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控制程序制度

安全控制程序制度

2024-07-22 閱讀 9496

1、總則

⑴目的

①安全生產控制程序(第三條至第七條)規定了安全過程的控制要求、以設備施工為主的安全、環境保護要求,實現安全生產,確保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②環境因素、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及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第八條至第十二條),規定了持續進行環境因素/危險源的辨識和風險評價方法,以便實施必要的控制措施。旨在保證工作者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保證工作環境、辦公環境以及相關社會環境符合國家/行業/地方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的要求,并對確定的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作出應急準備與響應,以預防或減少疾病、傷害的發生,預防或減少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⑵范圍

①安全生產控制程序適用于項目部的安全生產控制與管理。

②環境因素、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及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適用于項目部辦公區、施工作業區的環境因素/危險源辨識、評價及更新。適用于項目部潛在的事故緊急情況的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

2、基本內容

⑴定義和縮寫

①三級安全教育:指對新員工進分公司時進行的公司級、項目部級、班組級安全教育。

②入場安全教育:指對進入新施工現場時進行的安全教育。

Ⅰ《安全手冊》、《安全護照》:一航局頒發的關于安全生產管理的管理規定及安全常識。

Ⅱ環境:組織運行活動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氣、水、自然資源、植物、動物、人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Ⅲ環境因素: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Ⅳ重要環境因素: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

③常規活動:指在實現產品的過程中按照正常操作程序進行的活動。本程序中主要指正常的施工生產、設備運行。

④非常規活動:指在實現產品的過程中不是按照正常操作程序進行的活動。本程序中主要指設備的臨時檢修、保養和設備的試運行。

⑤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

⑥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

⑦七個方面:向大氣排放、向水體排放、固體廢棄物、土地污染、社區和相關方、原材料和自然資源、其它地方性問題。

⑧七種類型:機械能、電能、熱能、化學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機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⑨LEC法:通過分析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作業人員暴露于這種環境和事故后果的嚴重性,來確定作業條件危險性大小的評價方法。

3、職責

⑴本程序由項目部安技科歸口管理,負責項目部安全文明施工的監督和管理,制訂每年項目部的安全管理方案并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的監督和管理,負責對施工環境保護、文明施工方面的運行控制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以及編制分公司環境管理方案,負責編制本單位環境控制計劃。

⑵相關部門職責

Ⅰ設備科負責機械設備的安全性能、安全防護設備的管理。

Ⅱ設備科負責對機械設備進行日常維護、監控并保證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

Ⅲ物資科負責勞動保護用品的購置、保管和發放。

Ⅳ人事科負責對員工的培訓。

⑶安技科對安全生產實施具體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制訂每年項目部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4、工作程序

⑴開工前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方案的編制、依據、實施、評審

①安全管理方案的編制

方案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現狀、目標、指標、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支持條件、啟動時間、完成時間等,針對重大風險制訂控制

計劃;項目部在方案編制過程中,對擬實施的方案,人力、物力及財力的配備,具體的行動計劃及時間等,召集有關部門及安全領導小組會議進行評審,并記錄評審結果。

②安全管理方案的依據:

方案制訂依據:管理方針、計劃、目標和指標;相關安全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安全管理現狀;分公司所覆蓋產品的特性;施工現場作業條件、項目地方類別和相關方的要求;人力、物力及財力情況。

③安全管理方案的實施:

方案制訂完成后交公司審批,通過后發布管理方案及相應的文件,落實到作業現場或工作崗位。各級職能部門應落實控制計劃,將方案用于安全控制。

④安全管理方案的評審:

安技科對管理方案運行情況進行評審和檢查,相關部門對本部門管理方案的有效性及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并報安技科,保存檢查和評審記錄。

⑵安全教育和培訓:

①新入分公司員工應進行公司級、項目部級、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并建檔。

②按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和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的教育和考核。

③特種作業培訓:對特種作業人員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必須經政府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并按規定由安技科和勞資科組織特種作業人員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參加年審、復試和換證。

④職業健康安全傷害事故的調查處理按《不合格(事故/事件)控制程序》(QG/YHS-JZ003-2005)執行。

⑤對職業危害的控制

Ⅰ施工現場可能存在的職業健康安全危害的確定,按《環境因素、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控》(QG_YHS020-2009)進行。

Ⅱ針對工作可能存在的職業健康安全危害應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中制訂相應的措施予以控制,此類危害指可能接觸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或產品。

Ⅲ項目部對相關部門編制的職業危害控制計劃和措施予以審查及批準,并在檢查管理方案運行情況時一并檢查職業危害控制情況。

⑶安全技術交底

①施工現場所有設備都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由機務科會同安技科編制安全技術交底書并經生產經理批準后執行,并由施工員協同安全員和機務員進行設備安全技術交底。

②安全技術交底由設安全、機務負責人主辦,編制并下達《安全技術交底通知書》,一式四份(存檔機務科、安技科部門負責人,作業班組各一份),向參加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其中包括施工全過程中安全技術操作及其安全防護的規定和注意事項。

③安全技術交底后,雙方必須在《安全技術交底通知書》中簽字確認,否則不許施工。

⑷施工環境控制前的準備

①根據《環境因素、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控》(QG_YHS020-2009),識別與評價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因素。

②對識別、辯識的重要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確定環境控制的目標與指標,制訂控制計劃。實施環境控制的對象識別、辨識的所有環境因素,包括來自相關方的,尤其是重要環境因素。

③實施環境控制的方法

項目部各部門根據環境控制需要,確定符合國家/行業/地方法律法規、規范標準要求的目標、指標,提出環境控制計劃,以及設施和環境配置要求,報分公司批準后由項目部各部門負責組織具體實施。工作過程中各部門負責對本部門負責的工作場配備的設施和環境進行日常維護、監控,并保證各個工作過程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同時利用現有的或編制的制度、辦法,包括管理性的控制措施,消弱環境因素的影響。

⒕環境管理方案及環境控制計劃的編制、依據、實施、評審

Ⅰ環境管理方案和環境控制計劃的編制:

環境管理方案和環境控制計劃主要內容包括:環境現狀、目標、指標、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支持條件、啟動時間、完成時間等,針對重要環境因素制訂控制計劃;分公司在控制計劃編制過程中,對擬實施的方案、人力、物力及財力的配備、具體的行動計劃及時間等,應召集有關部門進行評審,并記錄評審結果。

Ⅱ環境管理方案和環境控制計劃的依據:

環境管理方案和環境控制計劃的制訂依據管理方針、計劃、目標和指標;相關環境的法律、法規的要求;環境管理現狀;分公司所覆?蓋產品的特性;分公司的作業條件。

Ⅲ環境管理方案和環境控制計劃的實施:

方案項目部審批后發布,落實到工作崗位。項目部各部門應落實控制計劃,用于環境控制。

Ⅳ環境管理方案和環境控制計劃的評審:

項目部安技科組織相關部門對管理方案運行情況進行評審和檢查,檢查、評審記錄應保存。

⑸工作環境控制要求

①項目部及項目部各工地實行施工區域、辦公區域和生活區域分離的現場布置。

②工作現場應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劃分各工作區域,防止不利影響。

③辦公區域和生活區域的布置,應根據辦公區域和生活區域的功能和用途,充分考慮能源、采光、采暖、通風等要求,并應考慮環境因素(如污水排放、固態廢棄物的控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而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④工作的各種輔助設備和環境條件應確保滿足工作需要及對環境的要求。

⑤工作過程有強噪聲產生時,應采取減噪或隔聲措施;有廢氣、廢水、煙霧產生的,應配有合適的排放系統,以保證施工環境和工作人員健康不受影響或損害。

⑥機械設備及物料應擺放整齊有標識,保持施工場地清潔,做到工完場清料凈。

⑹環境因素、危險源控制

①項目部根據本單位《環境因素評價表》/《危險源評價表》,按控制值從大到小排列,填寫《環境因素清單》/《危險源清單》,并報公司安技部備案。

②不同控制值環境因素/危險源的控制:

Ⅰ控制值小于組織可容許風險值時,環境因素/危險源不必進行整改;

Ⅱ控制值在組織可容許風險與組織認定的重大環境因素/危險源之間時,分公司制定相應整改措施,重新進行評價。

Ⅲ控制值達到一定范圍,組織認定為重大環境因素/危險源的,

項目部制定相應整改措施,制定應急計劃。

③出現下列情況的,環境因素/危險源清單需要更新并重新進行評價:

Ⅰ當設備施工場所發生變化時;

Ⅱ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方針發生變化的;

Ⅲ當地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的規定及要求發生變化的;

Ⅳ相關方有新的要求的;

④安全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的范圍及確定

Ⅰ安全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的辨識范圍及確定應考慮組織生活、活動、服務的全方位、全過程。

Ⅱ環境方面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主要包括:火災、爆炸、臺風、油品污染等。

Ⅲ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機械傷害、觸電、墜落、臺風、火災、爆炸、食物中毒以及在作業過程中引起的中毒、職業疾病等。

Ⅳ分公司根據《重大環境因素清單》/《重大、危險源清單》,確定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

⑺應急計劃的制定

根據國家法律、行業規范和企業內部管理規定,遵照當地政府對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事故的調查處理的要求,針對事故可能發生地點、范圍及破壞程度制定應急計劃。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可能發生的地點、性質和后果;應急所需設備及配置要求,主要包括報警系統、急救設備、應急照明及動力、逃生工具、消防器材、通訊及運輸設備;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的應急措施,包括與當地勞動、公安、消防搶救、環衛部門的聯系方法。

⑻應急響應

⒈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發現人員應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時向安技科報告。

⒉應急辦公室接到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應急響應人員趕赴現場實施響應措施,如需外方協助,及時向外方求助。

⒊對事故調查、處理、報告具體執行《不合格(事故事件)管理程序》(QG_YHS004-2009)。

⒋應急響應結束,項目部組織有關部門對應急計劃、應急措施的

有效性進行評審,必要時修訂應急計劃。

篇2:貨柜車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式的目的是確保我公司在進行產品裝卸/進出及逗留過程中,遵守美國海關的C-TPAT(海關---貿易伙伴防恐)安全指導,以便在美國以外的運輸海關結關不會推遲,或由于竊賊或恐怖分子使用以上的環節作為運送違禁物品進入美國的運輸工具。

2范圍

本措施適用于美國境外的生產商的生產,貯存或運輸。

3參考文件

C-TPAT美國海關一貿易伙伴防止恐怖安全指導。

4程序

4.1貨柜車輛出入大門安全控制

4.1.1送貨車輛出廠門,必須持有送貨單、放行條,并接受大門保安的仔細檢查,保安須核對車牌號、送貨單與實際一致,登記相關資料并無其他異常狀況即可放行。如有異常,須立即扣查車輛并向主管及安全主任匯報。

4.1.2空柜進入大門,保安在核對托運單,向被訪單位核對,檢查空柜不準有不明物體,柜子要清潔、完好,司機無異常神情或者舉動,登記相關資料后方可讓其進入,并與倉儲單位聯系,以決定該車輛將被引導至何區域,如暫無貨裝就引導進入空柜區,1小時內有貨裝就進入裝卸區等。如有異常,須立即向主管及安全主任匯報。

4.2裝卸區安全控制

4.2.1裝卸區只有從事裝卸作業的人員方可進入,只有1小時內有裝卸作業的車輛方可進入,安全主任/相關人員需要在場引導及檢查裝卸過程,保安須全程跟蹤并對異常情況記錄匯報。CCTV全程監視。

4.2.2裝柜前,倉管須仔細檢查貨柜車輛,不準有不明物體,不準贓物破損,門鎖完好無損后方可準許裝貨。

4.2.3裝貨過程保安及裝貨負責人須經常檢查裝貨過程。

4.2.4裝柜完成后,裝柜領班及保安共同檢查后,安全主管再次檢查,確認無誤后加封條,拍攝圖片記錄存檔。如須立即出廠,交由大門保安按車輛出入控制辦理。如須過夜,則引導車輛進入滿柜區。

4.2.5卸貨車輛在保安引導下停靠在卸貨區,保安引導司機及陪同人員進入司機會

客室等候,貨倉工作人員要核對實物須與送貨單一致,并將貨物搬入暫收區,處理完相關手續后,如暫收物料,開放行條等,并將手續交給在會客室等候的送貨人員,并告知保安引導車輛及送貨人員至大門口,如有異常,須立即扣押車輛并向主管及安全主任匯報。

4.3過夜車輛停放區(停車場)安全控制

4.3.1停車場必須有CCTV全程監控,照明良好,非相關工作人員限制進入停車場。停車場分為四個區域:空柜區、滿柜區、訪客車輛停放區、職員車輛停放區。各區有明顯標識及24小時保安巡邏。辦公車輛單獨分區停放。

4.3.2所有車輛如果需要過夜,必須停放在上述指定的區域。

4.3.3保安必須巡查全廠各區域,如發現違規停放的,須立即報告安全主任或主管,通知司機或車主到場,一起檢查車輛是否被破壞,鎖具是否完整,如有異常,安全主任應立即展開調查,然后將車輛停放在正確的區域。4.3.4工廠任何人員如發現違規停放的過夜車輛均須立即向當值的保安或安全主任報告。

4.3.5已經檢查合格的車輛,不管何種原因需要在廠過夜的,在再次裝柜或放行前必須依照規定的檢查程序實施再次檢查,并保留記錄。4.4記錄保存4.4.1中央電視錄影資料保存不可少于2個月。

4.4.2來訪登記記錄保存不可少于6個月。5.0修訂記錄

篇3:生產裝配包裝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確保公司在進行生產、裝配和包裝過程中,遵守GSV全球反恐聯盟的安全指導,以便GSV反恐要求。

2.范圍本措施適用于進行產品的生產、裝配或包裝過程。

3.參考文件GSV反恐怖計劃執行標準

4.程序

4.1生產工場內所領發的物料必須要有收發貨單據,任何無單據物料不得在工場內使用,對不明來料及無單據物料的進入必須要做好即時登記,嚴重的需向廠部匯報及調源。

4.2工場內不允許非生產部門人員的進入,外來考察、檢查、驗貨等人員的進入都要有主管級別以上人員陪同下方可進入。

4.3要有指定人員從事包裝區域內的工作,所有生產出的成品應即時送往成品區如發現成品箱打開應立即通知車間負責人,安排QC及時檢查參照簽辦、檢查合格方可擺入成品區,所有成品區都有屬非法進入區域。

4.4所有利器的使用必須有專人負責收發登記。發現有斷折的利器需即時收集,如收集不全的需向領導匯報,并將利器折斷的時間、工作地點及利器編號記錄。

4.5設立獨立的成品儲存倉,成品儲存倉有專人負責管理,任何人未經許可不得隨便進入,如有客人或品質檢查員進行檢查的必須要有主管級以上人員陪同。

4.6成品、貨物的裝卸有獨立的區域,裝卸區域內未經允許,人員及車輛不得進入,裝卸人員直接由貨倉負責管理,并需接受安全知識培訓。裝卸車輛司機在將車輛停泊好后應即進入司機休息的地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