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生活自理我能行活動方案總結
“生活自理我能行”活動方案
八年級(2)班
一、指導思路:
以切實提高學生各方面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在活動中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帶領學生做好自己的內務為目的,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等各方面的體驗。
活動的題材取材于學生真實生活的生活環境,通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入手,發揮學生活動的參與度與主動性,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
二、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本學期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學會生活自理的重要性,了解怎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做到生活自理。
三、活動內容
1、通過調查、訪問,查閱資料和實踐操作等方式方法,在活動中,讓學生發展更多能力。
2、通過清理環境衛生,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愛護衛生的良好情感。
3、通過整理床鋪、擺放生活用品,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活動措施
1、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獲。
2、善于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八年級學生“生活自理我能行”活動方案
八年級(2)班
巴潤別立九年一貫制學校
八年級學生“生活自理我能行”活動總結
八年級(2)班
巴潤別立九年一貫制學校
八年級學生“生活自理我能行”總結
八(2)班
通過本次“生活自理我能行”活動的實施,學生們積極參與其中,認真學習,勤于動手,增強了生活自理的意識;其次學習了生活自理的技巧;再次讓勞動成為一種習慣;最后和同學一起制定生活自理的計劃。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鍛煉學生的生存生活能力,而且讓學生體驗到了自己動手的成就感。同時學生也體會到了父母平時做家務的辛苦,理解了父母的付出,讓學生們又一次學會了感恩。
以下是本次活動的片段:
1.學生清理學校的垃圾死角
2.學生學習收拾整理床鋪
3.學生合作整理
4.評比出本次活動的自理能手
篇2: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
東尖山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
學校:
班級:
學生姓名:
綜合評價等級:
維度要素
關鍵表現
實證材料
評價標準
等級評定
優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公民道德素養
思想政治素質
有強烈的愛國情感,熱愛家鄉,并有行為表現。
班主任期末評語的記錄,遵守紀律情況的記錄,在合作學習、社會活動中的表現,擔任班級、學校、社區等社會工作或參加服務的情況記錄,班級值日、學校環境保潔等方面的表現,參加省情、國情、環保教育等專題教育情況的記錄,校級以上德育方面的獲獎證明,參加集體活動為集體爭得校級以上榮譽的證明,言行、習慣等方面的特例觀察記錄,校級以上違紀處分或違法等記錄。
在本學期無違法犯罪、違紀違規的行為記錄,是合格的公民;在本學期有獲得校級或校級以上相關榮譽稱號。
熱心于班級、社會公益或社區服務等活動;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等行為習慣;誠實守信,有規則意識,能自我接納,有錯就改;對師長有禮貌,與同學友好相處,樂于助人,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在本學期無違法犯罪、違紀違規的行為記錄,是合格的公民;能積極參加班級、社會公益或公共服務等活動;具有較好的生活、衛生等行為習慣;為人誠實,有錯就改;對師長有禮貌,與同學友好相處。
在本學期無違法犯罪、違紀違規的行為記錄,是合格的公民;參加班級、社會公益或社區服務等活動;生活、衛生等行為習慣一般;對師長有禮貌,與同學友好相處。
有違法或經常性違紀的行為,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不愿參加班級、社會公益或社區服務等活動。生活、衛生等行為習慣差。
道德品質
真誠待人,言行一致,守信用,不作弊;尊敬師長,樂于助人,與同學友好相處;參加集體活動,能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有團隊意識和有集體協作精神,有集體榮譽感;能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遵守社會公德和公共秩序,愛護公物,自覺維護社區、校園和教室等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
遵紀守法與行為習慣
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校紀,無違法違紀行為,勇于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善于同不良行為作斗爭。
學習態度與能力
學習態度與興趣
有求知欲和好奇心,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學習注意力集中,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上課考勤及上交作業情況記錄;期末的學業考試與考查成績;課外閱讀筆記等自學成果。
學習十分認真,不缺課、作業完成很好;所學課程平時學期終結性測評平均成績(含考查科目)達到良好或優秀等級;在本學期內或有校級或校級以上相關榮譽稱號或獎勵。
學習認真,不缺課,按時完成作業;所學80%的課程平時學期終結性測評平均成績(含考查科目)達到良好。
學習態度一般,有缺課現象,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所學80%的課程平時學期終結性測評平均成績(含考查科目)達到及格。
不能主動學習,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與學習態度差;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團隊精神差,不能正確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愿與他人交流與分享;所學80%的課程平時學期終結性測評成績(含考查科目)為不合格。
學習習慣與方法
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制訂并落實有效的學習計劃;使用多種有效的學習策略與方法,善于在學習中總結與反思。
平時成績
由每學年兩個學期期末的總平均成績構成(不含體育、藝術成績)。按百分制計算,80分以上為優秀,70分-79分為良好,60分-69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待合格。如果按等級計算,優秀為5分,良好為4分,合格為3分,待合格為1分。
實踐與探究
勞動態度與社會實踐
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積極參加公益勞動,養成生活自理和家務勞動的習慣與技能;了解社區情況,關心社區重大問題。積極參與社區團體活動,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責任心;積極參加由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并有良好的表現。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記錄,研究性學習情況記錄及代表成果,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選修情況,在縣級以上報刊上發表的文章或公開出版的著作,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成績,有創新思維的代表性作業和作品,發明創造等證明材料,校級以上科技創新類獲獎證明,信息技術課學習情況和考查成績。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創新實踐活動。
積極開展工藝制作、電腦和模型制作,并取得好成績。
具備搜索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樂于參加集體活動,能夠為實現集體目標付出努力;善于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能綜合地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尊重并理解他人,自我評價和約束能力強,愿意與他人交流與分享。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創新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工藝制作、電腦和模型制作,并取得好成績;具備搜索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愿意參加集體活動,能夠為實現集體目標付出努力;能較好地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尊重并理解他人,自我評價和約束能力較強,愿意與他人交流與分享。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創新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工藝制作、電腦和模型制作;能按照要求參加集體活動,能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順暢,自我評價和約束能力一般,愿意與他人交流與分享。
很少參加集體活動,團隊精神差;不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愿與他人交流與分享。
創新精神與表現
具有強烈的探究學習愿望,積極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每學期參加課題研究1項以上;積極撰寫課題研究報告、論文、倡議書。積極參加小發明、小制作、電腦作品等各類競賽,并能夠靈活展示學習成果;認真選修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合格。
交流與合作能力
能與他人一起確立目標并努力去實現目標,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觀點與處境,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能綜合地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
信息技術運用
了解信息技術與現代生活、社會發展的關系,信息技術課成績合格,具有收集、整理、運用信息進行學習探究活動的能力。
運動與健康
運動參與與體育道德
自覺參加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習;積極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掌握測量運動負荷的常用方法;具有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參加體育課和其它體育活動考勤記錄;校級以上運動競賽獲獎證明;身體檢查記錄。
參加體育課和其它體育活動考勤記錄;校級以上運動競賽獲獎證明;身體檢查記錄。
有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健康生活方式和參與活動與健康課程考查成績和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均為“優秀”。
有較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健康生活方式和參與活動的能力;體育與健康考查成績和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均為“良好”。
愿意參加體育鍛煉,無不良嗜好,參與活動的能力較強;體育與健康課程考查成績和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均為“合格”。
平時體育鍛煉習慣差;有不良嗜好;體育與健康課程考查成績和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均為“不合格”。
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遵守體育規則;在體育活動中尊重和關心他人,具有合作的意識和行為。
平時成績
由每學年兩個學期的體育課總平均成績構成。按百分制計算,80分以上為優秀,70―79分為良好,60―69分以下為待合格。
體質健康水平
依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施行方案)》的精神,組織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根據標準評分表,對每名學生進行等級評價。
心理健康水平
樂觀自信,精神飽滿;心境平和,喜怒適度;不怕困難,受挫不餒;自覺自控,做事有恒。
審美與表現
藝術興趣與活動參與
對藝術實踐活動有濃厚的興趣,并有繼續探究和學習藝術的愿望;善于和他人合作,積極主動參與各類藝術實踐活動;參加班級、學校文藝活動記錄;校級以上藝術類獲獎證明;縣級以上報刊上發表或展示、演出的藝術作品。
參加班級、學校文藝活動記錄;校級以上藝術類獲獎證明;縣級以上報刊上發表或展示、演出的藝術作品。
本學期藝術表現性音樂、美術等課程考查成績均為“優秀”;本學期內有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藝術創作表現其審美情趣的藝術作品,在校級或校級以上獲得成績與獎勵的證書
本學期藝術表現性音樂、美術等課程考查成績均為“良好”;本學期內有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藝術創作表現其審美情趣的藝術作品。
本學期藝術表現性音樂、美術等課程考查成績均為“合格”。
音樂、美術等課程考查成績均為“不合格”。
審美與藝術
表現能力
具有良好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藝術作品的習慣;能正確選擇自己喜愛的藝術表現形式,獨立而自信地展示個人在藝術表現方面的才能。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任選一種藝術(美術、音樂)表現形式,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每學年利用藝術(美術、音樂)一課時或兩課時,可采取班級音樂會的形式和美術作品展覽的形式進行。教師對學生進行等級評價。
平時成績
由每學年兩個學期的藝術(美術、音樂)總平均成績構成。按百分制計算,80分以上為優秀,70―79分為良好,60―69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待合格。
學生自評綜合等級:
學生本人簽名:
學生自評綜合等級:
學生本人簽名:
學生互評綜合等級:
學生互評小組成員簽名:
班級評定小組綜合等級:
班級評定小組成員簽名:
說明:
1、學生自評:由學生根據自己所收集的原始證據,對照《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中所列舉的評價目標、具體表現、等級標準的要求,給出自己各項目的等級。
2、學生互評: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班干部主持,全班同學參加互評討論會,根據被評定學生提供的原始證據和自評情況,對照《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中所列舉的評價目標、具體表現、等級標準的要求,在共同討論后,給出該同學各項目的等級。
3、班級評定小組根據學生自評與互評的結果,即《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中所呈現的結果和學生及班主任提供的原始證據(成長記錄),通過集體討論、客觀、公正地評定學生的綜合素質等級,并做出綜合性的評語。班級綜合素質評定小組評定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評與互評,避免以偏概全。評定結果在《吉安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呈現表》中呈現。
篇3:大學生心理健康周活動策劃方案
仙游師范學校第一屆“5.25”大學生心理健康周活動方案
一、“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簡介
5月25日是我國的“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
“5.25”取諧音“我愛我”,意為要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樂觀自信。這樣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愛、寬容的態度與人相處,能分享、接受、給予愛和友誼,能與他人同心協力。也就是說: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人。
二、活動宗旨
通過組織設計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性強、針對性強的活動為載體,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營造一種關注心理健康、重視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普及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和諧心靈的理念,為學生搭建起鍛煉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臺,全方位的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活動主題
關注健康,從呵護心靈開始
四、活動方式
學生簽名、心理健康游園活動、心理學影片賞析、心理健康圖片展、心理健康講座等。
五、活動時間
5月19日――5月26日
六、活動內容與安排
活動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活動開幕式
1、活動對象:全校學生
2、活動內容:(1)領導寄語(2)“關注健康,從呵護心靈開始”主題簽名活動
3、活動時間:5月25日下午
4、活動地點:操場
5、活動準備:水筆、簽名布條、宣傳條幅與標語
活動二、“關愛心靈關注成長”心理游園活動
1、時間:5月25日下午
2、地點:操場
3、活動內容:
(1)現場心理咨詢(負責人:鄭宗肖平)
(2)趣味心理測試(負責人:鄭紅俊清)
(3)心理圖片展(負責人:邱金)
(4)5.25簡介及心理健康知識板塊(負責人:李清)
(5)猜謎(負責人:鄭紅肇華)
(6)大型團體心理素質拓展“大話西游”活動(負責人:邱鄒素娟)
4、負責部門:教務處
政教處
承辦:心理咨詢室
“心帆”心理社團
活動三、心理電影賞析
1、活動時間:5月26日晚7.00
2、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3、內容:《愛德華大夫》
4、負責人:
活動四: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1、時間:5月21日
2、地點:六樓多媒體教室
3、內容:架起心靈的橋梁之溝通
4、主講:邱秋金
5、負責部門:政教處
活動五、心理健康知識黑板報比賽
1、主題:“呵護心靈關注成長”
2、活動時間:5月18日――5月27日
3、評比時間:5月27日
4、負責部門:政教處
協助:校學生會宣傳部
活動六、出版心理健康刊物“心語”第三期
教務處
政教處
心理咨詢室
20**-5-10
附:經費開支
1、簽名筆若干、白布條1條
約計100元
2、橫幅2條(園丁樓前1條,教學樓前1條)
約計150元
3、宣傳海報2張、標語2張
約計100元
4、猜謎、團體拓展道具、征文比賽獎品若干
約計600元
5、心理圖片若干、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板2塊
約計300元
6、預備資金300元
合計:15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