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處理醫療事故預案(3)

醫院處理醫療事故預案(3)

2024-07-11 閱讀 6886

醫院處理醫療事故預案(三)

為了正確處理醫療事故,保護患者、醫院及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促進醫學科學及醫院本身的發展,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有關條款,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領導機構

建立在院長領導下的,以院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為中心,院醫務處、護理部具體負責的醫療事故處理機構,以保證對院內醫療事故處理的及時、正確,其成員為:

主任委員:**

副主任委員:**

委員:**

二、處理機構工作職責

醫務處、護理部在全院范圍內負責調查、核實處理各種醫療事故,并協調各科室、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對醫療事故造成的損害,組織技術力量采取針對性的補救措施,防止損害后果的擴大,減少患者的損失,同時向患者及家屬進行通報、解釋。

醫務處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關要求按時向上級行政部門報告。

三、處理程序

1、科室處理

①發生醫療糾紛事故、或因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發生醫療糾紛爭議時,科室負責人及當事人應及時介入,立即組織技術力量采取針對性較強、有效的補救措施,減輕損害后果,并于2小時內上報醫務處及院領導。

②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虛心誠懇地態度與家屬及單位領導交接意見,取得對方的理解,防止事態擴大和矛盾激化,力爭將糾紛在科內得到妥善解決,避免其進一步擴大。

③必要時醫務處可以隨時參與科室的調解。

2、醫院處理

①科室未妥善處理或處理不滿意使患方投訴到醫院的,醫務處應記錄、立案,圍繞患方投訴進行調查取證。經核實后整理成調查報告,上報院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通知患方領取鑒定結論,并將鑒定結論報市醫學會備案。同時告之患方《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條款及雙方須遵守的義務和權利。

②對上報到醫務處的醫療糾紛事件,應按《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報告制度的規定》及時組織人員對醫療事故爭議或醫療過失行為進行調查核實。維護工作秩序,患者要求封存有關的病歷資料及相關物品按《條例》中的規定進行,并按規定向患者及家屬收取有關費用。為處理醫療事故爭議,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做基本準備。其次應向患者通報對事件調查的情況,得出的初步結論和處理意見,解釋發生事件發生的原因、已經采取的補救措施,以及將會對患者造成的影響等。

③對發生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可能導致醫患矛盾激化,危及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和患者安全、擾亂醫療機構工作秩序的重大事件,醫務處在做好解釋疏導工作、妥善處理的同時,按《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報告制度的規定》及時向市衛生局報告,對于可能引發惡性事件的,要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④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醫務處同科室負責人、當事人及患方對病歷進行封存,由醫務處負責保管及提交醫療事故委員會進行鑒定。對封存病歷進行啟封時,由醫務處通知醫患雙方到場。對疑為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的爭議,醫患雙方在醫務處的主持下,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封存時應嚴格按照無菌技術規范操作,防止再次污染。封存物品送由醫務處及患方共同指定的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部門檢驗,并共同對送檢物品啟封。

⑤發生醫療事故爭議后,由于患者死亡原因不明或醫患雙方對死因有異議影響對醫療事故的判定時,醫務處應告之醫患雙方在48小時內進行尸檢;有凍存條件的可在七日內進行;尸檢必須征得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署尸檢同意書后方可進行。

⑥尸檢機構須醫患雙方共同認可的、具備尸檢資格的部門及人員承擔。雙方當事人或代表觀察尸檢的全過程,監督尸檢,醫務處必須明確告之雙方,拒絕或者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⑦醫務處必須明確告知死者家屬,在我院死亡的患者,尸體應當立即移交太平間。其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周。逾期不處理的尸體,委員會可報請市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并經公安機關備案后,進行處理,其費用由死者家屬或單位承擔。

⑧對違犯衛生法規、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所發生的糾紛,經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為醫療事故的,醫務處將提請院方按有關規定對責任科室及當事人進行處罰,并按有關規定對患者家屬進行賠償,并將處理結果以書面形式于7日內向衛生局報告。

⑨患者及家屬對院內的處理結果有異議,按法律程序提起鑒定或訴訟的,醫院應組織有關人員及時參加答辯或參與訴訟,以維護醫院的合法權益。

四、醫務人員的違法行為

1、未如實告知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的。

2、沒有正當理由,拒絕為患者提供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服務的。

3、未按照《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及《條例》要求書寫病歷和妥善保管病歷資料的。

4、在急危重病人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沒有據實補記搶救工作病歷內容的。

5、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未按照《條例》第16條規定及時封存、保管和啟封病歷資料和實物的。

6、隱匿、偽造或者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

7、醫師在執業活動中,超出注冊執業范圍的,出具與自己執業范圍無關或者與執業類別不相符的醫學證明文件的。

8、以各種借口拒絕對危急重病人進行緊急救治的。

9、為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后果的。

10、違反衛生行政規章制度或者技術操作規范,造成嚴重后果的。

11、未經親自診察、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的。

12、使用未經批準使用的藥品、消毒藥劑和醫療器械的。

13、不按照規定使用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藥品和放射性藥品的。

14、未經患者及家屬同意,對患者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的(包括手術、藥物治療和其他治療)。

15、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非不正當利益的。

16、發生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以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不服從衛生行政部門調遣的。

17、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現傳染病疫情,患者涉嫌傷害事故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規定向有關部門報告的。

對存在違法行為的人員,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構成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的,按有關法律、法規及醫院有關規定處理。未造成后果的,第一次給予書面警告,第二次給予書面嚴重警告,一年內連續三次違法的罰款300元,調離工作崗位,進行培訓,以觀后效。

五、本預案最后解釋權歸**市中心醫院。

六、本預案自2

002年9月1日起執行。

篇2:縣醫院防范處理醫療事故預案

縣人民醫院關于防范及處理醫療事故的預案

1、成立防范及處理醫療事故的領導小組

⑴組織機構

①人員組成: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②在醫務科設立患者投訴咨詢辦公室,由zz兼任辦公室主任。

⑵職責

①領導小組職責:根據“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和方案,監督、管理貫徹執行情況,防止醫療事故的發生。

②相關職能科室職責:

醫務科負責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監督管理,并接受患者的投訴和咨詢。對醫療事故爭議的相關科室按規定程序進行調查、核實,處理有關情況,并及時向總支、院辦報告醫療事故爭議的調查和處理情況,并負責全院醫務人員的安全培訓。

護理部負責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的監督管理和處理與護理有關的糾紛。

門診部負責門診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的監督管理和參與處理與門診工作相關的糾紛。

政工科負責醫務人員的執業資格和職稱審核。

總務設備科負責醫療器械質量、設備安全的監督管理和參與處理與醫療器械、設備安全相關的糾紛。

信息科負責醫療文書的保管及查閱工作。

保衛科負責維護醫院的正常醫療秩序和保護醫務人員的安全。

藥劑科負責藥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和參與處理與藥品有關的糾紛。

院感辦負責疾病控制方面的監督、管理,并參與處理與院感有關的糾紛。

2、防范措施

⑴、全院各科、各級、各類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常規、規范,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恪守職業道德,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并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加強與病人溝通,加強科間溝通。

⑵、醫院必須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定,明確各級各類人員職責,嚴格執行醫療、護理常規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落實各項醫療制度,做到管理工作制度化、技術操作規范化、各項設備正規化。

⑶、建立院、科二級質量安全管理組織,建立切實可行的醫療質量和管理方案,由相關職能科室對管理方案進行監督、檢查,并記錄。及時、妥善處理和反饋患者的投訴。對于存在的醫療安全隱患要及時整改。

⑷、各相關職能科室負責監督、管理本部門人員的執業情況,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3、處理措施

⑴、在院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全院各科各部門各司其職,發生醫療事故或爭議后,互相協調,互相配合,及時、正確、妥善的進行處置,并及時上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⑵、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應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并由科室負責人向相關職能科室報告,同時迅速地組織最強的技術力量及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避免或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進一步擴大。

⑶、對有可能發生糾紛或醫療事故者,相關科室應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相關資料,以便查閱;疑因輸液、輸血等原因引起不良后果的,應由醫患雙方立即對現場實物暫時封存保留,以備檢驗

⑷、根據事態的發展變化,各職能科室應迅速報送總支、院辦,以采取應對措施,積極妥善處理。

⑸、根據相關規定上報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篇3:市醫院醫療事故爭議處理制度

醫院醫療事故爭議處理制度

一、當臨床科室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應有對患者或家屬有初步答復意見,并應及時與家屬做好耐心細致溝通工作。

二、科室應認真調查,核實,討論,及時寫出書面材料上報醫教科,一般爭議≤1周,重大爭議≤1月。

三、處理程序:

1)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程序和《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突發醫療糾紛處理預案程序》。

2)對患方有處理意見。

四、已定性的醫療事故,對責任人處理≤1月。發生嚴重醫療事故時,對直接責任人除按有關規定追究相應的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外,應給予行政處分,同時在技術職稱上給予降聘、解聘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