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鍋爐結焦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保證330MW鍋爐的安全穩定運行,防止出現鍋爐嚴重結焦,根據目前現場實際運行情況,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燃料運行車間應加強配煤工作,防止因煤質偏離設計煤種較大引起結焦;燃料運行車間運行班長應及時將配煤情況匯報值長,以便及時通知鍋爐控制員,為鍋爐控制員的燃燒調整和合理配風提供指導。
2、鍋爐控制員在接班前應對鍋爐燃燒情況全面檢查,火嘴口不應有掉粉現象,班前和班中應主動對當天的配煤和煤質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進行燃燒調整。
3、鍋爐負荷、燃料量或煤質變化時,鍋爐控制員在保證鍋爐燃燒安全的前提下應合理調整總空氣量,保持合適的過剩空氣系數,防止鍋爐內還原氣體的增加。
4、鍋爐巡檢組每兩小時對鍋爐燃燒情況、結渣情況全面檢查一次(包括各看火孔、熱煙口和熱煙口下部檢查口),將檢查結果匯報值長并作好詳細記錄,組織并督促打焦人員及時清除看火孔附近和熱煙口內的焦塊,防止輕微結焦惡化,打焦后及時關閉各看火孔。
5、鍋爐爐內垮大焦時,鍋爐巡檢組應對鍋爐燃燒情況、結渣情況、撈渣機的運行情況全面檢查一次,及時組織人力清除撈渣機落渣口上部的大渣,保證撈渣機的正常運行。
6、鍋爐控制員應根據就地燃燒情況及一次風在線監測系統合理調整燃燒,使爐內火焰分布均勻,不傾斜貼墻。
7、投運或停運的煤粉燃燒器噴口應對稱均勻,盡量減少同層的一次風速的偏差,保證送粉均勻,防止出現爐膛火焰偏斜。
8、鍋爐控制員每班用程序“1”全面吹灰一次,空預器用天然氣脈沖吹灰,發現缺陷及時聯系檢修處理,以便減少減溫水的用量,防止輕微結焦惡化。
9、鍋爐控制員應保持制粉系統在最佳狀態下運行,控制好球磨機進出口溫度,進口煙溫控制在700℃以下,嚴禁超過750℃;乏氣流量控制在45000Nm3/h以下。
10、在停爐消缺期間,運行一車間組織檢查清除熱煙管路內的結焦。
篇2:循環流化床鍋爐結焦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循環流化床鍋爐結焦一般分為高溫結焦、低溫結焦和漸進性結焦3種。
1、低溫結焦就是當床層整體溫度低于灰渣的變形溫度,由于局部超溫或低溫燒結引起的結焦,常在起動和壓火時的床層中發生,并有可能發生在高溫旋風分離器的灰斗內,以及外置換熱器和返料機構內。
2、高溫結焦是指床層整體溫度水平較高而流化正常時所形成的結焦現象。
其特點是面積大,甚至波及整個爐床,而且從高溫焦塊表面上看是熔融的,冷卻后呈深褐色,質地堅硬,并夾雜少量氣孔。
3、漸進性結焦是運行中較難察覺的一種結焦形式,主要因布風系統設計和安裝質量不好、給煤顆粒度超出設計值、運行參數控制不當、風帽錯裝或堵塞等所致。
這3種結焦類型并不是明顯分離的,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結焦,一旦渣塊在床料中存在并隨著時間的推移,焦塊將越來越大,結果會堵塞排渣管甚至被迫停爐。
1、循環流化床鍋爐結焦原因分析
循環流化床鍋爐結焦的主要原因是床料局部或整體溫度超過灰熔點或燒結溫度,以及爐內流化工況不良等。
(1)燃料的影響
若煤的灰熔點低,當煤顆粒在爐膛內較高溫度下熔化成液態或軟化狀態時,相互黏結,且自身燃燒放出的熱量無法及時傳出,就會產生結焦。其次,運行中給煤量過大,使料層中含煤量過多,料層溫度升高,燃燒氣氛更加趨于還原性氣氛,煤的灰粒容易達到熔融及軟化狀態而結焦。另外,煤種變化太大,燃料制備系統選擇不當,煤粒度太大,或粗顆粒份額較多也會嚴重影響床層的流化,導致密相區超溫而結焦。
(2)運行參數的影響
運行中一次風量太小或減風至流化極限以下,會造成料層流化不好而出現局部溫度過高的情況,一旦局部出現結焦就會黏結周圍的顆粒而使結焦擴大。
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起動過程中,因為起動時料層太低,風量較小,整個料層未能均勻地達到較好的流化狀態。另外,料層差壓是一個反映燃燒室料層厚度的參數,在鍋爐運行中,料層厚度大小會直接影響鍋爐的流化質量,如料層厚度過大,有可能引起流化不好造成爐膛結焦或滅火。
(3)返料影響
返料風過小,或返料器突然由于耐火材料的塌落而堵塞,或因料層差壓高放循環灰外泄失控等原因,返料無法正常返至爐內,都會造成床溫過高而結焦。若此時再通過加煤來維持壓力及汽溫,則床溫在返料未回爐膛及加煤的雙重作用下會急劇上升而導致床上結焦。若運行中返料溫度過高,可能會造成返料器內結焦。
(4)結構方面的影響
布風板設計不良、風帽布置不合理或風帽損壞,造成布風板布風不均,會造成部分料層不流化而產生結焦。另外,返料閥設計不當,返料風可能導致閥體內可燃物的燃燒,從而使返料溫度升高造成返料器內結焦。
(5)運行操作人員問題
這一點是以上問題發現和解決的因素,以上談的第一條(燃料影響)、第二條(運行參數的影響)操作人員在有豐富經驗,處理果斷、準確就能把問題化解成安全運行,假如一位沒有經驗+頭腦簡單=事故!還有第三條(返料影響)、第四條(結構方面影響),同上!因為鍋爐
2、預防循環流化床鍋爐結焦的措施
(1)改變燃煤的焦結特性,保證良好而穩定的入爐煤質,入爐煤顆粒度符合要求。
(2)在每次鍋爐起動前認真檢查風帽、風室,清理雜物。起動時,應進行冷態流化試驗,確認床層布風均勻,流化良好。
(3)加快起動速度,盡量縮短油煤混燒時間。點火初期當床溫達到投煤溫度時,應立即投煤,燃燒穩定后果斷斷油。
在事故處理過程中,也應及時斷油,使煤油混燃時間縮短,防止結焦。
(4)鍋爐起動期間,返料裝置必須充滿灰后方可投入,以防風反竄。點火初期先不投返料風,待底料中的細灰充滿返料裝置后則應開返料風
(一般是點火后半小時),保證床內有料。
(5)點火過程中,床溫達到500℃以上可加入少量的煤以提高床溫。剛開始投煤時,不得過快過猛,遵循少量間斷的原則。如果加煤量過多,由于煤粒燃燒不完全,整個床料含碳量增大,一旦加大風量,就會猛烈燃燒,床溫上升很快,甚至超過灰的軟化溫度,結果造成整床超溫結焦。點火給煤過程中若發現底料局部發亮或底料溫度急劇升高,說明底料有結焦的趨勢,則應該減少給煤量,增加風量防止結焦。
(6)綜合考慮結焦和控制NO*的影響,床溫應控制在(850~950)℃
之間,最高不應超過1000℃,通過調整風煤配比及返料量控制。如因煤粒變粗或煤質變差等原因引起床溫波動,應視情況適當提高一次風量來流化床層,抑平床溫,以免出現大顆粒沉積,造成局部或整體超溫結焦現象。如床溫幾點極不平衡或個別點極高,應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及時進行處理。
國外的研究報告和國內運行經驗證明,流化床中的結焦溫度比煤粉爐中低得多,一般情況下,流化床中溫度低于灰軟化溫度(150~250)℃就開始結焦,因此建議控制局部床溫不能高于(950~1000)℃。另外,在低負荷運行時,如發現床溫突然下降,除了斷煤外,很可能是床料沉積,這時若增大給煤量,反而會加劇沉積,使流化床的流化質量變差,造成局部結焦。當判明是床料沉積時,應打開冷渣排放管放渣,待床溫正常后,適當調節至較高負荷下運行。變負荷運行時,也應控制床溫在允許范圍內,做到升負荷先加風后加煤,降負荷先減煤后減風,燃燒調節要平穩,避免床溫大起大落。
(7)運行時應控制返料溫度最高不能超過1000℃+T%溫度過高有可能造成返料器內結焦,特別是在燃用較難燃的無煙煤時,因為存在燃料后燃情況,溫度控制不好極易發生結焦。返料溫度可以通過調整給煤量和返料風量來調節,如溫度過高,可適當減少給煤量并加大返料風量,同時檢查返料器有無堵塞,及時清除,保證返料器的通暢。
(8)料層差壓應控制在(5~7)kPa之間。料層差壓(料層的厚度)可以通過爐底放渣管排放底料的方法來調節。鍋爐運行中,如果料層差壓超出正常范圍,說明流化不正常,下部有沉積或結渣,此時,可短時開大一次風,吹散焦塊,并打開放渣管排渣;如不能清除,應立即停爐檢修。采用人工放渣要及時,做到少放勤放,不允許一次放過多的床料,不得用壓風的方式降低料層差壓。排出的爐渣有渣塊應匯報司爐,排渣結束后排渣門要關閉嚴密。
(9)運行過程中,保持合理的風煤配比及一、二次風配比。運行中一次風量不得低于對應料層厚度下的最低臨界流化風量,以保證床料流化正常。二次風補充燃燒中氧的不足,其調整應根據燃煤揮發分的高低隨負荷進行。
(10)壓火時首先關閉返料閥風、二次風機,然后停止給煤機,待料層溫度比正常溫度降低50℃左右時,立即停止一次風機和引風機,并迅速關嚴送風門,使料層從流化狀態迅速轉變為靜止堆積狀態,與空氣隔絕,動作越快越好。
(11)對于高溫分離器,保證任何時候含氧量不低于3%~5%,以降低飛灰可燃物含量,防止分離器和返料機構內發生二次燃燒而超溫。運行中要定期察看返料的情況,監視返料器床層的溫度是否正常。
(12)應確保合格的爐內澆注料及耐火耐磨材料質量及施工質量,防止因澆注料等材料塌落而引起結焦。
3、結語
循環流化床鍋爐結焦不僅會影響到鍋爐的安全穩定運行,甚至還會損壞設備。在流化床鍋爐運行中,要認真做好冷態試驗,保證良好的流化質量,同時要認真調整好煤量、風量,嚴格控制床溫及料層差壓等運行參數,這樣可以避免流化床鍋爐結焦。
篇3:防止鍋爐結焦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保證330MW鍋爐的安全穩定運行,防止出現鍋爐嚴重結焦,根據目前現場實際運行情況,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燃料運行車間應加強配煤工作,防止因煤質偏離設計煤種較大引起結焦;燃料運行車間運行班長應及時將配煤情況匯報值長,以便及時通知鍋爐控制員,為鍋爐控制員的燃燒調整和合理配風提供指導。
2、鍋爐控制員在接班前應對鍋爐燃燒情況全面檢查,火嘴口不應有掉粉現象,班前和班中應主動對當天的配煤和煤質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進行燃燒調整。
3、鍋爐負荷、燃料量或煤質變化時,鍋爐控制員在保證鍋爐燃燒安全的前提下應合理調整總空氣量,保持合適的過剩空氣系數,防止鍋爐內還原氣體的增加。
4、鍋爐巡檢組每兩小時對鍋爐燃燒情況、結渣情況全面檢查一次(包括各看火孔、熱煙口和熱煙口下部檢查口),將檢查結果匯報值長并作好詳細記錄,組織并督促打焦人員及時清除看火孔附近和熱煙口內的焦塊,防止輕微結焦惡化,打焦后及時關閉各看火孔。
5、鍋爐爐內垮大焦時,鍋爐巡檢組應對鍋爐燃燒情況、結渣情況、撈渣機的運行情況全面檢查一次,及時組織人力清除撈渣機落渣口上部的大渣,保證撈渣機的正常運行。
6、鍋爐控制員應根據就地燃燒情況及一次風在線監測系統合理調整燃燒,使爐內火焰分布均勻,不傾斜貼墻。
7、投運或停運的煤粉燃燒器噴口應對稱均勻,盡量減少同層的一次風速的偏差,保證送粉均勻,防止出現爐膛火焰偏斜。
8、鍋爐控制員每班用程序“1”全面吹灰一次,空預器用天然氣脈沖吹灰,發現缺陷及時聯系檢修處理,以便減少減溫水的用量,防止輕微結焦惡化。
9、鍋爐控制員應保持制粉系統在最佳狀態下運行,控制好球磨機進出口溫度,進口煙溫控制在700℃以下,嚴禁超過750℃;乏氣流量控制在45000Nm3/h以下。
10、在停爐消缺期間,運行一車間組織檢查清除熱煙管路內的結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