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
第一條法源依據
本辦法依「人力資源管理規則」訂定之。
第二條目的與精神
為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的要求,加強人員管理、提高工作質量、獎優罰劣,使員工盡職盡責干好本職工作。
第三條考評范圍及內容
一、考評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在職員工(不含主管級以上領導干部);主管級以上領導干部末位淘汰管理實施辦法另行制訂。季節工參與考評,凡達到正式工下崗標準的季節工予以辭退;
二、考核內容
1.基本任務:根據本部門的工作任務指標,詳細分解并落實到主管及個人;
2.基礎管理詳見《考核標準具體指導意見表》。
第四條考評機構
一、公司成立員工考評領導小組,下設公司考評指導、監督辦公室。
二、各部門成立以部門主管為組長的考評小組,負責組織、實施本部門員工的日常考評、管理工作。
第五條考評機構職責
一、公司考評領導小組負責公司考評工作的領導和協調以及考評結果的最終審定;
二、考評指導、監督辦公室職責
1.負責起草、修訂公司員工末位淘汰辦法以及考評指導意見;對各部門日常考評工作進行檢查、督導;
2.將考評結果上報考評領導小組進行審定;
3.對考評結果進行審查,受理考評結果的申述,審核末位下崗人員是否符合內部下崗標準,對不符合的予以糾正和撤回;
4.各部門考核情況予以通。
三、部門的考評小組職責:
1.根據公司考評范圍及要求,負責起草、制訂本部門員工的末位淘汰考評實施細則。
2.負責本部門的員工的日常考評工作;
3.負責責任的落實及每月經濟責任制考核的兌現;
4.負責本部門員工考評數據的匯總及考核結果的上報工作;
5.負責對符合下崗員工的上報、上交工作。
第六條考評分類
一、以獨立的部、廠、車間或科室為單位實施考評;
二、考評分為過程考評和工作結果考評;過程考評是對員工工作過程的實時考評,結果考評是對員工的行為、操作所造成工作結果進行考評;
三、因嚴重違反操作規程或其他規章制度對公司造成較大影響和損失的實行一票淘汰,凡被一票否決人員隨時下崗,不受考評時間規定限制。
四、為明確事故責任,準確及時地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考評處理,由公司事故領導小組及時對事故責任進行認定。
第七條考評程序
一、各部門按照制訂的員工末位淘汰考評實施細則,對本部門員工進行日常工作過程和結果考評;
二、根據職能部門專業對口考核的反饋,各部門及時落實責任人并予以考評;
三、對事故責任無法落實到個人的則由各部門、廠(車間)上報公司事故領導小組;經公司事故領導小組確認同意后,由發生責任的最小單位人員共同承擔;
四、各部門考評小組每月5號前將上月本部門員工過程考評進行完畢、統計匯總,考評結果于8號前一份在本部門張榜公布,另一份報公司考評監督指導辦公室審核備案;
五、部門考評小組將對符合末位淘汰條件的員工名單上報公司考評監督指導辦公室、人力資源部,部門考評小組通知下崗員工到人力資源部報到。
第八條考評標準
一、公司考評指導監督小組制定考評意見;
二、各部門根據公司考評指導意見、各崗位《崗位職責》和《作業指導書》、結合《員工獎懲管理辦法》、公司其它管理制度,結合本部門工作實際情況,制定考評實施細則,可實行百分制或千分制;
第九條末位淘汰
一、原則上每月考評一次;但也可隨時考評;
二、每半年按公司規定以部門人員的5%予以下崗,確屬特殊情況的由公司確定下崗人數;
三、下崗人員按部門評分結果,按得分排序從后向前依次確定;
四、考評,各部門需下崗人員,可隨時下崗,可按月、季度進行,不限定到半年或一年下崗;但到半年或一年后,必須完成公司規定的下崗人數。
五、非末位淘汰下崗的不計入績效考核下崗名額。
第十條淘汰員工的管理
一、凡被考核末位淘汰的員工原則上實行下崗三個月,凡進入公司待崗中心接受學習、培訓,三個月后由人力資源部根據其本人表現及工作需要向有關部門進行推薦上崗;員工無正當理由拒不上崗、拒絕報到上班的;或者經人力資源部兩次推薦,任何部門拒絕錄用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辭退。
二、凡被考核末位淘汰進入待崗中心的下崗人員不得參與先進、勞模評選;工資按原工資總額的70%計發,無績效獎金。
三、凡下崗后在原崗位繼續任職的,工資按原工資總額的70%計發,績效獎金按其原應發績效獎金的50%計發。
第十一條考核加分
對于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見義勇為保護公司利益、財物,或采取果斷措施避免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為公司挽回重大損失;提出合理化建議被公司采納并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的,將依據具體情況由所在部門予以加分。
第十二條考核晉升或獎勵
公司每年根據員工的綜合考核情況依《任免管理辦法》、《員工獎懲管理辦法》給予晉升或獎勵。
第十三條附則
本辦法由員工考核領導小組、考評監督指導辦公室解釋、補充。
第十四條實施與修正
本辦法呈總經理核準后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十五條施行日期
篇2:績效考核匯總總結
績效考核匯總總結
10月份績效考核已落下帷幕,其中暴露出的諸多缺點和錯誤,體現了我們的稚嫩和不足。面對如此多的紕漏和缺憾,我們更要以此為鑒,面向未來。經過討論,共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正和完善,并以此提出解決方法。
第一, 考核過程問題
(一),我組組員在實行績效考核時,存在以下三點問題。
1、 第一次績效考核共分四組每組兩位部員,組別較多組員較為分散,導致工作時聯系較少,效率低下。
解決方法:應從分工上著手,應該將任務分工到每個人手里,實行責任制,并選出兩位組長做統籌工作,誰出問題找誰,以避免工作布置和推行脫節的情況發生,并調動部員的責任感和工作的積極性,減輕工作負擔。
2、 第一次績效考核發送的短信格式雜亂無章,導致后續工作進程受到影響。
解決方法:統一短信格式。暫定短信如下:
各位部長好!
本期的績效考核工作即將拉開帷幕,請各位部長自收到短信起三日內將部長自評表(表一)和部長互評表(表三)認真填寫好并發到郵箱上,具體格式請看校學生委員會辦公室的小黑板。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收到請回復。
3、 向部長、分管主任發送短信及聯絡的時候,不注重禮貌用語,惡化了我部部員與其他的關系。
解決途徑:在今后的績效考核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禮貌用語,與各位部長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同時也要做到不卑不亢,維護監察部的尊嚴。
(二) 績效考核中,考評對象和參與考評人員也存在一些問題。
1、 不少部長收到短信后并沒有及時回復或者沒有回復,這給我們進行工作增加了困難。
解決途徑:以短信或電話形式再次聯系未回復的部長,直到確定部長獲悉績效考核已開始;
部長自評表存在有部長敷衍的情況,還有部長未能看清要求而填錯和未填完整的情況。解決方法:要求各位部長認真瀏覽表格要求后再進行填寫。那些敷衍了事的部長,應該堅決要他們重填,如有必要,可在部長例會上提出批評;
還有些部長未能及時將兩張表及時上傳,或者只上傳一張,而使績效考核后續工作置后,導致整個考核周期拉長,影響我部門其他工作的進度。
解決方法:希望各位部長配合,支持我們的工作。
2、 部員評分表中也存在敷衍的問題。
解決途徑:需要加強現場監督,仍不合格的表格,就要求部員重填,并通知各部長對各自部員進行教育,并可以適當考慮追加部長責任。
3、 分管主任的表格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有分管主任只打了總分而沒有打考評細則的分數,二是有分管主任打分不注重實際,打分過高乃至全是滿分。
解決方法:前一類的情況向分管主任提出后一定能杜絕這一情況的發生,而后一情況由于其評定性質的界限很難確定,對于明顯沒有尊重實際的就要求重填。
還有一點,分管主任上傳表格速度比較慢,希望在以后的考評中,各位分管主任能積極配合。
第二,制度問題
本次績效考核未能充分反映各位部長的工作業績和能力,需要對制度進行進一步修改。
(一)制度條款方面
1、 第二章《分則》中對考核內容里部長工作業績的部分過于弱化,從而造成績效考核實施過程中對部長的工作成績重視不足,從而產生了結果不公正的現象。
解決途徑:在第七條中增加工作成績的部分,并作地位上的強化。
2、 第十條中考核的八方面內容仍然未能達到充分客觀公正考核部長的目的,部長自評、部員評價和分管主任評價都出現了過于主觀的無效評價結果。違背了制定制度時通過增加考核對象渠道來增加公正性的.初衷。
解決途徑:化繁就簡,刪去部員評價項目,弱化部長自評和分管主任評價的比例,同時增加主任委員團會議評價的內容,通過民-主化的評價來增加結果有效性,并通過增強考核諸方面的有效性來增強整個績效考核的公正性。
3、制度第三節《考核程序》中對具體情況對定太少,有待加強。對部長和其他考核對象的配合問題及在考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狀況沒有做出詳細規定。
解決途徑:在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之間增加一條:
學生干部應當積極配合績效考核各項工作。如存在學生干部拖延、推辭填寫績效考核表格的情況,考核工作人員有權進行催促;如存在學生干部惡意填寫、草率填寫績效考核表格的情況,考核工作人員有權進行無效退回處理;情節嚴重者,則做零分處理。校學委會主任委員會議有權對學生干部的違規行為做出批評的處罰。
(二)評價表格與欄目方面
制度附表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欄目虛化、評分模糊化、評價方向重人品輕成績等問題。1、標準中有大量是評價部長的主觀形象,即人品、性格等,而對部長工作能力及工作態度的評分太少。這樣就造成評價過程中的偏差,影響實事求是的原則。在部長互評和部員評價中,產生按個人喜好給予評價的現象,打出所謂的“人情分”。更為重要的是,主觀形象替代了對部長工作能力及工作態度的考核,使考核的分數不能很好地體現部長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業績。這樣可能會挫傷一些努力工作的部長的積極性,影響考核的公平性。
解決措施:修改評分標準,減少主觀項目,比如團結部員、待人和善等類似內容,提高客觀評價分,降低人情比重分,如部長平時工作完成情況等。并建議增加一項集體打分項目,由主任委員和各分管主任集體評分。
2、標準中內容存在過于抽象的問題,比如部長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等概念過于模糊和抽象。還有內容重復的問題,部長的一個考核方面往往從不同角度在各個項目里出現。這樣會使評分者感到評分困難,影響準確性。
解決途徑:對表格內容進行量化,刪除抽象概念,根據各個部門的職能和部長的工作內容列出項目,比如例會工作完成情況,內部活動取得的成績等;充實表格項目。把重復累贅的內容合并簡化,并根據績效考核工作的經驗,填加遺漏的考核方面,力求使標準精準、全面。
篇3:審計督察部績效量化考核指標案例模板
審計督察部的績效量化考核指標案例及模板(供選擇的考核指標)
序號 |
考評項目及 考評指標 |
指標 權重 |
計分標準 |
信息 采集者 |
信息 采集點 |
信息采集時間 |
信息采集方法 |
信息采集結果 |
必備條件 所需資源 |
說明 |
1 |
審計計劃執行情況:年度內審計計劃執行率達到××%以上 |
×% |
審計計劃執行率達到××%以上,得滿分;執行率每降×%,扣×分;執行率每增×%,加×分 |
督察員或考核員 |
審計報告 |
審計計劃完成時間 |
數據查證法 |
|
|
在審計完成時間,督察員查證審計報告。執行率=已執行審計計劃/計劃審計總數×100%。數據查證法見第五章五-(三) |
續表 |
||||||||||
序號 |
考評項目及 考評指標 |
指標 權重 |
計分標準 |
信息 采集者 |
信息 采集點 |
信息采集時間 |
信息采集方法 |
信息采集結果 |
必備條件 所需資源 |
說明 |
2 |
制度建設:按照年度計劃完成審計督察管理制度的`制訂與修訂,完成率100% |
×% |
按計劃完成審計督察管理制度的制訂與修訂工作,得滿分;由于工作人員責任,每有一項計劃未完成,扣×分 |
督察員或考核員 |
檔案室制度存檔資料 |
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 |
現場筆錄法或數據查證法 |
|
|
在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督察員到檔案室詢問管理人員,筆錄制度歸檔信息,或查證制度歸檔資料,采集考核信息。現場筆錄法第五章五-(一) |
3 |
審計報告通過率:年度內審計報告一次通過率達到××%以上 |
×% |
一次通過率達到××%以上,得滿分;通過率每降×%,扣×分;通過率每增×%,加×分 |
督察員或考核員 |
有關高層主管 |
審計計劃完成時間 |
現場筆錄法 |
|
|
一次通過率=首次審核通過的報告數/應提交的審計報告數×100% |
4 |
審計問題追查:在規定時間內對有關審計問題進行追蹤檢查,年度內追蹤檢查率達到××%以上 |
×% |
追蹤檢查率達到××%以上,得滿分;每有一次未按時檢查,扣×分;檢查率每降×%,扣×分;檢查率每增×%,加×分 |
督察員或考核員 |
有關被審計部門 |
規定審計的完成時間 |
現場筆錄法 |
|
|
追蹤檢查率=對審計問題追蹤檢查次數/出現審計問題的總次數×100% |
5 |
審計結果準確性:年度考核期內,審計結果更正的次數控制在×次以內 |
×% |
審計結果更正的次數控制在×次以內,得滿分;每增加×次,扣×分;每減少×次,加×分 |
督察員或考核員 |
有關被審計部門 |
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 |
現場筆錄法 |
|
|
在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督察員到有關被審計部門詢問管理人員,筆錄審計結果更正的次數,采集考核信息 |
6 |
審計報告證據充分性:因審計證據不足,而使審計結果被推翻的次數為0 |
×% |
審計結果被推翻的次數為0,得滿分;每出現一次由于證據不足,審計結果被推翻,扣×分 |
督察員或考核員 |
有關被審計部門 |
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 |
現場筆錄法 |
|
|
在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督察員到有關被審計部門詢問管理人員,筆錄審計結果被推翻的次數,采集考核信息 |
7 |
審計報告歸檔;按照歸檔要求時間將審計報告歸檔,年度考核期內審計報告歸檔率達到100% |
×% |
審計報告按時歸檔率達到100%,得滿分;每降×%,扣×分 |
督察員或考核員 |
檔案室存檔的審計報告 |
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 |
數據查證法 |
|
|
在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督察員到檔案室查證審計報告歸檔情況,采集考核信息 |
8 |
審計保密:對審計信息和結果保密,泄密事件為0 |
×% |
未發生泄密事件,得滿分;每發生一次泄密事件,扣×分 |
督察員或考核員 |
保密部門或各部門主管 |
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 |
數據查證法或問卷調查法 |
|
|
在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督察員到保密部門查證管理記錄。或對各部門主管進行問卷調查,采集考核信息。問卷調查法見第五章五-(四) |
9 |
交辦任務:完成領導交辦的臨時工作任務,主管領導的滿意率達到××%以上 |
×% |
主管領導的滿意率達到××%以上,得滿分;滿意率每降×%,扣×分;滿意率每增×%,加×分 |
督察員或考核員 |
主管領導 |
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 |
現場筆錄法或問卷調查法 |
|
|
在年度績效考核前一周,督察員詢問其主管領導,筆錄交辦工作完成率,或對其主管領導進行問卷調查,采集滿意率考核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部門經理簽字: 上級主管領導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