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心得體會: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
教學工作心得體會: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
(一)從古到今都重視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1、良好的書寫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書寫習慣的養成是語文素養提高的基礎。寫上一手好字,具有實用性,即把字寫得清晰、端正,讓人一看便認識;字寫好,除了使人易于認識外還給人以藝術美感,具有藝術性。此外,培養良好到書寫習慣,可以調節心態矯正行為,培養優良個性,提高人的素質。培養人的書寫習慣,具有廣泛的指導價值和教育意義。(心理學家-金一貴話。)
2、自古以來都重視書寫習慣到培養。
先秦時期啟蒙教學中已經開始有了寫字教育。西周時期,就有書教的記載。所謂書教,包括識字與寫字兩方面教學,并以寫字為重要內容。漢代班固《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古代的書法(寫字)教育要求以毛筆為書寫工具,并對筆法的講究、書寫出來的字要合乎漢字自身美的規律,以及按照讀序列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形成的有序章法,都滲透著美的追求。它對于后世蒙學中的書法教育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可以這樣說,我國特有的書法藝術及其教育,注重“技”的訓蒙正是從這里開始的。
郭沫若老先生認為: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但要成書法家,那是另有一套專門的練習步驟的。為不必作為對于中小學的普遍要求。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一個人字寫的好壞,還關系到一個人的身心健康。
現代語文教學強調書寫習慣的培養。20**年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在“課程總目標”中要求“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在“教學建議”中要求“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評價建議”中要求“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與習慣,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在“課程階段目標”中對不同階段提出了不同的積累要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在“如何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中指出“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寫字習慣,即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良好書寫習慣。
心理學指出,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系統性和穩定性的心理和行為方式,是由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結合而產生的個性特征。學習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系統性和穩定性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方式,是個性特征的重要方面。葉圣陶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其中包括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即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的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在練習中形成技能技巧。
葉圣陶說:大凡傳授技能技巧,講說一遍,指點一番,只是個開始而不是終結。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習慣成自然,再也不會離譜走樣,那才是終結。所以講說和指點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育的多多練習,硬是按照規格練習。練成技能技巧不是別人能夠代勞的,非自己動手,認真練習不可。
(三)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具體要求。
1、內容的廣博性。
所謂廣博性,就是要博采百花,釀成花蜜。魯迅先生曾說過,讀書必須像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倘若只叮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在問卷調查中,學生平時自學中注意觀察社會上的人寫字。他們能認識到良好的書寫習慣的養成的重要性,寫字不僅實用,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觀察、判斷、分析等思維能力。單有這樣的認識,是不夠的。必須博覽群書,自古到今,廣泛涉獵。還必須廣泛引導他們廣泛開發利用語文資源,在社會生活中積累鮮活的書寫材料,在互聯網上搜尋積累多種多樣的寫字材料。如開發與利用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相關的語文資源作為寫字材料。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等也都可以成為學習寫字的材料。
2、過程的應用性。
書寫習慣的培養過程也是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的過程。要在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語文要提高綜合素質,要從最基本的能力抓起。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現形式,寫字是寫作文最基本的能力。20**年以后,語文高考改卷改革,只在電腦上閱卷。字寫得好壞,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到一個人作文水平的體現。尤其在考試中,字寫得太差,文章思想內容等無論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本人做過一項調查,在初二年級近400個學生中,有20%的學生的字寫得目不忍睹;有60%的學生的字寫得不夠整齊;只有20%的學生的字寫得較工整,而這其中僅有8%的學生的字寫得很美觀。因此,不首先提高書寫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話。
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大部分學生懂得正確的坐姿,占76%。當然,還存在24%不夠注意自己寫字時的坐姿。如果我們把有利于學生形成書寫習慣的方法的良好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對學生實行強制性的訓練,經過多次反復訓練,將有效地使形成習慣。
3、目標的定向性。
要確定自己在一個時期內的努力方向,根據確定的目標方向,有意識地加強練習,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目標方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確定,也可以根據社會需要、個人需要來確定。
學生寫字時存在著不良的書寫習慣的表現。農村中學學生學習書法、練字還缺乏氛圍。他們花在練字的時間太少的原因,調查得知,因課業多的占17%,家務忙的占11%,不感興趣的占26%,其他原因的占46%。大部分學生普遍認為漢字難讀、難辨認、難寫好。調查中,占35%的學生認為要寫好漢字,必須花費很長時間練字,而有30%的學生認為沒有字帖、沒有老師指導的緣故。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仍存在不良的坐姿。他們有很不講究坐姿的,有的兩腳一高一低,有的前胸壓著桌緣。如果不注意引導青少年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坐姿,那將是一個極大的失職。這時,青少年學生便很容易造成脊柱后凸或側凸(脊柱偏歪)等畸形。
可見,習慣是某些長時間的行動和心理的趨向,不良的書寫習慣會導致青少年學生形成不認真的心理趨向,從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4、態度的堅忍性。
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過程中要培養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態度,不能一暴十寒。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活動,要眼勤、耳勤、手勤、腦勤,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才能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寫字要做到字跡端正、規范、結體、整潔、流暢,這是書法的實用性;從美學角度,寫字要做到表現筆法、章法、個性和風格,觀賞價值,這是書法的藝術性。由于學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控制筆的能力較差,有時還缺乏耐性,就必須引導在“練”字上下功夫,注意基本功的強化訓練。要多予鼓勵,激發學生斗志。同時將美育、德育、智育滲透于語文書寫教學中,要把練習書法當作自己意志和品德的一種鍛煉。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5、方法的多樣性。
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過程中,應注意學習和總結多種多樣的方法。如:
講授法:在學校每周安排一節寫字課上,對筆畫的技法要領,結構的搭配規律等內容的講授,應注重精講多練;
分析法:即分析字帖的風格特征(也叫讀貼)先要了解字帖的文字內涵與創作背景;再學習觀察筆畫的要領;
訓練法,利用課余時間,如每天下午上課前30分鐘,強化學習訓練,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使之在練習中形成技能技巧;
賞析法,利用校本教材《舫山碑苑書法賞析》,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書法藝術欣賞的標準及欣賞書法藝術的方法;
參觀法,利用校園“碑苑”優美的環境、文化氛圍的作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對范字感知的精確性。
活動法,通過組織學校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書寫一手好字的能力(如舉辦書法講座、書法比賽、書法展覽等活動)。語文課外活動中,大膽地放手讓學生憑自己的喜愛、氣質、個性和書寫特點指導他們因人選擇碑帖,激發學生的學書興趣。
(四)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過程與方法。
寫字練習,滲透于平時的課堂教學。在各學科教學中,可以利用不同學科的優勢,強化字詞的辨認和書寫訓練。如語文教學,可以借助閱讀學習指導、寫作練習指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正確的書寫習慣。在實踐中學會運用漢字,減少甚至消滅錯別字,是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最有效辦法。
1、講授法
每周安排一節寫字課,強化寫字訓練。主要傳授“寫字的審美三要素”,以楷書為例,即點線、結構和筆法。從初中一年級開始,當堂硬筆練習。要求大部分同學寫好規范字。能正確寫出筆畫、偏旁部首、結構布局,能夠理解和正確運用。
2、分析法
分析和了解學生對筆畫或結構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和水平。如:橫這一筆畫的掌握,教師邊念橫畫書寫的過程和用筆要點,要求學生正確寫出橫的筆畫來。選擇一組或幾組容易混淆的筆畫或結構來。檢查學生修改、校正不規范的筆畫、不正確的結構的實際能力。如教師故意寫出一些在筆畫或結構等方面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毛病的字,這些都是學生平時在書寫過程中極容易出現的通病,先叫學生判斷它們錯在哪里再思考該怎樣修改糾正,然后讓學生寫出一組正確的。
3、訓練法
利用課余時間,如每天下午上課前30分鐘,強化學習訓練,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使之在練習中形成技能技巧。必須做到:先有一定的穩定性,這是字的間架基本要求。要保持平衡,尤其一行字的行氣,在多樣的變化中要得到統一。寫字要求活,若干行或一篇要有“布白”,還得有“呼應”,即上下左右配合得體。
學生寫作業時,也應該有具體的要求。如:
(1)不用有色筆(指藍黑色筆以外)寫作業,統一用藍黑色筆寫。盡量不使用涂改液。
(2)寫字要寫大的字。盡量把字寫得大一點,撐著格子寫。有很多的同學,特別是女同學,習慣把字寫得像芝麻一樣小,一個格子起碼可以裝小她四五個字!我想格子有多大,你就可以寫多大的字。字寫大了,地方寬裕了,才比較容易安排字的結構。
(3)選用顏色較深的筆寫。不要用那種極細極淡的圓珠筆,因為那樣的筆寫出來的字,老師看起來挺費勁的。再說,用細而淡的筆書寫,對你自己的眼睛也有傷害。最好用那種顏色比較深的,筆頭也比較粗的圓珠筆。筆頭一粗,你就自然會把字寫得大一些了。
(4)注意掌握漢字的基本結構和書寫規律。字的結構把握好了,字就好看了。譬如,上下結構的字“雪”、“雷”上面的雨字頭應該寫得稍大一點,把下面的部分蓋住,這個字就會好看一些;左右結構的字,如果偏旁在左邊,偏旁應該稍稍高一些;譬如說:“山”字旁,“口”字旁的字偏旁就應該抬高一點;而那些偏旁在右邊的字,偏旁又最好往下掉一掉。又譬如“斤”字旁、“月”字旁等,如果在右邊,都應該往下掉一掉。
(5)平時多注意一些身邊經常出現的字體,譬如商店的標牌呀、報紙上的標題呀,或者老師同學們寫的漂亮字呀。做一個有心人,看到好的字用手在空中比劃比劃,這樣就記住了,在寫作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些好看的字學著寫下來,久而久之,你的字就會好看起來的。
4、賞析法
利用校本教材《舫山碑苑書法賞析》,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書法藝術欣賞的標準及欣賞書法藝術的方法;利用校園“碑苑”優美的環境、文化氛圍的作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對范字感知的精確性。
5、活動法
在學校書法興趣小組活動,聘請市書法家到我校專題講座,提高學生對書法學習認識水平和鑒賞能力,從而給學生開拓視野,提供一種語文學習的方法,打開思路。針對書法愛好者進行毛筆書法指導。主要傳授:楷書點線、章法和筆法。這里就楷書的運筆時要求,歸納幾點:
(1)寫字要以中鋒為主運筆。要一筆寫下來不能描,筆斷意連。
(2)無往不復(收),無垂不縮。
(3)字要寫得好,運筆要有節奏。
(4)運筆有很多相輔相成的方法。
通過組織書法講座、書法比賽、書法展覽等興趣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書寫一手好字的能力。語文課外活動中,大膽地放手讓學生憑自己的喜愛、氣質、個性和書寫特點指導他們因人選擇碑帖,激發學生的學書興趣。
篇2:新課標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心得體會
新課標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心得體會
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行“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不禁讓我重新對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紀恩格斯說:“數學是關于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而作為數學學科三大部分(數與代數、幾何和統計)之一的數與代數部分,它是中小學數學課程中的經典內容,它在
義務教育的階段的數學課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在新的課程標準下,這一學習領域的目標、內容、結構以及教學活動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提出要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可見,理解數感、符號感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符號感是非常重要的,是進入數學學習的基礎。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整數、小數、分數、有理數、實數等數的概念,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過數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將這些數的概念與它們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建立起聯系,例如,一百萬有多大,一把黃豆大約有多少粒等等。在課程標準中,重視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淡化過分“形式化”和記憶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自主活動,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還有助于他們利用數學頭腦來理解和解釋現實問題。
數學與現實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應作為學校數學教育的中心”。因此,有價值的數學更多地體現在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觀察、認識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獲得或提高適應生活的能力。過去教師一直非常重視學生筆算的正確率和熟練度,學生缺乏估算意識與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較筆算用得更為廣泛。我們常常需要估計上學、上班所用的時間,估計完成某一任務(燒飯、買菜、做作業等)所需的時間,估計寫一篇文章所需的紙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計一次旅游所需的費用等等。因此,加強估算,培養學生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新課程標準也反復強調要加強估算,淡化筆算。
(二)“數與代數”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數學情感的數學。
在提倡“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今天,將這一理念落實到中學階段,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如何,更要關注到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思想方法、習慣、情感和態度對于學生今后去創造生活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因此,“數與代數”作為基礎部分,它的主要內容是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運動、變化規律中的數學模型,它可以幫助人們從數量關系的角度更準確、清晰的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和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能有效發展學生思維、培養數學情感的,就是有價值的數學。
從古時用結繩記數、刻痕記數開始,到算盤的使用,到計算器的使用,到現代大型計算機的問世,直至今天微機的廣泛使用。無不說明了創新的價值。所以,只有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能不斷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因此,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數學就是有價值的數學。這主要體現在解題策略多樣化上。對一個問題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對一個事物能做多方面的解釋,對一個對象能用多種方式去表達,對一個問題能想出多種不同的解法,那么就不但可以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還會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更全面、更深刻,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數與代數”這一基礎部分正是搭建這種思維的橋梁。它不僅能在數的運算、公式的推導、方程的求解、函數的研究等活動中通過對現實情境中數量關系及其變化規律的探索促進學生探究和發現,[本文由制度大全為您提供]培養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能利用正數與負數、精確與近似、方程與求解、已知與未知等概念中蘊涵著對立統一的思想,變量和函數概念中蘊涵著的運動、變化的思想,促進學生用數學、科學的觀點認識現實世界!
篇3:教學工作心得體會: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教學工作心得體會:教育教學心得體會
還沒成為一名教師時,我對這一職業充滿了向往,在成為一名教師后,我對這一職業充滿了敬佩。經過兩年半的教學,我有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教書難,育人更難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這為師之道,除了教授書本知識外,更要傳授生活道理、解答人生疑惑,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我們雖然在學校學到了許多知識,但是要把他們以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實在是有些難。
育人難,難在對學生的說服和誘導上。人的心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東西,作為一名新教師光有理論知識,沒有實踐能力,所以很難教育好學生。
二、教師要有扎實功底
經過這幾年的教學,我也發現自己的知識已經逐漸不夠用,而班中好些學生的字也超過了自己,不禁有些羞愧。每當我把話說快的時候,普通話也就不標準了,心理實在有些不爽。所以我認為,作為教師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有淵博的知識。我們有些學科老師自身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掌握得不夠,不善于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善于補充教材之外的知識。常言道“給人一碗水,自己應備一桶水”,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顯而易見。教師要想擁有淵博的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素養,就不能滿足于已有的學歷和已掌握的知識,不僅要注重積累,而且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進行知識的更新和“充電”,自覺拓寬知識領域。為適應全面育人和教育職能多樣化的需要,教師應擺脫只能教一門學科的局面,應既能教必修課,也能教選修課、活動課,由單一型教師向復合型教師轉變。我們提倡教師不僅能在本專業領域中貢獻突出,更要多才多藝。這樣,當我們每天站在學生面前時,都能別具一番神韻,別有一番風采。
(二)要能說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推廣使用普通話,是我們教育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把練習普通話當成是提高自己素養的必修課,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三)要會寫一手漂亮的字。一手好字是教師的門面和形象。一位好的老師,他每一節課的板書都是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
(四)要熟悉每一位學生。只有熟悉學生,才能準確地把握這個學生的智育、品行、學業方面的優勢優點,以及存在的不足。我們才能夠備好課,才能夠組織好教學,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五)要自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新世紀的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會制作教學課件,能利用網上資源提高教學質量,運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進行終身學習。
(六)要有較強的組織教學的能力。有效組織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調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膽探索問題,增強教學效果。
三、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生存的環境變得愈來愈惡化,矛盾愈來愈尖銳,競爭愈來愈激烈,節奏愈來愈緊張,人際關系愈來愈復雜。這一切,都給人,也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極為重要。
首先就是要寬容,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更不能和自己的學生斗氣,如果老師能寬容他們,能喚回學生內心深處善良的本性,學生會更快的改正錯誤。
其次是要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好學生的表率。我們不能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順利時,就對學生和藹可親;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緒低落時,就把不愉快的情緒發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自己的出氣筒。這種對學生忽冷忽熱的態度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生的尊敬和信任。
教師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