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軌標準安全技術措施
一、鋪設軌道的質量標準
1、軌道鋪設必須按照永久軌道的標準進行鋪設。
2、鋪設軌道時,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軌道中心線鋪設。
3、軌道采用不小于24kg/m鋼軌,軌道扣件齊全、牢固并與軌道相符。軌道接頭的間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左右錯差不得大于2mm,不應有硬彎。軌道間距:600mm,直線段和加寬后的曲線段軌距偏差為-2mm~+5mm.
4、直線段2條鋼軌頂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線段外軌按設計加高后與內軌頂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軌道枕木間距:800mm,軌枕間距偏差:-50mm~+50mm,軌枕埋入底板深度為枕厚的2/3。枕木必須與軌道固定牢靠,且垂直于軌道。
5、道木必須墊平、搗實,嚴禁出現枕木懸空的軌道。
6、同一線路必須使用同一型號鋼軌,不得有雜拌道。道岔的鋼軌型號,不得低于線路的鋼軌型號。
7、軌道鋪設平整、牢固,石子墊實。
8、軌道上平面距巷道頂板最低處不低于2500mm.
二、鋪設軌道的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施工人員必須將施工地點的雜物、浮煤、淤泥和積水清理干凈。
2、鋪設軌道時,將巷道高度低于設計高度的地段或距離短、起伏大的小坡起底找平,然后方可鋪道。
3、在各轉載摘掛鉤地點前后10米范圍內及110404回風巷錯車場段鋪道時,必須將巷道底板找平,將此段巷道軌道鋪平,確保停車平穩。
4、在施工過程中,巷道內的阻車器、地滾輪、撈車器等必須隨軌道鋪設進度同時安裝,并投放正常使用。
5、施工時,低洼處必須用道碴墊平、墊實,然后方可鋪道,確保軌道鋪設質量。
6、施工時,一邊鋪設軌道、一邊安裝絞車,“一坡三擋”裝置、絞車及其信號等必須完好,符合使用標準。
7、鋪設曲線軌道,必須從曲線的一端向另一端進行,不應在緩和曲線的起點設有接頭。曲線段豎曲線的半徑必須符合規程要求。在曲線的外側不準有人同時作業。
8、軌枕必須合格,嚴禁將腐朽或不合格的枕木鋪設在軌道下面。
9、釘道時每組三人,一人撬枕木、一人道釘、一人砸道釘,并用好軌距尺。
10、釘道時,必須精力集中、相互配合、動作協調。砸道釘時必須手心向上扶道釘,用錘輕輕穩牢,隨后再加力釘進去,防止砸手或道釘崩起傷人。嚴禁在鋼軌上或軌縫處植道釘。打錘人操作時不準戴手套,不準和扶釘人員站在一條線上,防止走錘傷人。打錘人應注意周圍情況,防止意外。
11、施工作業時,所用的工具不準碰觸電纜、電話線等電氣設備。
12、所有作業人員的手腳不準伸入軌底或軌枕下面,防止傷人。
13、施工前,必須關閉好阻車器,方可進入施工地點。
14、施工人員要站在平衡可靠地點,傳遞工具時,要互叫互應,不準亂扔。
15、調整軌道方向時,必須由專人統一指揮。拔道前應拔開調整方向一側軌枕端部道渣;拔曲線時,應將曲線兩端直線拔直,將彎曲線拔入曲線范圍以內,統一進行調整。
16、軌道鋪完后巷道中的浮煤、淤泥及雜物裝車運出。
篇2:鋪軌:安全施工作業指導書
鋪軌安全施工作業指導書
1.目的
為確保指揮部對施工過程的鋪軌對人體傷害的有效控制,符合公司管理手冊的要求,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
2.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公司施工生產全過程對鋪軌安全防護的控制。
3.術語和定義
采用GB/T28001/20**標準及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4.職責
4.1安全質量監察處負責編制本作業指導書并組織實施。
4.2指揮部、項目部負責對施工中的鋪軌進行控制。
5.工作程序
5.1工作準備
5.1.1根據鄭開城際鐵路單線鋪架的實際情況,選用鋪設軌排。
5.1.2鋪軌前,質檢技術人員對線路底碴、中樁、枕木端頭線以及線路障礙情況等進行檢查,并接收線路,同時對線下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復核。
5.1.3并行地段線間距設計為4m,機械鋪軌影響既有線行車,因此鋪軌時,采取偏鋪30cm進行鋪軌。軌枕端頭線偏移布置。
5.1.4鋪軌作業勞動組織
5.2鋪軌機組裝作業
5.2.1組裝前應檢查各聯結處有無損傷變形,各聯結部件(螺栓、銷子等)有無脫落、丟失、損壞等情況以及各部位潤滑情況,并實施補給。
5.2.2對一號車、二號車發電機、電氣設備進行檢查。
5.2.3對軌排起吊、走行拖拉鋼絲繩進行檢查。
5.2.4檢查完畢后,必須進行下列試驗:
5.2.4.1擺臂試驗。
5.2.4.2拖拉卷揚機、吊軌扁擔的走行試驗。
5.2.4.3一、二號車走行和大小閘制動試驗。
5.3組立龍門吊試驗
5.3.1組立龍門吊時,底層應有碴厚20cm,并搗固嚴實,平整基礎用三層枕木搭成,底層枕木密鋪,二層枕木必須穿插到軌道下與軌道枕木齊平。
5.3.2組立龍門吊時,靠近既有線方立柱最外側邊緣距既有線軌道中心線距離不小于2.2m。
5.3.3兩龍門吊之間距離為15m。
5.3.4龍門吊左右支腿距線路中心線的距離應保持相等,其誤差不得超過10mm,兩支腿應安放在同一高度,其誤差不得超過4mm。
5.3.5龍門吊組立后,應加固牢靠。
5.4龍門吊倒裝軌排
5.4.1倒裝前,技術人員依據軌排表查對軌排號及配件。
5.4.2吊軌排鋼絲繩應不小于Ф32mm。
5.4.3機車對位時,軌排前端距前吊鉤第10根枕木處,兩個吊鉤同時下落且在同一高度。
5.4.4起吊軌排時兩邊不得站人,指揮人員注意觀察吊鉤、鋼絲繩、龍門架等方面情況,遇有異常立即停車檢查。
5.5二號車運軌排作業
5.5.1二號車進入龍門架時,以3km/h的時速運行,待車對好位時,制動風壓應保持在6kg/cm2以上,并加止輪器。
5.5.2軌排重心應在二號車縱向中心線上。
5.5.3二號車走行前,先鳴笛,取掉鐵鞋,方可動車。
5.5.4二號車走行前,要有專人指揮運行,運行速度根據線路條件而定,最高時速不超過5km/h,接近一號車時限速1km/h。
5.5.5對位前打開一號車車鉤,輕輕掛鉤。
5.6一號車對位作業:
5.6.1鋪軌機自行對位時,制動風壓應在6kg/cm2以上,機頂嚴禁站人。
5.6.2一號車運行對位時,兩側應有專人護送,通過線路不良地段時,應降低時速至3km/h,指揮人員按5米、3米、1米給走行司機信號,進行對位。
5.6.3對位距離為鋪軌機前輪不得超過軌排前端第三根枕木,并提前放置止輪器,必要時放風制動。
5.7鋪軌作業:
5.7.1根據復線線路坡度實際情況,一二號車對位連接后,需先調好軌排制動裝置,以防軌排拖拉時前竄。
5.7.2將軌排從二號車拖拉至一號車車體內。拖拉軌排時要有專人在軌排兩邊護送,軌排前不可站人,以防拖軌鋼絲繩拉斷。
5.7.3開動鋪軌機走行吊重小車,在主機內對好軌排吊點位置,落下吊鉤掛好軌排,等掛鉤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吊起軌排距下節軌節0.2m高度,向前行走到吊臂前方落軌位置。軌排上下不得站人。
5.7.4吊軌小車吊起軌排運行到落軌位置時立即停止,下落距路基面1米時,應配合人工嚴格掌握中線,緩慢下落就位。下落距路基面約30cm時稍停,然后緩落后端,軌排下落距路基面約20cm左右時,吊軌小車方可調動對位。選用合適的接軌器(與軌縫相對應)與鋪好的前排軌排端部連接,然后擺前端對正線路中心線,人工左右撥正并立即落到路基上。
5.7.5核對中線,記錄軌縫、軌排號。
5.7.6鋪好一節軌排后立即摘去掛鉤,將扁擔升到機內軌排上,退回機腰預定位置,一號車再次對位,重復以上工序。
5.7.7撥正軌排落地點就位的施工人員應站在軌枕頭外,嚴禁站在軌枕盒內,以防壓傷。
5.7.8收尾人員收尾時應撥正接頭枕木,上齊接頭配件。
5.8鋪軌機鋪設軌排的安全要求
5.8.1鋪軌機走行安全
鋪軌機走行前應先發出音響信號清除障礙,拿掉鐵鞋,松開制動,并按規定先行鳴笛,才可動車。
鋪軌機自行時,應將風閘打開,走行減速箱、離合器掛檔,制動風壓不得小于0.5Mpa。同時拆去零號柱支腿底板,隨時擺主梁,切實注意線路上的障礙物,以防損壞零號柱支腿,或撞壞線路設施。
自行距離不宜超過一個區間,否則用機車頂送,限速5km/h,長距離應解體運行。
鋪軌機前端應有風裝置,其前輪不得超過已鋪軌排前端第3根軌枕,并應安放止輪器。
在走行穿過高壓電線時,應清理機頂物品,機頂嚴禁站人,與高壓線間的距離應符合以下要求:
經過橋梁等建筑物時,應將超限部位收縮至最小位置,在監視下減速通過。
5.8.2軌排喂送的安全操作技術
喂送軌排時,應在直線段進行,運軌小車司機應準確操作,嚴禁按錯走行電鈕,以防走行傷人。同時,電鈕盒應拉到托軌架外操作,以利安全。
運軌小車走行中應設專人監視,檢查小車和軌排頂離托軌架的情況,遇有問題應即發出警報
信號,供電司機應立即斷電,以保安全。
專用平板滑接線是動力線路,采用交流三相供電,操作人員應穿絕緣膠鞋,電工應經常檢查有無漏電現象。滑接線應設防護板,板上應有明顯的有電危險之類標記。禁止非崗位人員攀登上車,嚴防觸電事故。
5.8.3吊鋪作業的安全要求
吊軌龍門吊鋪軌排,在起吊前應將掛鉤掛穩系牢,待掛鉤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才可起吊;軌排安全脫離支墊后才可向前走行;當地面軌排的連接工作尚未完畢,工作人員未撤離到線路兩側之前,吊起的軌排不得伸出鋪軌機;當軌排下落距路基面1米時,應配合人工嚴格掌握中線,緩慢下放就位。軌排下落距地面0.1米左右時,吊軌龍門方可調步對位,就位時必須用合適的接軌器(滿足予留軌縫需要的)與前排軌排連接,經檢驗中線無誤后,才準繼續鋪設下排軌排。撥正軌排落地點就位的施工人員應站在軌枕頭外,嚴禁站在軌枕盒內,以防壓傷。
并行地段內曲線鋪軌時,應利用既有線列車運行間隔進行,并按規定防護,既有線來車時,防護人員提前予告,停止鋪軌作業。
靠既有線鋪軌,由于運行車輛較多,人員、機械與動力車輛相互干擾。施工時應做安全防護工作。禁止施工人員跨越既有線;禁止施工人員在既有線行走、休息、臥坐等;既有線來車時,必須停止施工作業人員、料具、設備不得侵入限界,保證既有線行車和人身安全。
篇3:長軌鋪軌機主機:操作規程
一、第1次準備作業
1.1、必須熟悉操作說明書和有關的附件。
1.2、必須確認高壓接觸導線是否帶電,要獲得鄰近線路上通過列車的情況以及其他可能是很重要的作業場地狀況。
二、啟動以前的檢查
2.1、在機器運轉以前。先要檢查機器本身、其附屬設備及安全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機器只能夠由經過培訓合格的人員才能操縱。
2.2、在登上機器以前先要檢查在機器附近和底下是否有人或障礙物,注意鄰近線路上的通過列車。
2.3、檢查所有的工作油品的數量,必要的話,要加滿;檢查所有移動部位的潤滑情況;檢查所有的調節裝置、鎖閉裝置、保護和安全裝置,其狀態是否正常,運轉是否平穩;檢查可能的松動連接件、沒有緊固好的部件、漏泄或其他可能會影響作業過程的不正常的狀態;如有,則修復。
三、啟動
3.1、檢查壓力指示表,檢查空氣制動機的所有操縱桿,所有的連接器和空氣塞門,并且在開始駕駛以前要做制動試驗。
3.2、液壓系統建壓,給液壓油加熱,機器的液壓油可以通過節流的方法加熱,并且很快就能達到工地施工要求的攝氏30度的溫度。
3.3、將主機運行操作手柄微動,使轉向架行走馬達的轉速很慢,打開車軸減速箱觀察蓋,人工轉動減速箱離合器絲桿使離合器嚙合,將控制臺上的開關接到24V的位置上,將控制臺上的開關打到“結合”并確認控制臺上的報警燈亮,反復操作使六個離合器全部嚙合。
四、鋪軌作業
4.1、手動鋪設第1根軌枕(初始工作)。
4.1.1、將布枕模式和傳送鏈工作模式選擇至手動狀態;
4.1.2、手動控制各傳送鏈,確保傳送鏈1上至少有1根軌枕;
4.1.3、?手動控制傳送鏈1前進,將1根軌枕放到轉接裝置上;
4.1.4、手動控制轉接裝置先下降再抽回,將第1根軌枕放到散枕裝置上;再控制使其先上升再升出,回到上位;
4.1.5、手動控制散枕裝置先下降再抽回,將第1根軌枕放到地上;
4.1.6、再控制散枕裝置先上升再升出,回到上位;控制走行控制手柄,使鋪軌機向前走行一小段距離,然后停止走行。
4.2、手動鋪設第2根軌枕,按手動鋪設第1根軌枕進行.
4.3、自動步枕.移動第1根枕木,使其與已鋪設枕木間距達到設定值;手動控制勻枕裝置先下降再升出,使其停靠在第1根軌枕的后端;依據各傳送鏈上軌枕狀態,手動控制各傳送鏈,確保散枕機構在上位且有枕、轉接機構在回抽位及各傳送鏈上有至少1根軌枕后,將傳送鏈工作方式轉換到自動工作方式;控制走行手柄前行,使鋪軌機前行,同時按下自動布枕開始按鈕;自動循環布枕開始。當需要停止時,按下暫停作業,當前循環結束后暫停布枕、停止走行,取消暫停,布枕作業繼續;按下緊急停止按鈕,自動循環布枕立即結束。當作業車2位轉向架的輪對到達已鋪鋼軌端頭約0.5m時按下暫停作業,拖拉鋼軌,并完成鋼軌對位連接工作。操作收放機構使鋼軌達到能順利落位的狀態。接著開始自動布枕。
4.4、拖拉鋼軌
4.4.1、利用卷揚機通過分軌機構,鋼軌推送裝置,鋼軌導向框,收放裝置Ⅲ,收放裝置Ⅱ,收放裝置Ⅰ將500m鋼軌拖拉至卷揚位置;
4.4.2、利用鋼軌推送裝置將鋼軌向前推送至履帶車前端10米位置;
4.4.3、利用拖拉機將鋼軌向前拖拉,當鋼軌的尾端到達已鋪鋼軌末端100mm時停止拖拉。
5、鋼軌就位
5.1鋼軌順利落位的狀態
5.1.1、按鋼軌就位器的操作規程操作使鋼軌在軌枕槽上方。
5.1.2、按收放裝置Ⅲ的操作規程操作使鋼軌在軌枕槽上方。
5.1.3、按收放裝置Ⅱ的操作規程操作使鋼軌在收放裝置Ⅲ與布枕架擋輥之間的位置及與軌枕螺栓(或扣件安裝座)的相對位置合理。
5.1.4、收放裝置Ⅱ、收放裝置Ⅲ底面離軌枕螺栓(或扣件安裝座)頂面距離約40mm。
6、停止作業
6.1、當長期不使用或施工完畢時,將鋼軌和軌枕回收,將履帶車翻轉回到掛運狀態;將監視系統拆除妥善保管;將作業機構按掛運狀態安裝。
6.2、停止發電機組、發動機組運行,所有電氣控制恢復至自然位;
6.3、拔下開機鑰匙、斷開電瓶與負載連線。
7、鋪軌作業注意事項
7.1、起始的2根枕木必須用人工控制按扭方法進行鋪設,并調整軌枕間距。然后轉換控制模式,鋪軌機組的軌枕布放系統轉為自動控制模式,開始均勻地布放軌枕
7.2、發動機轉速未達到正常轉速前,請勿移動機器。否則會因“氣穴”造成油泵的損壞
7.3、確認走行機器時沒有人處于危險狀態。
7.4、將制動手柄放在緩解位。
7.5、走行機器前按喇叭警示。
7.6、用走行控制手柄控制機器走行。
五、安全注意事項
5.1.當轉向架液壓驅動裝置減速箱齒輪接合時,嚴禁拖拉本機器,當機器處于停放或長途掛運狀態時必須將減速箱齒輪分離。
5.2.當轉向架斜楔與軸箱、構架之間有油污染時,必須用有機溶劑清理干凈。保證轉向架的動力學性能,以免造成重大行車安全事故。
5.3.當設備停機時間超過1小時,轉向架輪對與鋼軌間安放鐵楔。重新開機時檢查鐵楔是否去掉,確認去掉后設備才能走行。
5.4.在使用機器前檢查下列內容:報警系統,運行燈,制動系統,發動機機油報警燈,電池充電顯示裝置。
5.5.在移動機器前,用一種特定的信號進行警示。
5.6.加油時關掉發動機。
5.7.當機器轉移工地時,確認工作機構正常鎖定,并處于掛運狀態。
5.8.在維修保養和進行修理工作時,將機器按鐵路要求停放在安全地方。
5.9.遠離移動機構。
5.10.當鋼軌端部脫開車體或各工作機構時,與鋼軌保持適當的距離,以防鋼軌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