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一個讓兒童產生哇時刻區域環境
創造一個讓兒童產生哇時刻的區域環境
主持人:張娜蓮時間:**年3月5日地點:第二十七小學
一、《指南》引領下的思考
1、游戲與教學那個更重要?
2、在一日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嗎?
3、你認為幼兒在游戲中各方面能發展嗎?
要相信幼兒完全有能力、有潛力借助材料來自主表達,教師需要以贊賞的眼力去看待幼兒的建構作品,更需要注重孩子在游戲過程中愉快的心情。
二、理解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
●做中學(直接經驗)--直接感知
●玩中學(游戲)--實際操作
●生活中學(生活)--親身體驗
陳鶴琴這樣評價孩子的游戲:1、“兒童視游戲為生活兒童好游戲是天然的傾向”。
2、“好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是自然賦
予的,非人為所能控制的,只有順應孩子的天性的發展,我們要挖掘孩子內在天性。
反之,我們人為地加以控制,窒息,扼殺孩子的天性,孩子自身成長的多種可能性將被限制,孩子發展的潛能在成人人為的控制中失去原有的魅力,有可能有一個天才的萌芽被無情的扼殺。
我們的感悟: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和寬松心理環境充分利用環境讓幼兒自主活動:處處體現游戲精神,家長是幼兒園的合作伙伴。
改變:科學的一日活動時間安排
上午:1、集體教學活動(一個)
2、室內游戲需保證一個小時左右
下午:3、集體教學改為游戲
三、觀察自主游戲的依據
1、為什么說這個游戲幼兒玩得有質量?
2、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你看到的發展是這個年齡段所表現的嗎?
4、如果是,它又處于這個年齡段的一個什么發展水平?
角色游戲(娃娃家)為例
評價依據:(1)角色扮演水平
(2)游戲內容的擴展與豐富
(3)材料與玩具的使用
(4)語言與社會能力的發展等方面來衡量
(一)在擔任角色上的發展水平
1、不明確角色
2、能夠明確角色
3、能主動擔任角色
4、能擔任主要角色
(二)游戲內容的擴展與豐富
●幼兒游戲內容包括主題和情節兩個方面
1、游戲主題:是指在游戲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范圍。
2、游戲情節:是指主題的展開以及游戲中的活動過程。
●游戲內容的擴展與豐富的條件
第一:是否有幼兒親身經歷,留下深刻印象的內容。
第二:是否有幼兒愿意扮演的角色。
第三:是否有吸引幼兒的游戲材料或游戲情境。
一日生活(課程游戲化)
例如:“故事教學”
目標:通過觀察自主建構獨白語言。
形式:小組討論、故事表演。
課程:游戲化“以游戲為基本手段”
日常生活,主持人,好游戲,兒童,教師
篇2:創造一個讓兒童產生哇時刻區域環境
創造一個讓兒童產生哇時刻的區域環境
主持人:張娜蓮時間:**年3月5日地點:第二十七小學
一、《指南》引領下的思考
1、游戲與教學那個更重要?
2、在一日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嗎?
3、你認為幼兒在游戲中各方面能發展嗎?
要相信幼兒完全有能力、有潛力借助材料來自主表達,教師需要以贊賞的眼力去看待幼兒的建構作品,更需要注重孩子在游戲過程中愉快的心情。
二、理解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
●做中學(直接經驗)--直接感知
●玩中學(游戲)--實際操作
●生活中學(生活)--親身體驗
陳鶴琴這樣評價孩子的游戲:1、“兒童視游戲為生活兒童好游戲是天然的傾向”。
2、“好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是自然賦
予的,非人為所能控制的,只有順應孩子的天性的發展,我們要挖掘孩子內在天性。
反之,我們人為地加以控制,窒息,扼殺孩子的天性,孩子自身成長的多種可能性將被限制,孩子發展的潛能在成人人為的控制中失去原有的魅力,有可能有一個天才的萌芽被無情的扼殺。
我們的感悟: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和寬松心理環境充分利用環境讓幼兒自主活動:處處體現游戲精神,家長是幼兒園的合作伙伴。
改變:科學的一日活動時間安排
上午:1、集體教學活動(一個)
2、室內游戲需保證一個小時左右
下午:3、集體教學改為游戲
三、觀察自主游戲的依據
1、為什么說這個游戲幼兒玩得有質量?
2、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你看到的發展是這個年齡段所表現的嗎?
4、如果是,它又處于這個年齡段的一個什么發展水平?
角色游戲(娃娃家)為例
評價依據:(1)角色扮演水平
(2)游戲內容的擴展與豐富
(3)材料與玩具的使用
(4)語言與社會能力的發展等方面來衡量
(一)在擔任角色上的發展水平
1、不明確角色
2、能夠明確角色
3、能主動擔任角色
4、能擔任主要角色
(二)游戲內容的擴展與豐富
●幼兒游戲內容包括主題和情節兩個方面
1、游戲主題:是指在游戲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范圍。
2、游戲情節:是指主題的展開以及游戲中的活動過程。
●游戲內容的擴展與豐富的條件
第一:是否有幼兒親身經歷,留下深刻印象的內容。
第二:是否有幼兒愿意扮演的角色。
第三:是否有吸引幼兒的游戲材料或游戲情境。
一日生活(課程游戲化)
例如:“故事教學”
目標:通過觀察自主建構獨白語言。
形式:小組討論、故事表演。
課程:游戲化“以游戲為基本手段”
日常生活,主持人,好游戲,兒童,教師
篇3:為白血病兒童捐款倡議書
為白血病兒童捐款倡議書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當我們過著健康快樂的生活,享受生命樂趣的時候,當我們吮吸知識甘露,歡奔在寬闊的操場的時候,在我們身邊,有一位柔弱的小女孩,正躺在白色的病房里與病魔進行著殊死搏斗。她就是我們學校三年級一班林一晗同學,她本應該在媽媽的懷抱里盡情享受生命的美好,可是,無情的病魔殘忍地剝奪了她快樂的童年,可惡的白血病侵害了她的身體,擊碎了她的夢想。剛聽說這一消息,我不相信這樣的不幸會落在這樣的家里。可是這一切已經是鐵定的事實了,再怎樣痛苦也要接受。可巨額的醫藥費對于她的普通家庭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中華民族素有濟貧扶危的傳統美德。生命是可貴的,面對如此的不幸,我們怎能忍心不聞不問、聽之任之呢?我相信,我們的社會是有情有愛,有關懷有支持的!有了全體師生的幫助和支持,她一定可以度過難關!為此,我向所有有愛心的老師、同學們倡議:
1、請您們伸出援助之手,獻出一份愛心。也許一個人的捐款不多,但涓涓細水可以匯成大海,這些積少成多的愛心,就能換回她同你一樣帶有陽光的笑容,換回她同你一樣健康的身體,讓她同你一樣接受未來生命中的挑戰和收獲。當她重返學校的時候,相信每一個幫助過她的人,都會為她感到欣慰的!!!
2、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希望您能在家庭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多幫一幫林一晗同學,因為“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的每一份支持,都能使她的生命力得到延續。成全一份勇敢的堅持,傳遞一份生命的熱度。讓我們攜起手來,伸出援助之手,送去一份關愛,幫她度過難關,讓生命之樹常青。
大家都期待著看到她在風雨后再度揚起堅強的笑容。林一晗同學可以,我們也一定可以!!!
官橋中心小學
20**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