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

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

2024-07-25 閱讀 3726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

概念的界定

會計準則上的銷售商品收入,包括企業銷售本企業生產的商品和為轉售而購進的商品取得的收入。如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商業企業購進的商品等;企業銷售的其他存貨,如原材料、包裝物等,也視同企業的商品。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會計準則規定的銷售商品收入,在稅法上對應的是銷售貨物收入。貨物是稅法上常用的概念,一般是指有形動產,包括電力、熱力氣體在內。企業所得稅法所稱的銷售貨物收入,是指企業銷售商品、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貨取得的收入。

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

在會計處理上,當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一是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二是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三是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四是相關的經濟利益預計將流入企業;五是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在五個確認條件中,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構成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的重要條件,它是指與商品所有權有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同時轉移。與商品所有權有關的風險,是指商品可能發生減值或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毀損等形成的損失;與商品所有權有關的報酬,是指商品價值增值或通過使用商品等產生的經濟利益。判斷企業是否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應當關注交易的實質,并結合所有權憑證的轉移進行判斷。通常情況下,轉移商品所有權憑證并交付實物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隨之轉移,如大多數零售商品。在某些情況下,轉移商品所有權憑證但未交付實物,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隨之轉移,企業只保留了次要風險和報酬,如交款提貨方式銷售商品。有時,已交付實物但未轉移商品所有權憑證,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未隨之轉移,如采用支付手續費方式委托代銷的商品。考試大伴你同行

在稅務處理上,沒有規定企業的銷售貨物收入的確認條件,一般是以會計處理確認的收入為基礎,但因考慮的重點與會計準則有所不同,二者也存在一定差異。

第一,稅法上確認收入的實現,主要考慮的是企業是否已經具備納稅能力,已具備納稅能力的應確認為收入,尚未具備納稅能力的可暫不確認,因為此時納稅人尚無財力繳稅。

第二,稅法上確認收入,一般較為注重收入實現的法律標準,不需要進行會計職業判斷,確認收入的標準具有固定性。

第三,稅法上確認收入的標準,應讓有避稅企圖的納稅人無機可乘。

篇2:會館財物購入消耗及收入確認

休閑會館財物購入消耗及收入的確認

一、財產物資的采購與驗收

1、各部門根據部門所需商品填制"物資審購單"(見單據企劃案P36),并需申購人、部門經理、總經理簽字確認后交于采購員購買物品。

2、采購員根據相關部門要求將采購物品交庫房,庫管根據供貨商提供的發貨票或所附明細表以及采購清單一一核對驗收并開具"入庫單",并由經辦人和保管員共同簽字認可后,將入庫單的"財務聯"連同購貨憑證交采購用于財務報帳。

3、采購員所需資金有兩種管理辦法,一種是核定長期定額備用金,一種是根據購物所需資金向財務部出納預先借支或領取空白支票。采購員攜入庫單及所附供貨憑證填制費用報銷單,先由部門經理簽字,再由財務審核確認,后經分管財務的經理批示后方可到出納處報銷。如采取備用金管理辦法,則應按實報金額補足備用金;如采取第二種方式報銷,預借現金的,出納根據應報金額多退少補,撤出借條。預借支票的,出納根據報銷人所報單據找出預領的支票存根,并在支票領取簿上簽字注銷。

4、賒購物品的驗收與結算

保管員收到物品驗收入庫后,開具"入庫單",一式三聯,一聯留存,一聯交財務,一聯交付供貨商作為結帳依據。在規定的對帳日內,供貨商將手中的"入庫單"與財務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財務出具"賒購物品結算憑證"連同供貨商發貨票于經理簽字后方可付款。

二、財產物資的領用與轉移

1、各部門根據需領物品填制"出庫單"(見單據企劃案P34),并由經辦人、部門經理簽字后到庫房領料,保管根據出庫單認真審核付貨后并在出庫單上簽字,一聯交于經辦人,一聯保管員留存,一聯由保管定期轉財務以便進行核算。

2、吧臺間內部物品需調拔轉移時,由調出單位填寫"內部調拔單",經雙方及雙方部門經理簽字認可后進行調拔,一聯由調出單位留存,一聯交付需方,一聯由調出

單位當日送交財務。

3、月末,各吧臺及庫房對其所屬的物品要進行實地盤點,并填寫"庫存商品盤點表",一聯留存,一聯報財務,如有盤盈盤虧,須填制"溢余短缺報告單",屬于正常范圍內的盈虧由財務審核后直接作帳務處理,若超出規定損溢范圍的須經有關部門查明原因,由財務審核確認,報分管財務領導批示后可根據情況分別處理。

三、營業收入的實現和確認

當日營業結束后,由收銀員及各層吧員填報營業日報表及明細表,次日,核單員根據所提供的營業日報表及明細表分別統計出各樓層、各項目的營業收入,財務人員依照核單員所統計的數據分析填列營業日報表,并報總經理參閱。

篇3:分期確認收入的稅務與會計處理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分期確認收入的稅務與會計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項規定,企業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以及從事建筑、安裝、裝配工程業務或者提供其他勞務等,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的,按照納稅年度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認收入的實現。這一規定與現行會計制度相互銜接,進一步增強了稅法的可操作性。

現行會計制度對跨會計年度勞務收入確認的規定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第八十八條規定,在同一會計年度內開始并完成的勞務,應當在完成勞務時確認收入。如果勞務的開始和完成分屬不同的會計年度,在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情況下,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相關的勞務收入。此外,《企業會計制度》第九十五條規定,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建造承包商建造工程合同應當根據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費用。類似規定在《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