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為現代教育注入動力知識與信息在信息時代價值
信息技術為現代教育注入動力知識與信息在信息時代的價值
忠路鎮城池小學羅紹武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現代教育帶來了發展的動力,為現代教育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與工具,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特征之一。因此,認識知識、信息及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對教育發展及其前景都會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現代教育注入動力
一、知識與信息在信息時代的價值
世界正處在一個信息與通信技術大變革的時代。知識與信息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并日益廣泛深入地滲入到經濟、文化、政治等活動中。知識與信息是信息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是信息社會的必需。知識與信息對于信息社會,好比鮮血對于人體一樣重要。沒有知識,沒有信息的流通,信息社會就會崩潰,人類社會就會陷入歷史倒退的危機。知識與信息是與信息社會相伴隨的信息經濟的主要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是信息社會的財富。擁有知識與信息就擁有發展的優勢與機會。但是,知識、信息與自然資源存在本質上的差別。二、信息技術對教育內容的影響
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與學習革命,其中首當其;中的就是教育內容的改革與革命。現代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的逐漸普及,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知識來源。信息時代的學生,不僅僅從包括家庭、社會、學校在內的本土文化環境以及書本中吸收知識,而且可通過衛星電視、國際互聯網,從跨文化、跨時空的電子信息資源中汲取知識。知識資源的拓展,提供了學生發展的更廣闊的天地,也向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
篇2:基于職業道德背景下教師信息技術學習價值訴求
基于職業道德背景下教師信息技術學習的價值訴求
龐世清甘肅省岷縣岷陽鎮第一中心小學
【摘要】終身學習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之一,而信息技術不僅是終身學習的突破口,也是教師終身學習的保障平臺,更是教師繼續教育最基本的學習內容。本文把教師信息技術的學習和職業道德規范結合起來,體現教師終身學習的價值訴求。可以說,能否從事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僅是教師教學的需要,也是現代教師最起碼的職業操守。信息技術學習不斷刷新著教師的教育理念,引領教師不斷夯實自身教學素養,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它不斷創新教師的教學手段,也變革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關鍵詞】職業道德;信息技術;專業發展
曾經,誰能夠把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師終身學習結合起來呢?如今,分析《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其中第六條明確指出:“終身學習”,即“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明確地把教師能否終身學習納入了教師的職業道德范疇。去年試行的《小學教師標準》也把“終身學習”作為是否達到教師的標準之一。但是究竟要讓教師終身學習什么?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以及教師校本培訓必須面對的課題。通過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應該是教育理念,而汲取教育理念的主要平臺應該是信息技術。古人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那些所謂的“天下事”只不過是讀書人通過讀書獲得的基本常識而已,和當先信息化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一個人不出門,通過電腦就能夠獲得大量最新的信息,甚至在家中也可完成本職工作。因為信息技術確實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教師的學習方式以至教學方法。教師能否從事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僅是教師教學的需要,也是現代教師最起碼的職業操守。信息技術學習不斷刷新著教師的教育理念,引領教師不斷夯實自身的文化底蘊,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它不斷拓展著教師的教學手段,也不斷革新著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效地促進著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一、信息技術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徹底改變了“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現狀,有力推進了新課程改革。教育部在“十五”期間推進我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當前信息化已經引起中小學教育思想、觀念、內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變革,需要建設一支數量足夠、質量合格的具有較高信息素質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又進一步指出:“加快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提高教師和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機結合。”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堅持信息技術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給人一杯水,教師要有活水源頭”。在知識更新異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滿足于目前的知識,早晚要被社會所淘汰。從國家的政策導向和具體行動來看,政府對信息技術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抱有很大的希望。教師只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跟上時代的節拍,不斷充實自己,拓寬知識視野,才能在教育教學中得心應手。如果沒有起碼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就不可呈現出生動活潑的現代課堂,更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現代學校教育中,學校之間的相互交叉滲透,促使教師加強對其他相關學科的了解,擴大邊緣學科的把握,提高校本研究過程與方法的駕馭能力,重視對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指導作用。而要實現這些目標,信息技術才是所有教師汲取營養的窗口,教師只有虛心的利用好這顆“窗口”,推動自身的專業化發展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