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歐洲學習交流心得:規則的美麗
教師歐洲學習交流心得:規則的美麗
那是一個傍晚,我們乘著一輛車,從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出發,往南端的菲律普島趕。菲律普島是澳洲著名的企鵝島,我們去那兒看企鵝歸巢的美景。
從車上的收音機里,我們知道,島上正在舉辦一場大規模的摩托車賽。司機和導游是中國人,聽到這個消息后都顯得憂心忡忡。因為根據估計,在我們到達企鵝島之前約一個小時,這場大規模的摩托車賽就要結束。根據我們的經驗,到時候,觀眾散場,會有成千上萬輛的汽車往墨爾本方向開。因為這條路只有兩車道,我們都擔心會塞車,而真正可以看到企鵝歸巢的時間只不過短短半小時,如果因塞車而耽誤了時間,我們就會留下永久的遺憾。
擔心的時刻終于來了。離企鵝島還有60多公里時,對面蜂擁而來大批的車流。其中有汽車,還有無數的摩托車。那可是一些特別愛炫耀自己車技的摩托車迷啊!他們戴著鋼盔,一副耀武揚威的樣子。
此時此刻,目力所及,從北往南開的車只有我們一輛,可是由南向北的卻何止千輛!我們都緊張地盯著所有從對面來的車輛。然而,出乎我們意料的是,我們雙方的車子卻依然行駛得非常順暢。
我們終于開始注意到,對面駛來的所有車輛,沒有一輛越過中線!
這是一個左右極不“平衡”“對稱”的車道,一邊是光光的道路,一邊是密密麻麻的車子。
然而沒有一個“聰明人”試圖去破壞這樣的秩序,要知道這里是荒涼的澳洲最南端,沒有警察,也沒有監視器。有的只是車道中間的一道白線,看起來毫無任何約束力的白線。這種“失衡”的圖景在視覺上似乎絲毫沒有美感可言,可是我卻漸漸地受到了一種感動,我多么希望同樣的場景盡早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
夜幕降臨了,所有的車都打開了車燈,看著那來自對面一側的流動的燈光,我感覺到了一種無言的美。我必須說,那是我平生所見過的最美麗的景觀之一,它給我留下的印象,甚至要比后來我們如愿看到的場景--暮色之中,可愛的、憨態可掬的小企鵝從海浪里浮現出來,然后搖搖擺擺地踏上沙灘,一路追逐著回到沙丘巢穴還要深刻。因為,我從那條流淌的車燈之河中看到了規則之美、制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篇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文章治理亂象提高效率
當前的課堂改革,小組合作學習,是很多老師普遍采用的學習方式,課改的第一步就是要分合作學習小組。課改初,我把全班65個人分成了8個學習小組,分后的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的上了一節語文課,我覺得效果真的不錯,課堂上人人都積極參與,課堂容量大、效率高。以后的兩周內,上課的老師們也都感覺這樣的課堂真的很好。但幾周后,我和老師們發現,一些學生開始利用課堂機會,說廢話、閑話,包括自習課,也要說,課堂看起來顯得“亂”。有幾天,我曾為此感到非常苦惱,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后來,在一本書上,我讀到這樣的一句話:“亂是初期階段必然遭遇的過程,要引導課堂從亂到活,這樣的過程需要治理和引導。”我就考慮著如何治理和引導學生的“亂”。但一直沒有想出一個妥當的辦法。有一次,教務處主任檢查自習的時候,給我談了一些關于小組管理的具體辦法,我按主任的指導去做,課堂真的開始由亂到活有了明顯的變化。我們的8個學習小組,按照學習總成績和各個學科的成績,好中差搭配,進行了調整,每組指定一名學習好的學生當組長,組長不僅負責組織本組學生的學習,還負責組員的紀律、衛生,負責全面監督、管理和考評組員,每周給組員一個綜合評價,評價按2、4、6、8分分成四個等級。8分的評4個,6分的評2個,4分的評1個,2分的評1個。班委負責考評組長,每周給組長一個綜合評價,評價方法與組長評價組員一樣。組長有資格參評優秀班干。在小組內,各個學科有特長的學生,當這一科的科長,科長負責這一學科的小組合作學習。這些做法把學生引向了正常的,健康的發展之路。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怎樣做更科學,怎樣做效果會更好?我會繼續在實踐中探討下去,直到做好。我也渴望學習老師們的做法,學習老師們的經驗。
篇3:學習交流會感想:讓學習成為藝術
學習交流會感想:讓學習成為藝術
2月9日下午,在語文吳國良老師的“牽線”下,現在就讀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我們曾經的校友孫岸竹學長來到初二5班為我們做了一次精彩的學習交流演講。
幾天前吳老師就為我們介紹了這位學長,跟許多優秀的學生一樣,老師講到他時,會用很多表揚他的詞語,而這位學長到底是怎么樣一個人,我們始終是拭目以待的。今天,見到廬山真面目啦!當學長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我就覺得他身上有著一種沉穩、踏實的氣質,也應該就是這種氣質讓他可以如此優秀。
演講開始了,首先他在黑板上寫下了他此次演講的主題“讓學習成為藝術”,在后面的演講中他講到了,這個主題其實是來自他的高中語文老師說的這樣一句話:讓作業成為作品,讓學習成為藝術。他說這里的“藝術”是希望大家可以以審美角度,愉快地享受學習的過程。
“靜心”是學習必要的一種品質,學長說一個人只有心靜下來才能享受學習,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并且擁有高效率,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接下來,學長說到了一個現在學生普遍無法做得很好的--自主學習。學長也是我們這個年齡走過來的,他在這個年齡時,身邊也會有很多像我們很多同學現在這樣,喜歡抄別人作業的,他對我們說其實這是沒有意思的,你抄上去了還是不會做,這是自欺欺人,學習是為了自己,所以不需要為了別人而去抄作業,做作業同樣也是為了自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如果你不想做,大可以不做,我和同學對看一眼,頻頻點頭。現在在班里,就有個別同學會大清早地來抄作業,有的是因為不會,有的是因為沒做,這都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而自主學習需要有上進心、心境和興趣,如果你對學習都不感興趣,何來的自主學習,那其實是強迫學習,學長還希望我們自主學習和老師教導可以有機結合,這樣能更好的掌握、鞏固學習內容。
隨后,學長為我們講了學習的態度,這也是學習上最重要的,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態度決定一切。因此,這一段我聽得最為認真、仔細。在學習態度中,學長認為最重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品質和善于鉆研的精神,同樣,我也認為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需要學習的。學長還舉了他們班同學的一些例子,來告訴我們精益求精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習慣把任何一件事都做到最好,而善于鉆研是我們現在很多都需要去學習的,現在的學生總是不愛鉆研,遇到一點難題就苦惱就放棄,不會去思考,一有一點不會的,就問家長問同學,其實鉆研難題也是一種樂趣,很多時候興趣就是在鉆研中產生的,學長還舉了他自身對數學如何產生興趣的一個例子,讓我們也感觸頗多。制定目標也是學習中的一個重點,要對自己的弱點對癥下藥,學長還介紹了他各門科目的學習方法,我一一記下,希望能借鑒他的學習方法來提高我的學習。
在他演講的最后,他希望我們可以開心地生活,快樂地學習,畢竟一個人的情緒也是可以影響做事的效率的。
最后,班主任張老師總結了一下學長的演講:總的來說,學習可包含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感性就是愿意去學,想要去學,而理性就是正確地找到學習方法。老師的話正好彌補了我在學長的演講中未徹底理解的部分。
今天聽了學長的演講,真是受益匪淺,最應該學習的就是他身上那種踏實的氣質,真心地希望現在和學長是初中校友,再過一年還可以和學長是高中的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