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生產部工時定額管理辦法
某公司生產部工時定額管理辦法
1、目的
建立合理化、標準化的工時管理辦法,依據工時定額規范生產,并作為合理利用人員、工藝改進的依據,從而提高公司經營管理及生產管理水平。
2、適用范圍
2.1公司業務相關的間接人員及生產部直接人員的工時管理和運用。
2.2生產工時周報表、月報表之統計分析。
3、職責
3.1生產部經理或助理組織相關人員核定標準工時;
3.2生產部經理對標準工時進行決策、批準。
3.3生產部助理、車間主任對標準工時的合理性有建議的職責。
4、階段劃分
4.1生產工藝的制定;
4.2標準工時定額的初步確定;
4.3標準工時定額的進一步確定,同時工時定額試執行;
4.4工時定額執行,標準工時定額調整。
這四個階段并不是完全獨立的,而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5、工時定額辦法
5.1標準工時定額=每件直接加工工時+輔助工時(分鐘)
輔助時間包括:裝夾時間、檢驗時間等。
每件直接加工工時確定依據中級工按正常加工時間確定。
5.2工時計算
工時定額=標準工時定額×加工件數×等級系數+休息生理時間+準備結束時間(分鐘)
等級系數依加工者工種等級不同而不同,初級工為1.1,中級工為1,高級工為0.9。
準備結束時間指工具、刀具、量具準備時間、機床維護時間、環境衛生清掃時間、理解圖紙時間、送檢時間、工序轉移時間等。
5.3支援工時
支援工時指因工作需要,生產部以外部門借調人員在借調期的工作時間,包括路途和準備時間、當班剩余不足1小時,無法正常進行生產時,該部分時間也計入支援工時。
5.3工時統計
最終統計工時=(工時定額+浪費工時+支援工時)/60(小時)
浪費工時包括:待料等待時間、因圖紙更改增加的加工時間、后續加工引起的返修所用時間、其它非加工造成的不可預料原因增加的加工時間等。
6、工時定額報表
6.1生產周報表
由車間主任統計,加工者確認后報經理助理。
6.1生產月報表
由經理助理統計,并分析人員和設備利用情況、工藝合理性并報生產經理備案并決策。
7、附件:生產工時周報表、生產工時月報表
8、標準工時確定后下發到每位加工者,并備案。
9、本辦法最終解釋權歸生產部。
篇2:員工手冊工時制度
員工手冊之工時制度
第一條標準工時
1.1員工平均每周工作40小時。標準工作時間不包括用餐時間和加班時間。
1.2由于公司的經營性質,周六和周日為正常工作日:
1.2.1員工每周的休息日由部門主管根據本部門排班情況確定;
1.2.2部門主管人應提前安排員工的休息日并通知員工;
1.3員工應當按照部門主管制定的工作時間表進行工作和輪休,拒不遵守的員工將作曠職處理。
第二條特殊工時
符合國家規定的,公司還可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和不定時工時制。
第三條加班
3.1根據<>有關規定,在不損害員工利益的前提下,公司有權根據工作和經營需要安排員工加班。
3.1.1員工是否加班及加班時數須經由部門主管在”加班審核表”上簽字后方可確認。
3.1.2申報加班的最小單位為1小時。
3.2.員工加班,享受以下待遇:
3.2.1普通工作日員工加班的,公司安排調休或支付不低于工資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3.2.2休息日員工加班的,公司安排調休或支付不低于工資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2.3法定休假日員工加班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3.2.4員工本月加班的,公司應于下月月底前安排調休;如遇特殊情況無法調休的,將在3個月內安排調休。
3.3實行不定時工時制的員工,不再執行加班制度。
3.4以下情況不視為加班:
公司在節假日組織的郊游及其他娛樂活動;
公司在非節假日組織的下班后的娛樂活動;
出差時路途所花費的時間;
在非工作時間組織的培訓;
辦公室管理人員,未經上司指派或同意的日工作時間的延長。
篇3:某某公司生產部工時定額管理辦法
某公司生產部工時定額管理辦法
1、目的
建立合理化、標準化的工時管理辦法,依據工時定額規范生產,并作為合理利用人員、工藝改進的依據,從而提高公司經營管理及生產管理水平。
2、適用范圍
2.1公司業務相關的間接人員及生產部直接人員的工時管理和運用。
2.2生產工時周報表、月報表之統計分析。
3、職責
3.1生產部經理或助理組織相關人員核定標準工時;
3.2生產部經理對標準工時進行決策、批準。
3.3生產部助理、車間主任對標準工時的合理性有建議的職責。
4、階段劃分
4.1生產工藝的制定;
4.2標準工時定額的初步確定;
4.3標準工時定額的進一步確定,同時工時定額試執行;
4.4工時定額執行,標準工時定額調整。
這四個階段并不是完全獨立的,而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5、工時定額辦法
5.1標準工時定額=每件直接加工工時+輔助工時(分鐘)
輔助時間包括:裝夾時間、檢驗時間等。
每件直接加工工時確定依據中級工按正常加工時間確定。
5.2工時計算
工時定額=標準工時定額×加工件數×等級系數+休息生理時間+準備結束時間(分鐘)
等級系數依加工者工種等級不同而不同,初級工為1.1,中級工為1,高級工為0.9。
準備結束時間指工具、刀具、量具準備時間、機床維護時間、環境衛生清掃時間、理解圖紙時間、送檢時間、工序轉移時間等。
5.3支援工時
支援工時指因工作需要,生產部以外部門借調人員在借調期的工作時間,包括路途和準備時間、當班剩余不足1小時,無法正常進行生產時,該部分時間也計入支援工時。
5.3工時統計
最終統計工時=(工時定額+浪費工時+支援工時)/60(小時)
浪費工時包括:待料等待時間、因圖紙更改增加的加工時間、后續加工引起的返修所用時間、其它非加工造成的不可預料原因增加的加工時間等。
6、工時定額報表
6.1生產周報表
由車間主任統計,加工者確認后報經理助理。
6.1生產月報表
由經理助理統計,并分析人員和設備利用情況、工藝合理性并報生產經理備案并決策。
7、附件:生產工時周報表、生產工時月報表
8、標準工時確定后下發到每位加工者,并備案。
9、本辦法最終解釋權歸生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