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瘕(子宮肌瘤)護理方案
專業:護理
班級:*級高級護理四班
前言:子宮肌瘤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由于子宮肌瘤生長較快,當供血不良時,可以發生不同變性。肌瘤愈大,缺血愈嚴重,則繼發變性愈多。
1病例資料
1.1一般情況:患者,女,48歲
1.2入院前12天于我院體檢發現子宮肌瘤明顯增大,今要求入院手術治療,門診擬以子宮肌瘤,收住院。
1.3主訴:b超發現子宮肌瘤明顯增大12天
1.4既往史:既往體檢,否認其他病史
1.5現病史:患者于入院前3年外院體檢查b超發現子宮實質性占位,月經無明顯改變,無尿頻、肛門墜脹感,無腹痛、發熱、納差、進行性消瘦,白帶正常,無異味,下腹未捫及腫物,未予重視。
1.5個人史:生于*縣,定居*,未到過疫區。否認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嗜好,否認重大精神創傷史,生活起居規律
1.6婚育史:27歲結婚,愛人體健,g2p1人流一次。
1.7月經史:14*.9.23,量中,色紅,無痛經家族史:家族無遺傳性疾病史
1.8入院時查體:查體:t:36.6;p:8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神志清,精神可,無貧血外觀,頭顱及其器官正常,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存在,鼻腔皮膚黏膜完整,口腔無異味。耳后、下頜鎖骨上淋巴節無腫大。頸部對稱,無頸靜脈怒張,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胸闊等大,心肺聽診無明顯異常,觸診肝、脾無腫大,腎區無叩擊痛,下腹無脹痛,聽診腸鳴音5次/分,膝反射存在,神經系統無陽性體征,四肢活動良好。
1.9專科檢查:外陰:已婚已產式,發育正常,無白斑、潮紅,陰毛分布正常。陰道:未見異常分泌物,粘膜無潮紅、出血點,后穹窿不飽滿。宮頸:輕度糜爛,觸之無出血,無肥大,宮口閉,未見組織物堵塞。宮體:宮體前位,如孕2+個月大,表面凹凸不平,質硬,可活動,無壓痛。附件:左附件區可捫及一大小約2.5cm;2.0cm包塊,囊性感,表面光滑,無壓痛,活動度一般,右附件區無增厚、壓痛。
1.10入院診斷:子宮肌瘤入院
1.11治療措施:將病情告知患方,其要求手術,簽字為證
2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
2.1,
一、焦慮:與知識缺乏、疾病遷延日久、擔心手術是否順利及術后恢復有關
護理目標:患者一日內恐懼緩解,了解疾病相關知識
(1)多和與病人交談,鼓勵說出感受并給予理解,態度和藹,消除病人緊張情緒。
(2)耐心向病人解釋病情、治療方法以及婦女病的防治宣教等。
(3)各項操作認真細致,技術熟練,對病人提出的問題予以明確有效的答復。
二、痛疼:與手術創傷有關
護理目標:患者術后3日疼痛逐漸緩解
(1)術后常規禁飲禁水6小時,沙袋壓迫,生命體征穩定后予以半坐臥位減輕腹部切口疼痛
(2)給病人去枕平臥6小時。術后第二天應采取半臥位,有利于腹腔引流,應定時翻身,注意肢體的活動,以幫助病人的恢復。
(3)宣教早期下床的意義
(4)6小時以后腹部捆腹帶,幫助創傷口的固定,有利于咳嗽及床上活動
(5)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痛劑
三、有感染的危險:與手術留置尿管及手術切口、術后抵抗力下降有關
2.四、潛在并發癥:墜積性肺炎、下肢靜脈栓塞、壓瘡
護理目標:患者無并發癥發生
(1)被動按摩背部皮膚,床上鋪柔軟浴巾,勤翻身,及時擦干汗液,擦拭爽身粉,減少局部皮膚汗液及尿液刺激。
(2)待麻醉清醒后,予搖高床頭,頭墊軟枕,按摩四肢皮膚。
(3)指導并協助患者加強下肢功能鍛煉,未下床前在床上每日定時按摩雙下肢,作踝關的伸屈活動。
(4)宣教早期下床的意義
(5)6小時以后腹部捆腹帶,幫助創傷口的固定,有利于咳嗽及床上活動
五、部分自理受限:與腹痛活動不利有關
護理目標:患者的腹痛得到緩解
(1)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鼓勵最大限度地完成自理活動。
(2)加強生活護理,勤巡視病房,做到送藥到床邊,協助病人做好個人衛生,清潔外陰等。盡量滿足病人生活需要。被褥如有污染應及時更換,保持床單元清潔整齊。
(3)調整生活用品的擺放位置,使病人取用方便。
(4)保持床單元清潔,整齊,平整、干燥,如有污染及時更換,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養環境。
六、舒適的改變:與傷口疼痛、術后強迫體位及留置各管道有關
護理目標:患者感覺舒適
(1)被動按摩背部皮膚,床上鋪柔軟浴巾,勤翻身,及時擦干汗液,擦拭爽身粉,減少局部皮膚汗液及尿液刺激。
(2)待麻醉清醒后,予搖高床頭,頭墊軟枕,按摩四肢皮膚。
(3)指導并協助患者加強下肢功能鍛煉,未下床前在床上每日定時按摩雙下肢,作踝關的伸屈活動
3出院期間的健康宣教
1.飲食:病人出院后維持均衡的飲食,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含纖維多的食物,預防便秘。指導病人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愉快。
2.復診:定時服藥、定期復查,一般在術后一個月復查,如出現高熱、陰道出血、休克、異常分泌物或切口紅腫疼痛、化膿等情況應立即就診。
3.休息:居室保持清潔通風、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保持心情愉快。
4.運動:術后2月內避免提重物,抱小孩、拖地板、登高取物等動作,以防傷口裂開,半年內避免從事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動,如久坐、跳舞等。
5.性生活:術后6-12周內避免性生活和陰道灌洗,避免引起感染。
3護理小結(內容自擬)
3.1子宮肌瘤是當今婦女的常見多發病,素有“婦科第一瘤”之稱,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70%―80%的子宮肌瘤發生于30―45歲的生育期女性。但是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子宮肌瘤發病率逐漸上升,發病年齡出現明顯降低的趨勢。子宮肌瘤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理論上多與遺傳、體內性激素代謝等因素有關
2,總之早發現。早治療,雖然我現在不能為她們做太多,但以后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走上工作崗位,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對護理事業盡心盡責。
參考文獻
[1]王玉琴.中醫治療子宮肌瘤23例,陜西中醫.1988;9(4):153醫學教育網
[2]張曉莉,沈仲理.老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的經驗.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8;7(2):19
[3]趙淑英.中藥治療子宮肌瘤45例臨床分析.天津中醫,1989;(3):3醫學教育網
*衛生職業學院
護理專業畢業設計《臨床病例護理方案》任務書
課題名稱
課題類型病例分析()病例報告(√)其他()
課題來源自選課題()指令課題(√)其他()
課題所屬專業領域護理(√)助產()其他()
課題研究起止年月
設計內容及要求(字數150左右)
內容提綱總結分析
1、例病情常見,子宮肌瘤和子宮肌瘤術后的護理采取相關的護理措施,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2、促進疾病好轉,探索治療子宮肌瘤的途徑和方法,根據子宮肌瘤的發病特點,設計出聯合術式來治療,從而減少復發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大影響和重要意義。
3、學習帶教老師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愛崗敬業的精神、敏銳的觀察力,嚴格遵守三查八對及無菌原則,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現存的或潛在的護理問題,訓練臨床護理能力。
護理專業畢業設計《臨床病例護理方案》開題報告
開題時間:*年8月30日
一、設計(報告)研究意義
該病例是本人在實習期間親自護理的患者。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見于育齡婦女,嚴重威脅著女性的健康,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本課題(報告)研究對減輕患者痛苦、促進舒適,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
二、設計(報告)主要研究的內容、預期目標
(一)主要內容
子宮肌瘤和子宮肌瘤術后的護理
(二)預期目標
應用護理程序對該患者進行護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掌握該疾病的相關定義、病因、分類、臨床表現、治療、護理措施、健康指導等,以便更好地護理同種的病人,達到預期的護理目標,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三、設計(報告)的研究重點及難點
(一)研究重點
子宮肌瘤圍手術期患者臨床護理干預方法與效果觀察。
(二)研究難點
及時準確觀察患者術后病情變化
四、設計(報告)研究步驟(進度安排)
起止時間階段內容
①*年10月-11月
②*年11月-12月選題與科研設計(含報告開題)
查閱與搜集整理資料
③*年1月-2月報告寫作與完成初稿
④*年3月-4月反復修改后定稿,打印裝訂
⑤*年5月準備答辯,現場或網上答辯
五、指導教師意見(是否同意開題)
簽名:
年月日
護理專業畢業設計《臨床病例護理方案》成績評定表
專業:班級:姓名
考評指標及分值指標內涵
得分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
1方案選題(15分)
1.1課題選擇的專業性(5分)選題高職目標定位、專業培養目標,符合臨床護理實踐的內容,能解決專業對接領域的實際護理問題,能訓練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1.2課題來源的實踐性(5分)課題來源于臨床醫院實習期間自己親自護理過的住院病例,設計任務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典型性。
1.3完成方案的工作量(5分)課題難易度適中,每個學生有一個獨立病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際工作量不少于2周。
2方案實施(35分)
2.1技術路線的可行性(15分)所選病例具有特殊性,護理診斷正確,護理措施得當、便于實施,字數達到要求;方案設計與臨床護理規范一致,又有創新,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
2.2設計方案的完整性(10分)方案的目的與意義明確,內容與方法具體,步驟與進度合理,按照學校要求收集病案、選題、方案擬定、方案修改、成型等,并在個人空間、規定時間完成所有工作。
2.3設計依據的可靠性(10分)護理病例的資料來源于實習醫院的住院病歷,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護理等記錄可靠,數據準確,參考資料引用規范、準確,3篇以上。
3報告質量(50分)
3.1報告格式的規范性(15分)按規定格式和要求撰寫,各要素完備,語句通順,能層次清楚地表達各個寫作項目的內容,完整解決課題所需提出的問題。
3.2報告內容的科學性(25分)病例簡介清晰完整;護理診斷準確,排序合理;護理措施運用得當、完整準確,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結論可靠,體會深刻、具體,字數達到要求。報告內容客觀真實,依據合理,分析、推導正確;數據準確可靠,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抄襲剽竊。
3.3知識技能的創新性(10分)總結護理經驗有獨特見解,文章具有特色,能為以后的護理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充分應用了本專業領域中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和新方法。
評審等級及分值
分值()分等級()
評審教師簽名
年月日
*衛生職業學院
護理專業《臨床病例護理方案》評閱表
專業:班級:姓名:
篇2:石瘕(子宮肌瘤)護理方案
專業:護理
班級:*級高級護理四班
前言:子宮肌瘤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由于子宮肌瘤生長較快,當供血不良時,可以發生不同變性。肌瘤愈大,缺血愈嚴重,則繼發變性愈多。
1病例資料
1.1一般情況:患者,女,48歲
1.2入院前12天于我院體檢發現子宮肌瘤明顯增大,今要求入院手術治療,門診擬以子宮肌瘤,收住院。
1.3主訴:b超發現子宮肌瘤明顯增大12天
1.4既往史:既往體檢,否認其他病史
1.5現病史:患者于入院前3年外院體檢查b超發現子宮實質性占位,月經無明顯改變,無尿頻、肛門墜脹感,無腹痛、發熱、納差、進行性消瘦,白帶正常,無異味,下腹未捫及腫物,未予重視。
1.5個人史:生于*縣,定居*,未到過疫區。否認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嗜好,否認重大精神創傷史,生活起居規律
1.6婚育史:27歲結婚,愛人體健,g2p1人流一次。
1.7月經史:14*.9.23,量中,色紅,無痛經家族史:家族無遺傳性疾病史
1.8入院時查體:查體:t:36.6;p:8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神志清,精神可,無貧血外觀,頭顱及其器官正常,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存在,鼻腔皮膚黏膜完整,口腔無異味。耳后、下頜鎖骨上淋巴節無腫大。頸部對稱,無頸靜脈怒張,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胸闊等大,心肺聽診無明顯異常,觸診肝、脾無腫大,腎區無叩擊痛,下腹無脹痛,聽診腸鳴音5次/分,膝反射存在,神經系統無陽性體征,四肢活動良好。
1.9專科檢查:外陰:已婚已產式,發育正常,無白斑、潮紅,陰毛分布正常。陰道:未見異常分泌物,粘膜無潮紅、出血點,后穹窿不飽滿。宮頸:輕度糜爛,觸之無出血,無肥大,宮口閉,未見組織物堵塞。宮體:宮體前位,如孕2+個月大,表面凹凸不平,質硬,可活動,無壓痛。附件:左附件區可捫及一大小約2.5cm;2.0cm包塊,囊性感,表面光滑,無壓痛,活動度一般,右附件區無增厚、壓痛。
1.10入院診斷:子宮肌瘤入院
1.11治療措施:將病情告知患方,其要求手術,簽字為證
2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
2.1,
一、焦慮:與知識缺乏、疾病遷延日久、擔心手術是否順利及術后恢復有關
護理目標:患者一日內恐懼緩解,了解疾病相關知識
(1)多和與病人交談,鼓勵說出感受并給予理解,態度和藹,消除病人緊張情緒。
(2)耐心向病人解釋病情、治療方法以及婦女病的防治宣教等。
(3)各項操作認真細致,技術熟練,對病人提出的問題予以明確有效的答復。
二、痛疼:與手術創傷有關
護理目標:患者術后3日疼痛逐漸緩解
(1)術后常規禁飲禁水6小時,沙袋壓迫,生命體征穩定后予以半坐臥位減輕腹部切口疼痛
(2)給病人去枕平臥6小時。術后第二天應采取半臥位,有利于腹腔引流,應定時翻身,注意肢體的活動,以幫助病人的恢復。
(3)宣教早期下床的意義
(4)6小時以后腹部捆腹帶,幫助創傷口的固定,有利于咳嗽及床上活動
(5)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痛劑
三、有感染的危險:與手術留置尿管及手術切口、術后抵抗力下降有關
2.四、潛在并發癥:墜積性肺炎、下肢靜脈栓塞、壓瘡
護理目標:患者無并發癥發生
(1)被動按摩背部皮膚,床上鋪柔軟浴巾,勤翻身,及時擦干汗液,擦拭爽身粉,減少局部皮膚汗液及尿液刺激。
(2)待麻醉清醒后,予搖高床頭,頭墊軟枕,按摩四肢皮膚。
(3)指導并協助患者加強下肢功能鍛煉,未下床前在床上每日定時按摩雙下肢,作踝關的伸屈活動。
(4)宣教早期下床的意義
(5)6小時以后腹部捆腹帶,幫助創傷口的固定,有利于咳嗽及床上活動
五、部分自理受限:與腹痛活動不利有關
護理目標:患者的腹痛得到緩解
(1)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鼓勵最大限度地完成自理活動。
(2)加強生活護理,勤巡視病房,做到送藥到床邊,協助病人做好個人衛生,清潔外陰等。盡量滿足病人生活需要。被褥如有污染應及時更換,保持床單元清潔整齊。
(3)調整生活用品的擺放位置,使病人取用方便。
(4)保持床單元清潔,整齊,平整、干燥,如有污染及時更換,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養環境。
六、舒適的改變:與傷口疼痛、術后強迫體位及留置各管道有關
護理目標:患者感覺舒適
(1)被動按摩背部皮膚,床上鋪柔軟浴巾,勤翻身,及時擦干汗液,擦拭爽身粉,減少局部皮膚汗液及尿液刺激。
(2)待麻醉清醒后,予搖高床頭,頭墊軟枕,按摩四肢皮膚。
(3)指導并協助患者加強下肢功能鍛煉,未下床前在床上每日定時按摩雙下肢,作踝關的伸屈活動
3出院期間的健康宣教
1.飲食:病人出院后維持均衡的飲食,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含纖維多的食物,預防便秘。指導病人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愉快。
2.復診:定時服藥、定期復查,一般在術后一個月復查,如出現高熱、陰道出血、休克、異常分泌物或切口紅腫疼痛、化膿等情況應立即就診。
3.休息:居室保持清潔通風、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保持心情愉快。
4.運動:術后2月內避免提重物,抱小孩、拖地板、登高取物等動作,以防傷口裂開,半年內避免從事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動,如久坐、跳舞等。
5.性生活:術后6-12周內避免性生活和陰道灌洗,避免引起感染。
3護理小結(內容自擬)
3.1子宮肌瘤是當今婦女的常見多發病,素有“婦科第一瘤”之稱,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70%―80%的子宮肌瘤發生于30―45歲的生育期女性。但是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子宮肌瘤發病率逐漸上升,發病年齡出現明顯降低的趨勢。子宮肌瘤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理論上多與遺傳、體內性激素代謝等因素有關
2,總之早發現。早治療,雖然我現在不能為她們做太多,但以后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走上工作崗位,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對護理事業盡心盡責。
參考文獻
[1]王玉琴.中醫治療子宮肌瘤23例,陜西中醫.1988;9(4):153醫學教育網
[2]張曉莉,沈仲理.老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的經驗.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8;7(2):19
[3]趙淑英.中藥治療子宮肌瘤45例臨床分析.天津中醫,1989;(3):3醫學教育網
*衛生職業學院
護理專業畢業設計《臨床病例護理方案》任務書
課題名稱
課題類型病例分析()病例報告(√)其他()
課題來源自選課題()指令課題(√)其他()
課題所屬專業領域護理(√)助產()其他()
課題研究起止年月
設計內容及要求(字數150左右)
內容提綱總結分析
1、例病情常見,子宮肌瘤和子宮肌瘤術后的護理采取相關的護理措施,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2、促進疾病好轉,探索治療子宮肌瘤的途徑和方法,根據子宮肌瘤的發病特點,設計出聯合術式來治療,從而減少復發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大影響和重要意義。
3、學習帶教老師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愛崗敬業的精神、敏銳的觀察力,嚴格遵守三查八對及無菌原則,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現存的或潛在的護理問題,訓練臨床護理能力。
護理專業畢業設計《臨床病例護理方案》開題報告
開題時間:*年8月30日
一、設計(報告)研究意義
該病例是本人在實習期間親自護理的患者。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見于育齡婦女,嚴重威脅著女性的健康,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本課題(報告)研究對減輕患者痛苦、促進舒適,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
二、設計(報告)主要研究的內容、預期目標
(一)主要內容
子宮肌瘤和子宮肌瘤術后的護理
(二)預期目標
應用護理程序對該患者進行護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掌握該疾病的相關定義、病因、分類、臨床表現、治療、護理措施、健康指導等,以便更好地護理同種的病人,達到預期的護理目標,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三、設計(報告)的研究重點及難點
(一)研究重點
子宮肌瘤圍手術期患者臨床護理干預方法與效果觀察。
(二)研究難點
及時準確觀察患者術后病情變化
四、設計(報告)研究步驟(進度安排)
起止時間階段內容
①*年10月-11月
②*年11月-12月選題與科研設計(含報告開題)
查閱與搜集整理資料
③*年1月-2月報告寫作與完成初稿
④*年3月-4月反復修改后定稿,打印裝訂
⑤*年5月準備答辯,現場或網上答辯
五、指導教師意見(是否同意開題)
簽名:
年月日
護理專業畢業設計《臨床病例護理方案》成績評定表
專業:班級:姓名
考評指標及分值指標內涵
得分
一級指標二級指標
1方案選題(15分)
1.1課題選擇的專業性(5分)選題高職目標定位、專業培養目標,符合臨床護理實踐的內容,能解決專業對接領域的實際護理問題,能訓練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1.2課題來源的實踐性(5分)課題來源于臨床醫院實習期間自己親自護理過的住院病例,設計任務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典型性。
1.3完成方案的工作量(5分)課題難易度適中,每個學生有一個獨立病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實際工作量不少于2周。
2方案實施(35分)
2.1技術路線的可行性(15分)所選病例具有特殊性,護理診斷正確,護理措施得當、便于實施,字數達到要求;方案設計與臨床護理規范一致,又有創新,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
2.2設計方案的完整性(10分)方案的目的與意義明確,內容與方法具體,步驟與進度合理,按照學校要求收集病案、選題、方案擬定、方案修改、成型等,并在個人空間、規定時間完成所有工作。
2.3設計依據的可靠性(10分)護理病例的資料來源于實習醫院的住院病歷,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護理等記錄可靠,數據準確,參考資料引用規范、準確,3篇以上。
3報告質量(50分)
3.1報告格式的規范性(15分)按規定格式和要求撰寫,各要素完備,語句通順,能層次清楚地表達各個寫作項目的內容,完整解決課題所需提出的問題。
3.2報告內容的科學性(25分)病例簡介清晰完整;護理診斷準確,排序合理;護理措施運用得當、完整準確,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結論可靠,體會深刻、具體,字數達到要求。報告內容客觀真實,依據合理,分析、推導正確;數據準確可靠,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抄襲剽竊。
3.3知識技能的創新性(10分)總結護理經驗有獨特見解,文章具有特色,能為以后的護理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充分應用了本專業領域中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和新方法。
評審等級及分值
分值()分等級()
評審教師簽名
年月日
*衛生職業學院
護理專業《臨床病例護理方案》評閱表
專業:班級:姓名:
篇3:患者分級護理制度
分級護理制度
護理分級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進行評定而確立的護理級別。是醫生以醫囑形式下達的護理要求,是護士護理患者的依據和要求之一。落實分級護理制度使護士在工作中做到重點明確、主次分明,便于合理安排、有條不紊的工作。
護士應當遵守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和疾病護理常規,并根據患者的護理級別和醫師制定的診療計劃,按照護理程序開展護理工作。
護理級別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
一、護理分級方法:
1.患者入院后應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確定病情等級。
2.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對日常生活活動進行評定,根據患者Barthel指數總分,將自理能力分為重度依賴(總分≤40分)、中度依賴(總分41-60分)、輕度依賴(總分61-99分)和無需依賴(總分100)四個等級。
3.依據病情等級和(或)自理能力等級,確定患者護理分級。
4.臨床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變化動態調整患者護理分級。
二、特級護理及一、二、三級護理應分別設有相應標識。特級護理為黑色、一級護理為紅色、二級護理為綠色、三級護理為黃色或不標記。
三、臨床護士應根據患者的護理分級和醫生制訂的診療計劃,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四、應根據患者護理分級安排具備相應能力的護士。
五、各級護理服務內容參見衛生部2010年頒發的《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用)》執行。
(一)特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特級護理)
1)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
2)重癥監護者。
3)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后的患者。
4)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5)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并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
6)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并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檢測生命體征。
2)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3)根據醫囑,準確測量出入量。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6)實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一級護理)
1)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癥患者。
2)病情不穩定或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3)手術后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位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賴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三)二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二級護理)
1)病情趨于穩定或未明確診斷前,仍需觀察,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
2)病情穩定,仍需臥床,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
3)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賴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四)三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三級護理)
1)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的患者。
2)自理能力輕度依賴或無需依賴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4)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