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工商系十佳學子申請書

工商系十佳學子申請書

2024-08-02 閱讀 9778

尊敬的各位領導:

您們好!我是工商系07級11班學生陳龍文,在大學二年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在各個方面努力做到最好,今天,我很榮幸地遞交了這份申請書,參加我院第二屆十佳學子評選活動,希望通過這次評選尋找與其他同學間的差距,取長補短,以期在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找準方向,增強意識,提高自我,為增添我院的學生文化生活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現將個人材料匯報如下:

一、個人簡介

陳龍文,07級工商系11班學生,現任中研會工商系分會實踐部部長、系團總支學習部委員,曾任班長,兼任飛凡考協辦公室主任。工作認真負責,為人誠實,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通過近兩年的社會工作和社會實踐讓我在思想、學習、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人生格言:生命的意義是用愛幫助更多的人!

二、感悟大學

生活應該向前看,但是回首自己在大學這段路途上走過的腳印,心中不免感觸頗多。兩年來的大學生活已化成心中最美好、最難忘的回憶被珍藏。在我看來,大學生活不僅是自己的一段成長歷程,更是自己的一段心理歷程、思想歷程和精神歷程。

大學不僅是一所學習專業知識的地方,也是培養和塑造人格的重要平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大學里,我們不僅要學會讀書,更要學會理解和感悟生活這本無字書,對生活有所思、有所獲,學會與人交往,感悟做人做事的準則。大學培養的是一種個性,學習的是一種精神。我們要在這里提高的是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修養,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個關注社會現實,有思想、有追求、有責任的優秀建設者。

三、感恩之路

還記得剛入大學時老師就問我們:“你們的生活寄托是什么?生命的意義在于什么?”懷著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探索,艱難地探索。直到*年11月份我加入了安徽省青年志愿者協會服務總隊,在實踐中我才真正地領悟了生命的意義,它不是如何使自己過得開心,真正的生活是平凡而又不乏意義的生活!加入省青協后我一直認真工作,出色地完成組織分配的任務。在工作中我認識了許多優秀的青年,我們彼此交流自己的志愿心得,使我受益匪淺。經常聆聽他們的心聲讓我懂得一個道理:生活中處處存在貧窮,不過生活中也處處存在著愛心與感動。這句話支撐著我認真開展每次活動,因為我相信我的努力一定能夠為安徽乃至全國的公益事業做出貢獻!同時我更有信心:我們幾年甚至幾十年無償地默默地奉獻著,一切都會好的!他們的孩子也可以和小康家庭子女一樣過的幸福安康…

11年初我認識了安徽省青年志愿者協會服務總隊中的陶然,陶大哥在安徽各大高校都很有影響力,在省內的多數公益網站中都能頻繁見到他的身影。我這顆剛萌發的幼苗在他的精心栽培下茁壯成長起來,11年6月,在他的介紹下我加入春苗助學安徽小分隊,同年12月我參加了春苗助學安徽小分隊舉行的“爬大蜀山”活動中我認識了蔣倩。蔣姐是位全職無薪的公益活動組織者。她的朋友也常開玩笑說“三十多歲的婦女不工作,整天在家無利益的忙著公益事業,其實偉大的不是你,而是你的丈夫啊!”做公益事業也正如蔣姐說的:“我看見那些貧困的孩子我就沒法安心!”這是一種責任,一種信念在支撐著她。雖然他丈夫同意了這種全職無薪地在忙公益事業的生活,但要知道這背后有多少的辛酸,也正是這一點讓所有認識她的人都很欽佩她。我們春苗是在全國范圍內做貧困助學的,寒心和不公平等詞語不時的在我們心頭掠過,那些情況是我們一般的人所不能想象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他們來說無米已不是什么特別的事。

20**年4月19日,我很榮幸地參加了春苗助學組織的“長豐縣下塘中學貧困調查”,一行共20多人,分為7個組,每組三到四個貧困孩子,負責去貧困孩子的家庭的走訪工作。我被分在第4組并作為組長帶領網名為好好和龍崗小妖的青年一同走訪了葛純浩、陸艷和葉玲玲三個家庭。一路上我們詳細地了解了三個孩子家庭的情況。葛純浩:母親去世、父親常年不回家也不給他生活費,常年住在姑姑家。陸艷:父母在家務農、父親還有白血病,每年僅治病就花1萬多元,而家庭年收入也不過1萬元。葉玲玲:母親去世、父親精神有問題,已出走多年至今無音信。這些生活的坎坷和磨難似乎讓美麗的青春顯得有點遺憾,但他們都很堅強、勇敢,也很可愛。

生命的陽光告訴我:堅強為何物!美好的學習時光我們需要珍惜!也正是他們告訴我們廣大志愿者:我們的路還很長、很遠,他們需要我們,我們也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他們!!

四、用愛感恩

作為一名志愿者最重要的是要有顆愛心,也許我們做不出驚天動地的一番大事,但卻可以從身邊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用這種方式來培養自己的一顆愛心、一顆善心。看到一個個問路人臉上都帶著燦爛的微笑離開時,看到微笑從一個人傳遞給另外一個人時,我深深地感覺到無論何時志愿者都要把微笑表達在臉上,因為微笑里包含著真誠,微笑能讓我們有了共同的語言。舞動的青春,要綻放微笑,才能傳遞快樂!這些都是在回報我們的社會,回報每一個有心人。在做兼職的公司里,他們經常教育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感恩父母,要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要感恩我們的社會,我想在學校及學校團委的領導下,我會承擔起自己對社會的一份責任,用自己的心靈和雙手共建我們和諧的社會。我會堅定不移地做好一名志愿者!然而一個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一座山峰、一條山脈,但這樣的山峰和山脈,可以改變風的走向,可以決定水的流速。這風,就是社會風氣;這水,就是文明進程。這樣的山峰和山脈也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只要我們愿意、用心,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志愿者,為身邊的人服務。志愿服務沒有大小、時間之分,每個人都可以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五、展望未來

志愿者之路,讓我不斷努力,我已經加入了谷歌杯第二屆中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組織了“簡單公益,縮短你我距離”團隊,并負責安徽省公益地圖的制作。當我接到這個項目的時候,我深知責任重大,心情萬分激動,我相信我能做好,而且我一定要做好,要把安徽省貧困學生的信息送向外界,讓更多的安徽人,中國人、華僑甚至是老外了解安徽、幫助安徽、支持安徽!參加這次十佳學子的評選,我只想讓自己以更加飽滿的姿態繼續奉獻自己的力量,為全院學生樹立榜樣,為工商系樹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倘若我能夠被選上了,我一定不會辜負廣大老師和同學們的期望,將這次獎金的50%捐獻給太陽傘兒童志愿者服務隊,支持他們更好地去幫助安徽的兒童,讓他們有機會走進校園,開拓他們的美好前程!倘若我沒能被選上,說明我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不足,也是對我的一次提醒,我會繼續努力,繼續提升自我的文化素質和涵養,繼續我的公益之路!

最后,希望我們能友好共處,共同為社會服務,共同體驗這種愛的感動。不為別的,只為那些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他們渴望得到幫助的表情就是我們努力地理由!

篇2:小學中高年級數學子課題研究小結

如何優化數學的教學過程

--中高年級數學子課題研究小結

20**-**學年(上)

一直以來,我都為如何在40分鐘的時間里把教學的有效性達到淋漓盡致而努力。由于我都任教中、高年級,同學已經能夠自身去閱讀和考慮了,于是我從一年前就開始嘗試預習,我覺得預習相對來說比較能兼顧優差生,能培養學優生的的創新和質疑能力,而對于學困生,他也能初步了了解教學內容的概況。參與《新課程背景下“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的深化研究》課題研究,立即有了收獲,因為余文森教授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優質教學的三條鐵律之一:“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和我的想法不相而謀,為我明確了方向,現在就談談我的做法。

1、先學--設置導學提綱

“先學”即課前預習,怎樣預習很重要,更體現了導學提綱的重要性。記得剛開始讓同學預習,我只說了回家好好預習,同學沒有頭緒,回去只是把書看一看就沒了。這樣的預習簡直就是浪費,于是我給他們設置了一種很籠統的形式:第一步:我學會了;第二步:練一練;第三步:我不懂的;第四步:我還知道,剛開始還挺奏效的,同學的積極性也高的,但一段時間以后,沒有了新鮮感,偷懶的同學就越預習越少。

預習失去了它的有效性,我覺得問題出在導學提綱上,這擺明了向我發出挑戰,如何把導學提綱細化呢,為了小朋友,為了課堂的有效性,我還是繼續往下走。最后總結導學提綱的要求:(1)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2)應注意協助同學梳理知識結構體系;(3)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戰略的指導;(4)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資料。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我出示的導學提綱:

1、你能畫幾種四邊形,并將它們分類?

2、怎樣區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找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3、為什么說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4、你能看懂教科書71頁的集合圖嗎?你還有別的方法來表示它們的關系嗎?

5、完成教科書73頁練習十二第3題。

6、你還有問題還沒有解決嗎?

我覺得重要的是既然讓同學課前預習了,就應該在課末布置一個反思環節,讓同學想想:我的哪些預習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了?哪些還是不明白?不明白的要趕快讓同學提出來,或者引導課后再學。這樣的“先學”才是實實在在的。

“先學”從學習性質上分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模仿地學,另一種是探索地學。如何在同學先學這一環節種增加“探索學”的成分?正在考慮中。現在我請小朋友在自學時考慮有什么不明白的,做好問題記錄或記號算不算是探索的動身點呢?

同學通過預習,對新知獲得豐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發現問題,帶疑聽講,在教學中使教師的教與同學的學目標一致,同步和諧,既突出了同學的主體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同學預習中的盲目性。

2、后教--教師的引導

先學后教的教學過程中,每一步都離不開教師.這如同汽車進入高速公路,如沒有引橋就上不去,如沒有路標,就可能上岔路,教師就要當"引橋,路標",發揮好主導作用,這是同學學得好的前提.這時候也就是考驗教師的課堂駕御能力,不要讓同學牽著走,要能夠收放自如。在這個方面上,這種模式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成為“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

先學后教能養成同學遇到困難先嘗試解決的好習慣,促進同學主動思維,減少學習的依賴性;教學建立在預先考慮的基礎上,有助于教師了解同學已有的知識經驗,教師上課能把力用在刀口上,做到精講,減少講授時間;教師在同學需要的時候發言,在同學憤悱狀態下解說,增強了學習的效果,減少無效教學時間。

先學后教是新的教學模式,它有利于培養同學的自學能力,有利于培養同學的責任意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篇3:感動校園十大學子候選人事跡材料

**年感動校園十大學子候選人事跡材料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幸福,我也有屬于自己的小幸福。

我是13屆商貿旅游系酒店一班的一名學生,我叫姜朦,和許多學生一樣,家住農村,村子不大卻別有一番風味。這里的村民都很友好,也很樸實,而我爸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也是一個木匠,長了一雙巧手,平常就靠著那一手工藝活來維持生活,可是修房子這樣的工作并不是每天都有的,我爸通常是工作一段時間后就沒有工作了,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你爸的工作真輕松啊,木匠不就是削削木頭嗎?如果你是這樣認為的那就錯了。一到春天或冬天的時候,天冷,爸手上一條接一條全是裂痕,皮肉都翻出來了,他卻從來沒有在乎過,繼續著他的工作;一到夏天,天氣炎熱,爸冒著烈日在別人的屋檐下砌墻、吊頂。在家里還好,能擋著點太陽,可一到院子里,皮膚被烈日曬得又紅又癢,不用幾天,皮膚就變成了灰黑色,就像非洲人一樣,這樣說一點也不夸張,爸這么努力,不為別的,只是為了一家人能夠幸福。

媽是傳統的家庭主婦,家中洗衣、做飯全是她一個人包干,媽的眼光很普通,穿的也很普通,可做飯的手藝卻是一絕的。媽對自己是吝嗇的,幾年都不曾買過新衣服,可對我們姐倆來說,只要是我們想買的,她就給我們買下來,這就是我媽,一個吝嗇又大方的人。

我在家還有一個妹妹,她今年初中二年級,周末在家我們也會拌拌嘴、吵吵架,但是感情確實很好,我覺得有他,我不是孤獨的。

我所在的家庭雖然不富裕,房子也不大,但在爸爸的努力下,家里添了一些家具。在媽媽勤勞的雙手下十分干凈整潔。我想我是幸福的,因為父母很關心我,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在他們眼里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即使在叛逆期那段日子常常向父母發脾氣,他們也一直包容我,現在想想,那時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每次周末回家,媽都會問我:“在學校過得怎么樣,和同學相處的好不好?”她總是擔心我。我說:“媽,你就那么不相信我,我看上去還像個孩子嗎?”媽只是笑笑,她說;“你再大在媽眼里也是個孩子,媽怎么能不擔心呢?”而我不想讓她擔心,總會把學校開的活動都告訴媽,把好的和媽分享,她總是一再和我說:“好好表現,給老師和同學留個好印象。”我聽進去了,而我也這么做了,不惹事,不鬧事,學到了不少東西,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我從不與人攀比,因為我知道每個人得家庭情況不一樣,我也知道工作的辛苦,賺錢的不易。

也許在學校,別人會覺得我是個好學生,可是我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女兒,在家里從來都是父母照顧我,我能做的就只有力所能及的一些事,但這又能幫父母什么呢?所以我只有在學校不讓父母擔心,才是為他們做的好的一點。

在學校的生活,其實也不是事事如意的,雖然老師很信任我,通過我的的表現,讓我擔任著班里的衛生委員,負責這塊兒,可是真正管起來,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的,有時候也挺委屈的,想放棄了,也許是這個職位讓我多了一份責任感,我一直在做心理斗爭,最后還是堅持下來了,盡管做的不是特別好,可我還是有進步的空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一直相信:堅持就是勝利!

學校的活動特別多,朗誦、晚會、漢字聽寫大賽、歌手比賽等等。每一次舉辦都很隆重,而我自己也參加過幾次朗誦,可是都沒選上,不過沒關系,只要自己努力上進,機會總是有的。學校技能節到了,我參加了餐飲比賽,剛到比賽場地時,看到那么多人挺緊張的,輪到自己的時候才好一點,賽后知道自己的了二等獎,說實話挺高興的,因為只有在學校足夠優秀,才有資格去市里、省里比賽,而我有這個信心成為石頭中會發光的那顆。通過參加各種活動,我的普通話越說越流利,而自身交流溝通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感覺現在的自己更懂事。我真的長大了!

這所學校和高中不一樣,高中學習的更多是理論知識,而在技校更多的是自己的實踐能力,讓自己能更早的接觸社會、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只要自己好好學習,掌握了這門技術,學得好,學得精,一定不會比上了高中的人差。我,相信未來!

在家里,我有父母的關心和呵護;在學校,我有老師的信任;有同學的幫助。這樣,就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