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銷售經理崗位職責
高校銷售經理崗位職責
1、積極推動負責產品地區的銷售工作,完成銷售任務;
2、持續不斷改善客戶關系,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售前與售中服務;
3、對合同從簽定后到完結各環節跟蹤、負責;
4、建立客戶檔案,做好所區域內銷售市場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任職要求
1、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3年以上理化分析設備銷售經驗;
2、熟悉區域內理化分析相關設備市場情況,在區域市場內具有良好的口碑;
3、具備良好的銷售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習能力佳;
4、適應頻繁出差,吃苦耐勞,能夠承擔一定的工作壓力。
篇2:高校章程起草說明范例
關于《安徽醫科大學章程(草案)》的起草說明
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和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加快推進大學章程建設的通知》有關要求,現就《安徽醫科大學章程(草案)》(以下簡稱“《章程(草案)》”)的起草作出如下說明。
一、章程制定的背景和意義
1995年頒布的《教育法》和1998年頒布的《高等教育法》均規定學校必須有辦學章程。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則明確指出,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制定高等學校章程。
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要求,2011年11月28日,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對高校章程建設進行具體規范和指導。
2012年11月,教育部頒布《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對制定大學章程的最后期限作出規定,要求到2015年所有高校都要制定章程,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
2012年12月,安徽省教育廳明確我校作為安徽省屬高校章程建設試點的11所高校之一,并要求在2014年10月份形成比較完備的章程草案,上報省教育廳核準。
大學章程作為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是高校的“憲法”和“基本大法”,是高校自主管理、依法治校的法律基礎,也是學校廣大師生員工和社會監督學校依法辦學的重要依據。
制定好一部科學規范的大學章程,對于不斷完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促進學校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保障學校事業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章程制定的依據
《章程(草案)》制定主要依據三個方面內容: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意見》、《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和《普通高等學校理事會規程》等促進高等學校發展的國家政策性文獻、文件。
三是學校《黨委全委會議議事規則》、《黨委常委會議議事規則》以及《校長工作規則》等一系列關于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和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制度性文件。
三、章程制定的基本原則
《章程(草案)》制定的過程中堅持了以下原則:一是合法性原則。
大學章程的制定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草案內容中不能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相抵觸,特別是涉及權利義務規范的表述都逐一按照上位法的精神擬制。
二是民主參與原則。
《章程(草案)》確立的教育主體的權利義務,也繼承了學校八十多年的辦學傳統,每一個制度設計都充分反映了廣大教職員工、學生的意愿,凝練共同的理念與價值認同,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發展目標。
三是前瞻性原則。
《章程(草案)》除了將學校現有成功有效的管理體制固化為章程條款,鞏固學校改革創新的辦學經驗和制度成果之外,還要結合學校正在實施和未來將要推進的改革,使章程盡量既能反映我校的辦學實際又有體現后續發展思路,為學校的改革發展保留制度空間。
四是概況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
章程是學校的根本制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因此章程只對程序性事項和一些實體性事項作概況性規定,其他內容則留待制定校內具體實施細則加以詳細的規定和說明,從而保證章程的可操作性,做到兩者的兼顧。
四、章程制定的過程、征求意見及采納情況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章程制定工作,把其作為探索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促進學校依法治校、科學發展的有利契機。
這項工作被確定為我校四項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由校黨委書記李俊牽頭負責,校辦公室牽頭實施。
整個制定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一是成立組織機構,開始啟動實施。
章程制定工作自去年4月開始啟動,學校專門成立了章程制定工作領導組,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擔任領導組組長,其他校領導任副組長,成員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
領導組下設具體負責章程起草的工作組,成員來自校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教務處、科技產業處、學生處、人事處、發展規劃處、財務處、國資處、醫院管理處、后勤管理處、研究生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部門,全程參與章程的制定工作。
二是擬寫章程提綱,形成章程草案初稿。
經過前期廣泛調研學習,綜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要求,在搜集兄弟高校章程的基礎上,起草工作組擬寫了章程提綱,并由起草工作組成員按章節起草章程草案。
之后,起草工作組向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領導組會議作了專題匯報,校領導、校黨委成員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也對章程內容進行了修改。
期間,起草工作組的同志還先后參加了教育部舉辦的大學章程制定培訓班以及安徽省教育廳召開的大學章程建設試點高校座談會,在充分吸收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性意見以及兄弟院校經驗做法的基礎上,于今年6月份正式形成章程草案初稿。
三是召開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
從今年6月開始,章程制定工作開始進入征求意見環節。
學校先后召開了章程制定工作領導組、黨政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主要負責人、教師代表、學生代表以及校外專家、校友代表、法律顧問參加的6個專題座談會,各二級黨組織也牽頭召開了不同層次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廣泛征求大家對章程草案的意見和建議。
此外,為了擴大征求意見范圍,使章程建設充分反映民意、凝聚民智,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伊始,學校將章程草案的征求意見稿公布在教育電子政務平臺上,面向全校師生征求意見。
大家對章程文本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為起草工作組不斷完善章程內容,順利完成這項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起草工作組也充分吸收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對章程草案幾經修改,數易其稿,確保在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前形成比較成熟的文本。
四是審議審定章程草案,上報經省教育廳核準。
經過前期廣泛征求意見后,9月29日下午,學校召開六屆二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專題聽取校黨委書記李俊作《關于〈安徽醫科大學章程(草案)〉起草說明報告》。
會后各位代表以代表團為單位,對《章程(草案)》進行了認真討論,形成的修改意見交由起草工作組匯總;經由教代會執委會審議,形成并通過《章程(草案)》的決議。
10月16日下午,學校召開校長辦公會,專題審議了《章程(草案)》。
10月21日上午,學校召開黨委常委會,最終審定了《章程(草案)》,并同意將《章程(草案)》上報安徽省教育廳核準。
五、章程的主要內容
《章程(草案)》共分為序言,總則,舉辦者與學校,教職工,學生,內部治理結構,教學科研機構,直屬附屬醫院,經費、資產和后勤,外部關系,標識,附則等12章,共86條,篇幅在9500字左右。
序言部分,簡要敘述了學校歷史沿革、文化傳統與發展定位。
第一章總則,主要闡明章程制定的依據、學校基本情況、學校的發展定位、發展戰略、學校的基本職能和主要教育形式。
第二章舉辦者與學校,明確了學校的行政歸屬、舉辦者的一般責任和義務,學校依法享有的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
第三章教職工,明確了教職工的組成、任用制度,確立了教職工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權利的保護機制。
第四章學生,規定了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學生工作的主要內容,學生的權利保障機制、幫扶救助機制。
第五章內部治理結構,以“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為主線,實行校院兩級管理,明確了校黨委、紀委、校長、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并對校務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工會、學生代表大會的基本情況作了規定。
第六章教學科研機構,規定了學院的設置、管理和職責,界定了學院院長、院黨委(黨總支)和學院黨政聯席會議的職責,明確了其他科研院所的職責。
第七章直屬附屬醫院,單獨成章,這也是我校作為醫學院校獨具特色的部分,明確了大學與直屬附屬醫院的關系,以及直屬附屬醫院的運營、管理和職責。
第八章經費、資產和后勤,規定了學校經費的來源和財務管理體制,資產的組成、管理體制以及后勤服務改革和保障的情況。
第九章外部關系,強調學校要加強對外聯系與合作,積極開展社會服務,界定了校友的范圍和校友會的性質、工作任務。
第十章標識,載明了學校的校徽、校旗、校慶日和學校網址。
第十一章附則,規定了章程制定與修改的啟動、審議程序,以及章程解釋權的歸屬。
六、章程的特色和制度創新
(一)章程的特色
1、彰顯大學使命和大學精神。
在章程的序言和總則中確立了學校肩負的歷史使命:建設國內一流的高水平醫科大學。
這是學校第七次dh形成的共識。
章程強調大學精神的秉持和引領,以人才培養的中心,“追求真理,矢志創新,立德樹人,服務社會,傳承文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致力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培養富有人文情懷,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2、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章節編排上,打破高校建立的邏輯順序,突出教職工作和學生在學校的地位,學校章程從第二章至第四章規定了學校舉辦者、學校、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的權利義務。
從政府依法保障到學校自主辦學,從教育者的主導地位到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強化主體權利意識,體現以人為本教育理念。
尤其對于教職工、學生的權利做了具體明確的規定,除了法定的權利,還結合學校實際賦予教職工、學生享有更多具體權利,包括知情權、參與管理權、復議權、申訴權等,切實體現以生為本,以師為尊的思想,維護教職工和學生的合法權益。
3、細化辦學自主權。
大學章程是大學實現依法治校、自主辦學的重要保證和基本依據。
章程將《高等教育法》規定的學校享有的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國內外學術合作交流、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學生管理、資產管理等方面的辦學自主權細化寫進章程之中,從而在制度規范上為落實高校辦學主體的地位提供了有效保障。
4、完善大學治理結構。
章程明確了學校的內部治理結構和管理體制:實行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施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推行教授治學、民主管理,保障依法、依規、依章治校。
在領導體制方面,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規定了黨委和行政各自承擔的職責和運行機制。
在決策機制方面,確定了學校常委會和校長辦公會為學校最高權力決策機構,按照具體議事規則履行職責。
在執行機制方面,規定各職能部門、教學科研機構、公共服務部門、直屬附屬醫院和合作單位的職責,確保學校各項決策的貫徹落實。
在學術管理機制方面,確立和保障學術權力在學術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在監督機制方面,發揮校內監督部門、教職工與學生的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三大作用。
在民主參與機制方面,發揮教代會、工代會、學代會、民主黨派的民主參與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此外設立校務委員會作為學校的重大事項咨詢機構。
5、重視學校對外關系。
章程有一章闡述了學校與地方政府、社會的關系,學校利用辦學資源和辦學優勢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立足地方,面向全國,加強與各級政府、地區、行業的溝通與合作,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撐。
學校實施國際化戰略,圍繞人才培養、學術研究,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交流,引進海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聯合培養和合作辦學。
同時設立教育基金會,加強與校友的聯系,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和社會捐贈,拓寬籌措辦學資源途徑。
(二)制度創新
主要體現為理清了內部關系。
章程對學校內部關系進行了制度界定,理清了學校黨委和行政、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學校與二級單位(教學科研機構、直屬附屬醫院)、學校與教職工、學校和學生等內部關系。
章程對校黨委和行政的職權邊界進行了劃分,分別規定了校黨委和行政的具體職責。
關于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章程規定了學術委員會的構成和職責,以及在學院成立基層學術權力機構,建立校內學術權力體系,確立和保障了學術權力在學術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關于學校與二級單位,結合學校正在推進的校院兩級管理改革,實施管理中心下移,學校本著事權相宜和權責一致的原則,在人、財、物等方面規范有序地賦予學院相應的管理權力,保障學院的辦學自主權。
對于直屬附屬醫院,章程有一章具體規范了學校和直屬附院之間的關系,“直屬附屬醫院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的二級教學機構,實行臨床醫學院與直屬附屬醫院的“院院合一”管理體制,承擔著培養醫學人才的重要職能,直接隸屬于學校領導與管理。
”關于學校和教職工、學生之間的關系,章程突出了教職工和學生的權利保障。
七、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一是章程的效能。
《章程(草案)》說明了“本章程是學校運行和管理的總綱領,自其生效后制定的學校規章制度,不得與之相抵觸。
本章程生效前制定的學校規章制度與之不一致的,應遵照本章程有關內容予以修改或廢止”。
由此明確了章程是學校基本大法的地位,是學校自主管理、依法治校的法律基礎。
二是章程的制定與修改程序。
《章程(草案)》明確了“章程的制定和修改,由校長提議,需提交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經校長辦公會審議,由學校黨委常委會審定通過,報安徽省教育廳核準”。
由此嚴格了章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三是章程的生效與施行。
《章程(草案)》說明了章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賦予了章程的解釋權以及章程生效日。
《章程(草案)》按照相關規定數易其稿,嚴格履行相關程序,由校長簽發,報送安徽省教育廳核準。
一經核準并報教育部備案后,即向社會發布,并從發布之日起生效施行。
篇3:全國高校招生章程公示版
項目名稱
全國高校招生章程公示
政策依據
年度招生文件
條件要求
(申請人的資質)
具有年度招生資格的普通高校
辦理程序
(文字說明和流程圖)
1.由高校通過陽光高考平臺在線上傳招生章程
2.高校主管部門在線審核
3.陽光高考平臺在線發布
4.考生、家長在線瀏覽
需要提交的材料
招生章程電子版
辦理部門和辦理地點
通過網絡辦理
辦理時間
每年4月
承諾時限
4月15日前審核完
咨詢/投訴電話
010--202
收費內容
無
收費標準和依據
無
可否通過網上在線辦理
可
辦理單位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