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代餐粉OEM代工與加工協議

代餐粉OEM代工與加工協議

2025-03-18 閱讀 8473

  加工協議書

  委托方(甲方):天津市養顏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受托方(乙方):山東中科婀嬌時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在平等互利、利益分享、風險共擔的原則下,就雙方以OEM方式合作開發生產產品事宜達成如下協議,共同遵守。

  第1條:合作產品

  產品名稱

  數量

  單價

  備注

  張先生黑大王營養代餐粉

  1.35元/袋

  第2條:訂貨和運輸

  1、甲方委托乙方加工的產品,具體的品名、規格、數量以及運輸和交貨方式以雙方的訂單協議為準,該訂單協議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2、甲方將乙方作為甲方的主要OEM供應商。

  3、乙方收到訂單后應在2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甲方確認,經確認后訂單有效。

  4、甲方不能取消乙方已生產的訂單,一旦甲方違約,將承擔全部的違約責任。

  第三條:價格的確定方式

  產品價格的計算方式為:雙方協商確認。

  第四條:技術標準及質量要求

  1、未經甲方事先書面同意,乙方不得在本協議廠址、生產線以外的地方加工或包轉產品。

  2、乙方必須嚴格按照甲方提供的(或乙方為甲方研發而提供的)工藝文件、技術標準來組織生產,進行質量管理控制。甲方簽章的技術工藝文件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3、如果乙方在沒有經過甲方的書面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更改技術標準或產品配方,乙方應當承擔因此造成的所有損失,包括但不限于甲方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物流、人員薪資費用。并且甲方保留對此事的追訴權。

  第五條:質量負責條件及期限

  1、在產品保質期內乙方保證對該產品的生產質量和乙方負責范圍內的保存和運輸始終負有法律責任。乙方應當保證所提供的貨品必須同時符合以下第2條至第4條的規定。

  2、乙方產品必須符合甲乙雙方協商確認的質量標準(驗收)標準、技術資料的要求。

  3、產品達到乙方的有關產品品質的說明和保證。

  4、產品符合有關行業和國家標準的要求。

  5、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提供全套的生產記錄,質量控制記錄,以及其他相關單證。

  6、如在本協議的有效期間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其他標準發生變化,甲方必須遵守新定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第六條:原輔材料和包裝物

  1、包裝材料、由甲方提供給乙方,費用(包括運輸費用)由甲方承擔。

  2、乙方根據甲方的生產計劃和預測準備所有的設備(人員)和輔助材料,并自負費用和風險;甲方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所需的包裝材料按照訂購的數量運送到乙方工廠。生產配方中的所有原料輔料和產品包裝物,乙方必須使用且僅能使用甲方專供的物資。

  3、乙方應當對到達的上述材料的數量進行核對。如發現有關材料在運輸途中損壞或滅失,乙方應當將該數量2天內以書面的形式通知甲方。甲方應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4、乙方須對送達的所有上述物資應自擔費用負責管理。不得出現交叉污染或與其他非甲方專供原輔料內包裝混放混用現象。

  5、所有半成品和其他包裝材料的損耗必須控制在核定范圍之內。超過核定標準的半成品和包裝材料,由乙方承擔費用,具體損耗標準有所不同,詳見相關附件。

  第七條產品驗收

  1、驗收方式為抽檢。甲方在收到產品7個工作日內不提出異議,視為認可此批產品抽檢合格。

  2、驗收的抽檢標準按照甲方已告知乙方的驗收書面標準(甲方亦可能隨時對標準進行修正)。乙方應提供政府相關部門的產品檢驗、檢疫報告。

  3、如果甲方抽檢產品不合格,得到乙方確認后,甲方有權拒絕接收該批產品,乙方必須承擔因此產生的責任,包括但不限于甲方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物流、租賃場地、人員薪資和品牌損失等費用。并且甲方保留對此事的追訴權。

  第八條食品安全責任

  1、雙方同意,當發現產品存在因乙方原因造成的食品安全質量問題或食品生產質量品質問題,乙方須承擔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如甲方因此先行對外承擔責任的,甲方有權向乙方追償,乙方必須承擔甲方造成的所有損失,包括但不限于甲方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物流、人員薪資和品牌損失等費用。并且甲方保留對此事的追訴權。

  2、第1條所述的食品安全品質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問題:指危害到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并有可能會對消費者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如:產品中發現有危害性異物、碎玻璃、鐵絲、硬的尖銳物等;食品被致病菌污染: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但是在產品運輸和保存過程中產生的除外。

  3、第八條1所述的食品生產質量品質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問題:指產品的質量的特性不符合甲方的要求。如:產品中存在頭發、蠅蟲、草梗、纖維等異物。微生物指標(細菌總數、大腸桿菌)超標。保質期內產品顏色異變、異味,包裝破損,產品尺寸超出規格、溫度超標,凈量不足等。

  第九條交貨期限

  1、當雙方簽訂本協議后,雙方以本協議作為基礎,每次訂貨都由甲方向乙方下訂單,當雙方有關人員簽字蓋章確認后即視為合格的訂貨合同。

  2、乙方須根據甲方的訂單和交付計劃按時按量完成產品的生產和交貨。

  第十條交提貨方式及費用

  1、交貨地點在甲方指定的倉庫,甲方負責貨物運輸的工作和費用。

  2、如甲(乙)方要求提前或延期交貨,應當在事先與乙(甲)方達成協議,并按協議執行。

  第十一條結算方式

  甲方與乙方簽訂訂貨協議并交納50%貨物預付款,經甲方驗收合格入庫后,交納齊全部貨款,付款方式為銀行匯款。

  第12條違約責任

  1、乙方如未按訂貨協議規定的質量標準交付定做的產品,乙方應承擔未按期交付產品為甲方造成的所有損失,包括但不限于甲方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物流、人員薪資等費用。并且甲方保留此事的追訴權。

  2、乙方逾期交付定做產品,應由乙方償付違約金,每逾期一天,按照逾期交付產品價款總額的百分之一償付違約金,

  3、乙方逾期五個工作日未能交付甲方定做的即視為不能交付定做產品。乙方不能交付定做產品的,應向甲方償付不能交付產品的金額的200%作為違約金,另外必須承擔甲方所產生的所有間接損失,包括但不限于由此產生的物流、人員薪資損失等費用。

  4、甲方訂單產品入庫后貨物超過15日者,乙方每天按照貨物價值的千分之一收取甲方的貨物保管費。45日未提取的貨物乙方每天按照貨物價值的5%收取甲方的貨物保管費。

  第十三條保密條款

  1、“機密信息”表示乙方從甲方所得到和學到的,以及乙方為甲方所研發的相關信息、物質材料、公司信息、合作信息及相關事項。乙方為甲方所研發的相關信息和物質資料,所得的完整或是不完整的內容,也屬于“機密信息”,并且乙方應當在第一時間告知甲方所有信息和物質材料。

  2、乙方同意對以上“機密信息”進行保密。在沒有經過甲方的書面允許下,不可以為了乙方公司的利益或其他個人、公司的利益,對其他的個人、公司或團體直接或間接的泄露該信息,

  3、任何一方一旦違約,將承擔由此產生的所有法律責任和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另一方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品牌損失等費用,并且雙方保留對此事的追訴權。任何一方員工違反“機密信息”條款,由其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第十四條產品宣傳條款

  1、甲方所作的一切廣告宣傳,如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甲方承擔全部責任。

  第十五條不可抗力

  1、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不能預見,對其發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在本協議規定的履行期限內,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本合同或產品訂單的,應在24小時之內書面向對方通報理由,經有關主管部門證明后,可以允許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不履行,并可根據情況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乙方由于不可抗力造成貨品質量不符合本合同規定的不以違約論。對這些產品的處理方法,可由協議雙方協商決定。

  第十六條解決糾紛方式

  1、當協議履行期間發生糾紛時,甲乙雙方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2、本協議有限期從*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合同履行期間,雙方不得隨意變更和解除合同,如有未盡事宜,雙方應共同協商作出補充規定,補充規定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3、本協議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

  乙方:

  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

  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

  地址:

  地址:

  簽訂日期:*年*月*日

篇2:委外加工質量保證協議

  機密文件

  文件版本:A/0

  協議編號:DS20**0706-01

  質量保證協議

  協議類別:委外加工質量保證協議

  委托方(甲方):深圳市帝碩微電股份有限公司

  加工方(乙方):

  A、為保證產品質量及雙方業務的健康發展,本著平等合作的原則,經深圳市帝碩微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方)及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簡稱乙方)友好協商后,制定本協議。

  B、甲、乙雙方應嚴格遵守相關協議中的各項規定及要求,因違背協議而導致經濟損失時,違約方必須負全部責任,并按協議內容賠償對方所有經濟損失。但不包括由于不可抗拒的之自然力造成的經濟損失。

  C、本協議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協議從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直至雙方重新簽訂協議之前有效;

  D、雙方在履行本協議時若發生爭議,應友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雙方同意由甲方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處理。

  E、本協議所指的加工產品為:MID、一體機等相關電子產品

  F、本質量協議之解釋權歸屬深圳市帝碩微電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1、品質保證體制:

  1.1乙方應嚴格貫徹ISO9001:2000質量體系,以保證充分滿足甲方所需求的產品品質;

  1.2乙方需發揮領導帶頭作用、在工廠內積極推廣全員參與質量管理、引領全體員工持續改善來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1.3乙方需定期展開質量培訓與考核、建立質量目標、制定品質改善計劃與實施、積極組織各項品質革新活動以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1.4乙方的生產設備、測試設備需滿足甲方關于MID、一體機等產品生產制造要求并定期保養及校正,以達到最佳狀態;

  1.5乙方需不斷改善生產作業環境、提升員工滿意度等條件來滿足甲方的產品生產制造要求;

  1.6甲方有責任提供品質及技術成熟的機型委托乙方生產,對于設計不成熟導致量產困難的,乙方有責任配合甲方實施改進;

  1.7甲方有義務對乙方品質的實現過程進行培訓、指導與監督,乙方必須積極配合;甲、乙雙方有責任為產品質量的提升不斷努力;

  1.8乙方應不斷完善生產工藝、建立內部體系審核機制,確保來料、制程、出貨得到嚴格有效的控制,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來提升產品質量。

  1.9乙方務必需定期組織品質周例會、品質月度例會,總結來料、制程、出貨的品質問題,查出問題根源并采取可行的措施進行糾正與預防;甲、乙雙方必須最少每】月定期組織一次品質檢討與革新會議,對于甲乙雙方反饋且達成共識的問題,責任方必須嚴格執行!

  2、技術質量保證:

  2.1原材料的質量保證:

  2.1.1甲方有責任提供給乙方BOM、ECN、樣品承認書等技術資料,乙方檢驗時參照執行。對于某些特定或有特殊要求的零件,甲方應提供檢驗方法。

  2.1.2乙方的來料檢驗必須參照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國際標準。如GB2828.1-20**正常一次抽樣Ⅱ(AQL:致命缺陷CRI:0;主要缺陷MAJ:0.4;次要缺陷MIN:1.0)。乙方必須建立一套來料檢驗標準和方法,該標準和方法需征得甲方確認后方可實施。

  2.1.3乙方要對檢驗結果負責。當乙方發現原料品質不良超出正常標準時,應立即通知甲方品質人員。甲方和乙方根據具體情況按以下方式處理:

  2.1.3.1屬于設計、樣品的問題:

  甲方承擔責任,包括由此產生的必要的相關費用;

  2.1.3.2屬于供應商來料問題:

  由甲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最終判定退貨、返工、讓步接收等對策處理:生產緊急時,乙方可落實有償返工,返修用的補料由甲方提供(工廠采購的物料除外)。如果涉及加工/返工難度過大或工時過長,乙方提出異議后,甲乙雙方商討制定出最佳解決方案。

  2.1.3.3屬于乙方檢驗過失問題:

  乙方承擔責任,包括由此產生的費用、涉及的半成品和成品的返工費用以及遲延交貨而導致的一切損失等。

  2.1.3.4乙方未履行及時通知義務(如不良率大于10%且生產出不良品達100PCS以上)導致甲方的損失擴大的,甲方有權就損失擴大部分要求乙方承擔。甲方收到乙方問題反饋時,一個工作日內回復結果,如一個工作日之內未作回復乙方可轉拉,導致損失由甲方承擔。

  2.1.4乙方的倉儲區域必須嚴格區分良品區、不良品區、ROHS區、呆滯料區并標識清楚,確保可追溯,確保存儲環境/安全滿足物料的質量要求并妥善保管、使用。特別對于靜電、潮濕敏感物料,開封后剩余的物料必須立即按原包裝要求處理;

  因乙方保管不當造成原材料損壞或丟失,乙方須按甲方的原材料成本的價格對甲方進行賠償,其它因此而帶來的損失也全部由乙方承擔。

  2.1.5甲方應確保物料來料到工廠(結構料)批次合格率≥90%,電子料合格率≥95%,低于目標時,乙方應積極配合甲方組織供應商檢討、輔導,連續3個月仍達不到目標時,甲方應對供應商作出處罰甚至淘汰措施。

  2.1.6甲方品質檢驗過的物料,如有對某種缺陷判定特采的,乙方則按甲方判定結果使用,不能對同種缺陷作退料處理。因此若產生的后果由甲方承擔。任何特采必須讓供應商因此付出特采的代價。

  2.1.7對于乙方檢驗不合格物料,甲方應在2個工作日處理完,須退貨的物料甲方應責令供應商在3個工作日內取走不合格貨物,經甲方確認后的制程來料不良物料應責令供應商在5個工作日內退回;

  2.1.8因甲方提供物料持續發生不合格,造成乙方檢驗成本增加,由甲方責令供應商承擔;同一批次物料需檢驗3次(含3次)以上,甲方對供應商按每批次扣款200元。

  2.1.9由于供應商來料不良過高、生產緊急的情況下,乙方接到甲方通知,乙方有義務協助甲方挑選加工物料特采上線,但由此產生的工時費用經駐廠工程師確認,由甲方責令供應商承擔;

  2.2制程質量管理:

  2.2.1乙方務必確保車間所有員工經過培訓后才能上崗(特別是關鍵崗位)、定期開展作業技術培訓并考核。乙方生產線員工必須做到自檢、互檢,做到互相監督共同參與過程品質管理。

  2.2.2乙方須建立明確的產品QC工程圖/PFMEA、生產流程圖、作業指導書等各類作業指引,乙方必須保證作業員嚴格執行工藝紀律;甲方對乙方的生產工藝文件提出意見或優化要求時,乙方應積極分析并配合改善。

  2.2.3乙方的PIE、QE、生產等技術管理人員必須確保每天跟進生產、優化生產工藝流程、跟進不良品的確認與糾正,確保生產順暢;

  2.2.4甲方的駐廠工程師、乙方IPQC每天必須對首件、生產工藝、物料、設備、過程不良品進行監督審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生產過程得到有效的監督與控制。

  2.2.5乙方須建立生產和測試以及維修相關品質記錄,按要求提供給甲方;并按甲乙雙方約定的統計手法,進行制程品質的統計、監控、分析和改善;

  2.2.6甲方對乙方制程進行確認或稽核時,乙方予以積極配合;甲方提出的制造過程問題點,乙方應積極分析并進行改善,如果乙方不配合改善導致的一切損失,甲方有權讓乙方全部承擔。

  2.2.7生產中任何設備、工具必須有專人調試、每天必須有點檢記錄,包含但不限于防靜電環、電批、烙鐵、測試儀器等。

  2.2.8乙方必須建立5M1E(人、機、料、法、環、測)變更管理流程,如有涉及到相關方面的變更,必須填寫好機型。

  2.2.9從量產2K開始,乙方應保證非甲方原因產品的一次直通率達到95%以上;制程生產過程達不到設定的目標時,乙方應及時分析并給出改善措施,必要時,在甲方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實施停線處理(停線一定要經過甲方同意),相關損失乙方承擔;若為甲方原因,由甲方給出改善措施(包括狀態產品的處理對策),乙方負責落實,相關損失甲方承擔;

  2.3制程不良處理與改善:

  2.3.1乙方應建立完善的《產品標識與追溯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確保不合格品有完善的程序文件來指導控制。

  2.3.2乙方在生產過程中發現重大的品質異常,應立即通知駐廠工程師并及時聯絡甲方品質人員(郵件、電話或書面)。

  2.3.3任何的制程品質異常,乙方工程部、品質部要發揮積極作用,及時分析,調查不良根本原因并采取對策糾正來滿足生產,并且要追究責任人、落實預防措施。

  2.3.4乙方生產過程中QC必須100%自檢,當檢查出不良品后,需將不良品進行標識、區分隔離放置,當同一種不良超過3%時及時匯報給上級管理人員,必要時經甲方同意時可采取停線處理。

  2.3.5乙方維修人員應先修理前3項不良壞機,如實填寫修理報表。當同一種不良原因超出5%時必須立即反饋上級管理人員并協同相關人員一起控制不良品。維修之后的機器必須從生產線第一個工位投入,必須經過每一道工序檢查。

  2.3.6生產過程中發現不良超過5%若雙方判定屬于設計原因的,乙方不能解決時應及時通知甲方品質人員、工程人員,甲方應在2小時內采取措施處理。

  2.4現場稽核:

  2.4.1甲方為確保乙方品質保證體系有效的執行以確保乙方出貨品質,甲方可隨時安排對乙方進行稽核,乙方應予積極配合并能提供相關資料;

  2.4.2乙方必須在甲方要求的日期內改進稽核中出現的問題點,并把改善結果通報甲方;如果改善效果達不到甲方的要求,甲方有權要求乙方停產限期整頓,直到改善效果達到要求為止.

  2.5產品變更:

  2.5.1產品需要更改時,乙方應有甲方書面批準方可對產品進行更改,甲方應在書面文件中明確更改時間、更改前狀態物料/半成品/成品的處理意見;未經甲方書面批準,乙方若擅自進行更改,乙方需負責由此引起的所有后果;

  2.5.2乙方應按甲方提供的追溯方法建立產品的可追溯性,對每臺產品進行標識;尤其是物料或軟件有重大變更或者改善后物料需要與改善前區分,需記錄成品的S/N號以備甲方后期追蹤.

  2.6出貨檢驗及不良品處理:

  2.6.1為確保產品滿足出貨要求,甲方品質和乙方品質對出貨產品每批都應做出貨檢查,如實制作抽檢報告并妥善保存,如有需要,甲方可以隨時查閱乙方的所有檢驗紀錄,乙方必須予以配合。

  2.6.2出貨檢驗抽樣計劃按照GB/T2828.1-20**,執行;以行業標準、國標、產品特性、技術指標等來判定合格與否。

  2.6.3乙方每批供應的產品在交付甲方品質人員驗收時批次合格率應不小于98%,故障為不穩定或經甲方確認放行的原因除外。

  2.6.4當甲方抽檢到不合格批次時,甲方向乙方發出《成品檢驗異常單》,乙方必須進行分析、改善,并在一個工作日內根據《成品檢驗異常單》內的內容描述對不合格批次進行改善、返工,并在兩天之內提供可行的《糾正與預防措施報告》。如果分析屬于乙方責任,甲方有權追究乙方責任。

  2.6.5甲方抽檢到發現不良屬于乙方的原因后,乙方則務必按甲方要求進行處理,處理過程必須有甲方管理人員高度重視并全過程跟進、驗證效果。

  2.6.6如果甲方成品檢驗發現不良,乙方未落實改進,甲方人員有權責令改善,如果不良屬于生產作業不良,甲方將對乙方進行處罰。

  2.6.7當甲方檢驗乙方送檢產品連續五批中有兩批不合格時,甲方有權要求乙方加嚴檢驗;如果同一批連續兩次返工還是不合格現象,甲方將對乙方進行加倍處罰(詳見質量考核)。

  2.7包裝、出貨:

  2.7.1包裝:

  乙方應按甲方提供的包裝樣機或包裝作業要求對出貨產品進行包裝、稱重、掃描S/N號、標識等。

  2.7.2出貨:

  2.7.2.1甲乙雙方發貨前確認物流運輸方式,乙方規范裝、卸貨物的要求,確保質量與安全;若選擇第三方物流,則要有監督、追溯措施。

  2.7.2.2甲方收貨后,如發現所收貨物少件、訂單混淆或產品質量不符合時,則甲方應于一個月內判定結果并通知乙方確認。

  2.7.2.3成品出貨時,乙方應同時將所出貨產品的S/N號、箱號及經過加工廠QA抽檢過的S/N號等相關數據以電子檔形式發送給甲方備案。

  2.7.2.4成品出貨物流倉后,由于質量缺陷需退回工廠返工,乙方有責任按照甲方計劃時間從物流倉把成品運回工廠返工,如屬于乙方的問題則乙方承擔所有損失。

  2.8其它方面:

  2.8.1產品數據方面:

  2.8.1.1

  乙方務必每天、每周及時記錄來料檢驗報表、首件記錄表、QC報表、修理報表、老化報表、QA報表等。

  2.8.1.2乙方必須定期進行質量數據匯總,包含但不限于:每日IQC檢驗日報表、QC品質日報表、修理日報表、QA檢驗日報表;

  每周批次不良(重大不良)生產總結報告、IQC周總結報告;每月月度品質總結月報表、相關8D報告等。

  2.8.2.1不良物料退料:

  2.8.2.1.1甲方于計劃變更等特定原因需要乙方把良品物料調回時,乙方應積極配合,若需要對已經拆封使用的物料退回的必須按照原包裝要求處理后方可退回,若因乙方原因造成的退回物料品質問題,甲方有權拒絕接收并追究乙方由此給甲方造成的損失。

  2.8.2.1.2甲乙雙方明確每周退料的固定時間,由乙方每周統計退料明細表、嚴格按不同物料區分、標識,退料事宜必須實事求是、嚴格細致。如果乙方退料中有混料、標識不清、以假亂真的,甲方有權拒收。

  2.8.2.1.3生產過程中發現貴重物料問題的處理:乙方必須先進行責任判定分類后通知甲方,由甲乙雙方進行共同確認,明確原因、界定責任,雙方簽字后方可退料,必要時甲方可以聯系物料供應商協助處理。當不良物料責任判定出現爭議而且甲、乙方都不能給出令對方信服的證據時,原則上甲乙雙方各承擔一半;

  當乙方提交處理的不良品中有被誤判的良品時(經甲乙雙方都確認為良品),退回乙方使用。

  2.8.2.1.4不良物料判定完畢,屬乙方責任的物料:所有無法修復的不良物料全部退回甲方,超出甲乙雙方協商的損耗部分由乙方按照甲方提供的單價進行賠償;

  對于可以進行修復的物料,由甲方協助聯系物料供應商進行返修,相關費用由乙方承擔。返修回來的物料需要經過乙方確認合格后才能上線使用。

  2.8.3退料、工時確認:

  2.8.3.1工廠的不良物料退料需駐廠工程師確認、簽字。

  2.8.3.2所有涉及返工、挑選等異常工時需實事求是統計、填寫,工時費用、罰款單需由甲方駐廠工程師確認簽字,否則不會生效。

  2.9質量考核:

  2.9.1考核標準:

  2.9.1.1IQC檢驗及時情況:普通物料3天內檢驗完成,緊急物料4小時內必需完成檢驗(1天內不能超過4批緊急物料,超過4批則不考核),每批物料每延遲一天處罰200元。

  2.9.1.2工藝紀律執行情況:甲方駐廠人員每天不定期巡檢乙方來料檢驗、組裝、測試、包裝和QA工序,如果發現乙方由于沒有按照甲方給出的書面要求執行時,有權責令乙方管理人員及時糾正,如果乙方在1小時之內未糾正的,除承擔因沒有執行甲方要求造成的損失外,甲方對乙方每次罰款100元。

  2.9.1.3成品出貨不良情況:

  2.9.1.3.1甲方OQC成品檢驗時發現不良如屬于生產工藝問題,甲方對乙方首次每批次處罰500元。

  2.9.1.3.2甲方OQC成品檢驗發現屬于作業不良反饋乙方后,下批還是出現完全相同的問題(未作改善),則甲方對乙方每批次處罰增加到800元。

  2.9.2實施要求:

  2.9.2.1以上考核的不良結果由甲方駐廠工程師(已授權)或甲方以郵件掃描方式當天之內開出處罰單,乙方在24小時內確認屬于事實后簽字并回傳給甲方。

  2.9.2.2每月5日前,甲方把考核結果發給乙方,乙方在2個工作內確認完畢,存在爭議的雙方最高層、雙方品質、PMC確認,5個工作日內完成索賠扣款。

  3、售后不良處理:

  3.1甲方重大客訴及售后退機中,若為乙方責任,甲方有權要求乙方進行返工。乙方除承擔甲方客戶對甲方的索賠和甲方其它直接損失外,甲方可以根據客訴影響的大小對乙方進行索賠3千元到5萬元不等;

  3.2甲方重大客訴及售后退機中,責任判定出現爭議而且甲、乙方都不能給出令對方信服的證據時,原則上甲乙雙方各承擔一半;

  3.3.其它按照《委托加工合同》處理;

  4、協議補充:

  4.1整機驗收標準需按照甲方提供的檢驗規范執行。

  4.2對本合同中未制訂的事項,雙方可本著誠懇合作的態度,另行達成補充協議;補充協議是本協議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4.3如因履行本協議產生糾份,雙方應友好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甲、乙雙方同意將提交相關機構處理。

  4.4本協議一式兩份由甲、乙雙方各執一份,自簽字或蓋章之日起生效。如需甲乙雙方重新簽訂質量保證協議生效之日起,此協議自動失效.

  甲方:深圳市帝碩微電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龍觀東路3號金龍華廣場商務大廈1502(公章)

  授權質量代表簽名:

  日期:

  乙方:

  地址:(公章)

  授權質量代表簽名:

  日期:

篇3:注塑加工廢氣處理方案

  注塑加工業廢氣處理方案

  注塑是現代塑料加工生產中常用的一種工藝,產品通常使用橡膠注塑和塑料注塑,在使用過程中,該工藝產生的廢氣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將會對大氣造成破壞性影響。

  注塑機在注塑加熱過程中產生有機廢氣,其主要成分為粉塵顆粒物、非甲烷總烴類等有害物質。該廢氣有刺激性氣味、略含毒性,對人體健康有較大的危害。無組織排放的苯乙烯、甲苯、有機廢氣等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很大損害,所以塑料廠生產線廢氣不得不慎重處理。

  目前,在對注塑廢氣處理時采用的工藝主要有以下幾種:

1、炭吸附

  炭吸附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回收技術,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劑(粒狀活性炭和活性炭纖維)的多孔結構,將廢氣中的VOC捕獲。將含VOC的有機廢氣通過活性炭床,其中的VOC被吸附劑吸附,廢氣得到凈化,而排入大氣。

  當炭吸附達到飽和后,對飽和的炭床進行脫附再生;通入水蒸汽加熱炭層,VOC被吹脫放出,并與水蒸汽形成蒸汽混合物,一起離開炭吸附床,用冷凝器冷卻蒸汽混合物,使蒸汽冷凝為液體。若VOC為水溶性的,則用精餾將液體混合物提純;若為水不溶性,則用沉析器直接回收VOC。因涂料中所用的“三苯”與水互不相溶,故可以直接回收。炭吸附技術主要用于廢氣中組分比較簡單、有機物回收利用價值較高的情況,其廢氣處理設備的尺寸和費用正比于氣體中VOC的數量,卻相對獨立于廢氣流量;因此,炭吸附床更傾向于稀的大氣量物流,一般用于VOC濃度小于5000PPM的情況。適于噴漆、印刷和粘合劑等溫度不高,濕度不大,排氣量較大的場合,尤其對含鹵化物的凈化回收更為有效。

2、光催化氧化

  光催化氧化技術是利用特種紫外線波段,將廢氣分子破裂,打斷其分子鏈,同時,通過分解空氣中的水和氧,使其成為具有高活性的臭氧或自由羥基,從而氧化廢氣分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加入催化劑,可提高反應速率和處理廢氣的效率,從而達到凈化廢氣的目的。

  光催化氧化技術是目前適用范圍較廣,技術也較成熟的一種VOCs處理方法。

3、等離子催化氧化

  等離子體催化技術適用范圍廣,凈化效率高,尤其適用于其它方法難以處理的多組分惡臭氣體,如化工、醫藥等行業。但是一次性投資巨大,且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有機廢氣經等離子激發、離解活化,然后活化的廢氣經高能射線在稀有金屬氧化物表面,與廢氣中的氧氣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

4、焚燒技術

  焚燒技術包括高溫焚燒和催化燃燒,在國外較為成熟應用也較為廣泛,適合處理高濃度、小風量的VOCs,對整個技術的安全性與氣密性要求較高。處理大風量、低濃度的VOCs時需要有相關的濃縮技術對其進行前處理。

  工作原理:高溫焚燒,就是將廢氣中的有機成分在高溫條件下進行燃燒處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催化燃燒則是在其中燃燒時借助催化劑的作用,降低反應所需的溫度,讓廢氣再室溫下即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注塑廢氣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成分,比如丙烯腈、非甲烷總烴、氯乙烯等,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將對車間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脅,同時對環境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