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家長學校學習心得(5)
一年級家長學校學習心得(5)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卻是個十分值得探索的問題。山符小學為我們一年級學生家長舉辦了家長學校,開了三期講座,通過家長學校的學習收獲頗多,現總結如下:
第一,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
現在獨生子女多,其實孩子是很孤獨的。我們不要總是板著一副訓人的面孔,讓孩子害怕。時刻想到他就是一個孩子,他調皮,他天真,他犯錯誤,他做傻事,都是正常的。不能用成年人的標準要求七、八歲的孩子。放下家長的身份與孩子平等交流。做他的知心朋友,談他的煩惱,談他的朋友,談他在學校的生活,談他的學習等等。家長再忙也一定要抽時間,至少一周要談一次。這樣孩子孤獨的心里因為有了你而有了依靠,他會覺得這個家很溫暖。
第二,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讓人終身受益。小學一年級的小孩,首先要養成自覺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我時常給孩子講讀書是你的事,煮飯是奶奶的事,上班是爸爸媽媽的事,各人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完成家庭作業理所當然是你自己的事。孩子做作業時要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家長別老是在一邊陪著,隨時充當解決問題的顧問,這樣容易養成依賴心里。其次,準備學習用品,整理書包的習慣。我時常給孩子灌輸,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讀書是你的事,準備學習用品那更是你自己的事,父母沒有義務幫你做。剛開始為收拾書包的事哭過幾次,我們也忍住沒有幫忙,后來也就形成習慣了。再次,早睡早起的習慣。睡眠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我們要求孩子晚上9:00睡覺,早上7:00起床,休息日也不例外。最后,專心學習的習慣。我們教育孩子,學習時專專心心地學,玩時痛痛快快地玩。所以孩子無論是做作業還是讀書總是一個人在書房里完成,決不打擾。如果這時有小朋友來找他玩,他總會說,你回去吧,等我做完作業來找你,或者讓朋友在客廳等。當然還有很多好習慣需要養成,但是任何好習慣都是在家長和老師長期不懈地督促、幫助下養成的。
第三,賞識自己的孩子。
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只要善于去發現和挖掘,他就一定是個可愛的孩子。俗話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家長不要總把自己孩子的缺點與別的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并用此方法來激勵孩子,這是愚蠢的做法。試想一個長期生活在責罵聲,訓斥聲中的孩子,他有自信嗎?你只有這一個孩子,連你都不給他信心,那還有誰能給他呢?孩子還小,多鼓勵,多表揚。當他遇到困難時,與他一起共度難關,培養他積極向上的精神。家長不要對孩子抱太高的期望,只要他健康地成長就行了。只有做到這一點,才不會對孩子提出苛刻地要求,也才能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
第四,尊重孩子。
孩子是個獨立的人,他有他的思維,他的個性,千萬別把他馴服成循規蹈矩的孩子。我們家每月召開一次家庭會議,父母向孩子指出他的優缺點,孩子也對父母甚至爺爺奶奶進行評價,而且對于孩子指出的缺點,我們也注意改正。這樣孩子就有受到尊重的美好感覺。再比如,參加興趣班的事,我們本想讓他學繪畫,覺得實用一些,但征求孩子的意見,他更喜歡跆拳道,我們就尊重了他的選擇,因為我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記得魯訊先生有句話,“從小不把他當人,長大了他也成不了人”,也就這個道理吧!
第五,培養健康的心理。
現在的獨生子女集百般寵愛于一身,往往形成自私心理,只求索取,不講付出,而且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為此,我們注意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孝心。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一點一滴地灌輸和引導。每次孩子有好吃的東西,總讓他先分給大人吃;教他給奶奶洗襪子,和媽媽一起打掃房間,給父母端水等等。所為身教重于言教,我們給父母買東西或者匯款等總是讓他一起參與,讓他感受到孝敬父母是每個人的義務。同時我時常結合一些故事或者身邊的事例試著跟他探討幸福、金錢、朋友、榮譽等,我們的目標是讓他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
總之,家庭教育是個復雜的問題,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只有與學校、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將孩子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
篇2:家長學校學習體會:幫孩子成為學習贏家,幫家長成為育兒專家
家長學校學習體會:幫孩子成為學習贏家,幫家長成為育兒專家
**年3月29日,我參加了蘇州達立中學舉辦的由國家關工委王嵐教授做的題為“品質塑造孩子一生》的講座,受益匪淺。王嵐老師的報告生動、深刻,她用大量的案例來啟發家長:孩子的命運和未來一直就牢牢的掌握在家長的手中。教育子女要先成人后成才,孩子的品質是孩子內在的素養,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長、未來的發展、一生的幸福。重視孩子品質的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長的關鍵。
在說聽后感之前,我首先要說的是:自從孩子進入達立中學后,學校已多次舉辦了類似的專題講座或訓練營,有單獨家長參加的,有家長與孩子一起參加的,在此我感謝達立給家長提供的這些受教的機會,讓家長在一次次的學習中看到了希望,掌握了方法,增添了信心,收到了效果。
3月29日早上8:30分,天下著大雨,而我又是剛動完手術還在家休養,但我愿意克服天氣的阻礙,身體的不適去參加講座,因為我深深的知道機會難得,在聆聽講座的時候,有優秀孩子的家長介紹經驗,我當時萌生了一個想法,待以時日我會要求學校給我一個上臺的機會,讓大家聽一聽不是那么完美的孩子的轉變過程-即家長的轉變過程。
我的孩子性格溫和善良、頭腦聰明伶俐、又活潑好動,自理能力及主見都很強,對于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他可以做到很好,如小學時跳雙飛,他一口氣可以跳200多個,還教同學;現在打籃球,雖然個子不高,但他一直努力在練。小提琴拉到10級,雖然他自己不喜歡,但教他的老師對他贊口不覺。但在學習上,上課不聽講、作業少做、做錯不訂正、對老師、家長的要求聽而不聞、陰奉陽違、謊言不斷,多次違反學校的小規定,成績是老師、家長盯的緊一點就好一點,反之就下降。說破嘴、打、懲罰均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一段時間我真的感到黔驢技窮,叫天無門,不知該用什么辦法去教育孩子,后來多次聽了講座后,我認識到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家長,在指責孩子之前先問問自己是否使用了對的方法。因此我開始分析原因,換位思考、理解他的辛苦,對他有更多的寬容、鼓勵和等待。在這期間,班主任朱老師也給我很大的幫助,以前小學老師打電話給我,99.9%是告狀,導致我一看到是學校的電話就心驚肉跳,不知孩子又闖什么禍了,現在朱老師打電話給我,大部分時間告訴我孩子的微小進步,如作業認真了、默寫成績好了、測驗成績有進步了,幫班級做了好事了,導致我對孩子也越來越有信心,有一段時間孩子逆反,對老師很反感,我每次接到老師電話時,都對孩子說:老師打電話來又表揚你了,而針對他的問題,我也是和朱老師商量好方法后再和他溝通,他現在和我聊起老師的時候,再不敵對了,反而像在說家人一樣。
現在我的孩子的進步雖然很小,還存在許多問題,但我相信他終究會成就他的一片天地,可能是鮮花、可能是小草、也可能是大樹,我愿意給他時間、陪他成長,期待著他慢慢綻放屬于他的輝煌。
再次感謝學校舉辦的講座,沒有這些學習的機會就沒有檢討自己的我,沒有認識自身問題的我,也沒有逐漸進步的孩子。
篇3:三年級家長學校學習體會
三年級家長學校學習體會
自從我的孩子進入三年級以來,我同許多學生家長一道,有幸參加了山符小學校開辦的家長學校的學習。從學習中我深刻體會到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對教育的一片熱情和對學生的真誠的關心,也從中學到了許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培養了新教育觀念,為今后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基礎。
在孩子上中學之前,我就認為用不到我們家長再操心了,家長能做的只是管好他的書學費和吃穿就行了。參加家長學校的學習后,我才深刻體會到這種觀點是多么落后啊!我終于明白了家長教育的重要性,對中學生的年齡特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師還教給了我很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如怎樣了解孩子,怎樣去教育孩子愛學習、會學習,怎樣使他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就拿教育孩子的方法來說吧,我以前根本不知道還要去了解孩子,保護他的自尊心等情況,現在我不但學會了如何去了解自己的孩子,還知道了在教育孩子時家長意見要取得一致,對不良行為要及時教育,要經常給孩子以鼓勵,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多關心他、幫助他,培養他的自信心,保護他的自尊心,即使心情不好也不在孩身上出氣。也就是不但關心他的生活的需要,也關心他的學習和精神的需要。這樣,我的孩子在學習成績和學習熱情都有了可喜的變化。
我深刻地感受到,家長學校辦得非常好,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不可估量的影響。我不但要繼續參加這樣的學習,而且還要向其他家長作廣泛的宣傳,使一山符小學的家長學校越辦越好。
成功父母的十大秘訣:
一、首先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留心使孩子學著去做。
二、給孩子一個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學習和玩耍。不要因孩子房間里或桌面上很亂而責罵他。
三、向孩子提供一些健康向上的書籍和學習材料。定時為孩子讀點東西,讓孩子從小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四、抽空帶孩子到他感興趣的地方玩。適當給孩子買一些他喜歡的玩具,并和他一起玩。
五、認真對待孩子的個人要求。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他制定個人計劃和完成計劃的方法。
六、讓孩子獨立思考問題,鼓勵孩子展開想像,讓孩子編故事畫畫等。有條件者豎一個陳列架,讓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七、允許孩子參加家庭活動的策劃和外出旅行,教孩子與成年人和來自不同社會文化層次背景的孩子正常交往。
八、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認真地作出回答。不存在父母完全不能與孩子討論的話。
九、當孩子犯錯誤或做事失敗的時候,不要戲弄他,更不能用辱罵來懲治孩子,應該對他說,任何人都有犯錯誤的失敗的時候,并給孩子一個改正錯誤和成功的機會。
十、抽出適當的時間和孩子單獨交談,對孩子好的習慣與成績要給予贊許和鼓勵。給孩子實踐的機會,讓他學到更多的知識。教育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盡量不要依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