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試論新課程下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

試論新課程下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

2024-07-31 閱讀 8332

試論新課程下的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

龍王中心校魏巍

[摘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廣泛應用的今天,現在教育技術發展也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變革,給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們要把握時代脈搏。關注新課程下的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研究及實際應用,為培養適應新實際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為我國早日實現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做出應用的貢獻。

關鍵字:教育技術信息資源課程整合遠程教育

教育技術學科領域的形成與發展是現代教育科學發展的重要成果。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賦予了教育技術這一概念充實的內涵和無限的生命力.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不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學過程的深刻變化,而且改變了老師分析和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路。教育技術以其特有的魅力,不僅在教育學科中漸漸贏得了相應的學術地位,而且在教育實踐范圍內,已經成為促進教育教學變革的催化劑。對于廣大中小學教師來說,面臨教育信息化和課程改革的新形勢,教育技術能力理所當然在成為其專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實施《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的背景

教師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師資來源和質量提高的重要保證。教師教育是在終身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教師的職前培養、入職教育和在職培訓的統稱。目前,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得到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而教育技術能力作為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日益受到重視。加快教師教育的發展,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老師隊伍,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二、在談及教育技術的應用時,一些老師也許很快會聯想到如何通過計算機或網絡來支持教學,是不是教學過程中運用了計算機或風絡就標志著已經掌握了教育技術呢?如何根據學習目標、內容和學習者等方面的差異,有效選擇恰當的媒體或方法,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是廣大中小學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教育技術的幾點認識:

(一)教育技術的基本含義

有關教育技術的相關概念應該由不同層面的定義分別來表述,然后由它們組成完整的定義體系,對教育技術學科作出全面的闡釋,教育技術學科的定義體系由教育技術本質的定義、教育技術實踐層面的定義和教育技術理論層而后定義所組成,并由此而導出現代教育技術的定義。

1970年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簡稱AECT)的成立。AECT成立后,致力于教育技術領域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分別于1972年、1977年和1994年三次提出有關教育技術的定義。其中以1994年提出的定義,即“教學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最為簡潔、明確,最具有代表性。AECT94定義的引進,對我國教育技術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技術學科的確立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有關學科定義的論述關于什么是教育技術學,有不少專家、學者都論述過,現摘錄有代表性的幾種:(1)教育技術學是應用技術學的概念、觀點、方法以及方法論,研究教育、教學過程及其管理過程的優化的技術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論的一門學科,其目的的是為了獲得更有效的教學。它以教學理論,其目的是為了獲得列有效的教學。它以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傳播理論和系統理論為基礎,依據教育過程的客觀性、可測量性、可再現性和可操作性,應用科學技術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學研究方法,在確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技術手段、操作方法和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理論與方法。

篇2:以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對學生實施高質量培養

以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對學生實施高質量的培養

咸豐縣活龍坪鄉民族小學姚勁兆

【摘要】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教師的靈魂、價值均需要課堂來體現。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基礎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激流勇進,現代教育技術不斷豐富和壯大,現代教育技術也不斷的進入每一個課堂。現代教育技術在改善教師教學方法及學生學習思路上均有較大的貢獻。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已成為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實現時間空間的跨越、揚長避短等方面,讓教學變得更輕松方便,也是學生有更多的興趣擇向、思維散發、創新意識的途徑,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然而,也正是這種新的教育資源、技術手段帶來了許多諸如教師懶惰,學生學習膚淺等問題,對教學過程產生負面影響。教師該如何高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達到事半功倍的收益,如何實現其與教學過程的有效整合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現談談我在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上的一點認識。

【關鍵字】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整合

部分教師直接通過網絡下載課件,不通過自己的加工和修改,也從來不思考課件教學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及如何實現學生更易接受的探索和整理。這種課件,老師在課堂上放一放,學生在下面聽一聽,往往沒有筆記,下課后就什么都不記得了,效率極其低下。

有的老師則花費大量時間在制備充滿玄幻、多彩、亮麗的課件上,往往忽略了知識的本身,失去了教學的重難點。一些多余的插件、動畫效果也常常浪費課堂時間。而諸如文字不同方向飛入、聲音效果、字體動畫等雖然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但過多的插入往往會吸引學生的關注度,一堂課下來,學生可能只記住這些好奇的動作,而忘記了真正的教學內容。結果造成課堂的本末倒置、喧賓奪主,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過多的使用多媒體資源,不注重與學生的課堂互動和交流,教學過程只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缺乏參與課堂教學中情感傳遞,通常會造成課堂氣氛低迷,學生學習方式單一和思維的禁錮。再者,老師過分依賴多媒體,減少板書,對學生的動手及實際操作能力都會產生重要影響,長期如此,老師懶了,學生也懶了。

那么,到底該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呢?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應該是與傳統教學的充分整合,它們對老師和學生都應該是正面作用,而不是反面的。所以要想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上好每一節課,首先我們教師本身必須掌握基本的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與技能,具有信息化環境中教與學的新觀念,才能適應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際需要,把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很好地組合起來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結合各個學科的特點,發展適合不同學科、不同教師、不同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絕不可千篇一律,一視同仁。在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終身加強專業訓練,習得專業技能,提高從教素質,關注自身的信息素養和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技能水平,從而使我們始終具有較高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的過程應該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理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實現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人才的培養。在學科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必須對教材和學生事先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有限的物質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發揮設備、技術的最大潛力。結合本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特點,利用以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學生進行有機整合,實現教育、教學過程的優化,對學生實施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教育和培養。

篇3: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誤區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誤區與對策

姓名:張艷杰

學科:英語

所在單位:乾安縣讓字鎮中心校

摘要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學方式之一,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為了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國家在新課程標準中也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育理念。這些,都顯示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教育中的不凡地位[1]。要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與主體地位,實現以人為中心的新型教學結構。所謂教學結構是教師、學生、教材與媒體這四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是四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而不是單單的把技術當做工具來使用。本文先分析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涵義及現狀,然后找出現實中存在的幾大誤區,并針對誤區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整合;誤區;對策

1緒論

1.1課題背景

1.1.1理論依據

本文依據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學方式之一,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想深入開展下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只有進行透徹的研究,才能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讓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1.1.2課題的提出

隨著教育技術的日益發展和成熟,現代教育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學校的教學當中。被人們所關注,在幫助教學活動的進行方面,教育技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技術和課程的整合過程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課題研究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誤區與對策。要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與主體地位。大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從而實現一個在網絡教育環境中符合當代教育理念、具有現代教育特色、教學效果良好的教育教學模式。

2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涵義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把現代教育技術和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所謂融為一體就不能“技術是技術,學科教學是學科教學”,認為兩者關系不大,或者強拉硬扯的把兩者放在一起。對教學而言,技術是教材的一部分,技術應滿足學科教學要求;而對教師來講,技術是得心應手的工具,就像黑板、粉筆、三角尺一樣,使用起來很方便;對學生而言,技術是理想有效的學習環境,就像圖書館、資料室、實驗室,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是提供答疑解惑的“電腦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與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過程結合,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地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2]。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重點是“整合”這個概念,整合不等于混合,要將現代教育技術看做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教學目標。它強調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教師不要把現代教育技術僅作為一個呈現和知識傳遞的工具,而應該將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激勵情感和促進學生思維和交流的工具。對于學生來說,要善于將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終生受用的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的認知工具。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師教學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優化我們的教學[3]。

3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狀

3.1現代教育技術的工具價值挖掘較好

3.1.1硬件教育環境比較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