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QC作業指導書01答辯
OQC作業指導書
1.目的
規定了OQC出貨檢驗作業規范,確保不合格產品不可出貨,從而有效地控制出貨產品的品質。
2.范圍
適用于本事業部所有出貨產品的檢驗控制過程。
3.職責
3.1生產部包裝組負責對出貨產品進行組裝、包裝。
3.2OQC負責對組裝、包裝產品進行品質檢驗、判定。
3.3倉庫負責對包裝后的成品清點入庫。
4.定義(略
5.程序
5.1包裝組按《領料單》從倉庫領取物料,按《生產任務單》進行流水線組裝、包裝作業。包裝部在每款產品批量生產前,選出一件產品進行首件檢驗,將產品圖紙要求尺寸填入《首件檢驗確認單》并將實際測量尺寸記錄。在制作完《首件檢驗確認單》后交給OQC,由OQC檢驗進行首件確認。
5.2OQC接到《首件檢驗確認單》后,依據圖紙上尺寸、外觀等要求對首件進行檢驗,并在《首件檢驗確認單》上填寫相關檢驗結果。
5.2.1首件檢驗合格產品,OQC在首件上標識放置于工作臺作為首件樣品,并通知作業員開始進行批量生產。
5.2.2首件檢驗不合格,OQC通知包裝部改善,如遇技術問題可由技術部協助解決,直至首件檢驗合格后方可批量生產。
5.3OQC檢驗員進行巡檢,依照產品圖紙和《OQC出貨檢驗規范》的要求對產品的尺寸、外觀和裝配進行檢驗,每批產品每小時抽檢數量不少于5件/次。在巡檢過程中發現有不合格品或者由作業員挑出的不合格品時OQC應對不合格品進行確認將不合格品標識隔離,如有無法判定的OQC檢驗員可抽取1-2件有代表性的不合格品并填寫《不合格品處理報告》送交至部門主管或工程師進行分析判定具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
5.4經檢驗合析的產品包裝時OQC檢驗員應對產品型號、規格是否與《生產任務單》的要求一致。確認產品的外箱標示是否正確,包裝是否符合要求,產品防護是否可靠,核對產品的專用工具是否與產品配套有無錯漏,合格證是否齊全(其中出海外客戶需在包裝箱內放英文版合格證,出國內客戶放中文版合格證。
5.5檢驗合格的產品,OQC檢驗員應在產品外箱標簽上蓋檢驗合格章,并在裝箱單上簽
名,由OQC檢驗員填寫《出貨檢驗報告》。
5.6要求記錄填寫及時準確,字跡工整清晰,不允許隨便涂改,如有書寫錯誤需要修改的需在修改部位下面簽名確認并將報告于次日上午九點前交于文員進行統計。
5.7OQC負責將每天發生的品質異常記錄在《品質異常登記一覽表》中,并負責對不合格品的處理結果進行跟進,并將跟進結果記錄在品質異常登記一覽表里以便追溯。
6.相關文件和記錄
6.1《OQC出貨檢驗規范》
6.2《不合格品質控制程序》
6.3《生產任務單》
6.4《出貨檢驗報告》
6.5《不合格品處理報告》6.6《品質異常登記一覽表》6.7《領料單》
篇2:OQC檢驗作業指導書答辯
OQC檢驗作業指導書
一.目的:針對所有出客戶產品進行檢驗,確保所交付產品符合客戶要求,并努力超越客戶期望。
二.適用范圍:適用于所有交付客戶之產品
三.職責:
3.1.技質部課長負責對《OQC檢驗規范》的擬定和對OQC檢驗方式方法的監督。
3.2.OQC對所有出客戶之產品依照《OQC檢驗規范》和緊固件標準進行檢驗。
四.流程圖(見附頁
五.主要缺陷和次要缺陷的界定:
5.1主要缺陷
a產品與標準要求不符、漏加工。
b產品彎曲/變形。
d產品性能異常,無法實配使用。
5.2次要缺陷
a外觀不良。
b變形且目測不明顯,不影響安裝使用。
c非重點尺寸超差,不影響產品使用性能。
六.檢驗內容:
6.1標示檢驗:檢驗員在待出貨區按照《出貨單》找出與其對應之產品,逐一檢驗(目視標簽-出貨單-實物的一致性。并將不符合項目記錄在《OQC檢驗異常表》內。
6.2產品外觀檢驗:檢驗員在正常光線之下目視產品表面,觀察是否存在外觀異常現象(漏加工、涂層不良、混料、變形、彎曲等,并對檢驗異常結果做出主、次評估。
6.3包裝檢驗:產品在出貨之前檢驗員應參照《包裝數量表》對產品在包裝方式及包裝規格進行檢驗,以確包裝方式和包裝數量規格的準確。
6.4非標準件檢驗:此項檢驗動作在執行時應參考客戶圖紙及相關行業標準進行檢驗。
6.5檢驗完成以后,根據檢驗結果對于存在異常的產品依照《不合格品處理程序》進行處理。
七.支持性文件
7.1《成品檢驗作業指導書》
《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客戶圖面》
《不合格品處理程序》
《OQC檢驗異常報告》
核準: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