾正措施的實施過程。

b、預防措施: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健全和正常運作是預防的根本。推行全面、全過程、全員的標準化管理,教育工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執行各項安全技術規范和日常的監督、檢查、指導。針對性安全交底和教育是預防事故的必要手段。

⑧教育和培訓做好進場工人的安全教育,并貫徹始終、全過程覆蓋地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教育培訓的重點是操作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在事故多發期及上級部門下達指令時,進行針對性的教育。采取多樣化的培訓教育形式,如黑板報、宣傳標語、大會、錄像等。實施施工隊伍職工的安全進場教育及平時的安全教育培訓,新工人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由安全部負責安全培訓教育工作并做好記錄,人力資源部建立職工勞動保護記錄卡。

⑨安全記錄

由項目安全員組織相關人員建立收集證明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有效運行安全記錄包括相關的臺帳、報表、原始記錄。安全記錄由項目安全資料員進行收集、整理,進行標識、編目和立卷。安全記錄應完整及時,并延續到工程項目竣工。

篇2:石門揭煤過程管控制度

總則:煤礦石門揭煤必須100%實行監管人員現場盯守。

1、煤礦揭煤前應按規定及時編制《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

2、煤礦《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按規定進行會審并簽字確認。

3、《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上級集團公司批準方可組織實施。

4、煤礦必須將經上級集團公司批準的《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報監管部門備案并同意組織實施。

5、煤礦必須按經批準備案的《石門揭煤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施工。

6、煤礦上級集團公司必須指派專人現場督促煤礦落實石門揭煤各項安全技術措施。

7、在煤安分局指派專人現場盯守、監督下,煤礦才能按照《石門揭煤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揭煤工作。

8、建設礦井在石門揭煤前,必須安裝完善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統或瓦斯抽采系統運行正常才能進行石門揭煤。

9、建設礦井在石門揭煤前必須實施瓦斯抽采。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公司過程控制員崗位說明書

公司過程控制員崗位工作說明書

一、崗位標識信息

崗位名稱:過程控制員隸屬部門:品質保證部

崗位編碼:直接上級:質量工程師

工資等級:直接下級:無

可輪換崗位:無分析日期:

二、崗位工作概述

負責對原材料的進廠檢驗,負責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以及對公司內部量具的控制。

三、工作職責與任務

(一)原材料控制

1.負責進廠原材料的檢驗

(1)接受倉庫的來料報告,檢驗原材料性能、外觀;

(2)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解決,同時把信息反饋到采購部、制造部。

2.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的控制

(1)接收提交的有關原材料的質量問題,進行判定;

(2)解決職能內的問題,超出職能范圍的提交到質量工程師處理。

3.負責供應商的評估

(1)收集跟蹤供應商交付材料所表現的各種信息;

(2)與采購合作對信息進行分析評估;

(3)對發現的問題提出糾正預防的措施。

(二)建立并不斷完善的計量管理,使計量器具全部受控

1.建立受控器具的臺賬;

2.建立器具的分類賬;

3.建立部門分類賬;

4.對各項器具進行周期檢定;

5.對各項器具進行巡檢,并作校準記錄;

6.參與量具MSA。

(三)執行公司5S規范

(四)完成上級委派的其他任務

四、工作績效標準

(一)進廠原材料檢驗準確,保證線體使用;

(二)計量器具受控;

(三)數據準確。

五、崗位工作關系

(一)內部關系

1.所受監督:受質量工程師的指示和監督;

2.所施監督:對制造部庫房實施材料管理的監督,對公司的量具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3.合作關系:在來料檢驗、供應商的評價方面與制造部、采購部發生合作關系。

(二)外部關系

在完善器具計量管理方面與以下單位發生關系:

1.市計量研究所;

2.國家計量院;

3.航空研究所;

4.天津市檢測技術研究中心。

六、崗位工作權限

(一)原材料質量的判定權;

(二)對非正常損壞量具行為的處罰權。

七、崗位工作時間

在公司制度規定的正常班時間內工作,有時需要加班加點。

八、崗位工作環境

在辦公室或車間工作,會接觸到輕微粉塵和刺激性氣味。

九、知識及教育水平要求

(一)PCB制程;

(二)物理、化學知識;

(三)電子專業知識;

(四)外語知識;

(五)計算機知識;

(六)各種計量知識。

十、崗位技能要求

(一)計量器具的修理和校正技能;

(二)熟練操作各種儀器的技能;

(三)計算機簡單應用技能。

十一、工作經驗要求

中專以上學歷,有工作經驗,有計量員證書。

十二、其他素質要求

任職者需具有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好的視力,無特殊性別與年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