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學生減負實施方案

小學學生減負實施方案

2024-08-02 閱讀 1705

小學學生減負實施方案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是困擾基礎教育階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問題,是關系能否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一代新人的重大問題。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我校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負擔的相關文件、通知精神,進一步推進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中央、省、市有關“減負”要求為依據,堅持以“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為培養目標,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采取有效措施,依法規范教育教學行為,加強領導和監督,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措施與相關規定

1、組織落實,責任落實。我校成立了減負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長由教務主任擔任。要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減負”工作要求和規定,完善各項督導制度,把“減負”工作納入教師考核。

2、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基本措施之一。因此,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進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教育,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認真備課。同時,教學中要擺正“減負”與提高質量之間的關系,真正做到輕負擔提質量。

3、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減輕學生心理壓力。讓學生有一個平衡的心態,

能在寬松愉悅的環境里學習,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各校要改善育人環境,改善師生的人際關系,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耐心幫助、輔導、教育學生,特別要如強對“后進生”的幫輔工作,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刻苦學習精神,減輕學生的精神負擔,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加強心理衛生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板等形式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保證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

4、規范辦學行為,保障“減負”工作的實施。

(1)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開好各科課程,規范課程設置,優先保證體育(與健康)課時,義務教育一、二年級每周4節,義務教育三至九年級每周3節,嚴格執行教學計劃,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嚴禁中小學校及教師推薦、征訂、使用非法出版的教輔材料,嚴禁各學校印制復習資料向學生發放。

(2)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和周活動量,學生不得提前到校,不得延長在校時間,充分利用活動課,大課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許占用學生的課間、午間、休息時間、節假日。

(3)規范設置作業種類,作業內容要精,突出重點;作業量要適當,嚴禁向學生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凡向學生布置的作業,教師本人必須及時、全部、認真批改和反饋。布置課外作業按照“以中等學業水平的學生為參照、精選題目、難易適度、數量適當、全部批改、及時反饋”的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一、二年級書面作業當堂課內完成,三、四年級學生每天全部學科的課外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30分鐘,五年級不超過45分鐘。

(4)對學生堅持正確教育,采用激勵手段,杜絕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不許歧視和挖苦學生。

(5)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

讓學生從大量、繁瑣、重復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參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給學生創設施展才華的時間和空間,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6)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增強指導學生的實效性。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通過誘導、啟發和鼓勵,幫助學生體驗成功,激勵學生自主學習,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減負不是簡單讓學生減少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減負增效,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備課,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課余通過個別輔導解決個別學生問題;教師要整體安排教學進程,分散難點,分解壓力,讓學生重點掌握好本學科的最基礎、最核心的知識,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重點、有效率地學習,真正使學生發展學習能力,發展興趣愛好,培養個性特長,提高綜合素質。從而達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增強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7)家校結合,共同做好“減負”工作。學校要向社會、向家長宣傳教育改革的形式、任務,使家長明確“減負”的目的、意義,并支持學校“減負”的一些做法。在家不給學生施加心理上、學習上的壓力,從根本上轉變家長的觀念。

(8)嚴格遵守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寒暑假放假的規定。嚴禁教師在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寒暑假組織學生開展任何形式的教學活動。

(9)確保學生每天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學校要在每天上午第二節課后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

(10)優化教學過程,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正確處理和把握好“減負”與提高質量、培養學生頑強意志和刻苦學習精神的關系。優化課堂教學,深化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斷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真正做到既要“減負”,又要提高質量。

(11)定期組織教師學習上級有關文件,嚴格執行各項要求,自覺遵守有關規定,積極配合做好“減負”工作。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努力做到熟悉教材、掌握大綱,熟悉學生、通識教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樂學、善學、會學、主動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篇2:為小學生課業減負之我見優化小學生童年

為小學生課業減負之我見優化小學生童年

摘要:本文明確指出:小學生課業亟待減負,雖然教育部曾三令五申為小學生減負,但是還有許多實際情況令人堪憂,站在教育和社會發展的角度從長遠看,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生“減負”勢在必行。而且必須落到實處。而減負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師和家長。作為教師,必須讓課堂實現高效。課堂上的十分鐘比課后一小時還要有作用。而且課后及家庭作業要科學合理,不能為了留作業而留作業。作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無可厚非,但是要因人而異,不能胡亂給孩子加壓,甚至各種補課班輪番上陣,勞“民”傷財。

關鍵詞:課業減負優化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小小肩膀,大大書包,上呀上學堂……”,兒子不知從哪學來的這首歌,聽后對我觸動確實很大,現在小學生的課業負擔確實很重。雖然教育部曾三令五申為小學生減負,但是還有許多實際情況令人堪憂,站在教育和社會發展的角度從長遠看,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生“減負”勢在必行。而且必須落到實處。

“減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減負”又要提高教學質量,不能因為過重的課業負擔減輕了,而教學質量卻受影響了。因此,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課改的新形勢下,課堂教學必須始終圍繞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來進行。

一、學校教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是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在教學中站得高看得遠,才能放得開并收得攏,才能準確的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并適時調整教學,才能面向全體學生并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離不開板書、板畫、語言等媒介。我們應努力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必須在黑板上端正板書、板畫和用嚴謹的語言教學,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學生,誘導學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學習和生活習慣。

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有思想、有個性的天真爛漫的孩子,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或同年齡同性別的不同學生,其心理是不一致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教育。

現代社會飛躍發展,知識更新快,信息量大,不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是跟不上時代步伐的。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努力鉆研專業理論,不斷學習現代教學教育理論,完善知識結構,及時傳遞新的信息,并用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輔助教學。

(二).課堂教學要具有實效性

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學和教育工作有較高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學科特點,根據客觀實際的需要,加強教法研究,虛心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不斷改進教法,優化教學過程。

1、優化教學目標,因材施教。不同科目,同一科目的不同內容,教法應該是不同的,不可能是一種模式,同時,學生有共性,但個性更突出,教師應全面了解并作詳細分析,根椐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整體與個體相結合,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相結合的原則組織教學。同時還應注意,即使是同樣的內容,也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準確的掌握并能靈活運用的,教師應承認這個客觀事實,不能求全責備,對少數學生要根椐具體情況適時點拔,以求共同進步。

2、優化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的主導思想應該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使學生容易接收又能愉快學習,而不是強迫學生生吞活剝的全面接收,教師不光要正確的傳授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要根椐學科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多種途徑,調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推理判斷能力等。

3、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活躍課堂氛圍。教師在課堂上應讓學生活躍思維,處理問題不照搬照套,使學生有發揮的余地,應該讓學生有充分發表見解的機會,無論學生回答正確還是錯誤都應該鼓勵,絕對不能打擊,更不能只讓那些教師認為有把握的學生回答問題,要通過提問、練習、檢測達到及時了解學習情況和調整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