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漢語拼音教學從枯燥中活起來
淺談如何使漢語拼音教學從枯燥中“活”起來
廣西藤縣天平鎮新興小學楊惠清
[摘要]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字音的基礎,是學習普通話的基石,也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工具,這就決定了漢語拼音在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但是,漢語拼音的內容多而且枯燥,學生要學習并完全掌握漢語拼音的運用并不是一件易事。同時,受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不穩定,以形象思維為主等年齡特征的影響,要使一年級學生能很好地學習并掌握漢語拼音,得從拼音教學的趣味性、形象性入手,使用多元教學,讓拼音教學更有新鮮感,使其從枯燥中“活”起來。
[關鍵詞]漢語拼音枯燥教學趣味性多元新鮮感
[正文]
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字音、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漢語拼音又是比較枯燥的符號,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要改變目前拼音教學繁、難、偏、舊的現狀,就要正確把握《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深入領會新教材的編排意圖,摒棄一些陳舊過時的認識和做法,對漢語拼音教學進行適當的改革。
一、樹立新的漢語拼音教學理念,使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
漢語拼音本身比較枯燥,單靠一張嘴死記硬背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語文課程標準》在“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的教學建議中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蓖瑫r,根據一年級小學生思維形象具體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點,結合拼音喜聞樂見的兒歌、游戲、活動等教學形式的教學,這樣可以縮小教學內容和學生思維銜接的跨度,幫助學生學好拼音。根據剛入學孩子思維形象具體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點,以及拼音教學的規律,都需要教師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兒歌、游戲、活動等教學形式,縮小幼小銜接的跨度,幫助學生學好拼音。具體做法有:1.活化插圖法。漢語拼音教材配有多幅精美圖畫,這些圖畫大部分是表音表形的,且生動有趣,啟發性強。比如第一課聲調教學,如果憑空講聲調符合的形狀和四聲的讀法,學生很難理解。這時,可以借助教材中汽車行走的圖畫編一則順口溜,“一聲大路平又平,二聲汽車爬上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汽車沖下坡”。再配合手勢,學生就輕松地掌握了四聲的讀法。2.表演活動法。利用小學生好動、愛表演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所學內容。比如,學習聲母“jqx”與“ü”相拼時,可采用做頭飾,教兒歌,組織學生表演等形式進行。學生一邊表演,一邊念口訣:“好朋友,j、q、x,一塊出門去,碰見小小ü,小ü有禮貌,脫帽敬個禮?!蓖ㄟ^這些表演活動,學生既掌握了“j、q、x”與“ü”相拼的規律,又受到了文明禮貌的教育。3.實物演示法。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直觀印象,使拼音字母生活化、形象化,可用短棒、細繩擺出各種字母,也可以巧用手勢演示字母,比如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繞圓是“o”,分開是“c”,橫上右手食指是“e”。這些動手、動腦又動口的活動,把記形與發音緊密結合,于快樂學習之中熟記字母。4.其他能激發學生自主、快樂地學習拼音的方法。比如,對照情景圖自編歌訣法,講述故事法,學生分組拿著聲母韻母卡找朋友拼讀法,各小組學生按序“開火車”競讀音節法,中間是聲母、四周是韻母的拼讀轉盤法等等。這些方法只要運用得當,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結合游戲、娛樂來進行拼音教學
低年級最常見的游戲就是“找朋友”。不過這個“找朋友”找不少名堂??梢詮晚嵞刚遗笥眩ㄈ纾?/p>
篇2:漢語拼音教學中與多媒體音像整合趣味性
漢語拼音教學中如何與多媒體音像整合的趣味性
廣西梧州市藤縣天平鎮新興小學覃惠玲
[摘要]:在拼音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時刻保持拼音教學的新鮮感。多媒體音像作為現代技術手段,具有靈活、便捷,化靜為動等多種功能,把多媒體音像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中,能多方面,多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清晰、準確的認識,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增加了趣味性。
[關鍵詞]:多媒體音像整合漢語拼音教學化靜為動趣味性
[正文]:
漢語拼音是識字的基礎,也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工具,它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拼音字母本是抽象枯燥的表音符號,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卻是一個消化的難題。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到具體形象的事物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采用新穎的方法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多媒體技術環境下的音像拼音教學一改傳統的單一式的教學,將圖片、聲音、動畫、影像、字母、文字等集于一體,力圖形象、生動、活潑地再現學習內容,更多地調動學生多方位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的情趣,同時滲透人文主義情懷,為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最優化的可能。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看故事,學拼音,記拼音,寫拼音這一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勵學生學習拼音的熱情,引領學生快樂地學拼音、用拼音,享受拼音世界的精彩。
夸美紐斯也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積極學習策略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拼音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時刻保持拼音教學的新鮮感。多媒體音像作為現代技術手段,具有靈活、便捷,化靜為動等多種功能,把多媒體音像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中,能多方面,多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清晰,準確的認識,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增加了趣味性。在拼音教學中,動畫故事和字母情景圖融合在一起制作成的生動有趣的課件,能激起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使之迫不及待地要結識這些拼音朋友,再配合利用書上的插圖和其他多媒體課件,調動多方位的感官,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聽,對拼音字母有直觀形象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興趣,成功地幫助學生識記和正確發音。那么,拼音教學中如何與多媒體音像整合呢?
一、巧用多媒體音像激發學習情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选皹穼W”視為最高境界,剛入學的孩子學習拼音有難度,但不能讓學生有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使學生的興趣從一開始就被激發,注意力從一開始就被吸引。小學漢語拼音教材的設計豐富多彩,教材中的插圖具體直觀,接近生活,富有童趣,多媒體音像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后,可通過音像把靜態的插圖,加工處理成動態的圖,創設情境,利用插圖導入。如韻母“
篇3:趣味教學之心得巧安排激情趣:漢語拼音教學之我見
趣味教學之心得巧安排、激情趣----漢語拼音教學之我見
當我第一次看到語文實驗教材時,就被他那色彩鮮明的插圖,淺顯易懂的內容,富有童趣的練習吸引住了。使我不由自主的喜歡上了這套教材。那么,在課堂上如何充分運用教材呢?在此僅以ZCS教學為例,談談我的做法。
一、創設情境,使學生在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學習
創設與學生生活關系密切、符合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情境進行教學,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助于學生在活動中,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學習。
逛超市,大家并不陌生,在逛超市的同時學習漢語拼音其樂融融。教學ZCS時,我就先帶大家一起來到了"我能行"超市。學生一聽,情緒頓時高漲,又聽老師介紹在超市里有很多水果和蔬菜,而且,買東西不花錢。再看到色彩明麗、形象逼真的卡片,學生已經控制不住要參與到活動中來的熱情。這時提出需要回答的問題學生都會動腦筋去完成,而且紛紛舉手,爭先恐后的搶著回答問題。整節課就這樣用逛超市,買東西,答問題的形式,有條不紊地完成教學內容。
二、抓住兒童學的特點,變換各種學習手段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難以持久。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此,教學中我變換了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他們對拼音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識?quot;z、c、s"的字形,我是這樣做的,認讀z,三根小棒擺"z",寫"z";認讀"c",手勢表示"c",寫"c";認讀s,用線繩擺"s",寫"s"。認、讀、寫相結合,動手、動口、動腦,眼到、口到、心到,"三動"、"三到"相結合效果甚佳。
三、隨時洞察學生的學情,調整教學方法
入學前,學生對漢語拼音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再讓他們跟著老師從頭學起,課堂上就會顯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失去了活躍的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我注意到了這一點,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買蔬菜答問題時,我直接出示z讓他們讀,讀的正確不僅可以得到蔬菜卡片,還可以當小老師教大家讀。這樣一來,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了遇到的問題,建立了自信,同時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適時激勵,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教師的一句貼心話,一句贊美的語言,一個誠懇的眼神,都會帶給學生莫大的幫助與支持。由于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孩子基礎差,有的孩子膽子小,我會對他說:"試試吧!你能行,我給你勇氣,來握握手!"有的孩子不能認真聽別人回答問題,我走到他們身邊說:"有禮貌的孩子一定會專心聽別人講話的,對嗎?"即使在律動時也不忘記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五、根據學情,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教材中安排了ZCS分別與e、u四聲的拼讀,運用時我只選用了學生易于接受的音節進行拼讀練習。而不是一味的讓學生挨個拼讀。
對于這套教材還在不斷的摸索探討中,但我們會腳踏實地的完成教學任務,扎實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