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現代教育信息平臺有效促進家校互動加強家校聯系相互配合
利用現代教育信息平臺有效促進家校互動加強家校聯系,相互配合
【內容摘要】
進入21世紀,現代信息技術新運用層出不窮,傳統的家校互動的形式已經無法順應新時期的教育形式。家校合作教育是當今社會學校教育改革的趨勢,而家校互動教育尤為重要。將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恰當運用于家校互動教育,校訊通、班級QQ群、電子郵件、學校專欄網站、班級博客、校園廣播站、校園電視臺等多種形式交替使用,能在家長與學校之間完成學生的信息交流及與反饋,及時、快捷、有效地傳達教育信息,加強家校聯系,和諧家校關系。
【關鍵詞】家校互動教育信息平臺快捷有效
【正文】
家庭、學校是孩子們成長的主要環境和場所,他們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完全占據著孩子的整個生活。如果兩個環節配合不當,就會導致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學校和家庭要通力合作,形成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和強大的教育力量,共同關注孩子的發展和成長。所以家校互動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怎樣才能及時、快捷、有效地進行家校互動呢?
傳統的家校互動的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家長會。這是最常見的家校互動的形式。但家長會由于時間有限,家長和老師只能膚淺的理解學生情況,不能全面的一一交流反饋;二是家訪。這是傳統的家校互動的形式。費時費力,影響班主任的工作有效性,缺少普遍性。但對于個別特殊學生的有效教育效果不錯;三是打電話。這是最簡單的家校互動的形式。但缺少面對面的交流反饋,稍微復雜一點的問題無法解決,還費錢。傳統的家校互動形式單一,信息反饋遲緩,妨礙了家校互動的快捷、有效性,傳統的家校互動的形式已經無法順應新時期的教育形式。
進入21世紀,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新運用層出不窮。許多學校具備了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環境,擁有因特網、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語音教室、高倍投影儀等一流的現代教育硬件設施。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的結合起來,在傳統的家校互動基礎上添加現代信息技術運用,適應新時代的家校互動形式,就能輕松、有效的加強家庭、學校之間的聯系,及時、快捷、有效地在家長與學校之間傳達教育信息,加強家校聯系互動,達到事半功倍。
一、改舊式為新用的家校互動形式,韻味猶存。
為家長會改頭換面,舊式改為新用。這需要班主任花時間認真收集學生相關的各種圖片和視頻記錄,并分類整理。在有限時間向家長展示匯報學生學習情況,方便家長直接了解直接孩子的真實、具體情況,利于交流反饋時有的放矢。
家訪再多個心。針對個別特殊學生的家訪時,除了與家長交流,要留下孩子在家的一些圖片和視頻記錄,分類整理,在班級交流,揚其長,挫其短,真正達到教育促進目的。
打電話互動形式增添短信平臺。文字的交流可以少去語言的嘮叨,及時交流反饋學生的進步,提醒、建議家長要給予的配合工作,利于教師和家長關系和諧發展。
篇2:校訊通信息平臺在家校聯系中積極作用
校訊通信息平臺在家校聯系中的積極作用
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縣直第一中心小學陸莉萍
論文摘要:校訊通信息平臺為加強家校聯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在家校聯系工作中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開創了家校聯系的新局面。
論文關鍵詞:校訊通信息平臺;家校聯系;作用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和復雜的任務。這就是說教師和父母都是無可替代的孩子的教育者。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之上的,學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加強家校聯系,取得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
這幾年來,在社會新形勢下,有許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兒童在不斷增加,另外,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量外來民工子女隨自己的父母進入我們的學校,形成了一個越來越大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家庭,往往由于生活所迫,家長忙于生計,疏于對孩子的教育,更加缺乏與學校、教師的溝通交流,而且由于所處生活環境的不同,他們往往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重男輕女、重養輕教的封建意識,由于種種因素,這個群體的教育現狀往往還沒有真正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所以這個群體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愈加突出。作為班主任老師我感覺到一個問題: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理了。確實,大多數爺爺奶奶看管孩子,只能照顧孩子的溫飽,孩子們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管理,自幼就養成了自我為核心的潛意識。在我們學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住在一些專門招寄宿生的人家里,雖然他們都很體諒父母的心,但是他們幼小的心靈一定對親人充滿了思念,對親情充滿了渴望。
班主任作為一班之主,既是孩子們的老師,又是孩子們的朋友,肩負著育人的重任,應該首先從實行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進步這個政治高度,更加關注這個群體的教育,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想方設法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向他們進行有的放矢的家庭教育指導,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校聯系的必要,從而切實加強和重視家校聯系,增強教育的實效。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在社會價值觀、家庭結構、人們的教育思想都發生了一系列變革的社會轉型期,學生所接受的教育也更加主體化、多元化,“民主、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課程理念也無時無刻不在沖擊和影響著我們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其原有的角色和權威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家校聯系和合作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迫切,傳統的家校聯系模式也必須不斷更新和變革,并賦予新的內容、途徑和方法,只有這樣,我們的家校聯系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成功有效、不斷發展。
校訊通信息平臺為加強家校聯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在家校聯系工作中產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開創了家校聯系的新局面。
有了校訊通信息平臺后,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隨時發送手機短信,與家長建立聯系。既可以集中發布有關信息,也可以點評某個孩子的在校表現,指出需要家長配合的方面,家長也可以留言回復,與教師進行深入討論。這種交流突破了時空限制,有利于教師和家長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交流溝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們學校從20**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校訊通平臺與家長聯系,每天的作業情況我都會通過校訊通平臺與家長交流,使家長懂得如何督促和輔導孩子的學習,而孩子們忘記作業時可以閱讀作業信息,不用心驚膽戰打電話給老師了。另外,孩子們每天進出校門都會自覺刷卡,讓家長及時知道他們到校和離校的時間,家長們都說好。
總之,我們通過校訊通信息平臺加強家校合作,提升了我們的育人質量;我們通過校訊通信息平臺加強家校合作,提高了家長的家教水平,幫助和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方法更好地教育孩子;我們通過校訊通信息平臺加強家校合作,推動了學校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篇3:增強家校聯系校訊通讓我班主任工作更精彩
增強家校聯系校訊通讓我的班主任工作更精彩
【內容摘要】“校訊通”工程的實施,極大地方便了學校和家長的溝通,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障了學生的安全,同時也使家長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方法,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在兩個月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了校訊通的優越性,校訊通讓我的班主任工作更精彩。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聯系班主任工作
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互相溝通,積極配合,共同開創素質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作為班主任,在這種關系網中發揮著一種樞紐的作用,而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即時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讓雙方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動向,第一時間給出一個反饋,第一時間統一認識并制定方案,不僅是節約時間、省去很多麻煩的問題,高效率的溝通是防微杜漸的最佳辦法。學生心智的飛速成長以及周圍大量信息的涌入,造成孩子的認知和反應成為了最不穩定的化學元素,從發現到解決的高效率手段也就成為幾乎唯一的應對措施。
E時代的班主任和家長應有E時代的特質,“校訊通”信息技術的誕生和應用,構建了學校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信息平臺,建立了老師與家長對學生進行同步教育的網絡,以一種現代化的全新方式完善了家校之間的交流,促進了學校教育工作的信息化。
一、校訊通的特點:
老師與家長可在第一時間內通過手機短信或互聯網接收信息,并進行回復。無論是在家里、辦公室,還是在外地出差,只要能上互聯網或手機有信號,就可以實現雙向信息溝通。校訊通提供了多種家校溝通方式:手機短信、互聯網和手機WAP應用,家校雙方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共同解決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期末結束的時候,只要將本班學生的各種考試成績,通過電腦錄入“校訊通”管理平臺,就可以同時生成各種考試的成績表,并可以把學生的成績發送到家長的電腦或手機上。目前,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主要是通過電話聯系、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可一位老師要管理數十名學生,其時間、精力都有限,老師若常打電話給家長,語言交流時長無法像文字(短信)交流那樣進行控制,同時無疑增加了老師時間和經濟上的負擔,可是不打電話又無法告知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又無法及時有效地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老師們常處于這種矛盾境地。當大部分班主任還正處在這種兩難的境地時,校訊通的出現省去了家長會、家訪等頗費時間的傳統溝通方式,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不失為一種現代、高效、快捷的管理手段。
二、校訊通的作用:
1、促進家校溝通,了解情況更及時。
老師定期把學生的在校表現,課程要求等,以短信的形式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讓家長隨時隨地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情況。“這下好了,我們都知道孩子們在校學些什么了。”接到手機短信的家長們欣喜地說。有一次,我班一位學生晚到了,我打電話給家長,一會兒學生就到校了,告訴我路上車壞了,我馬上發短信給家長:“孩子已到校,請放心!是車子壞了嗎?”“對不起,徐老師,孩子撒謊了,他是要面子,實際上是鬧鐘沒調,起晚了。”“呵呵,很正常,只要不是在路上做其它事就好,我就當不知道吧!”“謝謝,你真是位智慧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