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職業危害粉塵危害預防措施
礦山生產中產生的粉塵稱為礦塵。礦塵不僅影響礦工的身體健康,而且煤塵和其他一些礦塵還具有爆炸性,嚴重威脅著礦山的安全生產。礦山生產的各個工序,如掘進、回采、爆破、裝運、提升、破碎等都不同程度地產生礦塵。
礦塵危害的預防措施包括減塵措施、降塵措施、通風排塵、個體防護。煤礦防塵的措施主要是減少井下各生產工序煤塵的產生和飛揚。非煤礦山的防塵主要采取以風、水為主的綜合防塵技術措施,即一方面用水將粉塵潤濕捕獲,另一方面借助風流將粉塵排出井外。露天礦與井下開采作業的防塵措施各有不同特點。
露天礦的防塵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主要產塵源
(1)鉆孔作業是露天礦主要產塵源,可采取濕式鉆孔或于式捕塵的方法。
(2)礦區的破碎作業可使作業場所粉塵濃度達到每立方米幾百毫克以上,可以采取密閉、通風除塵的辦法。由于流程較短,僅有破碎設備,多無分級設備,機械化程度較高,可以采用遠距離控制,進_步減少和杜絕工人接觸粉塵的機會。含有80%以上游離二氧化硅的生產性粉塵,最高容許濃度不宜超過0.3mg/m3。其他粉塵其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質的礦物性和動植物性粉塵,如煤塵最高容許濃度為lOmg/m3。
2.司機室的防塵-由于受鉆孔運輸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的影響,鉆機、電鏟、汽車等的司機室內粉塵濃度很高,因此應加強對司機室的防護,這是露天礦防塵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3.運輸過程中的防塵
(1)電鏟裝車前,向礦(巖)灑水,卸礦時設噴霧裝置。
(2)運輸路面應經常灑水,維護路面保持平整,減少粉塵的產生。為使路面不產生粉塵,有條件的可使用不易產生粉塵的材料(如乳膠化瀝青)維護路面,噴灑抑塵劑。
(二)井下防塵
井下的防塵措施是由井下采礦生產過程及生產環境的特點所決定的,采取以濕式作業,加強通風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防塵措施。
(1)濕式鑿巖是關鍵性措施,嚴格禁止無防護設備的干式鑿巖。
(2)采用添加水炮泥爆破和水封爆破,放炮后噴霧降塵,放炮后立即向掌子面噴霧1Omin。
(3)運礦過程濕式作業,裝礦前向礦(巖)灑水,卸礦點安設噴霧裝置。
(4)加強通風,24h連續作業的礦井,全面通風的主要通風機連續運轉,并保證作業面有足夠的通風量。獨頭作業面和全面通風達不到的作業面,要安設局部通風裝置。
(5)預先潤濕煤體防塵。是在煤體尚未開采之前用水加以潤濕,增加煤體水分,以減少開采時的煤塵產生量。其方法有煤層注水和采空區灌水等。
此外,還有一些輔助性防塵措施,包括入風巷道、回風巷道設水幕,凈化風源和已被粉塵污染的空氣;沖洗巷道壁、通風筒保持清潔,防止二次揚塵。在采取防塵技術措施的同時,井下接塵工人必須用防塵口罩。
篇2:煤礦預防粉塵危害操作制度
粉塵對人體的危害巨大,長期接觸產生粉塵的作業人員,因長期吸入粉塵,使肺內粉塵積累逐漸增多,當達到一定數量時即可引發塵肺病。長期接觸產生粉塵作業地點的人員必須加強防護。
一、上崗條件
第一條接觸產生粉塵的作業人員必須了解粉塵對人體產生的危害,上崗必須經過不少于6個小時的專業培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二、安全規定
第二條上崗人員必須配帶防塵口罩。
第三條必須實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對防塵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正規操作
第四條進入作業地點必須帶好防塵口罩。
1、采掘作業
⑴打眼時必須實施濕式打眼,同時開啟防塵水幕。
⑵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時開啟防塵水幕,放炮后及時沖刷煤壁、巖幫和爆落的煤矸。
⑶裝煤、矸石時必須灑水。
2、其他作業
各轉載點、溜煤眼運煤、放煤時必須開啟噴霧。
四、其他規定
第五條各工作地點工作結束時方可關閉水幕或噴霧,離開產生粉塵地點,進入新鮮風流中,方可摘掉防塵口罩。
篇3:煤礦粉塵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在煤礦生產和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巖礦微粒統稱為煤礦粉塵,主要上煤巖和煤塵,它是在礦井生產如鉆眼、爆破、切割、裝載、落煤及運輸和提升過程中,因煤巖被破碎而產生的。不同的礦井由于煤、巖地質條件和物理性及采掘方法、作業方式。通風狀況和機械程度和不同,粉塵的生成量有很大的差異;即使在同一礦井里,產塵的多少也因地因時發生著不同的變化。一般來說,在現在防塵措施的條件下,各生產環節產生的浮游粉塵比例大致為:采煤工作面產塵量占45%-80%;掘進工作面產塵量占20%-38%;錨噴作業點產塵量占5%-10%;其它作業點占2%-5%,各作業點隨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礦塵的生成量也將增大。為了保障煤礦勞動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程、標準制定本制度。
一、依法搞好煤礦粉塵危害防治工作,企業主要負責人對粉塵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負責。企業必須設置粉塵危害防治機構,配備專職防塵人員和防塵裝備,使煤礦作業場所粉塵危害防治工作達到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
二、制定防治管理技術措施。粉塵危害防治年度計劃,落實粉塵危害防治費用。
三、制定防塵作業規劃及措施,防塵措施檢查驗收制度及實施記錄,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及管理制度、礦井定期沖刷粉塵向度、粉塵測定制度及各項管理制度,且應做到現場落實。
四、采用先進的采掘技術和有效的治理措施,使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規定。場所空氣中粉塵標準如下:
粉塵中游離Si02含量(%)最高允許濃度(mg/m3)
總粉塵呼吸性粉塵
<1010~<80≥80102223.510.50.3
五、采煤、掘進工作面及其它作用場的粉塵危害因素進行預測且落實好防治粉塵措施,具體要求如下:
1、采掘工作面等有粉塵危害的作業場所要落實好綜合的防塵措施。
2、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防塵供水系統。礦井主要運輸巷、帶式輸送機斜井與平巷、上山與下山、采區運輸巷與回風巷、采煤工作面運輸巷與回風巷、掘進巷道、煤倉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載點等地點都必須整設防塵供水管路,并按規定設置水管和閥門。
3、礦井主要進、回風巷,采區進、回風巷,采掘工作面進、回風巷必須按規定設置凈化水幕。
4、進下煤倉放煤口、溜眼放煤口、輸送機轉載點等必須按規定安設噴霧裝置并要保證噴霧裝置能正常使用。
5、礦井巷道要及時清掃、沖洗沉積的煤塵,及時清除浮煤,定期撒布巖粉,大巷要定期刷漿。
六、采煤工作面防塵措施
1、采煤工作面進行煤層注水。有下列情況的除外:
(1)圍巖有嚴重吸水膨脹性質、注水后易造成頂板垮塌或底板變形,或者地質情況復雜、頂板破壞嚴重,注水后影響采煤的煤層;
(2)注水后會影響采煤安全或造成勞動惡化的薄煤層:
(3)原有自然水分或防滅火灌漿后水分大于4%的煤層;
(4)孔隙率小于4%的煤層;
(5)煤層很松軟、破碎、打鉆時易塌孔、難成孔的煤層;
2、采煤工作面上、下平巷定期沖刷煤塵。
3、采煤工作面上下平巷距安全出口50米處安裝風流凈化水幕并保證凈化水幕正常使用。
4、采煤機安裝內、外噴霧裝置。截煤時必須噴霧降塵。內外噴霧壓力要符合煤礦安全規則的規定。
5、炮采工作面采取濕式打眼、使用水泡泥,爆破前、后沖洗煤壁,爆破時噴霧降塵及出煤時灑水等綜合防治措施。
七、圍巖有嚴重吸水膨脹性質、掘進工作面防塵措施:
1、掘進機作業時使用內、外噴霧,內、外噴霧的壓力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2、炮掘工作面采取濕式打眼、使用水泡泥,爆破前、后沖洗煤壁,爆破時噴霧降塵及出煤時灑水等綜合防治措施。
3、距工作面50米左右處安裝風流凈化水幕并保證凈化水幕正常使用。
八、加強個體防護,錨噴工人要佩戴送風口罩或壓風呼吸器,機級司機、鉆眼工、放炮員、移支架工、回柱放頂工、皮帶司機等要佩帶防塵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