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小學語文寫字教學
強化小學語文寫字教學
對學生的強化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素質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對于低段學生,通過寫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等。
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我對于低年級的寫字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
一、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之一就是: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教師具有示范性的特點,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影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以身作則,對于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都應該注意書寫的姿勢、握筆姿勢。安排好字的結構,注意字的筆順,展示給學生的應該是一個個端端正正的漢字。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個別輔導時,放下老師的架子,走到學生中去,握著學生的手寫一寫,讓學生看著老師寫一寫,無形之中老師把自己變成了一面鏡子。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寫字姿勢,提高寫字水平,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于學生來說更使他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寫字“標本”,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學。
二、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
寫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要讓生性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必須重視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凡是他們喜愛的,學習持續時間相對較長,效果也較好。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興趣培養。
1.生動有趣的故事激勵。
小學生愛聽故事,愛講故事,通過生動的故事,可以讓他們明白道理,學到知識,從而引發他們對漢字的喜愛。
(1)古人習字學書的故事。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使他們學到了自強不息......古人勤學苦練的故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是練字的生動教材。
(2)能激發民族自豪感的故事。為了讓學生明白中國書法是我國幾千年來燦爛文化的結晶與瑰寶。在寫字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把國際友人對中國書法的贊美,把知名人士對中國書法的論述講給孩子們聽,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孩子們明白書法是我們民族獨有的藝術,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是責無旁貸的。
(3)解字說意,編寫小故事。為了引發學生認字、愛字的興趣,在分析字形結構的時候,根據字的各部分編寫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特別是一些象形、會意的漢字,讓學生能夠在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2.形式多樣的競賽激勵。
競賽不但能調動學生練字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同學之間互相合作的集體意識。
(1)作業星級制度。每次作業面批時,我都讓學生把寫的字與范字進行比較,與上次作業進行比較,并給出相應紅星。一個單元進行一次小結性評比,8顆紅星以上的學生拿到一朵小紅花,學期末評出星級作業,并給予獎勵。
(2)小組競賽。每節寫字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寫字比賽(包括寫字的姿勢)。獲勝的小組每人得到一個“小動物”。
(3)個人競賽。每個單元都一次寫字比賽,前三名的同學在學習園地展出,獲得進步獎的學生得到一個“小動物”。另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項書法競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
3.定期辦作業展覽。
定期舉辦作業展覽,將寫得好的學生作品和報刊雜志上的優秀書法作品放進學習園地。讓學生看到自身的價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對寫字的興趣。整個班級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寫字氛圍。
三、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筆畫。
每一個字都由基本筆畫構成。因此,寫好一個字,就要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而每一個筆畫都須經歷起筆、運筆、收筆幾個過程。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在認識基本筆畫的同時,還應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畫指導,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本功,為今后的寫字教學開一個好頭。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漢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這些偏旁的書寫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了這個偏旁的書寫,就可以運用到帶有這些偏旁的字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字的結構安排更為合理。
3.字的結構。
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由于低段學生的生字都寫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學生借助田字格來學好寫字。漢字的形體特點為方塊形,獨體字比較少,左右結構的字數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寬窄有別,要注意具體分類,如: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結構的字各部分長短寬窄也要留心。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特殊結構的字,偏旁的高低、寬窄變化比較多樣,在教學中要提示學生注意。在每一次寫字中,我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的訓練,根據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學生一筆一畫寫,也就是手到。字要寫得規范、準確,并與范字進行比較。眼到,手到的同時,還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在這方面也可以講一些書法家的心得體會,讓學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內心深處對字的結構、形體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對寫字規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才能把字寫好,最終練成一手具有個人特點的漢字。
三、保證練習時間,因材施教
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完成練習任務的情況是有差異的。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對他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成績好的,完成作業速度較快、質量高的學生,我讓他們兩天練習一篇關于古詩或者文章段落的硬筆書法。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會動腦筋思考字形結構,布局疏密,從而不但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班很多學生通過一年來的堅持練習,漢字書寫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風格。而對于速度較慢、接受知識困難的學生,我讓他們認真完成每一次的作業,保證質量,再求數量。由于采取了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辦法,使他們的信心增強了,寫字的水平也隨之得到提高。
四、齊心協力,嚴格要求
要養成一個好的寫字習慣是非常不容易的,學生習慣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積累、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良好的寫字習慣不能靠幾節寫字課。我們使學生的習字由課內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學生寫字課內與課外一個樣、校內和校外一個樣。經常向家長宣傳學生良好寫字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積極配合,與老師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對學生每一次的家庭作業都能認真檢查。教師也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最近的寫字情況,請家長關心、幫助學生習字。
兩年來的認真實踐,積極探討研究,在習字教學中,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收獲。低段學生的易變性還是比較大的,我們還須繼續努力,加強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養成,使他們真正掌握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
篇2: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落實寫字教學目標
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落實寫字教學目標
發布者:溫翠萍
小學寫字教學的目的是:①使學生學會寫鉛筆字和鋼筆字,學習寫毛筆字。培養學生正確的寫漢字的能力。②鞏固識字的教學成果,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③陶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④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德。寫字教學的要求是:①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掌握執筆、運筆的方法,在識字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漢字筆畫、偏旁、結構的特點,初步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逐步做到鉛筆字、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②要重視毛筆字的教學,加強書寫訓練,使學生從描紅、仿影到臨貼,逐步做到毛筆字寫得勻稱,紙面干凈。③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和審美能力。④要重視培養學生認真寫字和愛惜寫字用具的習慣。
寫字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在語言教學中,我們要求老師要將識字和寫字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不僅能讀準字、理解字義、掌握字型,而且還能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出來。我認為落實寫字目標的最好方法就是“美”中學寫字。
首先,指導學生在觀察中感受美。指導學生觀察,能優化學生注意品質,提高審美能力,為寫好字作充分的準備。在學生動筆之前,首先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1)觀察字的結構,看這個字由哪幾部分組成,筆畫順序及位置,并進行書寫練習,做到能正確書寫。(2)觀察筆畫形態特點,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筆畫的形態之美。(3)觀察獨體字的筆畫,合體字各部分的大小、高矮、寬窄。
其次,引導學生在“描仿”中實踐美。寫字不能只求正確不求美觀、更不能急于求成。學生觀察后,教師進行范寫并輔以生動簡要的講解,能給予學生實踐美以最直觀、最形象、最切實的指導。讓學生從示范中感受到,要體現出漢字筆態美,用筆應有輕重之別、快慢之分,體會到要使整個字結構美觀,就在關鍵部件的書寫上擺好位置。這時再讓學生進行描字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整個書寫過程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寫一遍就鞏固一遍字的結構方法和筆畫的基本寫法。
再次,以書法家美好人格呼喚學生的審美意識,要比單純地就字論字效果好。俗話說,字如其人,書法家本身,或方正,或剛烈,或敦厚,或豁達,或執著,或率真,或刻苦,或唯美,都能在他們的字中有所展示,而關于他們的故事也都及具感染力--還有什么比故事的形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在教學中我先是自己講,然后組織學生搜羅材料,由他們講,讓學生自己品評打分,談感受。這樣學生在臨帖的過程中,不但眼中有字,更能眼中見人,喚醒美的意識,從而感受美,創造美,享受美。
目標,教學,如何
篇3: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落實寫字教學目標
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落實寫字教學目標
發布者:蘭景鑾
課程標準規定的識字與寫字的總目標是: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總目標是針對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還規定了每個學段的具體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的識字與寫字的目標是:(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2)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4)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正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6)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
第二學段(3~4年級)識字和寫字的學習目標如下。(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5)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課程標準在識字量的確定和字種的選擇上都有所突破。一方面,在“階段目標”中適當降低第一學段的識字量,即由“1600~1800”降為“1600左右”;另一方面,在“附錄”中新增了《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兩個字表,它們將為教材及教學中字種的選擇提供依據。
在識字寫字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們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對不同學習難度的字,往往采用不一樣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說,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任務。《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包括300個字。這300個字的特點是:第一,構型簡單;第二,重現率最高,其中大多數字能夠成為其他字的結構成分。讓學生先學習先認這些字,會寫這些字,這種做法借鑒了傳統的識字寫字教學的經驗,符合漢語言文字學習的規律。這個字表為我們小學一二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都會產生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對這些字,我們建議編在小學低年段的教學目標之中。
另外一個字表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我們原來使用的字表是《現代漢語常用字表》。這個字表從時間上來看太久遠,是以對社會文獻資料,更多的是通用文獻資料用字的統計為基礎制定的,而沒有更多地關注到教學的需要,沒有關注到兒童讀物的需要。比如說,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會經常用到的小熊的“熊”,小鴨的“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是把這些字排在后面的。在這次課程改革中,專家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經過大量的統計,特別是把兒童讀物列入統計范圍,結合我們的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的需求,制定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它更符合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要求,能為義務階段識字寫字提供一個最基本的內容。
最近幾年,很多老師關心識字寫字怎么評價、評價的依據是什么的問題。比如說,教材中對識字寫字要求的差距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小學一年級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在識字寫字、選擇字種等方面是有很大不同的。這兩個字表,特別是基本字字表會給我們的教學、評價提供非常明確的依據,同時也給教材的編寫提供了空間。
目標,教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