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我的小綿羊》音樂教學反思

《我的小綿羊》音樂教學反思

2024-08-01 閱讀 5468

《我的小綿羊》音樂教學反思

在教授這首新歌的過程中,我感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融入。指導教師在聽了這堂課后,認為我在講課過程中只是在按部就班的講我的教案,而沒有真正融入到學生當中、課堂當中。好象是一種旁白,和學生的交流、溝通,以及關注還不到位。

而指導教師對我的進步也同樣表示了肯定的態度,以往的教學感覺思路并不是很清晰,沒有將知識一點點的滲透到教學過程當中,有點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感覺。而現在的我能夠按照指導教師的要求和建議,將知識層層遞進的,并且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進行教授。這讓我感到了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同時也有了一定的進步。

這節課運用故事作為導入,讓學生們在一開始就被故事情節和問題吸引住,對以下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一節課是需要一條線將知識和教學內容貫穿起來的,所以用動物森林中的故事將整節課貫穿起來,既生動有趣又能幫助教學,使整個教學過程連貫完整。

在讓學生跟歌曲音樂,做自己創作模仿小綿羊的動作的時候,應該給學生適當的引導和提示,甚至最好能夠在前面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動作表演。因為低年級學生創編動作的積累很有限,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帶領,通過模仿教師的部分動作來完成創編動作的環節。所以教師一定要先做師范或給學生幾個提示動作,不要讓學生自己跟著音樂自己隨意表演。

歌曲中的“咔咔馬里咔嗨嗨”歌詞很有特點,因為這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民歌,是表示慶祝高興時的一種喜悅心情的意思。歌詞的上方同時又注有力的記號,起強調加重的作用。所以在教授歌唱的時候,一定要先幫助學生將歌詞含義分析一下,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歌曲。如果不加以解釋,會讓學生不能準確理解歌曲的含義,對歌曲歌唱的內容模糊不清。

這首歌的拓展環節其實可以有很多種,例如創編歌詞,加動物的叫聲,小話劇表演等。但所有的拓展環節都是為基礎教學作準備,決不能將教學重點放在這個環節而忽視了重要教學環節。但如果要添加拓展環節就一定要設計的細致、周到、合理。我在創編環節設計的是讓學生將綿羊的叫聲加入到歌詞中自己認為最合適的地方,并進行歌曲演唱。教學過后我發現讓學生加聲音,一定要給學生適當的提示,給學生一定的范圍來進行加聲音。最好在長音后加叫聲,并且告訴學生在加入叫聲后不要拖拍,不要打亂歌曲的節奏,而且一定要加在歌詞的后面。

這就涉及到一個教學中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任何提問和要求一定要細致到每一點,并且要在學生活動前講授清楚。萬事都應在事前想好并做到,才能使問題迎韌而解,才能讓事情更好的按預期的目標完成。

總得來說,《我的小綿羊》一課又讓我在教學經驗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教學思想上也有了認識上的提高,我想在今后更多的音樂教學設計和實踐過程中會讓我逐步成長起來。

篇2:如今家鄉山連山音樂教學反思

  《如今家鄉山連山》音樂教學反思

  《如今家鄉山連山》是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的一首歌曲。這是一首五聲羽調式的一部曲式結構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比擬的形象手法來歌頌農村經濟改革后的新氣象,抒發了對家鄉的熱愛。

  根據歌曲內容,以往的教學過程會是如此:

  一、組織教學

  二、基本練習

  1、視唱:

  歌曲的最后八小節曲譜,以解決歌曲的教學難點

  2、二聲部訓練:

  3、音樂知識:

  頓音記號

  三、歌曲教學:

  四、歌曲表演:

  五、思想教育:教育學生熱愛家鄉。

  在學習了《音樂課程標準》后,我在想,如何使《如今家鄉山連山》的教學有新的突破,為此,對歌曲的教學設計我做了重新安排,打破常規,做了一些嘗試:

  1、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學科綜合與其他音樂體裁的聯系。我把本課的教學圍繞“秋天”這一主題設計成《絢麗多彩的秋天》,讓學生在學會歌曲《如今家鄉山連山》后,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通過歌曲《秋天多么美》、打擊樂曲《豐收鑼鼓》讓學生感受秋天的農村喜慶歡天喜地的氣氛;通過欣賞鋼琴曲《秋日的私語》感受浪漫抒情的秋天;通過欣賞配樂朗誦沈尹默的《秋》、白居易的《暮江吟》來了解文學家筆下的秋天。

  2、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歌曲的導入時,我對歌曲的兩個聲部進行了兩次范唱,并告訴學生個人的能力有限,請學生們幫助老師完成歌曲的范唱,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進行了師生合作的訓練,讓學生在傾聽和參與中獲得對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歌曲二聲部的訓練中,啟發學生傾聽聲部的音量,以培養生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3、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學生對美的感受。在朗讀歌詞時,學生習慣了按歌曲節奏朗讀歌詞,但在這一課中我強調學生用歡快而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讀歌詞,初步掌握歌曲所要表現的內涵;在歌曲的學唱中,指導學生用正確的姿勢進行演唱,教會學生用歡快、活潑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在教學內容的延伸中,了解秋天不同韻味的美麗。

  設計好教案以后,我進行了課堂教學,這個教學設計我教了五個不同層次的班級,其中兩個班級是借班上課,這五次的教學給了我一些啟示:

  1、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歌曲的內涵,增進對音樂不同題材以及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2、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在今后的備課中,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主體,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水平因素。針對水平好的班級還可以插入創作練習,利用歌曲前兩句的寫作手法,教給學生“同頭換尾”的寫作方法進行簡單的旋律創編。針對基礎較薄弱的班級,不完全采用視唱法,一二樂句采用對唱的形式,最后樂句著重在音的模唱上。歌曲的總體教唱中多聽多觀察多模仿。

  3、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有幾處還需進行修改:

  (1)教授歌曲中的力度記號并能在演唱中運用。

  (2)最后一句中的附點音符用動作彎腰來輔助,八分休止符用響嘴來替代,對最后一句進行重點的處理。

  以上是我在教《如今家鄉山連山》時的設想和教后反思總結,以供我今后的教學做參考與借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3:《aieiui》音樂教學反思

《aieiui》音樂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aieiui。整個教學設計是讓學生喜歡的小白兔貫穿整個課堂,使他們充滿學習的興趣。先進行激趣導入,請出aoeiuü這6個老朋友,然后引出復韻母ai,ei,ui,在教學ai的時候,先請小朋友看圖說圖意,從兩個同學比高矮來引出ai的讀音,然后,學生自讀三遍ai,師范讀,生再跟著讀一讀,然后指名讀,隨后讓學生體會a-ai讀音有什么不同,師總結ai的發音方法,指名正音。本來在這之后是要請小朋友們自己認認ai,說一說發現了什么,在教學環節中,這一部分做得比較好。

接下去是進行ai的四聲教學,但是在標調時教給學生的方法,太過書面化,學生理解有困難,在ei和ui標調時就體現出來了。可采用有趣的又便于學生理解的可能效果會更好。

隨后,我出示了ei,在這一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表演拔蘿卜,口中念“ei呦ei呦拔蘿卜”,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在玩中鞏固了知識。

在教學ui的時候,我說,冬天到了,小白兔為自己準備了許多圍巾過冬,這樣引出ui的讀音,學生自然而然的讀出來了。

然后是拼讀練習的環節,但是由于學生對aieiui的四聲還不是很熟練,就馬上進入拼讀,導致絕大部分的學生容易拼錯,甚至還有部分學生不會拼。

最后是書寫,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特點,注意整個拼音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寫,學生書寫,教師隨機指導。

縱觀整堂課,在教學常規上還是抓的比較好的,對學生回答問題的響亮程度,對學生回答精彩都進行了表揚鼓勵,從很大的程度上激勵了小朋友,效果非常好。在教學aieiui的四聲時,可以把四聲的順序打亂,進行抽讀卡片,這樣對四聲的鞏固可能會更好,特別是對拼讀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整堂課雖然課堂氣氛還算活躍,但是,我在教的時候,比較急,比較趕,怕內容教不完,所以給聽課的老師一個感受就是不夠淡定,以后在這方面我會多加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