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S礦防排水定期監測制度

S礦防排水定期監測制度

2024-07-10 閱讀 2543

1、專人定期檢查監測落實天氣預報、各類機械設備的運轉與山洪災害隔離地帶的整理。

2、有緊急情況及時采取應急措施,落實專人,做到專人專管,專人負責,及時搬挪,確保人身、設備不受損傷。

3、好季節性檢查,尤其是排水設施與排水地理位置做到提前動手,排水措施到位。

4、班負責人、操作工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保障安全生產,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5、行誰當班誰負責制度,嚴明紀律,如因人為排水造成損失,追究當事人責任。

6、一定量的抗洪搶救物資,落實應急救援措施。

篇2:防排水系統管理制度

根據《安全生產法》、《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為確保防排水系統的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完善的礦井防排水管理制度

1、存在水害的礦山企業,建設前應進行專門的勘察和防治水設計。勘察和設計應由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完成。

2、水害嚴重的礦井,應成立防治水專門機構。在基建、生產過程中持續開展有關防治水方面的調查、監測和預測、預工作。

二、地面防水

1、應查清礦區及其附近地水流系統和匯水面積河流溝渠匯水情況、疏水能力、積水區和水利工程的現廈門市和規劃情況,以及當地日最大降雨量、歷年最高洪水們,并結合礦區特點建立和健全防水、排水系統。

2、礦井(豎井、斜井、平硐)井口標高,應高于當地歷史最高洪水們1m以上。

3、受水威脅的礦井,應隔離礦柱。

三、井下防排水

1、調查核實礦區范圍內的老井、空區,現有生產礦井積水區、含水構造,并填繪礦區水文地質圖。

2、根據水文地質條件,設計預留防水礦(巖)柱,制定預防突水的安全措施。

3、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應在關鍵巷道內設置防水閘門,一級礦井,應在主要泵房井口裝設防水門。

3、井下主要排水設備,至少應由同類型的三臺泵組成,工作水泵應能在20h內排出一晝夜的正常涌水量;除檢修泵外,其他水泵應能在20h內排出一晝夜的最大涌水量。井筒內應裝設兩條相同的排水管,其中一條工作一條備用。

四、礦井主排水系統應每年檢測一次,檢測單位應具備相應的資質。

五、組織經常性的防排水系統安全檢查和維護。每年汛前應進行全面防排水系統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

六、水泵工應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后方可上崗。

七、做為防排水系統檢查、維護、達到記錄。

篇3:S礦防排水崗位責任制

1、及時了解和掌握本礦山所在地區的汛期水情和天氣情況。

2、負責檢查、監測、落實各類機械設備的運轉,安裝存放位置與山洪災害隔離地帶的整理。

3、保證礦山設施周圍的排水管道、溢洪渠道的清理、暢通,防止山洪損害。

4、做好季節性檢查,特別是排水設施與排水地理位置,要提前動手、措施到位。

5、遇有緊急情況時,及時采取應急措施。組織人員及時搬挪、撤離,確保人身、財產不受損傷。

6、如因工作失職造成損失的,處以500-10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追究其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