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主學習關鍵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主學習關鍵

2024-08-01 閱讀 7195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主學習的關鍵

讓孩子自主的學習的關鍵是什么?我很對這個問題常常感到迷茫。所有的學習只有真正變成自主的學習才是有效的。但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是,孩子們不能夠自主學習,他們常常是被動的學習。被動的學習是很難保證學習的效果的,尤其是在學校里的那種學習。

打一個比方,一個被動學習的人就像是一輛停在馬路上的汽車,當它不能自己往前走的時候,我們就要拖著它走,可是拖車是有一定的風險的,開過車的人應該很清楚,一輛拋錨的汽車是不能被拖太遠的,至少不能被拖到它的目的地,職能拖在就近的維修點。因為如果拖的太遠,車輛缺少潤滑,會導致內部機件加劇磨損,如果是自動擋的汽車,那就更加危險了,變速箱很容易出問題。

這就是被動前進的結果。在學習上,被動的學習就像是強行拖著一輛拋錨的汽車前往它的目的地,拖的人很累,被拖的人也很累。可是這種累是真的累,這種累沒有累并快樂著,而是累并痛苦著。

我想在孩子的學習這個問題上,沒有一個家長或者老師愿意累并痛苦著。可是,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常常感到累并痛苦著。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么不能夠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我們要擺脫這種累,只有讓他們自主學習。怎樣才能讓他們自主學習,我認為有一個問題很重要,那就是給他們以危機感,讓他們意識到所面臨的危機,在克服危機這個問題上,沒有其他好的辦法,只有學習。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在這個理想的豐滿與現實的骨感之間就存在著一個危機。假如不通過學習,理想仍然是豐滿的,但是現實卻是越來越骨感。

但是,之所必須這樣,是因為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一各問題我們沒有處理好。那就是保護孩子學習的天性。我相信,孩子們天生就具有學習的天性,當孩子們那種天生的學習的天性還存在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必要想方設法讓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因為這時候根本就不存在自主學習這個問題。可是,大部分孩子的學習的天性被我們忽視了,更主要的是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之間破壞掉了。

你有沒有這樣的做法:當孩子想拿某一個東西的時候,你覺得那個東西很危險,于是立即去阻止;當孩子把玩具弄壞的時候或者把東西仍在地上摔壞的時候,你便斥責他;當孩子想自己去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不會提供太多的幫助而使他失去了自己做好一件事情的成就感呢?

在我女兒的故事中,有意見事情令我很感動。與大多數小孩子一樣,我女兒很喜歡小動物,她喜歡觀察他們,樂此不疲,可是她也與很多小孩子一樣,總是喜歡跟大人一起去看小動物,每次都是要拉上我們。我們家里也有一些動物,比如貓,還有雞。有一次,她告訴我說我自己去看雞的,語氣中流出一種成就感。我當時很感動,因為我發現其實她一直都渴望一種成就感,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

比如她想喝水,在她很小的時候,她會把自己的衣服弄濕,于是每次喝水我們就很擔心,生怕她把衣服弄濕。可是每次喝水她都很有意見,總是想自己去拿被子,自己端起杯子來喝。這就是學習,后來我明白了,我們其實沒有必要擔心她把衣服弄濕。因為就像一個學習走路的孩子一樣,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是難免的。對于孩子的學習而言,當他們還保持著那種學習的天性的時候,他們的意識中是沒有困難這個概念的,因為他們認為克服那些困難很好玩。

而在我們的意識中,我們一方面很擔心那些困難,另一方面,我們總是想去代勞,結果就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的權利。由于我們的行為,孩子的那種天生的學習的天性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而日益淡化,最終消失。這實在是很可惜的。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那種天生的學習的天性逐漸淡化。可是他們面臨的學習的任務卻在增加。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常強迫孩子去學習,于是我們遭遇到了反抗,大家都覺得很累。也就是說,當孩子們想主動學習的時候,我們沒有保護好他們的天性,當孩子們進入學校接受系統學習的時候,我們又想讓他們去主動學習,人世間再也沒有比這更加搞笑的了。

可是,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增強他們的危機意識,才有可能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習慣。而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很簡單。首先,我們一定要相信他們,與他們成為好朋友,不要時刻以大人的姿態出現在他們面前,不要覺得自己很大人。沒有人愿意與自己不是同類的人交朋友。在孩子們前面也是如此,孩子們其實不喜歡整天衣服大人的姿態,以權威的口吻和權威的眼神出現在他們面前的那些人的。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首先成為孩子們的朋友,當他們有小秘密的時候,才會主動跟你講,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跟你商量如何解決,而學習不就是克服困難的過程嗎?考試不就是在紙上設置一堆難題讓應考者去解決嗎?

其次,我們要以身作則,自己首先要主動去學習。學習的內容是很豐富很廣泛的。我們不一定要學習文化知識,,我們可以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知識,經濟的、文化的、生活的等等,每一個領域中遇到的問題都需要通過學習去了解掌握的。假如我們不能做的,那就裝也裝出來。一個喜歡探究世界奧秘的家庭氛圍,會給孩子養成虛席探索的習慣提供莫大的幫助。

第三,我們要盡量不要干涉孩子們,要給他們以盡可能大的自由和寬松的環境。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我們不是為孩子做的太少,而是為他們做的太多。你為孩子做的太多,你本身很新很苦且不說,更重要的是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中國社會三十多年的發展其實就是得益于四個字:gg開放。而gg開放的秘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放開。能放開的盡量要放開,一旦放開了,就容易搞火了。對于一些事情,少一些干預,多一些創造環境,結果發展的活力就被釋放和激發出來了。在孩子的學習這個問題上也是如此道理。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梅河口市實驗中學焦淑芝

【摘要】在信息社會大背景下,以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教學得到足夠的重視。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為重要。但是現今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分重視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卻忽視了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科特點,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的發展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它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與機會,還給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權。本文試從這一角度淺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關注人的發展,所以只有自主學習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自主學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選取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從而充分體現了學習的個性化,在這種個性化的學習中,學生的個性也會得到充分發展。自主學習能夠發展學生的個性,而個性與創新是密不可分的,個性的核心就是人的創新精神與創造性能力,個性的發展是創新精神的前提,所以說自主學習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一、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在自主探索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等具體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1.指導預習,設置導學提綱。

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

篇3:信息技術與課程互動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更真實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互動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更真實

[內容提要]信息技術與學科的綜合和相互滲透,已成為教育發展和改革的強大動力,傳統的教和學的模式正在醞釀重大的突破,教育面臨著有史以來最為深刻的變革。信息技術教育將對現存的教育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深刻影響。本文以信息技術為載體,抓住語文學科的特點,把聽、讀、說、寫融為一體,不僅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沃土,還是學生合作交流的樂園。因為互動教學為學生自主閱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互動教學也是學生自讀自悟的沃土,互動教學是實現學生自主建構的有利場所。它為學生自主學習,自感自悟提供了有利的資源。它讓學生“自主”學習更真實。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互動教學;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觀點,它要求教師能從自己的學科教學過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幫助自己的教學。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也就是指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能把信息資源、人力資源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來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1)因為這種“互動”教學方式的實施將會對小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創造性的發揮、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創設良好的基礎。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相比,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方面,更具特殊意義。過去的歷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現,突破了課堂狹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對鍵盤、鼠標的觸擊更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參與歷史的感受。視、聽、觸多感官相結合對學生觀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能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小學語文新大綱》指出: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即自主閱讀。(2)媒體教學為學生自主閱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自讀自悟”正是這句話精神的體現。

首先,互動教學為學生自主閱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比如,在學生閱讀時適時的鼓勵、表揚、贊許,使學生體驗到閱讀成功的喜悅,也會使學生激發興趣,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借助拼音閱讀速度慢,容易使他們失去閱讀的興趣,只愿聽別人讀。教師要根據新教材中兒歌和圖畫的優勢,把它們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課堂上以這種形式呈現出來,從而誘發學生閱讀愿望,當他們讀完兒歌后,便及時夸獎:“看,你今天又學會了這么多的字,真為你驕傲。”“瞧,你讀的多棒!”等。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特別是學有困難,讀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更應該及時發現其閃光點,多加鼓勵,贊許,使其有勇氣去閱讀,并體驗到會讀的喜悅。我教學中曾遇到這樣一位同學每逢讀書眉頭緊皺,愁眉苦臉,后來教師單獨與他談話,鼓勵他參加朗讀比賽,并且輔導這位學生一篇瑯瑯上口的短文。后來他會讀了,并參加班里的朗讀比賽,同學們大吃一驚,隨后報以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后,他的閱讀能力提高了許多……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在建立教學資源庫時,搜集緊扣教材范文主題的文章。根據學生的興趣、習慣、方法等因素,多方創設計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地、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的網絡教學環境。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方法。在網上創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等等。多媒體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情緒。如:在小學語文二年級的《回聲》一課的教學中,上課伊始教師先播放《山谷靜悄悄》,歌中唱到:“……山谷里靜悄悄,誰在把鼓敲?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敲得山谷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