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農村美術教育現狀不足與對策

農村美術教育現狀不足與對策

2024-07-31 閱讀 6968

淺談農村美術教育現狀的不足與對策

我從大學畢業就一直在農村學校工作,期間任職過兩所農村學校,發現一直以來農村地區的人們對美術教育的認識不足,看法存在許多誤區,覺得美術是副科或覺得美術不參加升學考試,他們送孩子上學就是為了考上好學校,學美術沒對孩子上學沒什么用處,或者有一些對孩子學不學得好都不關心。甚至有一些學生認為上美術課就是在黑板或紙上隨便畫畫,不把美術課當回事。許多農村學校基礎設施薄弱,沒有專業的美術教室,缺乏基本的美術教學設備、美術教具、學具。殊不知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旨在開發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對客觀世界的感知能力,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熏陶學生的審美素養,陶冶情操,從而造就健全的人格。

經過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我認為農村美術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對策是:

一.缺乏認識,觀念落后

要改變這種觀念就要要努力培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確的美術教育觀。美術教育要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作為基礎,重點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在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的同時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所提升,適度愉悅學生的身心,從而影響他們的家庭乃至整個生活環境。使之成為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人,并且使他們以往的落后觀念得以改變,它是一種審美活動,又能指引正確積極的價值取向。

二.美術教學手段守舊,教學理念傳統

農村學校由于缺乏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信息傳播慢、交流少,教學理念滯后,手段陳舊。

1.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探究性學習”指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向學生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而是引導學生通過一些途徑,如:查閱、討論、觀察、思考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并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呈現學習結論。在美術教育教學中,例如欣賞。評述、設計。應用領域的教學中,也應該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轉向探究性學習方式,以學生占主導位置,教師起引導作用的方式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與課堂的活力。

2.加大以計算機為主的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普及教師信息技術與多媒體運用的能力,并把多媒體應用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模式下,以圖文并茂、形聲兼具的形式帶領學生更深刻的領略美術的魅力,從而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

鼓勵美術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及時更新美術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教師注入新鮮血液,加強專業能力提升,了解教學改革動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幫助教師不斷提高美術教學能力,例如:教材分析、組織教學、語言表達、使用教學輔助手段等能力,從而提高美術教師的業務素質。培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層層銜接,學、幫、帶,充分發揮各個年齡、各個層次教師的不同作用,使美術教師全體發展,協同合作,把學校美術教育工作做好。

還有,作為農村美術教師,我們要了解農村的特點,嘗試開發適合農村美術教育的校本課程,逐步改善農村人們對美術教育認識的誤區,適當開展適合農村學生特點的美術教學。

篇2:農村學前教育現狀及對策

淺析農村學前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摘要:自上世紀末以來,受教育大環境的影響,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節省開支。先后將本地鄉鎮的公辦、集體辦幼兒園撒手推向社會,使得一度便于管理而且比較規范的公辦幼兒園一夜之間消失于無形,取而代之的是個體、民辦、社會力量辦園。不可否認,社會力量為近幾年的學前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綜觀近年來的社會力量辦園現狀,存在著許多不足,不能不令人擔憂。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學前教育管理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一些改進意見。

關鍵詞:學前教育現狀對策

論文創新點:近年來學前教育發展迅速,辦學體制在改革完善。可目前農村的學前教育現狀存在較多的問題,本文對農村學前教育的辦學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認識,分析了存在的辦園不規范、幼師隊伍弱、教學內容針對性不明確等問題。對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幾點對策,倡導全社會高度重視農村學前教育,尋求政府的大力支持與社會的最佳配合。達到學前教育的規范和有序。

存在問題

一、辦園缺乏應有的規范

近年來,一些社會力量辦園目的偏重于謀利,真正重視學前教育、為幼兒成長提供優越育人環境的為數不多。許多個體民辦幼兒園辦園條件差,租用一些民房或陳舊的閑置房,不具備應有的安全通道包暖、采光、通風均很難保障幼兒學習的需要,而且設備陳舊簡陋,數量有限,向幼兒收取的費用很少用于改善辦園條件,收費標準逐年在提高,但幼兒的學習生活環境沒有多大變化。農村幼兒園教師實行一人包班制,根本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每班幼師、保育員的定額,而且大班現象十分嚴重,有的幼兒園一個幼師要管帶40

篇3: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現狀及應對策略

淺論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現狀及應對策略

摘要:隨著人們對于教育認識的提高,新課程改革的穩步深入人心,農村小學藝術教育起步晚,基礎差,是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節。近些年來,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我們仍無法回避這樣一個現實:在農村小學,藝術教育仍舊是學校教育的一個盲點,藝術教育的發展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現狀、藝術教育缺失造成的不良影響及如何結合農村小學實際開展好藝術教育應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關鍵詞:農村藝術教育現狀途徑策略

論文創新點:論文先從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當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及產生該現狀的原因,然后從健全組織管理,嚴把教學關;轉變思想,明確認識;加強硬件建設,提升藝術教師素質;拓展藝術教育時空,營造良好藝術氛圍等四方面進一步探討推進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的途徑及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文明的不斷進步,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全民素質,提升生活質量,培養藝術才能已成為當前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客觀需求。隨著藝術教育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藝術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藝術教育還是“心靈凈化劑”,藝術欣賞和鑒賞可以有效地緩解心理壓力。要提高素質,培養藝術才能,教育,特別是藝術教育便首當其沖,責無旁貸。教育部頒發的《全國藝術教育總體規劃》中就明確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重要途徑,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道德水準,陶冶高尚情操,促進智力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有力手段。”近年來由于義務教育法的實施,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已有很大改善,但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還較為薄弱,為什么農村學校藝術教育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我們很有必要對農村藝術教育現狀進行進一步的了解,針對農村孩子的特點,從農村的現有條件出發,摸索規律,走出困境,找到一些切實有效的方法。事實上,對于學生進行藝術教育并不以培養藝術家為目的,它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這些藝術活動而產生的影響將對他們的終身產生積極的作用。既然,藝術教育對人的素質、道德與情感有不可估量的影響,那么,作為各方面條件有限的農村小學,怎樣才能開展好藝術教育呢?為此,筆者結合本校藝術教育實踐,做以下探討。

一、當前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現狀描述

一是主觀認識不足,藝術教育被忽視。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農村中小學仍然把音樂、美術課為主的藝術課看成是可開可不開的“雜課”。即使在課程表上體現了規定的音樂課時量和美術課時量,但在執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課、圖畫課,音樂課大多是教教流行歌曲,美術課大多是讓學生隨便畫畫,這樣的學校還算是比較重視藝術教育的。有的被語、數等“主課”占用,更有的干脆讓學生自習,導致藝術課程形同虛設。個別學校為了提高所謂主科的教學成績,甚至取消了音樂課、美術課,使學生不能接受應有的藝術教育。影響了藝術在農村中學的開展和發展,尤其是在績效工資的背景下,藝術教育可能會更加嚴重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