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學學生傷害及意外事故處置預案

中學學生傷害及意外事故處置預案

2025-06-03 閱讀 7921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學生傷害及意外事故等突發事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切實保障我校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營造“文明、和諧、平安、穩定”校園環境,依據《學生傷害事件處理辦法》、《教育部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我校學生發生的傷害及意外事故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主要包括學生群體斗毆突發事件,學生校內外意外傷亡事件,學生自殺自殘事件,學生失蹤事件和嚴重心理危機事件等。

  二、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原則。維護廣大學生的根本利益,保護學生生命財產安全,營造和諧校園環境,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是學校應急處理工作的出發點和主旨。

  (二)預防為主原則。把應對突發事件的各項工作落實到學生日常管理之中,建立健全安全隱患、矛盾糾紛排查整改和調處機制。加強基礎工作,完善安全網絡建設,增強預警分析,做好預案演練,提高防范意識,將預防與應急處置有機結合起來,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三)分組負責、快速反應原則。建立學校、教研組(部門)、學生班級三級預防、控制、處置學生突發事件平臺,分級負責,協調配合,以便在突發事件的發現、報告、應急處置等主要環節中實現應對靈敏、運轉高效、處置規范。

  三、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學生傷害及意外事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分管安全工作的校領導

  成員:黨總支委員、校級領導班子成員、學工處、教務處、校辦公室、總務處、科研處的正副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團委書記、校醫

  工作小組負責學生傷害及意外事故等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由分管學生工

  作的校領導負責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主要職責如下:

  (一)了解和掌握學生傷害及意外事故等突發事件的情況,控制局面,遏制事態發展,并及時將重大惡性突發事件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二)及時調研和分析工作情況,提出預防和處置各類傷害及意外事故等突發事件預案的指導意見和相關措施;

  (三)組織和協調各方面力量處置傷害及意外事故等突發事件,并密切配合公安機關等相關機構做好對事件的調查和善后處理工作;

  (四)總結事件教訓,提出整改措施,修訂相關預案,教育相關人員提高警惕,增強預見性,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及時地處置類似事件。

  四、各類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一)群體斗毆突發事件

  群體斗毆突發事件是指多人參與斗毆,對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和辦公秩序造成惡性影響的事件或系列事件。

  處置程序:

  1.事件上報及搶救

  學生在發生群體斗毆,故意傷害等重大惡性事件時,知情者應立即報告學工處或保衛組,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處置,防止事態擴大;如果受傷學生需要搶救的,須在第一時間送往附近醫院搶救。

  2.事件處理

  學工處、保衛組得知情況后應在第一時間相互通報情況,并在第一時間安排人員趕赴事發現場,負責調解沖突、組織維護現場秩序和救護工作,并做好現場保護工作,便于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如果發生重大治安事件,要及時報警。如果受傷學生已經轉送醫院搶救治療的,相關人員應趕往醫院協助救治工作。

  學工處在了解事故的主要經過后,應立即報告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和其他小組成員,通知當事學生所在班級或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員趕赴現場處理善后工作或趕赴醫院協助搶救治療。

  事故如果特別嚴重或傷害特別巨大,學工處應立即報告分管領導及校長,工作組匯總情況后,一小時內報告市教育局和公安機關。

  3.通知家長

  當事學生所在班主任得到情況后,應立即與受害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將受傷或死亡學生的基本情況告知家長。情況嚴重的,應立即通知家長來校處理學生救治和善后處理工作。

  4.事故調查

  保衛組牽頭,學工處及各部門配合開展事件的調查,如果事件發生在校外且公安機關已經介入的,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如果公安機關尚未介入但涉及到重大治安問題的應與公安機關取得聯系,并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處理。

  5.善后處理

  工作小組和班主任負責做好受傷害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工作和安撫工作,校長室負責統一宣傳口徑,掌握輿論導向。

  事故處置結束后,工作小組應召開專題會議,及時總結并制定類似情況的預防措施,并將事件的過程和處理結果形成書面材料備案。

  (二)學生意外傷害事件處置預案

  學生意外傷害事件,一般指學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間,包括學校組織的校內外各項活動、公益任務、學生實習、軍訓等活動中、乘坐交通運輸工具時,發生的學生遭受人身損害的意外事件。

  處置程序:

  1.人員搶救與事件上報

  學生發生意外傷害事件,知情人應立即組織人員實施救治并報警,迅速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傷勢嚴重的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同時應及時將情況報告班主任。班主任獲悉后,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立即向學校分管領導匯報。

  2.通知家長

  班主任應及時向學工處匯報有關情況,并及時以適當方式通知當事人家長。

  3.事故調查

  學工處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和當事人所在班級有關人員積極開展搶救和事故調查工作。

  4.善后處理

  工作小組負責安排專人,做好受傷害學生家長的接待和安撫工作。意外傷害學生住院期間,幫助家屬做好相關護理工作。

  學工處組織相關部門和學生所在班級相關人員,配合公安機關調查了解事件的起因,并配合公安、醫療、保險等機構和學生家人做好事故認定、理賠、處理等善后處理工作。

  校長室負責統一宣傳口徑,掌握輿論導向。

  (三)學生自殺事件處置預案

  自殺是一個人以自己的意愿與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的行為。它是一種人類生理、心理、家庭、社會關系及精神等各種因素混雜而產生的偏差社會行為。

  處置程序:

  1.事件上報及組織搶救

  發現學生自殺事件,知情人員應立即向110、120報警,并將情況向學工處和當事人所在班班主任報告,同時迅速實施必要的救治,求助過程中應盡可能保護現場;當事人所在班班主任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組織人員及時將當事人送醫院救治。

  2.通知家長

  班主任要迅速查清自殺學生的個人信息及事件經過,及時將情況上報學工處,并以適當方式通知當事人家人,組織相關人員保護好現場。

  3.事件調查

  學工處和保衛組應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和當事人所在班級相關人員配合公安機關保護、勘察、處理現場,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和相關信息,協助公安機關調查和處理善后事宜。班主任要做好家長的接待與安撫工作。

  4.善后處理

  校長室負責統一口徑,掌握輿論導向。

  學校根據公安機關的調查結論,由學校指定相關人員負責向當事人家屬解釋,對當事人周圍的人員,尤其是同寢室的同學,應采取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和安撫措施,避免產生更大范圍的應急性心理危機。

  對自殺未遂的人,在其病情和精神比較穩定后,由班主任配合其家長辦理請假、休學或退學等相關手續,并負責將其送至醫院或家中休養治療。

  (四)學生失蹤事件處置預案

  學生失蹤事件是指在正常教學學習活動時,學生兩天及以上沒有參加學校正常的學習活動,未請假而又不知去向。

  處置程序:

  1.事件上報

  發現學生失蹤,知情人員應迅速向當事人所在班班主任或學校領導報告。班主任應立即查清學生相關個人信息及當事人失蹤前的情況,通過學生干部及熟悉當事人情況的學生分析學生可能去處。組織人員尋找失蹤學生。在無法查明學生去向的情況下,班主任應在半小時之內將情況向學工處報告,同時通知學生家長。

  2.組織尋找

  學工處和保衛組及時向學校領導、公安機關報告情況,并努力通過多種途徑組織相關人員尋找。

  3、班主任應及時查清學生離校出走或失蹤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在失蹤事件的處置過程中,班主任、學工處要注意做好記錄,與學生家人保持良好的溝通,盡可能取得家長的支持、理解和參與。

  4.事后處理

  學工處在全面調查了解學生失蹤事件起因的基礎上,提出處理意見,對當事人批評教育,直至根據學校相關規定做出處理。

  (五)學生心理危機事件處置預案

  學生心理危機是指學生運用通常方式不能應對目前所遇到的情形而出現的嚴重心理失衡狀態。

  處置程序:

  1.信息報告

  發現學生有嚴重心理疾患或有自殺傾向時,知情人應立即向當事人所在班班主任或學校領導報告。

  2.實施監護

  學工處應迅速查清學生相關個人信息及學生的基本情況,根據需要成立監護小組,在學校心理咨詢人員指導下,將當事人轉移到安全地點,實施24小時監護,并通知其家長來校商定解決辦法,同時向校領導匯報相關情況。

  對有傷害他人傾向的當事人,由保衛組予以控制,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相關人員安全;對已實施傷害他人行為的當事人,則主要由學校保衛處配合公安予以控制。

  3.組織治療

  調查摸清基本情況和控制局面后,學校組織心理咨詢人員配合學生家長對當事人的心理進行診斷,經診斷當事人需立即進行治療的,由班主任負責配合其家長辦理請假、休學或退學等相關手續,安排專人將當事人安全送至相關醫院或家中進行治療。

  4.善后處理

  相關手續一旦辦理完畢,班主任不得繼續讓其滯留學校,以免影響心理康復或再次發生意外。

  當事人愈后申請復學時,需向學校提供具有心理健康狀況鑒定資格的醫院出具的康復證明,由學校心理咨詢人員對其進行心理訪談,并經學校指定醫院鑒定確診康復后,方可辦理相關復學手續。

  當事人復學后,班主任應定期了解其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關心學生的思想生活,特別是原發病的誘因,應指定專人予以關注,必要時可向學工處匯報相關情況。

  五、其它工作

  (一)單位相關人員負責配合地方公安等部門和學工處查清學生傷害及意外突發事件的起因、過程和影響,要在認真調查、取證、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突發事件綜合報告。

  (二)傷害及意外事件受害人及其家人的安撫工作主要由工作小組指定專人和班主任負責。

  (三)對傷害及意外事件中傷亡人員及其家人的賠償、撫恤、救濟、補助等工作,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學校相應規定。接待家人的有關人員在不了解政策時不能隨便解釋,具體標準由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有關政策,指定專人予以解釋,避免由此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四)參與傷害及意外事件處置的相關人員要增強責任心,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并及時溝通情況。對傷害及意外事件遲報、漏報、瞞報、虛報;對獲悉發生傷害及意外事件而未及時到位進行處置的;或在處理傷害及意外事件過程中犯有嚴重過錯的,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相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篇2:實驗中學意外傷害事故處理預案

  一、制訂本預案目的:

  為了預防和減少校內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保障學生健康成長,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方法》的精神,結合本校實際,制訂本預案。

  二、可能引發校內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

  1.課間學生追逐打鬧;

  2.學生自行到校或放學后滯留學?;顒?

  3.體育活動中不慎碰到、摔倒;

  4.學校使用的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失修或場地房屋和設備等維護管理不當,不符合國家和本市的安全標準;

  5.學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或未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6.實驗缺乏指導、操作不當;極個別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三、預防方法:

  1.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2.加強對教師的師德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觀念。

  3.加強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以及場地房屋和設備的安全檢查,發現隱患,立即整改。

  七、處理程序:

  i.事發階段的有關工作和注意事項:

  1.以最快的速度把受傷學生送往醫院救治(傷勢嚴重的送區級以上醫院),保留車票和發票。

  2.及時通知家長。

  3.報告。一般事故三天內書面報教育局業務科室,重大事故立即電話報局辦和業務科室,事后再詳細書面匯報,同時向有關保險公司報出險。

  4.重大事故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一般由校長、副校長、政教主任、年部主任等組成)。

  5.調查取證(被調查人是未成年人要有班主任或監護人在場并且簽名,調查人員應兩名,記錄內容要實事求是,不誘導、不威嚇逼供)。

  ii.事故處理階段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1.依法調解原則:根據學生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條款規定接待學生家長,注意不要信口開河、隨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的分寸。

  2.一次性解決原則:學生事故的善后處理不解決住房、戶口、升學和工作;一個事故一次解決,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決;如家長不同意,可提醒家長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iii.事故處理結尾階段的工作和注意事項:

  1.起草《協議書》。《協議書》要寫清協議雙方的身份,學生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事發時間、地點),雙方達成的協議,雙方簽名等內容。

  2.給付補償金。數額小的可支付現金,數額較大的用現金支票支付,家長收到補償金后均要出具收條。

  3.保險理賠。提供以下材料給保險公司:(1)《協議書》復印件,(2)病歷卡復印件及醫藥費發票原件和復印件。

篇3:高中學生校園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淳高高中學生校園意外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為加強和改進學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師生員工健康、平安地工作、學習、生活,打造平安校園,防范師生安全事故發生,并能快速、及時、妥善處理突發的安全事故,切實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級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從我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預案。

  一、領導組織機構。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z各班班主任

  二、報告與報警。

  1、學生出現意外傷害事故,課內外發生的由當事人直接向班主任、年級主任、教導處、值日領導和分管校長報告,晚上就寢發生的由管理員向總務主任報告。

  2、凡出現重大惡性校園意外傷害事故,年級主任、分管校長必須及時報告校長,由校長向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如有必要,還要向公安機關報警。

  3、報警及有關人員電話:

  報警電話:z;急救電話:z;

  校長室電話:z學校醫務室電話:z

  教導處電話:z總務處電話:z

  校長辦公室電話:z傳達室電話:z

  三、應急與處理。

  1、接報后,有關領導、值周人員、應急處理人員、后勤保障人員和其他人員迅速趕到現場。

  2、由現場職務最高者組織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按照程序逐級向上報告,及時告知學生家長。

  3、不管是什么樣的校園意外傷害,傷者要及時送醫務室或醫院治療,并組織老師和學生進行護理,直至移交給家長為止。

  4、如是校內毆斗事件,立即向校長室和保衛科報告,除迅速控制局面、平息事態外,應將雙方主要責任人和有關人員帶離現場,其余人員疏散。

  5、如是社會人員來校鬧事且較為嚴重的,須立即撥打“110”。

  6、應急處理過后,學校應組織力量介入調查或協助公安機關調查事發原因。

  四、注意事項。

  1、處理群體性事件的原則是:迅速平息、減輕傷亡、保護學生、控制事態。

  2、年級或班級組織學生開展大型活動,須向學校有關領導提前提出申請,包括活動目的、活動內容、安全防范措施、帶隊老師等在內的書面申請,經同意后方可組織實施。

  3、學校要對學生宿舍、活動場所、體育設施等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查,排除安全隱患;還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4、學生在校期間,班主任不得關手機。學校值日校長當班期間24小時必須把手機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