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我學習我快樂我成長!教育技術(中級)培訓感言

我學習我快樂我成長!教育技術(中級)培訓感言

2024-08-01 閱讀 3369

**年11月8-9日,我參加了市里組織的教育技術(中級)培訓(面授),兩天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感觸很多,收獲頗豐。

一是培訓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系,實用性很強。比如創建單元教學設計方案,規劃主題單元等一系列學習活動能梳理我們的教學思路,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意義,為我們今后能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二是培訓形式新穎有趣,著力培養學員們的合作意識。徐老師首先讓我們創建了學習研討小組,既有趣又激發了大家的創新思維,讓我們迅速樹立起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我們第四組打了個很好的開頭炮,隊名、口號、LOGO設計都贏得老師和同學員們一致的好評。

三是培訓課堂開放氣氛輕松。各組員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規律。徐志蘭老師的講課生動有趣,在她的循循善誘下,我們第四組組長組員從頭至尾表現地都非常積極,每個人都能踴躍發言。兩天下來,我覺得大家是在享受這樣的學習方式,享受這樣的學習過程。這樣的課堂模式,對我們今后的教學活動會有很大幫助。

四是兩天的培訓糾正了我思想觀念中的偏差,讓我深入領會了解了教育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以前我們的教學更多的是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技術、輕思想等。我們教師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去進行教學了,而應該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以及利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電教設施開展教學,這樣教育效果才會得更好的優化。

這次培訓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機遇。我相信,這樣的培訓,能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剖析自己,明白自己的長處、短處,找出距離,更促使我們深思改進,為自己的職業成長提供了明確的導向。

我學習,我快樂,我成長!

篇2: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技術人員培訓計劃

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縮小城鄉差異,促進東西部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為了建立“干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就必須緊緊圍繞“建、管、學、用”四個環節,“建”是基礎,“管、學”是關鍵,“用”是根本。結合我鄉遠教設備設備維護水平較低的實際,特舉辦本次遠教維護人員培訓班,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和農村黨員干部培訓服務,為了認真搞好培訓工作,特聘請了技術好、有經驗的*中學柳麗波老師和遠教維護相關人員為授課教師,并制定了*鄉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維護人員培訓計劃。

一、培訓時間

*年11月8日――*年11月10日,共3天。

二、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為我鄉各學校遠教專干,共6人。

三、培訓內容

1、計算機系統的安裝、主板、聲卡和顯卡的驅動及打印機的安裝。

2、各種應用軟件的安裝,包括遠教ip接收軟件的安裝、接收卡驅動的安裝、農村黨員干部專用接收軟件的安裝。

3、ghost(克隆軟件)的應用。

4、計算機整套設備常見故障的排查和處理。

5、計算機系統的維護。

四、培訓達到的效果

1、各參培人員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系統和各種應用軟件的安裝。

2、能獨立進行計算機系統的備份和恢復。

3、能獨立排查一部分計算機常見故障,判斷故障發生的原因和部位。

五、考試

考試時間:*年11月10日下午2:00――5:00。

考評辦法:考試由授課教師統一命題。將考試成績上報縣局,并根據縣局遠教培訓處理辦法執行。

篇3: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及運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先進的教育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我們不能過分依賴先進的教育技術而忽視了個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專業素養的提高,更不能忘記教育技術的運用和實踐也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我們只有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時機,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對策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對克服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部分教師在認識上和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了基本的解決辦法。

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問題的分析

1、夸大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內涵的全面理解,僅把現代教育技術視為傳統教學的電子化工具。多媒體成了黑板搬家,教師將授課的有關資料盡可能多的羅列到課件中,在課堂上忙于點鼠標看課件,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少了,教師充當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員和講解員。這樣的課堂教學,過分依賴感官材料,會弱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難以發揮。另外,有的教師把課件制作的過于華麗,分散了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注意力,由于長時間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也容易使身心疲倦。

2、拋棄了傳統教學的手段。現代教育技術作為現代教學輔助工具,為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為了求新、求異,把信息技術的應用放在首位,凌駕于教學內容之上完全拋棄了傳統教學手段,對于課程的分析、推理、實驗等關注很少,傳統教學媒體基本不用,板書基本沒有,可以說離開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課程根本無法開展。

3、淡化了教學主體的參與性。從目前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看,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從頭到尾都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講解,像是講座或者學術報告,大屏幕成了信息的海洋,學生根本來不及閱讀和消化。從過去的教師以語言、粉筆和黑板為形式的“滿堂灌”變為現在以語言加多媒體課件為形式的“滿堂灌”[3]。同時多媒體課件傳輸信息量更大,學生是很難接受的。用這樣的教學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減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因而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就難以發揮。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演示代替了學生的主動思考,一堂課下來看似什么都有,學生的實際收獲卻不多。

4、忽視了教學設計的環節。有的教師認為只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就可以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對現代教育技術和課堂教學過程整合不夠,對教學主體認識不足,對教學策略、方法運用不好,缺乏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傳播學、教學設計等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不會進行系統化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沒有體現,對教學過程缺乏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