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閱讀論文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朗讀興趣和技能

小學閱讀論文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朗讀興趣和技能

2024-07-31 閱讀 3607

小學閱讀論文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和技能

摘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巧用信息技術,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保持對朗讀的興趣,指導朗讀,培養語感,提高朗讀的質量。初讀聽音頻,先入為主;跟著錄音讀,學習技巧;配畫解說,創新朗讀;音樂助讀,品評感悟。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再加上教師的巧妙引導,信息技術的助陣,就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聲情并茂、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不斷提高朗讀的興趣,提升自己的朗讀水平。

關鍵詞:朗讀;信息技術;興趣;技能

論文創新點: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打破了教師的傳統教學模式,實現了教師與學生、文本、編者的對話,搞活了課堂。學生們在朗讀中從模仿到創新,見仁見智,讀出了自己的感悟、特色,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聲情并茂、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

正文:

小學生由于大量的閱讀課外讀物,習慣于默讀,對朗讀的興趣不高,朗讀能力欠佳,又因剛剛開始學習寫作,在習作過程中孩子詞不達意,表述混亂?!艾F在許多學生很能說話,卻寫不通白話文,就是因為他們誦讀太少,不懂得將說話時的聲調等等包含在白話文里。”朱自清如是說。因此培養學生的語感迫在眉睫,“一個有較強預感的人既有較高的鑒賞力,也有較高的表現力?!庇捎谡Z感的重要,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培養語感能力?!奥暼胄耐ā?,朗讀的過程就是培養語感的最佳途徑。

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常常保持對朗讀的新鮮感,以讀代講,激起學生對朗讀的濃厚興趣,從而提高朗讀的質量。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師輔導學生認真誦習課本,其真意乃在是學生漸進于善讀,終于不待教師之輔導而自臻于通篇明曉?!?/p>

一、初讀聽音頻,先入為主

傳統的語文課堂,重視教師的范讀對學生的引領示范作用,但有時會因為教師朗讀水平的差異,示范的不盡人意。有了信息化的先進技術,尤其是課堂上信息技術的使用,為語文學習注入了新鮮活水。信息技術給學生既提供了名家的誦讀音頻,又有圖文并茂的情景朗讀等豐富資源,無疑打破了以往單一的教師范讀,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好文章。課程標準中“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因此每一次學習新的文章,我都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

我利用學生先入為主,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專注的心理特點,在初學課文之前聽音頻朗讀,引導學生體味朗讀者范讀的魅力,努力挖掘范讀中的思想感情和美感,不僅感受文章的形式美,還要去感悟更深層次的內容美。常常學生一邊專心致志地聽,一邊為不認識的生字詞語注音,掃清讀通課文的障礙,為正確朗讀作好準備;同時,因為第一次聽讀,精神特別集中,也能更好地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篇2:小學教師朗讀比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示范朗讀是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師朗讀能力高低直接影響著朗讀教學的有效開展。為了鍛煉我校教師的朗讀基本功,提高教師普通話朗讀水平,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使教師們能夠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充分展示自己的風采,借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我校特舉行“朗讀課文展我風采”教師朗讀課文比賽。

二、活動安排:

1、時間:20**年5月20日

2、地點:永勝路小學校

3、參賽人員:所有教師

4、比賽內容:在選定的課文中選擇。

5、評委名單:付敏、李欣、李智慧

三、比賽方法:

1、抽取參賽文章。(在提供的朗讀課文中)

2、比賽順序由教師抽簽決定。

3、比賽分語文組:郝玉榮、趙艾梅、李娜、李姝程;數學組:趙艷波、于亞輝、具春紅、劉渭

4、評分方法:本次比賽采用現場打分,滿分為了100分,取平均分。

5、設獎情況:語文組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2名;數學組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2名。

四、比賽要求

1、評委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2、參賽人員要認真對待,精心準備,按時參加比賽。

3、參賽人員要遵守比賽紀律,尊重評委意見。

五、評分標準:

語言(40分):

1、教師普通話標準,口齒清晰,表達準確(不重讀,不錯讀,不添字,不減字)。―(20分)

2、聲音效果好,悅耳動聽,富有節奏感。―(10分)

3、語速適合文章體裁的需要,因不熟練,每停頓一次扣1分。―(10分)感情:(40分)

1、感情豐富,聲情并茂,能再現課文情境,感情真摯,正確體現課文的思想感情。―(30分)

2、表達自然得體,。―(10分)

儀態:(10分)

教師精神飽滿,能夠恰當地運用身體語言,表情、態度自然。

效果:(10分)

整體效果好,有感染力,增強語言表達效果。

篇3:培養語文朗讀能力有效策略

淺談培養語文朗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五華縣南山小學謝蘭香

【摘要】朗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關鍵詞:朗讀教學基本功朗讀技巧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朗讀應該成為閱讀教學的主旋律。

朗讀也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在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并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朗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怎樣才能加強朗讀教學,切實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前提,親其師則信其道。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2.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喚起他們朗讀的欲望。3.采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強烈的朗讀愿望。4.經常進行朗讀比賽。

二、打好朗讀的基本功

要使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首先要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五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不唱讀,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弊x書也不例外,就這點來講,最好從小抓起,嚴格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能達到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那么把課文讀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發揮示范作用,重視范讀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種動人的情景:教師一段聲情并茂的范讀之后,學生紛紛舉起小手,搶著被老師叫起來朗讀。相反,我們也常??吹竭@樣一種尷尬的場面: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解朗讀的技巧后,要求學生站起來讀,學生卻無動于衷,盡管老師再三鼓勵、動員,舉手的人還是屈指可數。任何一項新本領的習得無不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是創造的基礎。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它離不開模仿??梢?,在指導朗讀時,我們務必借助范讀、跟讀、聽讀等形式發揮朗讀的示范作用,讓學生充分地模仿著范讀者練讀。

同樣是范讀,錄音、多媒體的范讀也是不能跟教師的范讀相提并論的。教師是學生效仿的對象,每一個學生天生都具有向師性。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學生可以視其人,聞其聲,悟其情,直接領略教師范讀時的語調、神情、情感,進而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感情基調。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也曾說過:“朗讀是語文教師(也是其它學科的老師)的一項基本功?!痹僬f,只有會朗讀的教師才能聽出學生朗讀中的不足。因此,教師一定要練好朗讀的基本功,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示范、引導作用。

范讀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講前范讀,一般適合于情境教學的文章。使學生仿佛進入了當時的情景,這時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就比較得心應手了。二是講中范讀,適合于范讀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一開始學生把握不準,教師的范讀自然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讀得更精彩,更具韻味,使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三是講后范讀。講后范讀具有一定的欣賞性、品味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這適合于那些寫景狀物的優美文章,如《桂林山水》,范讀時可讓學生把眼睛閉起來,靜靜地感受,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優美的山水畫,既可加深學生理解課文,又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更能達到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