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上好一節小學體育課

上好一節小學體育課

2024-07-31 閱讀 1605

談談如何上好一節小學體育課

龍門鎮中心學校甘德展

上崗四年以來本人一直從事小學體育課的教學,體育課中普遍存在”放牧”式的教學,就是簡單的玩玩而已。那咋樣才能上好一節體育課呢?就這個問題我談談個人的看法:體育課程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增強體能;學會學習和鍛煉,發展體育與健康實踐和創新能力;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發展良好的心里品質、合作與交往能力;提高自覺維護健康的意識,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所以上好一節體育課尤其重要。

一、好的體育課要有新意

教師要用和風細雨般、耐心地說教、優美及悅耳動聽的音樂,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全面的了解體育鍛煉的普遍性和“快樂體育”的內涵。做準備活動時讓學生和教師一起做一些簡單地韻律操、熱身操等,在歡快地旋律中翩翩起舞,這樣既起到熱身的目的又不使學生感到厭倦。把教師和學生融為一體,成為學生體育鍛煉的伙伴,平等、和諧地一起參加鍛煉。

二、好的體育課要有生動的講解

體育教學中如何用語言進行講解,是技術問題,也是藝術問題。教師在講解時應抓住動作的關鍵,講最本質的東西。講解要有邏輯性,符合人的認識規律,啟發學生的思維和主動性。“精講”不能理解為只是少講,而是要求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出動作的要領和方法。為了做到“精講多練”,有些教師采用口訣教學。如在教起跑時,用抬(臀)、移(身)、壓(起跑器)、聽(發令聲響)幾個字概括動作要領。這樣,語言簡明扼要,生動形象,條理清楚,學生喜歡聽、容易懂、記得住、效果好。講解還要盡量運用術語,因為術語是對動作的本質概括,運用術語不僅能教學生一些基本知識,還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提高教學質量。有時我們老師將教學內容和要求編成口訣,教學中既節省時間,學生又容易掌握。因為教師既要通過語言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通過語言調動學生的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對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沒有一定的藝術手法是不行的。

三、教師的動作示范

為了使學生了解所學的動作形象、結構、要領和方法,教師要用具體的動作示范,把動作更具體、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運用示范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示范要有明確的目的;2、示范要正確;3、完整示范與分解示范相結合,并盡可能用慢動作示范,這樣就會使學生看得清,印象深。4、注意示范的時間和位置;5、教學中,除了教師親自做示范外,也可以由動作較好的學生做示范。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利用照片、畫片、幻燈等形式進行示范。

四、體育課要重視安全教育

體育課教學必須重視安全教育,切實加強安全措施,首先應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其次是體育器材要檢修,再有就是組織工作要周密,檢查學生的服裝、配飾等等,這都是預防傷害事故的重要保障。體育課以室外課為主,教學環境多變,學生流動性大,注意力易分散,課堂上有時會遇到預料不到的情況。因此準備活動要充分,尤其是技術復雜,動作難度大的教材,更要做好準備活動,使身體適應于基本教材活動的要求。課前注意檢查場地、器材,布置合理。

五、有始有終,注重“放松活動”

體育教師還應該注重授課結束后的放松活動,我認為它是一堂課的一個重要環節,放松活動做的充分,不但可以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使學生真正體會“快樂體育”。體育教師在選擇放松活動內容時,應將那些學生易學又有利于放松的游戲或韻律體操教給學生,再配以優美舒緩的音樂更會讓學生的身心方面得到充分放松,讓你的一堂課在快樂中開始在輕松中結束。

總之,在今后的日子里,為了使自己的工作不斷地適應客觀規律,我們體育教師必須掌握學生生理、心里特征,以及教育規律,把教學、訓練和教育工作建立在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為此,我們體育教師不僅要學好專業技術,具有良好的運動知識與能力,而且更應該學些運動生理學,學校體育學和體育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知識,并且將這些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到體育實踐中去。

篇2:小學體育課體育活動安全措施

一、運動場地、設施的管理制度

1、運動場地及運動設施是開展好學校體育工作的保證,因此,設立專人負責場地的維護。布局的調整,設施的更換,并保證群體活動有場地器材并能順利開展。

2、對室外體育設施每學年進行一到三次的檢修、油漆,做好檢修、更換工作,保證能服務與學校各種大型活動的開展及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

3、禁止機動車輛進入場內防止傷害場地的現象發生。

二、體育課安全防范措施的規定

1、嚴格杜絕無老師輔助的“放羊式”體育活動的現象出現。上體育課大多是全身性運動,活動量大,還要用好多種體育器械,上課衣著我校制定以下要求;

(1)上衣、褲子口袋里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

(3)頭上不要戴各種發卡。

(4)盡量不要戴眼鏡。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或一般膠底布鞋。

(6)衣服要寬松合體,最好不穿鈕扣多、拉鎖多或者有金屬飾物的

服裝。有條件的學生應該穿著運動服。

2、體育課前學生認真做好準備運動,課后做好放松運動。帶有器材的體育課教學內容,老師一定要給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做好保護與幫助工作。

3、各班所任教師必須給自己的學生經常進行運動鍛煉安全教育。學生在課外業余鍛煉時出現的運動創傷,由該任課教師負責處理,并承擔教師責任。

4、新生由家長填寫學生身體情況表,交給學校以作體育運動時參考。

三、運動會安全措施的規定

1、學校組織的各種運動會均需先寫活動計劃和安全責任管理措施交學校審核訂正,方能實施。

2、運動會前期訓練器材的發放必須要各班、班主任憑借條從體育組將器材借出并口頭協議安全措施。訓練結束以后,按規定交還器材。訓練中出現的運動損傷均由借器材人負責。

3、運動會中,設立會場器材專管人員。

四、社會實踐活動措施的規定

1、學校依靠各部門配合,對周邊治安環境進行治理。

2、通過校會、班會,每學期進行二至五次校內外安全教育(交通安全)

3、將學校作息時間表和學生放假時間通知,印發到家長。

5、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義務勞動、各項運會、長跑活動等都制定

篇3:鄉D小學體育課安全管理制度

鄉小學體育課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根據體育課教學的實際特點,為盡量避免學生在校參加體育活動及體育課上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為盡量減小因傷害事故造成的損失,學校特做如下規定:

一、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上體育課必須堅持“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的原則,要充分考慮天氣、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盡量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二、學校每位教職工都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學生的健康和安全,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要立刻給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學生出現傷害事故,要及時給予救助。

三、學生到校外參加體育考試、體育比賽或其它體育活動,視具體活動內容,必須有學校領導、體育教師、校醫、班主任等相關人員帶隊,并事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四、體育組每學期對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進行一次安全檢查,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學校,學校要及時對體育設備、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

五、體育教師上體育課要做到:

1、上課集合整隊,記錄考勤;切實加強責任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2、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體質較弱學生、特異體質學生和特體學生。不能上體育課的特質學生必須和班主任溝通。

3、室外課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對服裝、鞋不符合上課要求的學生要求其予以更換。

4、講明動作要領,做出動作示范,提出具體要求、注意事項等,并加強安全保護。

5、發現有學生打鬧或做出危險動作,要馬上糾正或制止。

6、下課集合整隊,做簡單講評;若發現學生身體有強烈的不良反應,要及時通知校醫和班主任。

六、如果體育課上,發生學生嘔吐、暈倒、受傷等突發情況應立即采取以下處置措施:

1、迅速通知校醫、班主任(相關領導)和學校領導。

2、校醫對病(傷)學生做出初步診斷及必要的處置,事后要及時做好學生病(傷)情及臨時處置情況的記錄,并上報學校。

3、如果學生病(傷)情況較為嚴重,要立即送往就近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4、班主任(相關領導)要及時將學生病(傷)情況通知到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視具體情況上報教委相關部門。

5、體育教師事后及時寫出現場情況書面報告,并上交學校。

七、學校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對學生在體育活動或體育課中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善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