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代表職責
篇一: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1、提高身為英語課代表的素質。
2、按時收發英語作業;負責英語的背誦,負責相關的批改檢查等工作;協助英語科老師做好相關工作。提醒同學們準備英語課用具。
3、關心一位益能員的學習,提供本職力所能及的熱情幫助與科學建議。
4、積極參加英語課代表集訓活動。
5、及時向學習委員提出本職遇到的難題及各種解決辦法。
篇二: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1、將當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在黑板上標出以示提醒。
2、課前應及時到辦公室領取作業本,并在課前發放給同學。
3、課前到辦公室拿錄音機和磁帶。
4、收交作業必須及時,隔天早上必須交齊作業(如確不能按老師規定時間完成,則應向老師單面說明或寫張字條說明原因交給組長)。課代表在業績表上做好記錄。作業和業績表一起在早讀課后交給老師。
5、收作業時需按組收齊,把組長的作業本單獨放在一起并放在最上方。
6、了解同學作業完成情況,并記載好作業記載本(哪一題錯的比較多),連同作業簿一起上交給任課老師。
7、及時向任課老師反映同學們對作業多少的要求,或學習上不懂的地方。
8、如上課時有到多媒體上課,課代表應提早通知同學,確保在上課前在多媒體做好準備。
篇三: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一.收發作業要求
1.及時收上本課作業,并做好登記。如當日未按老師要求收上作業,則應向老師說明。
2.及時搬回作業,確保每個同學都能收到自己的作業(未交者除外)。
3.將作業未交者,作業不合格者,作業抄襲者及時記錄在工作本上報科任老師和班主任。
4.嚴禁包庇不交作業者
5.督促小組長及時收作業
二.上課紀律
1.自身上課紀律要好
2.對于上課不守紀律,例如:講小話、吃零食、開小差等,直接將其名單記錄在工作本上,并上報科任老師和班主任。
3.打鈴后,科任老師還沒來,本科課代表自動上臺主持紀律,保證老師來時,教室里是安靜的。
4.嚴禁包庇上課不守紀律者。
三.學習
1.嚴格要求自己,自己本科的成績要好,名列班上前茅。
2.同學有問題要盡量解答。
3.自己不懂的問題或不確定的問題要勤跑老師辦公室,問出正確答案再告訴同學,以免誤導。
4.把老師講的重點寫下來,有空貼出來,讓大家參考。
5.課代表應該帶領組長做好平時和考前復習時的基礎知識的檢查工作,如英語、語文背課文等。
6.適當出些選擇題等題給同學們做。
7.樹立良好學習氛圍
8.下課后要到老師那問問有沒有要囑咐的問題,像作業,考試之類的。
四.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互動
做老師與同學之間的紐帶,及時向老師匯報同學們對于本科的各種問題及建議。
五.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靠大家共同營造的,作為課代表,應該帶頭活躍學習氣氛,反映班級成員的整體精神風貌,體現班級的內在品格與外在形象。
篇四: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1.配合學習委員抓好英語學習及提高英語早讀效果。
2.負責同學與英語老師的溝通工作,采取多樣形式幫助大家提高英語水平。
3.協助學委搞好英語統考和英語四級考試的組織、報名、復習等工作。
4.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認真完成本職工作及班長、團支部書記布置的任務。
篇五: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1、自己要學好,嚴格要求自己,不怕老師,首先自己要成績好,名列前茅,樹立威信。
2、別人有問題要能回答,態度要好,滿足同學求知欲,盡力回答。
3、自己不懂,先問老師再回答同學,溝通多些,反饋于同學,反映給老師,是老師及時調整。
4、幫助同學想些背熟概念的好方法。
5、使同學對該門課感興趣。
6、及時檢查老師布置的作業,督促同學不要抄襲。
7、自習課時,將以前同學們問的問題,以及自己認為好的題目出出來,大家做。
8、小助手幫助老師,維持紀律,課代表的橋梁作用要拉近師生的距離。
9、當天學的東西,課代表在第二天問同學,把概念作為選擇題拿出來問同學。
10、自己找習題來補充,使同學對本章有個總結。
11、把同學對老師的反映要及時告訴老師,如老師上課速度快慢問題等。
12、請老師把重點說一邊,或找老師劃重點,再劃給同學。
13、多與同學討論答案,并與老師核對。
14、自己要認真聽課,注意老師的問題,當好小老師,助教要及時與同學討論。
15、利用課余時間在班里搞競賽。
16、向老師詢問學生的不足之處,并向同學轉達,及時轉告師生雙方。
17、課前向老師了解明天上課重點,然后告訴同學,認真預習。
18、同學提的問題,經老師回答后,課代表要把答案公布出來。
19、把老師講的重點寫下來,有空貼出來,讓大家參考。
20、課代表要摘記課文的重點或老師的重點,臨考時大家傳閱,也可以作為老師出考題的提示和參考。
21、課代表送本子、取本子要及時。
22、課代表要幫同學階段性地復習。比如默寫等。
篇2:英語課代表職責
篇一: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1、提高身為英語課代表的素質。
2、按時收發英語作業;負責英語的背誦,負責相關的批改檢查等工作;協助英語科老師做好相關工作。提醒同學們準備英語課用具。
3、關心一位益能員的學習,提供本職力所能及的熱情幫助與科學建議。
4、積極參加英語課代表集訓活動。
5、及時向學習委員提出本職遇到的難題及各種解決辦法。
篇二: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1、將當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在黑板上標出以示提醒。
2、課前應及時到辦公室領取作業本,并在課前發放給同學。
3、課前到辦公室拿錄音機和磁帶。
4、收交作業必須及時,隔天早上必須交齊作業(如確不能按老師規定時間完成,則應向老師單面說明或寫張字條說明原因交給組長)。課代表在業績表上做好記錄。作業和業績表一起在早讀課后交給老師。
5、收作業時需按組收齊,把組長的作業本單獨放在一起并放在最上方。
6、了解同學作業完成情況,并記載好作業記載本(哪一題錯的比較多),連同作業簿一起上交給任課老師。
7、及時向任課老師反映同學們對作業多少的要求,或學習上不懂的地方。
8、如上課時有到多媒體上課,課代表應提早通知同學,確保在上課前在多媒體做好準備。
篇三: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一.收發作業要求
1.及時收上本課作業,并做好登記。如當日未按老師要求收上作業,則應向老師說明。
2.及時搬回作業,確保每個同學都能收到自己的作業(未交者除外)。
3.將作業未交者,作業不合格者,作業抄襲者及時記錄在工作本上報科任老師和班主任。
4.嚴禁包庇不交作業者
5.督促小組長及時收作業
二.上課紀律
1.自身上課紀律要好
2.對于上課不守紀律,例如:講小話、吃零食、開小差等,直接將其名單記錄在工作本上,并上報科任老師和班主任。
3.打鈴后,科任老師還沒來,本科課代表自動上臺主持紀律,保證老師來時,教室里是安靜的。
4.嚴禁包庇上課不守紀律者。
三.學習
1.嚴格要求自己,自己本科的成績要好,名列班上前茅。
2.同學有問題要盡量解答。
3.自己不懂的問題或不確定的問題要勤跑老師辦公室,問出正確答案再告訴同學,以免誤導。
4.把老師講的重點寫下來,有空貼出來,讓大家參考。
5.課代表應該帶領組長做好平時和考前復習時的基礎知識的檢查工作,如英語、語文背課文等。
6.適當出些選擇題等題給同學們做。
7.樹立良好學習氛圍
8.下課后要到老師那問問有沒有要囑咐的問題,像作業,考試之類的。
四.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互動
做老師與同學之間的紐帶,及時向老師匯報同學們對于本科的各種問題及建議。
五.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靠大家共同營造的,作為課代表,應該帶頭活躍學習氣氛,反映班級成員的整體精神風貌,體現班級的內在品格與外在形象。
篇四: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1.配合學習委員抓好英語學習及提高英語早讀效果。
2.負責同學與英語老師的溝通工作,采取多樣形式幫助大家提高英語水平。
3.協助學委搞好英語統考和英語四級考試的組織、報名、復習等工作。
4.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認真完成本職工作及班長、團支部書記布置的任務。
篇五:英語課代表的職責
1、自己要學好,嚴格要求自己,不怕老師,首先自己要成績好,名列前茅,樹立威信。
2、別人有問題要能回答,態度要好,滿足同學求知欲,盡力回答。
3、自己不懂,先問老師再回答同學,溝通多些,反饋于同學,反映給老師,是老師及時調整。
4、幫助同學想些背熟概念的好方法。
5、使同學對該門課感興趣。
6、及時檢查老師布置的作業,督促同學不要抄襲。
7、自習課時,將以前同學們問的問題,以及自己認為好的題目出出來,大家做。
8、小助手幫助老師,維持紀律,課代表的橋梁作用要拉近師生的距離。
9、當天學的東西,課代表在第二天問同學,把概念作為選擇題拿出來問同學。
10、自己找習題來補充,使同學對本章有個總結。
11、把同學對老師的反映要及時告訴老師,如老師上課速度快慢問題等。
12、請老師把重點說一邊,或找老師劃重點,再劃給同學。
13、多與同學討論答案,并與老師核對。
14、自己要認真聽課,注意老師的問題,當好小老師,助教要及時與同學討論。
15、利用課余時間在班里搞競賽。
16、向老師詢問學生的不足之處,并向同學轉達,及時轉告師生雙方。
17、課前向老師了解明天上課重點,然后告訴同學,認真預習。
18、同學提的問題,經老師回答后,課代表要把答案公布出來。
19、把老師講的重點寫下來,有空貼出來,讓大家參考。
20、課代表要摘記課文的重點或老師的重點,臨考時大家傳閱,也可以作為老師出考題的提示和參考。
21、課代表送本子、取本子要及時。
22、課代表要幫同學階段性地復習。比如默寫等。
篇3:湖南省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細則
湖南省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細則最新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直接選舉,包括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和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第三條駐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解放軍選舉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照《中華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進行。
第四條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由國庫開支。
第二章選舉工作機構及其職責
第五條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設立選舉委員會,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選舉委員會由九至十五人組成,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三人,其組成人員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
鄉、民族鄉、鎮的選舉委員會由五至九人組成,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其組成人員由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報請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
選舉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為代表候選人的,應當辭去選舉委員會的職務。
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地方,應當有少數民族的選民參加本級選舉委員會。
選舉委員會設立辦事機構,辦理選舉工作的具體事務。
第六條選舉委員會的職責:
(一)制定選舉工作計劃、培訓選舉工作人員,向選民宣傳有關選舉的法律、法規,解答有關選舉工作的具體問題,組織、指導選舉工作;
(二)劃分選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區,分配各選區應選代表名額;
(三)進行選民登記,審查選民資格,公布選民名單;受理對于選民名單不同意見的申訴,并作出決定;
(四)確定選舉日期;
(五)了解核實并組織介紹代表候選人的情況;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見,確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
(六)主持投票選舉;
(七)確定各選區選舉結果是否有效,公布當選代表名單,頒發代表當選證書;
(八)負責選舉經費的管理使用;
(九)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選舉委員會應當及時公布選民名單、選舉日期、代表候選人名單、當選代表名單等選舉信息。
第七條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選舉委員會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鄉、民族鄉、鎮的選舉委員會受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省、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工作。
第八條選區設立選舉工作小組,負責本選區的選舉工作。選舉工作小組組長和副組長由本選區各選民小組協商產生,報選舉委員會備案。
一個選區可以劃分若干選民小組,選民小組組長、副組長由選民推選。
第三章代表名額
第九條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具體名額,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法律和本細則確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具體名額,由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法律和本細則確定,報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條縣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四百五十名。
鄉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基數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一百六十名。
縣級或者鄉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基數與按人口數增加的代表數相加,即為該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總名額。
縣級或者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總名額確定后,不再變動。如果由于行政區劃變動或者由于重大工程建設等原因造成人口較大變動的,該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總名額重新確定。
聚居的少數民族多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縣、自治縣、鄉、民族鄉,經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百分之五。
第十一條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由本級選舉委員會根據各選區的人口數,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人口數相同的原則,以及保證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進行分配。在縣、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中,人口較少的鄉、民族鄉、鎮,至少應當有代表一人。
第十二條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代表參加當地的人民代表大會。
聚居境內同一少數民族的總人口數占境內總人口數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該少數民族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應相當于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
聚居境內同一少數民族的總人口數不足境內總人口數百分之十五的,該少數民族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可以適當少于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但不得少于二分之一。人口特少的其他聚居民族,至少應當有代表一人。
聚居境內同一少數民族的總人口數占境內總人口數百分之十五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該少數民族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可以適當少于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但分配給該少數民族的代表名額不得超過代表總名額的百分之三十。
第十三條自治縣和有少數民族聚居的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對于聚居在境內的其他少數民族和漢族代表的選舉,適用本細則第十二條的規定。
第十四條散居的少數民族應選當地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可以少于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
自治縣和有少數民族聚居的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對于散居在境內的其他少數民族和漢族代表的選舉,適用前款的規定。
第十五條有少數民族聚居的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按照當地的民族關系和居住狀況,各少數民族選民可以單獨或者聯合選舉。
自治縣和有少數民族聚居的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對于居住在境內的其他少數民族和漢族代表的選舉辦法,適用前款的規定。
第四章選區劃分
第十六條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分配到選區,按選區進行選舉。本著便于選民參加選舉活動,便于代表聯系選民,便于選民監督代表的原則,選區可以按居住狀況劃分,也可以按生產單位、事業單位、工作單位劃分。
選區的大小,按照每一選區選舉一至三名代表劃分。選舉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一個村(社區),多個村(社區),一個鄉、民族鄉、鎮,可以劃為一個選區。選舉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一個村(社區),多個村(社區),可以劃為一個選區。鄉級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可以聯合或者單獨劃選區。
本行政區域內各選區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應當大體相等。
第十七條駐在鄉、民族鄉、鎮的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可以參加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如果選民要求或者工作需要,也可以參加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第五章選民資格
第十八條凡有本行政區域內常住戶口或者居住證的年滿十八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有權參加本行政區域內的選舉;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第十九條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罪或者其他嚴重刑事犯罪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的人,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在被羈押期間停止行使選舉權利。
上述人員的名單,由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在選民登記前通知縣級選舉委員會,并由縣級選舉委員會通知所屬各選區和鄉級選舉委員會。
第二十條下列人員準予行使選舉權利:
(一)被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沒有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
(二)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而沒有被決定停止行使選舉權利的;
(三)正在被勞動教養的;
(四)正在取保候審或者被監視居住的;
(五)正在受拘留處罰的。
第二十一條公民對于公布的選民名單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選民名單公布之日起五日內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申訴。選舉委員會受理申訴后,應當在三日內作出處理決定。申訴人如果對處理決定不服,可以在選舉日的五日以前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在選舉日以前作出判決。人民法院的判決為最后決定。
第六章選民登記
第二十二條選民登記按選區進行。選民一般應當在本人戶口所在地或者工作單位的一個選區登記。
經登記確認的選民資格長期有效。每次選舉前,對上次選民登記以后新滿十八周歲的、被剝奪政治權利期滿后恢復政治權利的選民,予以登記。選民經登記后遷出原選區的,列入新遷入的選區的選民名單;對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從選民名單上除名。
第二十三條對下列人員的選民登記作如下規定:
(一)戶口在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縣屬機關、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在本縣的一個選區登記;
(二)戶口遷入、遷出,其手續在選舉期間尚未辦理完畢且在現居住地居住期限不滿一年的,由原戶口所在地的選區登記;在現居住地居住期滿一年以上但沒有轉入戶口的,憑原選區選民資格證明或者居住證、房屋產權證、住房租賃合同等有效證明之一,可以在現居住地的選區登記,由現居住地的選舉委員會函告其戶口所在地的選舉委員會;
(三)無法行使選舉權利的精神病患者,經選舉委員會確認后不予登記;依法必須隔離的傳染病患者,由選舉委員會委托實施隔離治療的醫療機構登記;
(四)旅居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期間在本省內的,可以在原籍地或者出國前居住地登記并參加選舉;
(五)工資關系在原工作單位的退休、離休人員,可以在原工作單位、常住戶口所在地、現居住地之中選擇一個選區登記,并由登記地的選舉委員會函告其他相關選舉委員會;
(六)按本細則第二十條規定準予行使選舉權利的人員,在本人原戶口所在地或者原工作單位的選區登記;
(七)經與其共同生活的親屬確認無法取得聯系的長期外出人員,可以不予登記。
第二十四條計算公民是否年滿十八周歲,應當算至當地的選舉日為止。
第二十五條選民名單由選民小組登記造冊,選區匯總,由選舉委員會委托選區選舉工作小組或者選民小組于選舉日的二十日以前張榜公布。若有遷入、遷出、死亡的,應當予以補登或者除名;發現錯登、漏登、重登的,應當予以糾正。經選舉委員會審查后,頒發選民證。
第七章代表候選人的提出
第二十六條代表候選人按選區提名產生。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可以聯合或者單獨向選舉委員會推薦代表候選人。選民十人以上聯名,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推薦者應當向選舉委員會介紹代表候選人情況。接受推薦的代表候選人應當向選舉委員會提供個人身份、簡歷以及是否已在沒有隸屬關系的行政區域擔任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基本情況。提供的基本情況不實的,選舉委員會應當向選民通報。各政黨、各人民團體推薦和每一選民參加聯名推薦的代表候選人人數,不得超過本選區應選代表的名額。
選民和各政黨、各人民團體推薦的代表候選人都應當列入代表候選人名單,不得調換或者增減。
第二十七條選舉委員會匯總后,將各方面推薦的代表候選人名單和候選人的基本情況在選舉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并交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討論、協商,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實行差額選舉,代表候選人的人數應當多于應選代表的名額。
正式代表候選人人數應當比應選代表名額多三分之一至一倍。如果所提候選人的人數超過法律和本細則規定的最高差額比例,由選舉委員會交各該選區選民小組討論、協商,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見,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對正式代表候選人不能形成較為一致意見的,選舉委員會應當將各方面推薦的代表候選人名單交該選區選民進行預選,根據預選時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該選區選民的半數以上參加投票,預選方為有效。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及代表候選人的基本情況應當在選舉日的七日以前公布。
第二十九條推薦和確定代表候選人應當注意代表的廣泛性。少數民族的代表名額依照法律和本細則規定確定;婦女代表候選人人數按照《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的規定確定;歸僑、僑眷代表名額按照《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辦法》的規定確定。
第三十條選舉委員會應當向選民介紹代表候選人情況。推薦代表候選人的政黨、人民團體和選民可以在選民小組會議上介紹所推薦的代表候選人的情況。選民可以在選舉日的三日以前提出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的要求。選舉委員會根據選民的要求,應當組織或者委托選區選舉工作小組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由代表候選人介紹本人的情況,回答選民提出的問題。但是,在選舉日必須停止對代表候選人的介紹。
第八章投票選舉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并接受監督。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預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
一個縣級行政區域的選舉投票時間,可以安排一至五日。
第三十二條在選民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選民根據選舉委員會的規定,憑身份證或者選民證領取選票。
選票上正式代表候選人的排列以姓氏筆畫為序。
第三十三條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投票選舉工作,由選舉委員會或者由其委托選區選舉工作小組主持。根據各選區選民分布狀況,按照方便選民投票的原則設立投票站,進行選舉。選民居住比較集中的,可以召開選舉大會,進行選舉;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動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選民,可以在流動票箱投票。
采用流動票箱投票的,選區選舉工作小組應當為每一流動票箱指定三名以上選舉工作人員,并從中確定監票人。
監票人和計票人由選區選舉工作小組組織選區選民小組組長推定。
代表候選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等近親屬不得擔任監票人、計票人以及流動票箱工作人員。
第三十四條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一律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選舉時應當設有秘密寫票處。
每一選民在一次選舉中只有一個投票權。選舉人對于代表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反對票,可以另選其他任何選民,也可以棄權。
第三十五條選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殘疾不能寫選票的,可以委托其信任的人代寫。受人委托代寫選票的人必須按照選舉人的意愿填寫。任何人不得對選民投票作任何誘導或者干預。
第三十六條選民在選舉期間外出不能參加選舉的,經選舉委員會同意,可以書面委托其信任的選民代為投票。每一選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過三人,并應當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為投票。
本細則第二十條規定準予行使選舉權利的人員參加選舉,由選舉委員會和執行監禁、羈押、拘留或者勞動教養的機關共同決定,可以委托有選舉權的親屬或者其他選民代為投票;被判處拘役、受拘留處罰或者被勞動教養的人如果在本地,也可以在選舉日回原戶口所在地參加投票。
第三十七條每次選舉所投票數,多于投票人數的無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數的有效。每一選票所選的人數,多于規定應選代表人數的作廢,等于或者少于規定應選代表人數的有效。
選舉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區全體選民的過半數參加投票,選舉有效。代表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選民過半數的選票時,始得當選。
獲得過半數選票的代表候選人人數超過應選代表名額時,以得票多的當選。如遇票數相等不能確定當選人時,應當就票數相等的候選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當選。
獲得過半數選票的當選代表人數少于應選代表名額時,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另行選舉時,根據在第一次投票時得票多少的順序,按照本細則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差額比例,確定候選人名單。如果只選一人,候選人應當為二人。代表候選人以得票多的當選,但是得票數不得少于選票的三分之一。另行選舉仍有不足的名額,暫作缺額處理。
第三十八條投票結束后,由監票、計票人員和選舉委員會的人員將投票人數和票數加以核對,作出記錄,并由監票人、計票人簽字。選票應當封存備查。
第九章對代表的監督和罷免、辭職、補選
第三十九條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區選民的監督,選民有權罷免自己選出的代表。
第四十條對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原選區選民五十人以上聯名,對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原選區選民三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罷免要求。
罷免要求應當寫明罷免理由。被提出罷免的代表有權在選民會議上提出申辯意見,也可以書面提出申辯意見。
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將罷免要求和被提出罷免的代表的書面申辯意見印發原選區選民。
表決罷免要求,由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派有關負責人員主持。
罷免代表,須經原選區過半數的選民通過。
罷免代表的投票,按本細則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一條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代表職務被罷免的,其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職務相應撤銷,由常務委員會予以公告。
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的代表職務被罷免的,其主席、副主席的職務相應撤銷,由主席團予以公告。
第四十二條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辭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接受辭職,須經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并應當予以公告。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辭去代表職務的請求被接受的,其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職務相應終止,由常務委員會予以公告。
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書面提出辭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接受辭職,須經人民代表大會過半數代表通過,并應當予以公告。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辭去代表職務的請求被接受的,其主席、副主席的職務相應終止,由主席團予以公告。
第四十三條公民不得同時擔任兩個以上沒有隸屬關系的行政區域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公民如果被選舉為兩個以上沒有隸屬關系的行政區域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只能擔任其中一個行政區域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辭去其他行政區域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如果代表拒不辭職,原選區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對該代表予以罷免。
第四十四條縣級和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任期內調離和遷出本行政區域的,其代表資格自行終止,缺額另行補選。
縣級和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任期內被接受辭去代表職務、被罷免、死亡或者因其他原因不能繼續擔任代表的,其缺額可由原選區補選。
補選出缺代表,應當在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主持下,由原選區依法進行選舉。
各政黨、各人民團體或者選民十人以上聯名可以推薦補選的代表候選人。補選的代表候選人名單,須經選民充分討論、協商,并于選舉日的三日以前公布。
補選出缺代表,代表候選人的名額可以多于應選代表的名額,也可以等于應選代表的名額。
補選出缺代表的投票選舉,按本細則第三十一條至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辦理。
補選的代表,任期到本屆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為止。
第十章對破壞選舉的制裁
第四十五條為保障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破壞選舉,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以金錢或者其他財物賄賂選民,妨害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
(二)以暴力、威脅、欺騙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害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
(三)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舉票數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
(四)對于控告、檢舉在選舉中有違法行為的人或者對于提出要求罷免代表的人進行壓制、報復的。
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當選的,其當選無效。國家工作人員有前款所列行為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六條選舉委員會發現有破壞選舉的行為或者收到對破壞選舉行為的舉報,應當及時依法調查處理;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及時移送有關機關予以處理。
第十一章附則
第四十七條本細則自20*年1月1日起生效。19*8月16日湖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根據1995年4月27日湖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關于修改〈湖南省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細則〉的決定》修正的《湖南省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細則》同時廢止。
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
直接選舉是指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國家代議機關代表和國家公職人員的選舉,指有選舉權的人直接參加選舉行使選舉權利的選舉方式。它使每個選民都有機會選擇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當家人;能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實現選民的意志;更好地調動公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積極性;有助于加強選民與當選者的聯系。
直接選舉比如你投票直接選出一個縣級人大代表
間接選舉你選個縣級人大代表縣代表選出市代表市代表再選省代表
不是你直接決定誰當選由你選的代表決定
直接選舉能使群眾親自投票選出自己認同的人,有選民直接選舉的方式,稱為直接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