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醫院醫療危重病人搶救制度

某醫院醫療危重病人搶救制度

2024-07-09 閱讀 7062

醫院醫療危重病人搶救制度

一、搶救人員(值班醫師與責任護士)要按崗定位,實行24小時值班制,按時交接班,上崗時做到衣帽整潔、佩帶胸卡。

二、搶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的使用,遵守各種疾病搶救常規進行工作,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三、危重病人搶救時,當班醫務人員應全力以赴、爭分奪秒。一般搶救由該科值班醫師及搶救班護士負責,特殊搶救請示醫務科或院領導組織有關科室進行搶救,各級人員做到明確分工,密切合作。

四、醫務人員不得對危重急癥病人以診斷不明、經濟問題或其他任何理由而延誤搶救。

五、醫務人員應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和復雜情況決定搶救組織工作。

六、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要嚴肅認真、積極主動,聽從指揮,既要明確分工,又要密切協作。

七、搶救工作中遇有診斷、治療、技術操作等方面的困難時,應及時請示上級醫師。上級醫師要隨叫隨到,迅速參加搶救工作。

八、口頭醫囑要準確、清楚,尤其是藥名、劑量、給藥途徑與時間等,護士要復述一遍,避免有誤,并及時記錄于病歷上,醫師要補開醫囑和處方。

九、各種急救藥物的安瓿、輸液空瓶、輸血空袋等用完后應暫行保留,以便統計與查人物避免醫療差錯。

十、搶救的全程情況,必須認真、準確、及時記錄。

十一、在搶救過程中,應根據實際病情及時向患者家屬或單位通報病情,說明病情危重的原因、程度及預后,以利取得患方必要的理解和配合。

十二、如因檢查、入院、轉科等原因需要搬移病人時,必須充分考慮到病情及生命體征的穩定與否,以及病員家屬或單位在了解病情后的理解程度。必要時應對此作書面記錄。危重病人搬運途中應由護士護送,必要時醫師協同護送,并同時攜帶必要的急救器械和藥品。

十三、值班人員在聯系有關科室協同搶救或聯系收住入院時,應不放松對病員的搶救。

十四、對危及生命的嚴重創傷,經緊急處理后,有關值班醫師應盡快安排病員直接送手術室搶救,而不必強調常規的術前準備或入院手續,以免延誤搶救時機。

十五、遇重大搶救突發事件或其他特殊問題,如涉及到法律糾紛的病例,在積極救治的同時,值班醫師、護士應及時向科主任、醫務科(白天)、總值班(夜間)匯報,并解決醫療費用、住院手續等,必要時以書面的形式向醫務科匯報、備案,也可向主管院長請示、匯報。因臨床需要,醫務科或總值班以及相關人員應及時到現場進行協調處理。

十六、經搶救病情穩定后,由醫務人員送至病房或手術室,因病情不宜搬動者,留搶救室觀察。

十七、搶救病員完畢后,由負責醫師及護士(長)做現場評論和初步總結。

十八、急診自動出院的留觀病歷及死亡病歷,由值班護士整理收回后,由科室統一交病案室保存。自動出院病人家屬應在病歷上簽字,值班醫師酌情書寫一份病情介紹同門診病歷一起由家屬帶出院。

篇2:第二醫院醫療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制度

第二醫院醫療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制度

疑難危重病例討論目的在于盡早明確診斷,制定最佳診療方案,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是提高診斷率、治愈率和搶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培養各級醫師診療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疑難危重病例討論范疇:入院5-7天不能確診病例;住院期間不明原因的病情惡化或出現嚴重并發癥、院內感染經積極搶救仍未脫離危險、病情仍不穩定者;病情復雜、涉及多個學科或者療效極差的疑難雜癥;病情危重需要多科協作搶救病例;涉及重大疑難手術或需再次手術治療病例;住院期間有醫療事故爭議傾向以及其它需要討論的病例。

二、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可以由一個科室舉行,也可以幾個科室聯合舉行。科室疑難危重病例討論由科室定期舉行,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醫師主持,有關醫護人員盡可能參加。幾個科室聯合或院內疑難危重病例討論由科主任提出,經醫務科同意,由醫務科召集舉行。

三、舉行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前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負責主治的治療組應盡可能全面收集與患者病情相關的資料。必要時提前將有關病例資料整理形成書面病情摘要,提交給參加討論人員。討論時由經管醫師簡明介紹病情及診療經過。主治醫師詳細分析病情變化及目前主要的診療方案,提出本次討論的主要目的、關鍵的難點疑點及重點要解決的問題等。參加討論的人員針對該病例的病情進行全面分析,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可應用國內外學術理論、專業新進展,針對病情提出可行性的診療建議。最后由主持人進行總結,盡可能明確診斷,確定進一步診療方案。討論由經管醫師負責記錄和登記。

四、院級疑難危重病例討論由主治科室的科主任向醫務科提出申請,并提前將有關材料加以整理,做出書面摘要,提交醫務科。由醫務科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會診時間,邀請相關科室人員參加病歷討論,必要時主管院長參加。若病情需要或因患者家屬請求,也可邀請院外專家參加。醫務科和科室均要負責做好疑難危重病例討論記錄。

五、疑難危重病例討論記錄內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討論日期、地點、主持人、記錄員、參加討論人員的姓名及專業技術職務、入院診斷、病情摘要、討論目的、參加醫師發言的重點內容、結論性意見、主持人簽名。經治組醫師必須將討論內容認真記載在科室《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本》中。討論記錄的主要內容整理后抄寫在病歷紙上,經主持人簽字后,歸入病歷。《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本》中討論內容要與病歷記錄相符。

篇3:某醫院醫療危重病人搶救制度

醫院醫療危重病人搶救制度

一、搶救人員(值班醫師與責任護士)要按崗定位,實行24小時值班制,按時交接班,上崗時做到衣帽整潔、佩帶胸卡。

二、搶救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的使用,遵守各種疾病搶救常規進行工作,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三、危重病人搶救時,當班醫務人員應全力以赴、爭分奪秒。一般搶救由該科值班醫師及搶救班護士負責,特殊搶救請示醫務科或院領導組織有關科室進行搶救,各級人員做到明確分工,密切合作。

四、醫務人員不得對危重急癥病人以診斷不明、經濟問題或其他任何理由而延誤搶救。

五、醫務人員應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和復雜情況決定搶救組織工作。

六、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要嚴肅認真、積極主動,聽從指揮,既要明確分工,又要密切協作。

七、搶救工作中遇有診斷、治療、技術操作等方面的困難時,應及時請示上級醫師。上級醫師要隨叫隨到,迅速參加搶救工作。

八、口頭醫囑要準確、清楚,尤其是藥名、劑量、給藥途徑與時間等,護士要復述一遍,避免有誤,并及時記錄于病歷上,醫師要補開醫囑和處方。

九、各種急救藥物的安瓿、輸液空瓶、輸血空袋等用完后應暫行保留,以便統計與查人物避免醫療差錯。

十、搶救的全程情況,必須認真、準確、及時記錄。

十一、在搶救過程中,應根據實際病情及時向患者家屬或單位通報病情,說明病情危重的原因、程度及預后,以利取得患方必要的理解和配合。

十二、如因檢查、入院、轉科等原因需要搬移病人時,必須充分考慮到病情及生命體征的穩定與否,以及病員家屬或單位在了解病情后的理解程度。必要時應對此作書面記錄。危重病人搬運途中應由護士護送,必要時醫師協同護送,并同時攜帶必要的急救器械和藥品。

十三、值班人員在聯系有關科室協同搶救或聯系收住入院時,應不放松對病員的搶救。

十四、對危及生命的嚴重創傷,經緊急處理后,有關值班醫師應盡快安排病員直接送手術室搶救,而不必強調常規的術前準備或入院手續,以免延誤搶救時機。

十五、遇重大搶救突發事件或其他特殊問題,如涉及到法律糾紛的病例,在積極救治的同時,值班醫師、護士應及時向科主任、醫務科(白天)、總值班(夜間)匯報,并解決醫療費用、住院手續等,必要時以書面的形式向醫務科匯報、備案,也可向主管院長請示、匯報。因臨床需要,醫務科或總值班以及相關人員應及時到現場進行協調處理。

十六、經搶救病情穩定后,由醫務人員送至病房或手術室,因病情不宜搬動者,留搶救室觀察。

十七、搶救病員完畢后,由負責醫師及護士(長)做現場評論和初步總結。

十八、急診自動出院的留觀病歷及死亡病歷,由值班護士整理收回后,由科室統一交病案室保存。自動出院病人家屬應在病歷上簽字,值班醫師酌情書寫一份病情介紹同門診病歷一起由家屬帶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