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高級中學突發事件緊急避險疏散預案

高級中學突發事件緊急避險疏散預案

2025-06-03 閱讀 5910

  一、演習目的:

  為了確保學校師生的人身安全,培養學生在發生火災和自然災害(地震、洪水、臺風等)等緊急情況時的應變、自我保護和安全迅速有序地離開現場的能力,同時提高宿舍管理人員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教師在安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恪盡職守,減少或避免師生的傷亡。

  二、組織領導

  組長:zz

  副組長:zzzzzz

  組員:zzzzzzzzzzzz

  工作人員:學生處安保處后勤處生活指導體育教師班主任校醫相關課任教師

  三、演練時間、信號、集合地點

  1、時間:20**.5.9

  2、緊急疏散信號:學校統一發放信號,以消防警報為信號,并配合學校廣播統一指揮。

  3、疏散路線:按照平時*的路線,遵循就近原則,聽從現場指揮。

  4、集中地點:學校運動場。

  四、演習前的準備事項

  1、學校要提前一到兩天發出演練的通知和相關要求

  2、學校準備校園廣播、滅火器等

  3、參加演練的人員要每個人準備一塊濕毛巾

  4、演練時每個樓梯安排一位老師負責學生的安全

  五、演習的注意事項

  1、學校發生緊急情況需要疏散學生時,上課教師指揮學生撤離。按照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此時的上課老師是該班的負責人,教育學生首先要冷靜,穩定學生情緒,同時指揮學生開啟前后門,有序的組織學生分別從兩扇們迅速撤離。一樓人員就近在教室前后出口處離開教學樓,二樓以上的班級按照指定的路線撤離。

  2、每一樓層樓以及樓梯處的老師負責指揮學生,引導學生有序撤離,杜絕擁擠踩踏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學生離開后才能離開,離開前還要檢查所負責樓層及教室、寢室是否有人。

  3、要求在疏散時按指定的路線行走,防止出現無序的局面,所有參加演練的老師要牢記行走的路線,并清楚的告知學生,讓學生明白如何行走。(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撤離)

  4、在撤離過程中,一定要按照訓練的路線,不能隨意改變;同學之間不推不擠,要相互幫助,發揚先人后己的風格;不能從扶手下滑,不能一步跨幾個臺階;不能把安全出口堵住,要快速離開樓梯口和出口;應急人員要快速到位,時刻提醒學生注意,不擠不推,保證學生安全。

  5、學生撤離教室后,要服從學校的統一指揮安排,到學校的操場集中。

  六、疏散路線及順序

  教學樓:A、B、C樓四層5個樓道30個教室

  A樓:負責人馬富強

  二樓207班、208班走西側樓梯,209班走東側樓梯(二樓先行)

  二樓指揮教師:zzzzzz

  三樓204班、205班走西側樓梯,206班走東側樓梯

  三樓指揮教師:zzzzzz

  四樓201班、202班走西側樓梯,203班走東側樓梯

  四樓指揮教師:zzzzzz

  A樓各層檢查教師:二樓zzzzzzzz

  所有人員到一樓后沿A樓前道路,向西由第二入口進入操場

  B樓:負責人zz

  一樓同學向西直接到操場。

  一樓指揮教師:110班zz111班zz112班zz

  二樓107班、108班走西側樓梯,109班走東側樓梯。(二樓先行)

  二樓指揮教師:zzzzzz

  三樓104班、105班走西側樓梯,106班走東側樓梯。

  三樓指揮教師:zzzzzz

  四樓101班、102班走西側樓梯,103班走東側樓梯。

  四樓指揮教師:zzzzzz

  B樓各樓層檢查教師:一樓zz二樓zz三樓zzzzzz

  二、三、四樓沿B樓前道路向西,由第四入口進入操場;

  C樓:負責人zz

  二樓210班、211班走A、C樓連接通道樓梯,212班走東側樓梯

  二樓指揮教師:210班zz211班zz212班zz

  三樓116班、214班走B、C樓連接通道樓梯,213班走東側樓梯。

  三樓指揮教師:213班zz214班zz116班zz

  四樓113班、114班走A、C樓連接通道樓梯,115班走東側樓梯。

  四樓指揮教師:113班zz114班zz115班zz

  東側樓梯出來的同學往后面食堂和教學樓之間的大路繞行至操場。

  C樓各層檢查教師:二樓zz三樓zz四樓zz

  寢室疏散路線:

  地下室出口負責人:zzzzzz

  一樓:101寢室-114寢室人員從西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前、后門撤出;115寢室-128寢室從中間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西門撤出;129寢室-138寢室從東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東側前、后門撤出,快速到操場集中。負責人:zzzzzz

  二樓:201寢室-214寢室人員從西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前、后門撤出;215寢室-228寢室從中間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西門撤出;229寢室-238寢室從東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東側前、后門撤出,快速到操場集中。負責人:zzzzzz

  三樓:301寢室-314寢室人員從西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前、后門撤出;315寢室-328寢室從中間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西門撤出;329寢室-338寢室從東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東側前、后門撤出,快速到操場集中。負責人:zzzzzz

  四樓:401寢室-414寢室人員從西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前、后門撤出;415寢室-428寢室從中間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西門撤出;429寢室-438寢室從東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東側前、后門撤出,快速到操場集中。負責人:zzzzzz

  五樓:501寢室-514寢室人員從西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前、后門撤出;515寢室-528寢室從中間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西門撤出;529寢室-538寢室從東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東側前、后門撤出,快速到操場集中。負責人:zzzzzz

  六樓:601寢室-614寢室人員從西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前、后門撤出;615寢室-628寢室從中間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西門撤出;629寢室-638寢室從東側樓梯下樓,到地下室后從東側前、后門撤出,快速到操場集中。負責人:zzzzzz

  七、演習程序

  1、發現火情、斷電、啟動警報、打開安全門

  2、值班人員立即打119報告消防指揮中心同時報告學校各管理部門和主管領導

  3、指揮同學們疏散

  4、指揮人員滅火(滅火器和消火栓)

  5、消防中隊到達火災現場,寢室4樓407室有人員受困,消防隊員用云梯解救被困人員;

  二樓有人員受傷,急救人員用擔架將人救出。

  6、全體人員疏散到安全場地,清點人數,各班主任清點本班應到人數和實到人數報年級主任;各年級主任匯總本年級應到人數和實到人數報現場總指揮。

  總指揮總結。

  演習總指揮:zz

  教學樓管理:zz

  寢室管理:zz

  操場管理:zzzzzzzz

  學生處工作人員崗位:

  工具房道路交叉口zz

  C樓東側樓梯口zz

  醫務人員崗位:

  醫務室zz

  運動場zz

  心理干預人員:zzzz

  總務處工作人員崗位:

  配電房zz

  旗桿下zz

  攝像拍照:zz

  廣播室:zz

  應急車輛:浙Azzzz919司機:zz

篇2:創建平安校園突發事件疏散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我校為創建平安校園,確保師生安全,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防范安全事故發生,切實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所造成是危害,尤其是當各種安全緊急情況出現時能得到妥善有效的處理,特制訂本安全應急預案,以備不虞。

二、演練目的: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學校安全工作計劃,本著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思想,以預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特別是群死群傷惡性事故的發生為目標,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通過預防突發事件應急疏散演練,讓學生學到有關的安全防護知識,做到有事不慌、積極應對、自我保護的目的,確保學校一方平安。

三、本方案適應范圍:

(一)由于建筑質量造成教學樓出現坍塌時;

(二)教學樓內發生火災時;

(三)地震、空襲、爆炸等災害發生時;

(四)其他不可預知預測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等。

四、疏散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當發生緊急情況時,首先要以維護學生和教職工的生命安全為本,盡快安全有序地做好人員的疏散工作。

(二)快速反應,減少損失的原則。當發生火災、地震等災害時,要迅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安全自救,盡可能減輕傷亡和減少國家財產損失;同時應及時向公安、消防以及當地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有關情況;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生產自救。

五、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責任:

(一)學校成立由校長為組長,行政領導和相關人員參與的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落實應對緊急情況下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并根據情況分析制定適合本校情況的工作方案;同時負責安排、審查疏散的演練工作方案,協調學校各科室之間出現的問題;負責對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救助、聯系、協調等工作。

組長:x

副組長:x

成員:*各教研組長

(二)以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為核心,成立相關的組織工作機構,分別負責制定和完善安全保衛、宣傳教育、組織管理、對外聯絡、緊急救治等工作機制,確保各工作機構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正常運轉。

1.安全保衛組。

人員:*

由總務處負責落實、協調,組織相關人員參與。負責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通道的維護,進入校園人員的監督,食品、水、電、通信以及物資的供應等,并協助救援人員進行救助,維護現場秩序。

2.宣傳教育組。

人員:*各班主任

由大隊部負責落實,組織年級段長、班主任參與。負責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學生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自救,在緊急情況下協同學校做好學生的疏散和安置工作。

3.組織管理組。

人員:*、任課教師

由教務處協調,體育組負責落實,全體教師參與。任課教師負責及時組織學生按照疏散路線有序撤離危險區域,體育組做好安全區域內(集結場地)的人員管理、調動工作,并協助班主任統計人數,及時向領導小組成員匯報。

4.對外聯絡組。

人員:*

由校長室牽頭,教導處協調,做好與當地政府、上級主管部門、相關協作單位、教職工及學生家長等方面的聯系與溝通,及時匯報學校突發事件處理的進程等。

5.醫療救助組。

人員:*、校醫

由校長室、工會協調,醫務室負責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成立醫療救助小組,及時救助受傷人員;同時做好急重患者的搶救工作、向當地醫療機構求助,做好重傷員的治療;負責對災后地區的疫情監控和消毒工作,防止傳染病發生。

六、緊急情況下疏散工作的實施預案:

(一)疏散的原則

進行疏散撤離時,要根據災害的具體情況本著“安全快速、就近撤離”的原則馬上撤離危險區域,到指定安全區域集結。在撤離過程中不可東張西望,不能再收拾物品。要做到:①遇事不慌,頭腦冷清。②判明情況,思考對策。③積極自救,互幫互助。④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二)疏散的路線與要求

當災害發生時以學生所在教室學生當時位置確定疏散路線。

根據班級位置和學生人數的實際情況確定疏散路線,制作疏散線路圖。

1.當時在教室上課的教師迅速組織學生排成兩路隊,帶領學生按出操次序下樓疏散。

2.兩位班主任老師立即趕到班級樓道口等待本班學生,正班主任在前,副班主任在后帶領本班學生迅速撤離到操場(若只有一位班主任老師則在后,前面由路隊長帶領),按升旗儀隊伍位置安排呈做操隊型集結隊伍。

3.上體育課的班級立即在操場集合,由上課的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到安全地帶集結。

4.在功能教師上課的班級,由上課老師組織從最近的路線撤離。

5.帶領本班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后,男教師則應立即根據指揮命令,參加救護組工作或組織滅火工作。

(三)集結的位置與要求

學生撤離教學樓后應迅速到操場指定位置集結(集結地點按照升旗儀式比賽所站的位置排列隊伍)。集結后班干部要認真核對人數,檢查傷病情況,并及時將準確情況向現場指揮人員匯報。

(四)緊急疏散的啟動

1.為了提高疏散的熟練性,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學校安排演練時可啟動緊急疏散程序。

2.當災害發生或即將發生時由學校發出警報,啟動緊急疏散程序。

(五)重點部位相關責任人

重點位置

東邊樓梯

西邊樓梯

一層

*

二層

*

三層

*

四層

*

(六)疏散時相關人員的責任

1.當突發事件發生時,由學校大隊部通過廣播、電鈴、警鈴、哨音或其他方式發出警報,全體教職工應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到指定位置組織學生進行疏散。任課教師作為安全疏散的第一責任人,要及時停止授課并組織學生進行撤離,當學生全部離開教室后任課教師與學生同步撤離,并及時觀察、處理突發事件。

2.總務處要及時開啟安全通道的大門,保證通道暢通;并及時關閉電源等設備,組織人員進行搶險自救準備。

3.校長室、大隊部協助醫務室緊急成立救助站,設立明顯標志,做好救護準備;并協助教導處做好人員的疏散指揮與集結調動等工作。

4.校長室、教導處要配合學校做好受傷人員的家屬接待與善后處理工作,并與相關部門開展聯絡工作。學校校長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學校情況。

5.體育組教師到各出口處指揮學生快速撤離,維護疏散秩序,控制、分流人員,確保學生不因擁擠造成傷害。

七、紀律要求:

在預防突發事件應急疏散演練過程中按分工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責任制,凡在執行本方案過程中,因瀆職、不服從指揮、不及時處理,從而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篇3:校園突發事件疏散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我校為創建平安校園,確保師生安全,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防范安全事故發生,切實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所造成是危害,尤其是當各種安全緊急情況出現時能得到妥善有效的處理,特制訂本安全應急預案,以備不虞。

二、演練目的: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學校安全工作計劃,本著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思想,以預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特別是群死群傷惡性事故的發生為目標,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通過預防突發事件應急疏散演練,讓學生學到有關的安全防護知識,做到有事不慌、積極應對、自我保護的目的,確保學校一方平安。

三、本方案適應范圍:

(一)由于建筑質量造成教學樓出現坍塌時;

(二)教學樓內發生火災時;

(三)地震、空襲、爆炸等災害發生時;

(四)其他不可預知預測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等。

四、疏散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當發生緊急情況時,首先要以維護學生和教職工的生命安全為本,盡快安全有序地做好人員的疏散工作。

(二)快速反應,減少損失的原則。當發生火災、地震等災害時,要迅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安全自救,盡可能減輕傷亡和減少國家財產損失;同時應及時向公安、消防以及當地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有關情況;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生產自救。

五、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責任:

(一)學校成立由校長為組長,行政領導和相關人員參與的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落實應對緊急情況下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并根據情況分析制定適合本校情況的工作方案;同時負責安排、審查疏散的演練工作方案,協調學校各科室之間出現的問題;負責對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救助、聯系、協調等工作。

組長:x

副組長:x

成員:*各教研組長

(二)以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為核心,成立相關的組織工作機構,分別負責制定和完善安全保衛、宣傳教育、組織管理、對外聯絡、緊急救治等工作機制,確保各工作機構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正常運轉。

1.安全保衛組。

人員:*

由總務處負責落實、協調,組織相關人員參與。負責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通道的維護,進入校園人員的監督,食品、水、電、通信以及物資的供應等,并協助救援人員進行救助,維護現場秩序。

2.宣傳教育組。

人員:*各班主任

由大隊部負責落實,組織年級段長、班主任參與。負責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學生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自救,在緊急情況下協同學校做好學生的疏散和安置工作。

3.組織管理組。

人員:*、任課教師

由教務處協調,體育組負責落實,全體教師參與。任課教師負責及時組織學生按照疏散路線有序撤離危險區域,體育組做好安全區域內(集結場地)的人員管理、調動工作,并協助班主任統計人數,及時向領導小組成員匯報。

4.對外聯絡組。

人員:*

由校長室牽頭,教導處協調,做好與當地政府、上級主管部門、相關協作單位、教職工及學生家長等方面的聯系與溝通,及時匯報學校突發事件處理的進程等。

5.醫療救助組。

人員:*、校醫

由校長室、工會協調,醫務室負責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成立醫療救助小組,及時救助受傷人員;同時做好急重患者的搶救工作、向當地醫療機構求助,做好重傷員的治療;負責對災后地區的疫情監控和消毒工作,防止傳染病發生。

六、緊急情況下疏散工作的實施預案:

(一)疏散的原則

進行疏散撤離時,要根據災害的具體情況本著“安全快速、就近撤離”的原則馬上撤離危險區域,到指定安全區域集結。在撤離過程中不可東張西望,不能再收拾物品。要做到:①遇事不慌,頭腦冷清。②判明情況,思考對策。③積極自救,互幫互助。④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二)疏散的路線與要求

當災害發生時以學生所在教室學生當時位置確定疏散路線。

根據班級位置和學生人數的實際情況確定疏散路線,制作疏散線路圖。

1.當時在教室上課的教師迅速組織學生排成兩路隊,帶領學生按出操次序下樓疏散。

2.兩位班主任老師立即趕到班級樓道口等待本班學生,正班主任在前,副班主任在后帶領本班學生迅速撤離到操場(若只有一位班主任老師則在后,前面由路隊長帶領),按升旗儀隊伍位置安排呈做操隊型集結隊伍。

3.上體育課的班級立即在操場集合,由上課的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到安全地帶集結。

4.在功能教師上課的班級,由上課老師組織從最近的路線撤離。

5.帶領本班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后,男教師則應立即根據指揮命令,參加救護組工作或組織滅火工作。

(三)集結的位置與要求

學生撤離教學樓后應迅速到操場指定位置集結(集結地點按照升旗儀式比賽所站的位置排列隊伍)。集結后班干部要認真核對人數,檢查傷病情況,并及時將準確情況向現場指揮人員匯報。

(四)緊急疏散的啟動

1.為了提高疏散的熟練性,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學校安排演練時可啟動緊急疏散程序。

2.當災害發生或即將發生時由學校發出警報,啟動緊急疏散程序。

(五)重點部位相關責任人

重點位置

東邊樓梯

西邊樓梯

一層

*

二層

*

三層

*

四層

*

(六)疏散時相關人員的責任

1.當突發事件發生時,由學校大隊部通過廣播、電鈴、警鈴、哨音或其他方式發出警報,全體教職工應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到指定位置組織學生進行疏散。任課教師作為安全疏散的第一責任人,要及時停止授課并組織學生進行撤離,當學生全部離開教室后任課教師與學生同步撤離,并及時觀察、處理突發事件。

2.總務處要及時開啟安全通道的大門,保證通道暢通;并及時關閉電源等設備,組織人員進行搶險自救準備。

3.校長室、大隊部協助醫務室緊急成立救助站,設立明顯標志,做好救護準備;并協助教導處做好人員的疏散指揮與集結調動等工作。

4.校長室、教導處要配合學校做好受傷人員的家屬接待與善后處理工作,并與相關部門開展聯絡工作。學校校長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學校情況。

5.體育組教師到各出口處指揮學生快速撤離,維護疏散秩序,控制、分流人員,確保學生不因擁擠造成傷害。

七、紀律要求:

在預防突發事件應急疏散演練過程中按分工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責任制,凡在執行本方案過程中,因瀆職、不服從指揮、不及時處理,從而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