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教育教學理論》讀書心得

《小學教育教學理論》讀書心得

2024-08-01 閱讀 4710

《小學教育教學理論》讀書心得

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一書,本人受益頗深,其中有關教學媒體那一節,印象非常深刻。教學媒體能給學生生動形象,給他們以更大的思維空間,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變得主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可以從各個渠道,,大大的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小學教育教學理論》用較通俗的語言對教育新理念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為我們教師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啟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習用書。有關教與學的理念部分是更為具體、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對指導我們教師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一、教學理念需要終身學習

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二、教學理念需要不斷實踐

沒有獲得實踐的教育理念不過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變成現實,就要把教育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由實踐來檢驗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實踐中提煉出適合教學的教育理念。正如顧明遠先生所說的那樣:“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于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汲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實踐,做一個教育改革的身體力行者。

現代的素質教育觀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發展每一位學生。課堂教學中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生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教學媒體的選擇也應遵循這一點,不同的學生應該擁有屬于他們的最適合的媒體。作為一個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我覺得自己特別有體會,記得在以前當學[純教育系統范文大全-

生的時候,那時候的老師上立體幾何,每講到一個概念、定理,數學老師總會提到木匠師傅,但沒有具體的操作,......,從有些同學困惑的表情中,更從他們課后的埋怨中我能體會到,無論老師說得如何生動,總不如把現實的工具拿進課堂來得具體、形象、生動。那時我就在想,要是以后我做了一名教師,我會把木匠工具搬進課堂,讓空間想象力貧乏的學生在實物的演示下,靜與動的實踐過程中豁然開朗。

現在我已經踏上了教師的崗位,在課堂上對曾經我們視之為神話的木匠卻只字不提,更不用說搬工具了,這就是選擇教學媒體的可能性和針對性。通過制作各種模型和多媒體課件,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便成了我的奮斗目標。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一一呈現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與體會。

篇2:《whatif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問題》讀書心得

《whatif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讀書心得

如果把牙齒的溫度降到很低,有沒有可能在喝到熱咖啡的時候牙齒就碎了?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拿著激光筆同時照向月亮,月亮的顏色會發生變化嗎?如果地球上的所有人都盡可能擠在同一個地方,一起跳起,然后全部在一剎那間同時落地,會發生什么?如果一個女性用他自己的骨髓干細胞制造出一個精細胞,并使自己受孕,那么她和她女兒會是什么關系?……

如果是你,在面對這一系列稀奇古怪的奇葩問題時,會怎么回答呢?是一笑置之?還是駁然大怒?會嗤之以鼻,還是提起筆寫寫畫畫,打開網絡苦苦搜索?

相信嗎,世界上真的有這么一個人,會認真地思考所有這些在我們看來完全是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問題,他就是前NASA成員蘭道爾門羅。他開設了一個WhatIf網站,專門答復人們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在面對人們(主要是孩子們)各種充滿想象力的瘋狂念頭時,他會用最機智的方式和最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進行科學的講解,給出最后的答案。于是在他風趣的回復中,你不僅有機會將自己頭腦中曇花一現的奇思妙想付諸于實施,還可以學習到各種有趣的科學知識,比如元素周期表中各個元素的有趣特性、激光筆的照明度、8000米以上是人類的死亡區、人類能夠跳起的最大高度、DNA和遺傳的關系……

書中這些有別于傳統教科書的知識雖然并不系統,但對于充滿想象力的孩子們來說,卻是他們最感興趣的科學解答。盡管作者和出版單位都一再強調不會對問題的結果負責,因為蘭道爾門羅本身就是一個和孩子們一樣充滿想象、熱愛思考、喜歡挑戰的大男孩。他喜歡著火和爆炸,卻不安于枯燥的知識堆砌。他喜歡嘗試和探索,卻不滿足于刻板教條的死記硬背。正因為這樣,他所做出的問題解答是從任何教科書上都無法學到的趣味瘋狂科學。

除此之外,作者還是一位漫畫愛好者,所以他能夠用妙趣橫生的簡筆漫畫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知識。比如在講述人類可以扔出棒球的高度時,他沒有直接給出枯燥的數字,而是畫了一只高為5米的長頸鹿,然后告訴你,平常人至少能把棒球扔到3只長頸鹿這么高,臂力不錯的人大概可以扔到5只長頸鹿這么高……于是,在一幅幅可愛的小漫畫中,人們很輕松地記住了普通人扔出棒球的高度是15米,而臂力不錯的則可以達到25米。

回過頭來反思國內對孩子的教育,大部分家長在面對孩子提出的荒誕古怪問題時,常常會不假思索地打斷孩子,并且告訴他們這問題有多么愚蠢。他們以為孩子只需要學習教科書中的系統知識,也只有教科書中的知識才是正確的(因為他們從小也被這樣教育著),一切他們無法回答的問題,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殊不知就在這一次又一次對思想的粗暴干涉與忽略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對知識的渴求已經不知不覺地消失殆盡。

電影《極速蝸牛》里有一句話:“夢想再大也不嫌大,追夢的人再小也不嫌小。”正是因為有了夢想與想象,人類才有機會創造不一樣的未來人生。我們的教育不應該是對孩子想象力的扼殺。每一個聽起來幼稚荒唐的想法,都有可能成為改變未來的偉大發明;每一個看上去古怪瘋狂的念頭,都有可能帶來一次巨大的技術變革。前提是,它們能夠得到認真的思考和對待。別忘了,當第一個想要飛上天空的人一次又一次努力嘗試著自己失敗的飛行時,他也曾經被當成是那個時代的瘋子。

篇3:教師讀書隨筆讀《解密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

高效課堂是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并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采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后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于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我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還應該考慮以下三個方面: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持。用欣賞、夸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夸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器重我。要把他們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