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工程測量方案技術設計書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線路工程測量方案技術設計書
項目負責人:
報告編寫人:
參與編寫人:
審核人: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測繪08-1班第七組
目錄
一、前言2
1、工程概況:2
2、線路測量目的:2
二、技術依據2
三、線路觀測的總任務及內容3
(1)線路工程的勘測階段3
(2)線路工程的施工放樣階段4
(3)工程竣工運營階段的監測4
四、線路觀測的具體任務及內容4
1、準備工作4
2、導線測量4
3、中線測量4
4、縱斷面測量5
(1)基平測量5
(2)中平測量6
5、縱斷面圖的繪制6
6、橫斷面的測量6
7、橫斷面圖的繪制7
8、土(石)方量的計算7
9、參照以下要求設計道路的路面和豎向7
五、人員設備配置8
1、儀器設備如下表8
2、人員組織9
六、點位的埋設和施測要點9
七、測量成果報告9
線路工程測量方案技術設計書
一、前言
1、工程概況:
桂林理工大位于桂林市雁山鎮西南,距離市中心54公平公里,桂南公里西側約500米,學校目前占地面積3005畝,現雁山校區第二期工程1040畝已獲政府批復,其中桂林理工大博文管理學院占800畝,本工程屬于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二期工程。該路線位于桂林理工大博文管理學院食堂附近,是通向理工大后門的主要通道。該路段長達1.5公里左右,目前是路面是黃土碎石路,其路基所在地區多為荒地,地表比較平坦,無明顯起伏,地面自然坡度在三度以內。路線中心一側有學生宿舍樓和食堂,是同學們活動比較繁華的場所;另一側則是荒地農田。現由桂林理工大學測繪工程專業第七組實習小組負責該路段線路工程測量與方案設計。
2、線路測量目的:
線路測量之目的和意義在于確定線路的空間位置,在勘測設計階段主要是為工程設計、施工、運營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礎資料;在施工階段主要是將線路中線(包括直線和曲線)按設計的位置進行實地測設。各種線形工程的測量工作大體相似,根據此次實習的具體要求其主要目的如下:
(1)掌握進行四等和普通水準測量的觀測、記錄、計算方法;
(2)掌握在選定設計方案的路線上進行中線測量、縱斷面和橫斷面測量的作業方法和過程;
(3)掌握縱橫斷面圖的繪制方法和工程土(石)方量的計算方法,并熟悉進行路線坡度設計的依據和方法。
二、技術依據
1、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二期工程
2、《工程測量實習工作安排表》
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20**年修訂版
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001-97》1997版
5、《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D20-20**)
6、《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37-90)
7、《公路勘測規范》(JTG/C10-20**)
8、《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
三、線路觀測的總任務及內容
線路測量是為各等級的公路設計及施工服務的。它的任務有兩方面:一是為線路工程的設計提供地形圖和斷面圖,主要是勘測設計階段的測量工作;二是按設計位置要求將線路敷設于實地,其主要是施工放樣的測量工作。整個線路測量工作包括下列內容:
1.收集規劃設計區域內各種比例尺地形圖、平面圖和斷面圖資料,收集沿線水文、地質以及控制點等有關資料。
2.根據工程要求,利用已有地形圖,結合現場勘察,在中小比例尺圖上確定規劃路線走向,編制比較方案等初步設計。
3.根據設計方案在實地標出線路的基本走向,沿著基本走向進行控制測量,包括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
4.結合線路工程的需要,沿著基本走向測繪出帶狀地形圖或平面圖,在指定地點測繪工地地形圖。測圖比例尺根據不同工程的實際要求參考相應的設計及施工規范選定。
5.根據設計圖紙把線路中心線上的各類點位測設到地面上,稱為中線測量。中線測量包括線路起止點、轉折點、曲線主點和線路中心里程樁、加樁等。
6.根據工程需要測繪線路縱斷面圖和橫斷面圖。比例尺則依據不同工程的實際要求選定。
7.根據線路工程的詳細設計進行施工測量。
8.工程竣工后,按照工程實際現狀測繪竣工平面圖和斷面圖。
(1)線路工程的勘測階段
線路工程的勘測階段通常分為初測和定測階段。
初測階段
在確定的規劃線路上進行勘測、設計工作。主要技術工作有:控制測量和帶狀地形
圖的測繪,為線路工程設計、施工和運營提供完整的控制基準及詳細的地形信息。進行圖上定線設計,在帶狀地形圖上確定線路中線直線段及其交點位置,標明直線段連接曲線的有關參數。
定測階段
定測階段主要的技術工作內容是,將定線設計的公路中線(直線段及曲線)測設于
實地;進行線路的縱、橫斷面測量,線路豎曲線設計等。
(2)線路工程的施工放樣階段
根據施工設計圖紙及有關資料,在實地放樣線路工程的邊樁、邊坡及其它的有關點位,指導施工,保證線路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3)工程竣工運營階段的監測
線路工程竣工后,對已竣工的工程,要進行竣工驗收,測繪竣工平面圖和斷面圖,為工程運營作準備。在運營階段,還要監測工程的運營狀況,評價工程的安全性。
四、線路觀測的具體任務及內容
各小組在所測地形圖上設計含有幾個個轉折點的線路中線,線路轉向處用緩和曲線或圓曲線連接。
1、準備工作
依據實習要求制定的道路路線的起始點、轉角點、平曲線半徑、緩和曲線參數以及對特殊固定點應保持的距離等技術要求,進行實地定線。作線路初測時,曲線元素、線位走向,可由自組按要求自行決定,假定已知點坐標進行測設。
2、導線測量
線路的平面控制,宜采用導線方法,靠近線路布設,導線點宜選在土層良好或高層建筑物上便于觀測易保存的地方。定線導線按不低于三級導線技術要求布設。
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
導線
長度(m)
平均邊長(m)
測角中
誤差(′)
測距中
誤差
(mm)
測距相對
中誤差
測回數
方位角
閉合差
(′)
相對閉合
DJ2
DJ6
Ⅰ
4000
500
5
15
≤1/30000
2
4
10
≤1/15000
Ⅱ
2400
250
0
15
≤1/14000
1
3
16
≤1/10000
Ⅲ
1200
100
12
15
≤1/7000
1
2
24
≤1/5000
3、中線測量
根據中線附近的控制點和地物,可采用穿線交點,撥角防線等方法測設線路各交點,并用測回法觀測線路個偏角個一測回。然后從線路起點開始,沿中線每隔20m或50m(曲線上根據曲線半徑每隔20m、10m或5m)量距定出整樁,并在地面坡度變換處、中線與其他主要地物(如已有道路、河流、輸出線)相交之處設加樁。中線定線時,可采用經緯儀定線或目估定線,量距采用一般鋼尺量距,曲線測設可采用偏角法、切線支距法或極坐標法。線路精度要求是:直線部分縱向相對誤差應小于1/2000,橫向誤差應小于5cm;曲線部分縱向相對閉合差應小于1/1000,橫向閉合差應小于10cm。
里程樁的編號:0+000,0+020,0+040,…。加樁編號按實際距離為準。如:0+027,0+055,…。
中樁測量從導線點直接放樣,困難地方可設不超過2站的支點。中樁一般每20m設一個。個別樁號因現場條件限制無法定樁可省略。加樁位置為小橋橋中;大中橋起迄點;涵洞中;河岸交點;地質不良地段起迄點;需拆遷的大型建筑物(四層以上);地形突然變化起伏點;垃圾場堆放的起迄點;平原與山區的交界點;舊過街管槽;路線與路線交叉點以及其他應加樁的部位(如鐵路、水域、溝渠等)。起、終點轉折點(JD)應埋設堅固樁并測量坐標,長直線段長于400米中間應加設堅固樁并測算樁號中樁施測范圍:路線起點外延100米至路線終點前伸100米,相交支路各延長100米。(或根據設計要求而定)
當線路測量與已有的道路,管道、線路交叉時,應根據需要測量交叉角、交叉點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和凈空高或負高。線路測量視工程需要應對起、終、拆、交點及重要方向樁加固,繪點之記或釘控制樁,以便施工時交樁或恢復中線。如有斷鏈,應在測量成果和有關設計文件中注明,并在實地釘斷鏈樁,斷鏈樁不要設在曲線內或構筑物上,樁上應注明線路來向去向的里程和應增減的長度。一般在等號前后分別注明來向,去向里程。
線路中線量距與曲線測設的精度要求:
線段類別
主要線路
次要線路
山地線路
直線
縱向相對誤差
1/2000
1/1000
1/500
橫向偏差(cm)
2.5
5
10
曲線
縱向相對閉合差
1/2000
1/1000
1/500
橫向閉合差(cm)
2.5
7.5
10
4、縱斷面測量
(1)基平測量
在整個線路上,根據線路的長度設置3-5個水準點,按四等水準測量的方法或往返觀測方法與附近的已知水準點連測,并求出其高程。
進行線路水準測量時,應起閉于等級水準點及沿路聯測外一般每300m左右留設臨時水準點,橋梁、隧道兩端及較大構筑物等處應按需要留設水準點,水準點的位置應設在施工范圍以外,標志要明顯、牢固、使用方便。
一般市政工程附合水準線路線閉合差不應超過±30(mm)。(L為附合路線長度,以Km計)。對于精度要求較高的市政工程,其水準測量精度要求根據需要另行設計施測。當水準測量必須跨越河流、深溝,且視線長度超過200m時,應采用跨河水準測量的方法,跨河水準應觀測一雙測回或兩個單測回,半測回中觀測兩組,兩測回間互差不得超過±40(mm)(S為跨河視線長度,以Km計)。
(2)中平測量
一相鄰水準點為一個測段,從一個水準點出發,按等外水準測量要求逐個測定中樁的地面高程,符合至下一個水準點。作業中應注意:
①為提高作業效率,一個測站可以有若干個間視(前視),并采用視線高方法進行計算,故記錄時應注意分清后視、前視和間視,不能有誤。
②各樁號的高程以樁的地面高程為準,不能測樁頂。
③注意水準點的閉合或附合,以及其限差要求,以確保水準測量無差錯。
縱斷面測量資料是提供內業設計作為路線拉坡之用。施測范圍應于起迄點前后各延長100米,路線與支線相交時,應向支線外延100米。縱斷面測量應起閉于水準點(逐點附合),按圖根水準精度要求沿中樁逐樁進行,并檢查里程樁號。中樁高程一般觀測一次取位至cm,其檢測限差一般地面為±10cm,鋪磚地面為±5cm。相鄰水準點高差與縱斷檢測的較差,不應超過2cm。設計所依據的重要高程點位如鐵路軌頂、橋面、路中、下水道井底等應按轉點施測,讀數取至毫米。中線有斷鏈,應在縱斷面圖上注記斷鏈樁的里程及線路總長應增減的數值,增值為長鏈,地面線應相互搭接或重合;減值為短鏈,地面線應斷開。
5、縱斷面圖的繪制
以里程樁為橫坐標,比例尺1:1000,以高程為縱坐標,比例尺1:100,在毫米方格紙上繪出縱斷面圖。
縱斷面圖應包括以下內容:樁號、填挖土高度、地面高程設計高度、坡度與距離,填挖數、直線與曲線。
具體內容的安排,不做統一規定、以美觀、明確、易讀為好,各人可自由發揮。
6、橫斷面的測量
橫斷面測量的主要內容是在各中樁處測定垂直于道路中線方向的地面起伏,然后繪成橫斷面圖。橫斷面的測量寬度由路基寬度以及地形情況確定,此次實習要求在中線兩側各測20米。測量中距離和高程要求準確到0.1m。采用皮尺、竹竿(或標尺、標桿)作簡易測量。記錄注意分清左、右端。以分數形式記錄,分子高程,墳墓水平距離;如。
7、橫斷面圖的繪制
繪圖時,縱、橫比例保持一致,先在毫米紙上標定中樁位置,由中樁開始逐一將特征點畫在圖上,再用指點連接,即得斷面的連接線。
然后將路基斷面設計線,按同比例畫在橫斷面圖上,然后計算該面的填挖面積。
橫斷面測設寬度=路基寬度+路沿外左右各10m。
(在特殊需要大開挖地段)=路基寬度+2×開挖深度
比例尺豎、橫1:100,橫斷面測量的寬度應能滿足需要。橫斷面的方向,在直線部分應與中線垂直,在曲線部分應在法線上。作業過程中,視橫向地形變化,可適當增加斷面數,加測斷面時必須在中線上補樁號及高程。
在測量橫斷面時,應根據不同工程的需要測出橫向遇到的建筑物地坪、各街巷與單位入口地面,地下室采光口的窗臺,窨井井蓋和進出水口,不同路面結構分界線、沿岸水工構物頂面等處高程。測路拱大樣時應適當加密點位。
橫斷面一般用水準儀測高、皮尺或繩尺量距。按軸線樁施測橫斷面時,到中線處必須加測高程并注明,以備擇繪中線縱斷面圖。
橫斷面
測量的限差(m)
線路名稱
距離
高程
鐵路、汽車專用公路
(+0.1)
(++0.1)
一般公路
(+0.1)(++0.1)
注:①l為測點至線路中樁的水平距離(m);
②h為測點至線路中樁的高差(m)。
8、土(石)方量的計算
在橫斷面圖上計算各樁號的填挖面積,然后用平均斷面法計算相鄰樁號的土石方量。計算公式為:
式中,、為相鄰中樁處的橫斷面,面積分別按填方、挖方計算,d為相鄰兩中樁距離,可由樁號或縱斷面圖獲取。
9、參照以下要求設計道路的路面和豎向
城市道路“支路”設計標準
(1)道路斷面寬度:采用單幅路混合佳通,行車道寬度4米,兩側人行道各1米,共6米寬
(2)計算行車速度:采用支路Ⅲ級,20km/h
(3)平面設計指標:
圓曲線半徑:不設超高最小半徑:70米
設超高推薦半徑:40米
不設緩和曲線最小半徑:500米
設超高最小半徑:20米
圓曲線最小長度:20米
緩和曲線最小長度:20米
(4)縱斷面設計:
最大縱坡:3%
最大合成坡度:4%
坡度最小長度:60米
豎曲線最小半徑:150米
極限值:100米
豎曲線最小長度:20米
(5)橫斷面設計:
最大超高:2%
超高漸變率:1/50
(6)停車視距:20米
五、人員設備配置
1、儀器設備如下表
設備
產地及型號
精度
數量
全站儀
日本索佳
SET210
1秒
1單棱鏡
2對講機
2日本索佳全站儀儀器型號介紹
型號
SET210
望遠鏡
放大倍率30×
分辨率
2.5“最小顯示
H&V
1“/5“精度
H&V
2“補償器
1液體雙軸傾斜傳感器,補償范圍±3’
測距部
紅色激光二極管、調制激光相位比較法測距
測距范圍
RS90N-K反射片
1.2m~500m
一個AP01棱鏡*
1m~2.700m
精度
棱鏡
±(2+2×10-6.D)mm
反射片
±(6+2×10-6.D)mm
鍵盤
1雙面4+11鍵
數據內存
內存64M
存儲卡可附加
防水防塵型
1IP66(IEC60529)
重量
帶電池7.0kg
SF14無線遙控鍵盤
1良好氣象條件
2、人員組織
組長:王樂
六、點位的埋設和施測要點
七、測量成果報告
線路測量按設計要求完成后,提交下列觀測成果:
1、儀器檢校表;
2、設計書;
3、原始數據和內業數據處理;
4、原始記錄和各項計算成果;
5、中線測量坐標表;
6、線路工程測量與施工放樣表;
7、縱斷面和橫斷面測量圖;
8、逐樁坐標表。
(注:其中1、2項在每次觀測完成后及時報送,以便甲方、設計院、監理單位及有關部門及時掌握情況。)
篇2:安置房土石方工程測量專項方案
堰坪農轉非安置房土石方工程
工程測量專項方案
目錄
1、工程概況.2
2、編制依據.2
3、使用范圍.2
4、工程測量具體措施.2
5、具體施測方法.6
6、結束語.7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重慶堰坪農轉非安置房土石方工程,工程開挖方量約為45萬立方米,回填方量約為0.14萬立方米。工程東面是一山地,南面是中鐵二十一局施工現場,西面是中鐵十二局施工現場,北面是渝涪高速公路,工程地形最大高差33米,最高處在東面,絕對高程約為366.00,最低處在西北角,絕對高程約為333.00。工程劃分為3個地塊,其中1號地塊內包含有地下車庫。
建設單位:重慶洋河房地產開發公司
監理單位:重慶建北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施工單位:重慶宏源建設實業有限公司
二、編制依據:
《工程測量規范》
《建筑施工測量手冊》
工程現場實際情況
三、適用范圍
本項目所有的測量放樣工程。
四、工程測量具體措施:
根據甲方給定的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工程定位、建立軸線控制網。使用全站儀放樣施工軸線的角點的坐標,在各角點處設立控制點。按規定程序檢查驗收,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確分工,所有施測部位進行明確。
1平面軸線控制網
(1)平面軸線控制測量
基準平面控制網的設置以業主提供的基準點為依據。其基準點精度應控制在2mm以內。基準點的精確程度將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測量精度。
基準控制網是建立在基準點的基礎上的。設置時要求同時滿足穩定、可靠和通視三個要素。同時,還需附加一些保證措施,建立一個控制副網或設置方位匯交點等方法來防止基準控制網遭到不可預見事件的破壞。
標高以業主提供的水準點為基準。
(2)軸線控制測量
利用基準平面控制網中的某一點作為測站(滿足通視和方便的要求),采用平面坐標測量法測量軸線,原則上應一次測量到位。
軸線坐標控制點投測完畢之后,互相之間應進行校核。同時可檢驗偏差情況,以及時糾正。在放樣各軸線完成后,做上紅漆或作出標記、標志后方可實施。
2高程控制測量
基準水準點的建立:
根據業主提供的城市等級水準點,采用往返水準或閉合水準測量。用精密水準儀引測施工基準水準點,測量精度按二等水準精度測設。
施工基準水準點應布置在受施工環境影響小且不易遭破壞的地方。
以基準水準控制點為依據,用精密水準儀采用閉合水準測量的方法,將高程引測至每一層的臨時水準點處。每開挖一層,測量一次。
3測量精度控制及保證措施
(1)測量精度控制
本工程項目的測量分地下部份、地上結構部份,關鍵控制結構部份在于平面軸線坐標與高程。
①地下部份測量控制,關鍵在于自然地面上的建筑控制網設置、保護,車庫開挖后的控制網投測精度;
②地上結構部份的平面軸線坐標與高程關鍵在于房屋各軸線的控制。
方格網角度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
方格網等級
全站儀
測角中誤差(")
測回數
測微器兩次讀數差(")
半測回歸零差(")
一測回中兩倍照準差變動范圍(")
各測回方向較差(")
Ⅱ級
南方312R
注:方格網設立后,應進行復測檢查合格后,方可實用,且每隔一個月復核一次。
施工放樣的主要技術要求
測量相對中誤差
測角中誤差(")
在測站上測定高差中誤差(mm)
根據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測定誤差(mm)
豎向傳遞軸線點中誤差(mm)
(2)測量保證措施
①全站儀工作狀態應滿足國家規定、規范標準。
②水準儀工作狀態應滿足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
③用鋼尺工作應進行鋼尺鑒定誤差、溫度測定誤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線誤差、鋼尺傾斜誤差、拉力不均勻誤差、鋼尺對準誤差、讀數誤差等等。
④測角:采用三測回,測角中誤差±10秒。測距:采用往返測法,取平均值。每軸線之間的偏差在±2mm。
⑤所有測量計算值均應列表,并應有計算人、復核人簽字。
⑥在定點測量,應避免垂直角大于45°。
⑦對易產生位移的控制點,使用前應進行校核。本工程在施工期內,必須對控制點進行校核。避免因季節變化而引起的誤差。
⑧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現場的測量定位和放樣。
⑨每次測量都必須做好完整的測量記錄。
4.測量工作流程
測量工序
測量內容
備注
1加密點的建立、復測、計算成果
2報監理工程師審核
3自檢、復核,放樣開挖邊線
4報監理工程師驗線、審核
5放樣各地塊、軸線控制點坐標、高程
6報監理工程師驗線、審核
7放樣房屋基底、車庫基底的軸線和角點坐標與高程
8報監理工程師驗線、審核
沒有完成上一步工序時,不得進行下一步工序。
五、具體施測方法
1、邊坡測量
在施工前,放樣出坡腳角點坐標、高程,根據所測坡腳的實測高程與設計坡腳高程之間的高差,結合設計的坡度,測算出邊坡的坡頂位置,然后撒上灰線,請監理工程師驗線。再根據設計坡度與現場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逆坡開挖,每開挖一層,就進行一次放樣。每次放樣時都要求進行反算坡度與高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直至開挖至坡腳。
2、地塊測量
在施工前,對各個地塊的界限進行放樣,放樣完成后,在角點及控制點上釘上小木樁,撒上灰線,再請監理工程師驗線,計算出各點的實測高程與設計高程之間的高差,在控制點上標記處所要開挖深度。
3、車庫、房屋的基底部分測量
為保證不擾動車庫基底與房屋基底的完整形,在開挖至預留高程時,對基底做精度控制測量,對房屋、車庫各軸線的坐標、高程進行放樣,在軸線上釘上小木樁、撒上灰線,并標注出開挖深度,放樣后請監理工程師進行復查,復查無誤后方可進行清底開挖。每次開挖前必須進行放樣、復查。
六、結束語
施工測量放樣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的重要技術基礎工作,又為施工和運營安全提供必要的資料和技術依據,是本工程質量控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測量工作在現場施工中要求做到測量先行,勤測量,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