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市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在學科教學和實踐中所需要的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教師落實有效課堂教學、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專業素養。根據《z市教育發展十大工程》的規劃項目,市教育局決定實施z市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教師發展為本,以提升教師學科素養為突破口,堅持“面向全體、系統規劃、扎實有效”的原則,著力提高我市中小學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促進我市基礎教育質量再上臺階。
二、行動目標
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于20**年啟動,利用5年時間,開展全市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中、小學、學前、特殊教育在職專任教師學科素養培訓、考核和比賽活動,從以下五個方面達成預期目標:
(一)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加強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圍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教學能力、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開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二)明確校本培訓學時,所有學校在職專任教師每年完成24學時,5年內完成120學時的校本培訓,并有90%以上教師通過學科素養年度考核,獲得合格證書。
(三)通過學科素養比賽,以賽帶訓,以賽促學,為教師搭建一個專業成長、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臺,總結推廣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
(四)積極探索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有效途徑,開展教師教育專題研究和改革實驗,建立健全培訓項目制度,研發和編寫教師培訓課程與教材。
三、具體任務
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是融培訓、考核和比賽為一體的系統工程。培訓是基礎,考核是保障,比賽是促進。
(一)培訓
校本培訓是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的主陣地,更是本次提升行動的基礎和關鍵所在。校本培訓內容以課程與課堂為核心,按年度分主題逐年推進,重在結合教學工作,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加強實踐反思和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能力和指導學生學習能力,促使教師專業水平不斷發展。
1.培訓對象:全市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中、小學、學前、特殊教育的在職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可自選一門學科參加培訓。
2.培訓主題和內容:
主題內容要點
教育專著閱讀①教師每年至少閱讀1本教育教學專著;
②開展名著導讀、讀書學習會等交流活動。
指導學生學習①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學生學習特征和學習現狀;②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典型錯誤并提出改進意見;③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
專業知識與技能①研讀課標和教材,熟悉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明白“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②根據課標、教學任務和學生,制定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課時(單元)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設計、組織教學過程,研究習題、知曉習題的價值;③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作業,能評價試題和命題;④能進行教學診斷、教學研究和改進。⑤熟練掌握教學技能(如導入、語言、板書、總結、現代教育技術、情境創設、互動交流、課堂問題處理等)和學科專項技能(如實驗、視聽、演講、藝術等)
科學知識與人文素養了解哲學、科學、歷史、文學和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豐厚文化功底。
教育專著閱讀由市教師教育院每年推薦學科閱讀書目,具體書目另行通知。
3.具體安排:
各學段培訓主題和內容年度安排見附表。學校可根據自身特點和教師崗位特點安排教師完成素養提升培訓內容,可根據校本培訓主題年度安排執行,可采取隨教學階段組織安排,也可適度增加校本培訓主題和內容。
(二)考核
考核是保障,通過考核,促進校本培訓質量提高,促進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
每年8月,組織教師參加考核。考核內容以當年培訓主題及內容為主,強調實際運用,考查教師學科專業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分析評價指導學生的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技能。
1.考核對象:全市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中、小學、學前、特殊教育的在職專任教師。市第一層次骨干教師自愿參加;女教師年滿50周歲,男教師年滿55周歲自愿參加。
2.考核形式:統一測試與抽查考核相結合,
3.組織實施:縣(市、區)教育局和市直學校自行組織測試;縣(市、區)教育局負責本區域的教師考核抽查,市教師教育院負責市直學校教師考核抽查。
4.獎懲措施:每年考核結束,各縣(市、區)、市直學校公布優秀率、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年度考核優秀率不超過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15%,不合格率原則上控制在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5%以內。凡年度考核不合格教師,校本培訓中的“讀書、專業知識與技能”等項目學時(共15學時)不予認定,不得參加當年的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考核優秀者,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量化考核中加5分。
(三)比賽
為深化教師素養提升行動,每年在各學科考核的基礎上,推選考核成績優秀者參加比賽,開展展示和交流活動,為教師成長搭建新平臺,以發現培養一大批具有較高學科素養的骨干教師,總結推廣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
1.對象:考核中成績優秀的教師代表。
2.內容:比賽內容分“教學綜合能力”和“教學技能”兩類,與當年培訓和考核內容相一致。具體項目內容另行通知。
3.組織:比賽由市教師教育院組織,采取學校、學區、縣、市逐級選拔的方式。市級比賽采取團隊參與,各縣(市、區)、市直學校選派團隊分A、B兩組,A組為年齡40周歲及以上教師,B組為年齡40周歲以下教師。比賽設個人獎和團體獎。具體參賽項目、方式、人數另行通知。
四、實施步驟
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分步實施,逐步推進,全員參與。具體安排如下:
(一)20**年2月開始,市直、鹿城、甌海、龍灣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幼兒園啟動試點,開展學科素養提升行動校本培訓。
(二)20**年9月開始,全市中小學全面啟動,開展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并按年度計劃實施。
(三)20**年8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考核。
(四)20**年12月,組織第一次全市教師學科素養比賽。
五、組織保障
z市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既是一次教師崗位練兵活動,更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綜合文化知識的重要載體。它不僅僅反映教師的水平,更反映一所學校、一個地區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為此,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發動并組織好學校和縣域層面的各項具體活動。
(一)為了有效開展z市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z市教育局成立領導小組。組長戚德忠,副組長朱照滿、潘建中、王振中,成員由計財、中小教、職教、督導等處室負責人組成。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z市教師教育院。王振中兼任辦公室主任。
各縣(市、區)及學校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全面規劃、認真組織開展培訓、考核和比賽工作。
(二)市、縣(市、區)教師培訓機構要切實加強對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的業務統籌和專業支持;定期召開工作例會,指導學校做好校本培訓;建設校本培訓基地學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做好教師學分登記審核,加強校本培訓管理;組織學校間交流,探索優勢互補,幫助農村、山區學校開展培訓,促進教師隊伍的均衡發展。
(三)學校要根據校本培訓主題及年度安排,結合本校實際,有機整合常規教學教研工作,開展豐富多元富有特色的教師學科素養研修活動,力求把培訓、考核、比賽各個環節做實做細做精做出實效。
(四)市、縣校要設立專項經費,為教師參加培訓學習、考核和比賽提供必要條件。
(五)建立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的管理、評估和激勵機制,力求活動的科學、規范、實效。將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納入校長辦學目標管理和年度考核目標體系,作為校長績效考核和學校評優、評先的重要內容。對工作推進有力成績優異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不能有效組織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的學校,當年不得參加縣級及以上各項先進單位(集體)評選,校長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優秀并予通報批評。
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2:小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的讀書活動方案
根據《溫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溫教師〔*〕2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教師發展為本,以提升教師學科素養為突破口,堅持“面向全體、系統規劃、扎實有效”的原則,著力提高我校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水平,努力促進我校教育質量上一個臺階。
二、行動目標
我校將利用5年時間,對在職專任教師學科素養培訓、考核和比賽活動,從以下四個方面達成目標:
(一)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加強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圍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教學能力、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開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二)明確校本培訓學時,在職專任教師每年完成24學時,5年內完成120學時的校本培訓,并有90%以上教師通過學科素養年度考核,獲得合格證書。
(三)通過學科素養比賽,以賽帶訓,以賽促學,為教師搭建一個專業成長、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臺。
(四)積極探索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有效途徑,開展教師教育專題研究和改革實驗,建立健全培訓項目制度。
三、具體任務
(一)培訓
校本培訓是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的主陣地,更是本次提升行動的基礎和關鍵所在。校本培訓內容以課程與課堂為核心,按年度分主題逐年推進,重在結合教學工作,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加強實踐反思和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能力和指導學生學習能力,促使教師專業水平不斷發展。
1.培訓對象:全校在職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可自選一門學科參加培訓。
2.培訓主題和內容:
主題
內容要點
教育專著閱讀
①制定讀書方案,教師每年至少閱讀1本教育教學專著;
②開展名著導讀、讀書學習會、積極撰寫讀書征文評比等交流活動。
指導學生學習
①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學生學習特征和學習現狀;②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典型錯誤并提出改進意見;③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評價學生學習的能力。
專業知識與技能
①研讀課標和教材,熟悉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明白“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②根據課標、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制定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課時(單元)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設計、組織教學過程,研究習題、知曉習題的價值;③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作業,能評價試題和命題;④能進行教學診斷、教學研究和改進。⑤熟練掌握教學技能(如導入、語言、板書、總結、現代教育技術、情境創設、互動交流、課堂問題處理等)和學科專項技能(如實驗、視聽、演講、藝術等)
科學知識與人文素養
了解科學、歷史、文學和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豐厚文化功底。
(二)考核
考核是保障,通過考核,促進校本培訓質量提高,促進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
每年8月,組織教師參加考核。考查教師學科專業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分析評價指導學生的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技能。
1.考核對象:全體在職專任教師。女教師年滿50周歲,男教師年滿55周歲自愿參加。
2.考核形式:統一測試與抽查考核相結合,
3.組織實施:縣教育局統一組織測試。
4.獎懲措施:每年考核結束,公布優秀率、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年度考核優秀率不超過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15%,不合格率原則上控制在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5%以內。凡年度考核不合格教師,校本培訓中的“讀書、專業知識與技能”等項目學時(共15學時)不予認定,不得參加當年的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考核優秀者,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量化考核中加5分。
(三)比賽
1、單項評比
(1)讀書征文評比:從*年起,每年2月份開通教師讀書征文評比網絡上傳端口;并把讀書征文的參賽率與校本培訓工作評估結合起來。
(2)名優教師文本解讀觀點報告評比
(3)單項技能評比
2、教學綜合能力比賽
為深化教師素養提升行動,每年在各學科考核的基礎上,推選考核成績優秀者參加教學綜合能力比賽,開展展示和交流活動,為教師成長搭建新平臺,以發現培養一大批具有較高學科素養的骨干教師,總結推廣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
(1)對象:考核中成績優秀的教師代表。
(2)內容:比賽內容為“教學綜合能力”。
(3)組織:
比賽由縣教育局組織,采取學校、學區逐級選拔的方式。
1)學區(或直屬學校)級比賽的辦法由學區(或直屬學校)擬定。
2)縣級比賽分為初賽和復賽。
3)在縣級比賽基礎上推薦一定名額組團參與市級比賽,選派團隊分a、b兩組,a組為年齡40周歲及以上教師,b組為年齡40周歲以下教師。比賽設個人獎和團體獎。
四、實施步驟
具體安排如下:
(一)*年下學期全面啟動,開展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并按年度計劃實施。
(二)*年10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考核。
(三)*年12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比賽。
五、組織保障
(一)為了有效開展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我校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鄭偉
組員:邵海銀鄭小忠邵潔蕾邵聯菊劉海鷗
永嘉縣碧蓮鎮中心小學
*年9月
篇3: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總結
小學語文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總結
本學期響應上級號召,我校大力掀起教師學科素養提升活動,我也根據自己的情況,我進行了學科素養提升。通過一學期的努力,我覺得自己學科素養有所提升,讓自己更好的服務于教育事業,奠定了基礎。現對此工作作總結
我進行了以下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和能力:
首先認真學習政治法律。作為黨員,本學期我積極參加了學校和局里組織黨員學習和培訓活動,公共課培訓《公務員學法用法讀本》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學習,了解到憲法,刑法,未成年法等,因此我要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學習各項法規,用法來保護孩子的各項權利掌握各項規程、綱要,及時了解孩子各階段的發展和需要,熱愛自己的事業。
其次提高專業文化水平。新課程的實施,迫切要求廣大教師提高專業化水平。教師的專業包括學科專業和教育專業兩個方面。教師應成為學科知識的專家和學科教育兩個方面的專家。既扎實的學術根底,又要有學術的前沿意識,掌握現代教育手段。我從以下幾方面做了提升: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工作計劃
(二)教師個人業務工作計劃
(三)加強自身的教學基本功
(四)提高反思性教學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我時刻提醒自己要為人師表,所以,在專業方面不斷充實自己的,嚴格要求自己:抽出業余時間,認真研讀教材、教參,提升課堂技能技巧。加強平時批改、評輔作業。在語言能力,專業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上訓練自己,爭取每天都有新的變化。其次,我每節課后都進行教學反思,教案二次修改,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三、學習進修方面
開學初,我為自己定下了讀書計劃,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每學期至少學習兩本教育理論專著,不斷豐富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和能力。積極參加舉辦的各種講座,定期進行相互交流研討。認真貫徹落實聽課評課制。珍惜每次外出參加培訓和學習制度,并寫出感想及反思。本學期,我讀了《做最好的老師》、《愛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小學語文教學》……在認真閱讀這些書籍的同時,我一邊做筆記,一邊寫心得,并努力把讀書獲得的知識,應用在課堂上。本學期,我雖然沒有參加第一輪學校舉辦的學科素養比賽,但我借助校園網學習了其基礎知識,本次比賽讓我對自己有了全新的認識,取長補短,更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為下學期參加學校舉辦的學科素養測試奠定了一很好的基礎。
另外,我還動手寫了下水文,重視自身習作能力的培養。寫作能提升我們語言表達的能力。口頭語言由于可以借助手勢、表情和交談對象及隨時反饋與溝通。因此,有時口頭語就顯得不完整、不準確。這就是生活中常見到的有的人很健談卻不會寫。而書面語言就必須要求十分完整和精寫。文章中若出現用字不當,語意不通這類現象,就很容易讓人感覺到。課堂上一個語意清晰、出口成章的老師一定會深受學生們喜愛。教學效果自不待言喻。寫作也能提升我們的閱讀品質。
當然,我還要嚴格出勤,做好其他工作。我在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的充電,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
教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