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清潔設備操作日常保養作業規程

清潔設備操作日常保養作業規程

2024-07-18 閱讀 8354

清潔設備操作與日常保養作業規程

1目的

確保安全、正確使用清潔設備,堅持日常保養,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小區或大廈有關清潔設備的操作和保養。

3職責

3.l保潔主管負責清潔設備的操作和日常保養的培訓和督導工作。

3.2保潔班長負責協助主管做好培訓、督導工作。

3.3清潔工負責依據本規程進行清潔設備具體操作及保養工作。

4作業規程

4.1吸塵機的操作與日常保養

4.1.1吸塵機操作

具體要求:

a)使用時按下列步驟操作:

--套上吸塵耙桿;

--插上電源并按動機上開關;

--吸塵:吸硬地面時,應注意按耙上調節開關使毛刷伸出;吸地氈時,應注意將毛刷按回吸嘴內;

b)使用后應按下列步驟操作:

--關閉電源,取下吸塵耙桿;

--電源線繞好掛在機身上;

c)操作時注意事項:

--插上電源前應先檢查電源線是否破損,清理地面上稍大的物體時,應避免堵塞吸管;

--吸塵時不要讓機器輾壓電源線。

4.1.2吸塵機的日常保養

具體操作要求:

a)每天下班前擦機身一次;

b)每周清理塵袋l-2次,清潔方法如下:

--把桶耳打開,取出塵隔、塵袋;

--將塵袋底部的固定套拉開倒出垃圾;

--開動另一吸塵機,用軟吸管將塵袋內外塵隔吸干凈。

4.1.3清潔工每天在清潔機身同時應檢查機器使用情況,將檢查結果記錄于相關表格中。

4.1.4保潔主管每天應檢查清潔工的工作記錄,發現機器有異常情況時應即時填寫維修單,送維修中心維修,并作好記錄。

4.2拋光機操作與日常保養

4.2.1拋光機操作

具體操作要求:

a)把機放倒,然后在機器底部裝上百潔墊;

b)機體放平,使轉盤連同百潔墊緊貼地面;

c)啟動電源開關,來回進行拋光;

d)拋光時速度應保持50米/分鐘來回拋光3-5次;

e)行與行之間要重疊1/3,以免漏拋;

f)用完之后關閉電源開關,卸下百潔墊清洗;

g)盤好電源線。

4.2.2拋光機的日常保養

保養操作要求:

a)每次使用后,應把機身擦干凈;

b)操作前檢查電源線是否破損;

c)對輪子等活動部分應每月加油一次;

d)每次用完后,清潔工應將機器使用狀態作好記錄;

e)保潔主管應于每天下班前檢查清潔工的工作記錄,發現機器有異常情況應即時填寫維修單,送維修中心維修并作好記錄。

4.3擦地機操作與日常保養

4.3.1洗地時的操作

具體操作要求:

a)在機體底部逆時針方向安裝針座或刷子:

--洗平滑地面時,應裝針座壓緊百潔墊;

--洗不光滑地面應裝上刷子;

b)插上電源按下調節開關,將手柄桿調至便于操作的高度;

c)抓穩操縱桿上下控制使機器左右移動;

d)工作結束后拔掉電源線、卸下針座或刷子,清洗刷子或百潔墊。

4.3.2洗地毯的操作

具體操作要求:

a)使用時:

--裝上泡箱擰緊固定螺絲;

--將出泡軟管插在機器的出水口,把泡箱電源插頭插在機身上;

--逆時針方向裝上地氈刷;

--插上電源按下調節開關,調節手柄桿至適合自己的高度;

--抓穩操縱桿,上下控制使機器左右移動;

b)使用后:

--拔掉電源線,卸下地氈刷并沖洗干凈;

--卸下泡箱,并將清潔劑倒出。

4.3.3打蠟時的操作

具體操作要求:

a)在機體底部逆時針方向安裝針座、百潔墊;

b)插上電源按下調節開關,將手柄桿調至適合自己的高度;

c)抓穩操縱桿,上下控制使機器左右移動;

d)當機器移動時,拉動噴蠟控制桿將蠟水噴出,由底盤的百潔墊將蠟水均

勻涂在地面上;

e)用完后拔掉電源線,卸下針座、百潔墊并清洗干凈。

4.3.4操作事項

應注意:

a)開動擦地機時,電源線要在操作者的背后,避免刷子接觸電源線將電源線卷進刷子內;

b)使用清潔劑時,注意不要讓水弄濕馬達和插頭;

c)一定要將手柄桿調至適合自己的高度,再按操縱開關;

d)使用完畢,不應隨便使手離開手柄桿,應等機器完全停止后再切斷電源。

4.3.5日常保養

具體操作:

a)每次使用完畢后,應擦干凈機身、電線;

b)將電線繞回機掛鉤,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c)應每月清洗泡箱過濾網一次;

d)每次使用后要檢查機器使用情況,并作好記錄;

e)保潔主管應每天檢查清潔工的工作記錄,發現機器有異常情況記錄時應即時填寫維修單送維修中心維修,并作好記錄。

4.4吸水機操作與日常保養

4.4.l吸水機操作

具體要求:

a)使用吸水機時將軟管插人機身的進水口;

b)插上電源,按動機身電源開關;

c)控制機器前后移動進行吸水;

d)

當水滿時,關掉機上電源,將去水軟管放下,拔出活塞,把水箱里的水放掉;

e)使用完畢后,拔掉電源線和進水軟管。

4.4.2日常保養

具體操作要求:

a)每次使用完畢后,應將水箱里的水放掉,用清水沖洗后再用干布抹干凈,以免發臭;

b)用干布擦干凈機器、電源線,然后將電源線繞好掛在機器上;

c)每次清潔后應檢查機器使用情況,將檢查結果記錄于工作日記中;

d)保潔主管應每天檢查清潔工的工作記錄,發現機器有異常情況記錄時應即時填寫維修單送維修中心維修,并作好記錄。

5記錄

6相關支持性文件

篇2:辦公大樓公共機電設備系統維修保養方案

一、保養級別

(一)日常維護保養

指經常性的保養工作。包括定期檢查、清潔、防腐、緊固和潤滑,對不經常運行的機械進行盤車、試車(正壓風機、消防水泵、發電機),發現小故障及時排除,作好記錄。

(二)一級保養

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檢測,根據實際需要局部解體,進行清洗、調整、維修更換;對電機進行絕緣搖測;對電氣設備清掃,檢查儀表、電器(斷路器等);對電子設備除塵、觸頭研磨、更換,功能檢查、軟件檢查;對管道、風道局部除繡防腐、刷漆;對各種主要閥門(含風閥、防火閥)滲漏、故障進行處理。

(三)二級保養

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清洗、調整,部分解體檢查和局部修理,更換易損件,噪聲、振動、泄漏檢測,發電機帶負荷試車;對電機進行絕緣搖測,抽芯檢查,清掃、軸承上油;對電氣設備全面清掃,母線、導線、電器端子壓接面除氧化,電器參數整定,耐壓絕緣測試;對電子設備除塵、插接件接口清洗,系統功能、參數測試,工作點調整,軟件維護;對管道、風道部分除繡、防腐、刷漆;對各種主要閥門(含風閥、防火閥)滲漏、故障處理或更換。

(四)中修

中修是指對設備進行正常的和定期的全面檢修,對設備部分解體修理和更換少量磨損零部件,保證設備能恢復和達到應有的標準和技術要求,使設備能正常運轉到下一次修理。更換率一般在10%~-30%,周期3~5年。

(五)大修

大修是指對設備進行定期的全面檢修,對設備要求全面解體、更換主要部件或修理不合格的零部件,使設備基本恢復原有性能。更換率一般超過30%,周期6~10年。

(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是指設備使用到一定年限后,技術性能落后、效率低、耗能大或污染(腐蝕、排氣、粉塵、噪音)問題日益嚴重,須更新設備,提高和改善技術性能。

(七)事后(故障)維修

設備發生故障后,對失效、損壞部分作針對性的維修。

(八)狀態維修

通過監測設備狀態參數的變化,出現明顯劣化后實施的維修。

二、設備管理模式

采用計劃預修制(日常維護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小修、中修、大修、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與狀態維修、事后維修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1、對于符合磨損規律的機械設備,定期做三級保養,定期進行小修、中修、大修。

2、對于變配設備及機電控制設備進行三級保養、探測性維修(功能檢查)、狀態維修。

3、其它機電設備,采取事后維修,每年一次保養。

三、公共機電設備維修與保養

1、計劃

每年12月中旬按保養周期、級別編制出委托范圍內的設備下年度保養計劃并上報有關單位。

2、實施

按國家標準、規范、締之美有關制度、規定及作業指導書要求組織對設備進行保養維修。

3、檢查

(1)運行和維修人員日常對設備進行巡視時,對設備重點部位進行檢查(點檢),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設備維修完畢后,應對設備功能進行檢定并記錄備案。

4、評審

評審設備完好率:設備完好率=完好設備臺數/設備總臺數×100%

評審紅旗設備率:紅旗設備率=紅旗設備臺數/設備總臺數×100%

5、質量管理

1)按ISO9000質量管理模式實行規范化管理

在嚴格按照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前提下,實行每半年的業戶意見征詢,以及主管部門的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抽檢工作,可及時發現實際運行情況與管理目標的偏差。

四、管理制度及內容

1)變配電設備系統的維修與保養

2)柴油發電機組設備的維修與保養

3)給水設備系統的維修與保養

4)中央空調設備系統的維修與保養

篇3:裝飾機具安全操作維護保養措施

裝飾機具的安全操作和維護保養

裝飾機具的普遍使用,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提高質量和工效,減輕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但如果不能正確使用,不能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能很好地對施工機具進行正確的維修、保養,很容易發生機具損壞,甚至機械事故和安全事故。所以使用裝飾機具進行施工,務必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及時對施工機具進行有效的良好的維護、維修和保養,避免在使用中發生事故,提高機具的利用率,處長使用壽命,降低成本支出。

1、施工機具的安全操作

不同的施工機具對安全操作有不同的特殊規定和要求,以后在介紹每種機具時,對有些特殊的規定和要求另加敘述,這里只對一些共同需要遵守的操作要求作些說明。

1.1根據施工的具體條件,正確選用施工機具。施工機具的選用必須與施工的具體條件相適應。如動力源情況,施工部位的技術條件等。在潮濕的環境條件下使用電動機具,應選擇雙絕緣的。又比如需要在混凝土結構上開洞,到底是選用手電鉆、電錘好呢,還是選擇專用開孔機具或沖擊鉆好,這就要考慮結構的厚度,混凝土強度等級,具體施工部位,操作的方便與否等。其原則是一要滿足開孔的要求準確地在混凝土結構上開出孔,不破壞結構的其他部分;二是要有利于安全操作,保證操作人員順利地完成開孔任務,而不發生任何機械、人身傷害。

1.2認真閱讀機具的產品說明書,審核安全操作規程。尤其是臨時借用的機具,要同時借閱產品說明書和安全操作規程。機具出廠時,都附有產品說明書,從產品說明書上要了解該機具的動力源情況,使用電源的機具,必須知道該機具適用的電壓、電流等情況,同時核對現場提供的電源是否與施工機具所需的電壓、電流相適應。特殊要求的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必須牢記,違反操作規程很容易發生機具損壞甚至人身事故。

2、工機具的維護保養

良好的機具維護保養,即是滿足施工的客觀需要,也是降低成本的客觀要求,有利于安全操作。所有的機具都需要進行日常保養,發現機具有問題,要及時進行檢查修理,避免機具帶病作業。

2.1電動機具的電源導線要經常保持完好,避免漏電傷人。一般裝飾機具的電源線都是全封閉的,不能自行隨意拆換。從插頭到機身這段導線要保持良好的絕緣,一旦發現破損,輕微的要用絕緣膠布纏好,嚴重的要及時更換,或者到機修部進行更換。

2.2施工機具使用完后要及時收回入庫保管。尤其是手持式小型的入式小型的施工機具不能隨意放在作業面上,避免丟失和非操作工人使用。

2.3隨時檢查機電各部件的完好情況,發現螺絲松動要及堅固,潤滑部分要及時添加潤滑油,保持機具狀況良好。

2.4操作中發生松動、斷裂、打滑等不利于正常使用的毛病時,絕不能勉強使用,一定要及地進行維修。對判定確已失去使用功能的機又無法維修、更換零配件時,應及時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