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雷電災害防御和應急處置預案新昌縣
一、總則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為了保證我縣雷電災害防御和應急處置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并堅持下列原則:
1、雷電災害應急救援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體現“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發展新理念。
2、在局統一領導下,實行分工負責、綜合協調,共同做好雷電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
3、雷電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堅持防災與救災并舉,以防為主的原則,做好災前預警、災中應急、災后調查評估工作。
(二)制定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2、《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412號令)
3、《浙江省氣象條例》
4、《浙江省雷電災害防御和應急辦法》(省政府190號令)
5、《防雷減災管理辦法》(中國氣象局8號令)
6、其他有關法律法規
(三)雷電災害
雷電災害:因直擊雷、雷電感應、雷電波侵入等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的涉及公共安全的氣象災害。
二、工作機構及職責
(一)應急指揮機構
新昌縣雷電災害防御和應急工作在局領導下開展各項工作。
新昌縣氣象局防御雷電災害辦公室(以下稱防雷辦)負責全縣雷電災害防御和應急的日常工作。
(二)工作職責
1、局防雷辦:
(1)?負責本縣防雷裝置的設計審核。
⑵負責防雷裝置竣工驗收,出具合格證書。
⑶負責本縣雷電災害調查、鑒定和評估。
⑷向縣府和紹興市氣象局上報本縣的重大雷電災情和年度雷電災害情況。
⑸督促業主做好防雷裝置安全性能的年度檢查。
2、業務科:負責雷電災害的監測、預警、預報、發布。
3、行政許可科:負責做好防雷安全審批項目的行政許可。
4﹑防雷所:做好防雷裝置的圖紙審核、防雷裝置的檢測工作
三、雷電災害監測預警及預防
(一)、監測預警
業務科根據雷電的發生、發展、移動等情況,及時發布雷電災害預警信號,預警信號的發布按《浙江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規定》實施。
(二)預警預防
相關單位及人員(包括本局)收到預警信息或看到雷雨云移近上空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停止戶外、水上活動及登高作業,將人員撤至有防雷裝置的建筑物內;
——根據雷暴強度,停止易爆化學品的生產經營活動;
——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部門,應做好相關電子設備的備份工作;
——關閉門窗,不要站在外墻窗前,切勿觸摸天線、下水管、金屬門窗、護攔等;
——遠離帶電設(備)施、空曠孤立的建筑物、樹木等。
四、應急預案啟動和響應
(一)應急預案的啟動
當雷電災害事故發生時,由縣氣象局視情況啟動應急預案
(二)應急響應與緊急處置
雷電災害應急預案啟動后,應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1、當雷電災害事故發生時,局領導應當帶隊趕赴現場。
2、防雷辦迅速向縣人民政府和市局上報災情。
3、通知衛生部門做好雷擊假死及爆炸燒傷等針對性救援。
4、當?;锲肥芾讚舯〞r,通知消防大隊迅速進入事故地進行救災。
5、業務科應嚴密監測雷暴移動動向,并通過廣電及其他媒體再次發出預警信息,通知雷暴將要經過區域的鄉鎮,應對易燃易爆場所實行關停并撤離相關人員。
6、通知雷擊所在地鎮(街)及相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參與雷電災害搶險救災工作。
(三)應急結束
雷電災害防御和應急處置預案終止,由縣氣象局決定。
(四)信息發布和通報
雷電災害防御和應急處置預案啟動后,應及時向社會公布雷電災害監測、預警、災情等信息。
(五)預案未啟動的應急處置
雷電災害防御和應急處置預案視情未啟動時,由防雷辦負責處置。
五、后期處置
(一)雷電災害調查、鑒定與評估
1、防雷辦負責組織對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評估。如我局無力進行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評估的,應向上級報告。
2、雷電災害調查、鑒定、評估結果及時上報縣人民政府和市氣象局。
3、雷電災害調查、鑒定、評估結果可作為雷電災害救助、賠償的依據。
(三)建檔歸檔
防雷辦建立雷電災害應急處置專項檔案,歸檔備查。
六、應急保障
(一)通信與裝備保障
1、以現有的氣象通信網為主體,建立穩定可靠的氣象信息通信系統。
2、確保應急期間通信暢通。
3、應當根據需要,在搶險救災現場建立移動式氣象監測站或現場氣象服務保障系統,為防雷減災工作提供氣象保障。
(二)應急支援與實施保障
1、加強重點防雷單位應急工程設施建設,組織實施防御雷電工程的建設和應急維護。
2、防雷辦應當督促有關部門按照要求,做好雷電災害的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三)技術儲備與保障
1、防雷辦應當建立雷電災害應急專家咨詢機制,由天氣預報專家、防雷技術骨干組成,為雷電災害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2、依托相應的氣象業務機構,建立相關的雷電災害應急技術支持系統。組織相關機構和單位開展雷擊風險評估工作,雷電災害預警、預測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究,做好雷電災害應急技術儲備。
(四)宣傳、培訓和演習
1、防雷辦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報紙等各種媒體,加大對雷電災害應急救援工作的宣傳。
2、防雷辦應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應急知識教育、培訓計劃,對社會公眾開展雷電災害預防、自我保護,互救知識教育。
3、防雷辦可以根據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進行各種雷電災害應急演習。
(五)監督檢查
縣氣象局應當加強對雷電災害應急救援預案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保證各項應急措施及時到位。對執行不力的科室所,責令改正,情況嚴重的予以通報批評。
七、附則
(一)指導與協作
加強與鄰近氣象局的交流與協作,接受上級氣象主管機構的指導,提高防雷減災預警能力和技術水平,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技術、設備和物資援助。
(二)獎勵與責任追究
1、獎勵。對在參加防雷減災、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室所和個人,縣氣象局應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2、責任追究
①有關工作人員由于玩忽職守,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第四十條規定和《浙江省氣象條例》追究相關的責任。
②發生雷電災害后,有關部門謊報災情或者知情不報,或者拒不履行應急處置職責,或者拒不配合、阻礙、干涉災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防雷辦責令其改正,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對其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預案管理與更新
1、縣氣象局應當結合我縣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適時對本預案進行周期性評審與修訂。
(四)發布實施日期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雷擊災害應急救援流程示意圖
篇2:重大雷電災害防御措施制度
為加強本單位重大雷電災害防御措施的實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管理制度。
一、本單位法人代表對本制度的制定及執行負責。本單位安全管理員負責本制度的具體實施、檢查工作。
二、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防雷知識。積極配合氣象防雷部門的科普教育活動,宣傳防雷減災的法律法規及科學知識,提高職工的防雷意識,使職工了解雷電災害的特性,掌握雷電防護基本知識,增強自身防護能力。
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本單位必須安裝防雷裝置。安全管理員定期檢查防雷裝置使用及維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消除隱患,按時參加防雷裝置的定期檢測工作,保證安全有效。
四、儲罐區及生產車間等重點部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避免雷擊時引發災害事故。
五、保護好防雷裝置。對破壞防雷裝置的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及處罰,情節嚴重的追究其法律責任;對保護、愛護防雷裝置的人員進行嘉獎。
六、盡量避免在雷電天氣下作業。必須作業時,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七、發生雷電天氣時,人員應做到以下雷電防御措施:
1、不宜停留在樓(屋)面上或空曠地帶;
2、不宜站在高大建筑物、大樹、電桿、塔吊旁;
3、不宜在水面或水陸交界處作業;
4、不宜在空曠的室外活動以及騎單車或摩托車;
5、盡量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
6、遠離水管、電氣線路或金屬門、窗;
7、切勿處理并遠離開口盛載的易燃物品;
8、不宜進入空曠地帶的棚屋、崗亭等建(構)筑屋;
9、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斷電后放到安全的地方。
八、發生重大雷電災害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及時向氣象部門和政府相關部門報告;
2、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
3、消除火災等危險源;
4、搶修被損壞的通訊、供電等基礎設施;
5、維持廠區的治安;
6、嚴格保護好事故現場;
7、積極配合氣象部門的雷電災害事故調查、分析工作;總結雷電災害事故的經驗教訓,寫出雷電災害事故報告。
8、總結雷電災害事故的經驗教訓,寫出雷電災害事故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