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1113運輸上山石門揭煤措施準
一、工程概況與施工情況:
根據地質報告與相鄰巷道等資料分析,預計1113運輸上山巷石門從A2點向前40米揭煤,為確保揭煤層期間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以便于指導施工。
二、煤層煤質特征及其它開采技術條件:
1、煤層煤質特征
煤層厚度約為0.85m,煤層呈黑色,成分以亮煤為主,暗煤次之,傾角8o-12o屬低沼氣(但由于該煤層處于深層巖石內,可能含有大量瓦斯排放),煤塵無爆炸危險性。
2、其它開采技術條件
通過對該巷道進行溫度測量,經過正常的井下通風,工作面溫度在18o左右。
三、施工方案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確定本次揭煤按以下順序施工:
1、掘進工作面沿巷道方向施工3個探煤孔,即工作面底部分別向三個不同的方向,兩邊每個鉆孔的偏角30°,確定煤層位置。
2、瓦斯檢測:
利用瓦檢儀每班至少檢查3次,在探眼施工過程中,必需有專職瓦檢員與安檢員在現場進行,并做好詳細記錄。瓦檢員除測定迎頭處的瓦斯濃度外,還必須隨時測定回風流處的瓦斯濃度。只有在兩處瓦斯濃度都在1%以下二氧化碳在1.5%以下時,方可繼續作業。如果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超限時,必須停止一切工作,撤除人員,匯報調度值班室,并加強通風。保證安全施工。
四、揭煤施工方法:
(一)每班鉆眼爆破前,首先準備鉆眼探煤工作。
1、探煤設備:采用ZLJ-500探水鉆,最大鉆進深度150m,開孔直徑87mm,終孔直徑65mm。
2、探孔數量與孔深:探孔數量3個,每孔深20m。
3、探孔布置方法:見施工圖。
(二)炮眼施工:
1、打眼:當探眼見煤后,瓦檢員檢查工作面的瓦斯情況。然后班組長要組織職工首先敲幫問頂,詳細檢查工作地點頂幫巖石及支護情況,用不短于2.5米的長柄工具摘掉活石,加固支架。處理活石時,必須在可靠的臨時支護掩護下進行,不準空頂作業和冒險作業。臨時支護使好后,必須再對工作地點所有的支護進行全面加固,并檢查頂幫的圍巖情況,確實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
2、班組長必須負責詳細檢查圍巖的滑紋情況,若發現險石要及時處理。如果處理困難或有危險時,不能盲目處理,必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險石所在部位,用臨時支柱支護完好后方可打眼,在打眼時應盡量避開此處,并隨時檢查確保安全生產。
3、打眼前,首先打開風水閥門吹洗風水管路暢通后,將風鉆、錨桿機檢查進風水口有無堵塞物,如有時必須清理沖洗干凈后,再將風水膠管用帶絲活接、與風鉆、錨桿機聯接牢固后,打開風水閥門檢查風、水膠管有無跑風、漏水現象,若有時必須進行重新綁牢固后,方可進行打眼。打眼過程中,要隨時檢查活接的聯接情況,如有松動必須及時擰緊,防止風水膠管脫落傷人。
4、打眼時,經常觀察工作面變化情況,如巖粉涌出,瓦斯增加等異常預兆,及時告訴班長確認后向領導匯報,打眼時采用濕式鑿巖,嚴禁打干眼,打煤層眼時,要掌握風壓和鉆進速度,防止夾鉆桿。
(三)、爆破:
1、由于煤層的硬度與巖層的硬度相差較大。在放震動炮的過程中,打眼、裝藥、聯線等操作均須按“揭煤爆破圖表”進行。各眼的雷管及裝藥量必須搞清,絕不能亂裝,采用串聯方式,要全斷面一次將煤層揭開。
2、震動爆破方法:采取煤礦許用安全炸藥與1-5段毫秒雷管進行爆破,當采用毫秒雷管時,其總延期的時間必須少于130ms。
3、炸藥采用煤礦許用安全炸藥,毫秒延期電雷管,MF-150型放炮器。
4、裝藥聯線:裝藥采用正向裝藥。聯線時,要認真細心,無丟、漏接,聯線要首尾分清,各連接點要除銹、去泥、擰緊,保證接觸良好。各線要懸空,不能與其它物體接觸。
五、安全技術措施
(一)、揭煤時的通風與瓦斯管理
1、風筒距工作面距離不得大于5m,并由班長管理,嚴禁沿途風筒破口,如有必須及時修補。
2、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或CO2濃度超過1.5%時,都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進行處理;電氣設備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3、礦井因停電或檢修,局扇停止運轉或通風系統遭破壞以后,必須及時恢復通風排除瓦斯。恢復正常通風后,必須經過專職瓦檢員檢測,證實無危險后,方可恢復工作。
4、每班必須按規定檢測瓦斯至少3次,瓦檢員要認真填寫瓦斯檢查記錄,并通知工作面人員,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瓦檢員有權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點。
5、揭煤施工過程中,扇風機必須保持連續運轉,并且要有一臺備用扇風機。局扇及風筒必須經過認真檢查。施工過程中,任何人員不得隨意關閉風機,局扇發生意外停機時,工作面人員要立即躲至安全地點。
6、在放炮前后詳細檢查通風設施是否完好,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流。每次放炮后,至少等送風20分鐘,方可組織人員即(瓦檢員、放炮員、安檢員)到工作面檢查。首先檢查風筒口2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確定無問題后方可恢復工作。檢查前,除扇風機外其它任何設備不得送電。
(二)、預防瓦斯、煤塵爆炸措施
1、防止瓦斯、煤塵積聚,加強通風管理,保正工作面始終有新鮮風流,及時將工作面內瓦斯、煤塵吹散,發現瓦斯超限及時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2、防止瓦斯引燃,杜絕一切非生產性火源,井下作業人員嚴禁攜帶煙草及點火物品下井,井下不得從事電氣焊工作。
3、嚴格執行“一炮三檢”放炮制度。
(三)、機電設備管理
1、井下的電氣設備,必須達到防爆要求,失爆的電氣設備必須在探揭煤更換或處理。
2、井下供電應做到“三無”、“四有”、“兩齊”、“三全”、“三堅持”。
“三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
“四有”:有過流和漏電保護裝置、有螺釘和彈簧墊圈、有密封圈和接板、有接地裝置。
“兩齊”:電纜懸掛整齊、設備清潔整齊。
“三全”: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
“三堅持”:堅持使用漏電繼電器、堅持使用照明和信號綜保、堅持使用瓦斯繼電儀和風電閉鎖。
(四)、放炮管理
A、裝放炮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和技術科及時聯系,在揭露煤層前,必須嚴格控制炸藥量。
2、裝放炮前,班組長必須組織掘進工作面施工人員詳細檢查圍巖情況,找掉活石,并檢查支護情況。切斷工作面的所有電源。
3、放炮員必須由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專職人員擔任,并要持證上崗,必須按照放炮說明書進行放炮。
4、嚴格執行火工品領退制度。領取的火藥,必須鎖在專用箱內(雷管與炸藥必須分裝),嚴禁亂扔亂放。火藥箱必須放在井幫完好、支護完整、避開機械、電氣設備和導電體的地點,每次放炮時,都必須將火藥箱放在井口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
5、放炮前,掘進工作面內所有機具和電纜等都必須加以可靠的保護或移出,班組長必須親自布置責任心強的人,在所有可能進入該巷道范圍的通路擔任警戒。
6、裝配引藥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裝配引藥必須在安全地點進行。嚴禁坐在火藥箱上裝配引藥。裝配引藥數量,以當時當地需要的數量為限。
(2)、裝配引藥時,必須防止電雷管受震動、沖擊、折斷腳線或損壞腳線絕緣層。
(3)、電雷管只許由藥卷的頂部裝入,不得用電雷管代替、木棍扎眼。電雷管必須全部插入藥卷內,嚴禁將電雷管斜插在藥卷的中部或捆在藥卷上。
(4)、電雷管插入藥卷后,應用腳線將藥卷纏住,以便把電雷管固定在藥卷內,還必須扭結電雷管腳線末端。
7、放炮員必須嚴格執行放炮“三級信號”制,放炮員、班組長、瓦斯檢查員都必須在現場執行“一炮三檢制”。
8、炮眼深度封泥及封泥量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嚴禁明火放炮和放糊炮。
9、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都不準放炮:
(1)、掘進工作面臨時支護不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
(2)、裝藥前和放炮前,瓦斯檢查員必須檢查瓦斯,如果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
(3)、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聚高聚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有出水?等情況時。
(4)、掘進工作面停風時。
(5)、在煤層中掘進,工作面放炮前后未灑水降塵時,或打干眼時。(6)掘進工作面附近的工具、電纜、管子設備等未進行可靠的保護時。
(7)、炮眼內的煤粉、巖粉未清除干凈時。
(8)、炮眼深度、封泥及封泥量不符合規程要求時。
(9)、不使用水炮泥時。
(10)、不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時。
有上述情況之一者,必須報告隊、班長迅速處理。在未做出妥善處理前,不準裝藥放炮。
10、裝藥時,首先用掏勺或壓縮空氣清除炮眼內的煤粉或巖粉,再用木質炮棍將藥卷輕輕推入,不得沖撞或搗實。炮眼內的各藥卷必須彼此密接。雷管不得隔段使用。
11、放炮母線和連接線,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放炮母線應采用銅芯絕緣線,嚴禁使用裸線和鋁芯線。
(2)、電雷管腳線和連接線、腳線和腳線之間的接頭,都必須懸空,不得同任何物體相接觸。
(3)、嚴禁使用固定放炮母線,放炮母線同電纜、電線、信號線應分開懸掛。
(4)、只準采用絕緣母線,單回路放炮,嚴禁用金屬管、水、大地等當作回路。
(5)、放炮前,放炮母線必須扭接成短路。
12、放炮前,腳線的連接工作可由經過專門訓練的班組長協助放炮員進行。但放炮母線連接腳線、檢查線路和通電工作,只準放炮員一人操作。
13、放炮員必須最后離開放炮地點,并在安全可靠的掩體遮擋下放炮。
14、放炮前,所有人員全部撤離到工作面以外的+1230m運輸大巷內安全地點。班組長必須清點人數,全面檢查一切確認無誤后,方準下達放炮命令。放炮員接到放炮命令,再經瓦斯檢查員親自同意后方準開始執行。放炮前,必須先發出放炮警號,至少5秒鐘后,無問題時,方可響炮。裝藥的炮眼必須當班放炮完畢。在特殊情況下,如果有未放炮的裝藥炮眼,當班放炮員必須向下一班放炮員在現場交清情況。
15、掘進工作面必須一次打眼一次裝藥一次起爆(應采用正向起爆)。
16、放炮后,當掘進工作面的炮煙被吹散,放炮員、瓦斯檢查員和班組長必須巡視放炮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圍巖、瞎炮等情況。如果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
17、通電以后裝藥炮眼不響時,至少等15分鐘,才可沿線路檢查找出不響的原因。
18、拒爆炮(殘炮)必須在班組長直接指導下進行,并應在當班處理完畢,如果未能處理完畢,放炮員必須同下班放炮員在現場交接清楚。
19、處理拒爆炮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由于連線不良造成的拒爆炮,可重新連線放炮。
(2)、在距拒爆炮至少0.3m處另打同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放炮。
(3)、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引藥中拉出電雷管;嚴禁將炮眼殘底(無論有無殘余炸藥)繼續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這些炮眼。
(4)、處理瞎炮的炮眼爆炸后,放炮員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5)、在拒爆炮處理完畢之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同處理拒爆炮無關的工作。
六、其它措施
1、如遇地質構造(斷層、褶皺)時,應及時通知技術科和通風科,進行詳細的觀測和檢查。
2、本措施必須傳達到向所有參加揭煤施工每一位管理人員,的現場管理人員、施工人員貫徹,并進行登記。
3、每一位下井人員必須佩帶礦燈和自救器。并重新學習自救器使用方法。
4、揭煤施工放炮期間停止使用其它電源。
5、揭煤前要組織一次井下通風系統以及機電設備、電纜防爆性能的檢查,更換非防爆和失爆的設備。
6、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1113運輸上山巷掘進作業規程》有關規定執行,傳達時一并傳達。
篇2:二采區變電所揭煤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確保二采區變電所安全順利的揭穿煤線,有效防治煤與瓦斯突出和人員施工安全,特制定二采區變電所揭煤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本巷道掘進在IV13煤層的底板巖層中進行。煤層產狀為走向176°~356°,傾向86°,傾角20°~26°,煤層為簡單結構,厚度平均為8.61m,賦存穩定。預計二采區變電所開口處以方位角175°44′33″施工5-8m將揭露F9斷層帶的IV13煤層,F9斷層走向55°~235°,傾向325°,傾角73°,根據13104下順探巷揭露F9斷層帶煤層情況,預測該段煤層厚3.7m。
二、防突措施
(一)、組織措施
為了保證揭煤時的安全,特成立揭煤線領導小組如下:
組?長:趙新法
副組長:王?濤?孫有明
?成?員:生產科?安檢科?調度室?機電科副職以上人員及準備隊隊長、副隊長、技術員
?領導小組職責:
組長全面協調各方面工作,技術負責人負責技術管理工作。生產礦長負責揭煤過程中施工組織協調,安全礦長負責揭煤期間的安全檢查管理。準備隊負責二采區變電所揭煤打鉆,打鉆班組配置3名打鉆工和1名瓦斯檢查工;在生產技術科設管理辦公室,全面負責資料收集整理和進度報告。
準備隊隊長任揭煤施工主要負責人,負責揭煤打鉆日常事務的管理。
(二)、瓦斯資料分析
根據2012年瓦斯鑒定,礦井為瓦斯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1.74m3/min,IV13煤層為不易自燃發火煤層,煤塵有弱爆炸性。為了確保正常揭煤期間,該巷道揭煤期間按突出危險區進行管理。
(三)、技術措施
從開口點掘至距離煤層5米時,開始堅持探7m進3m制度,探眼3個,分別布置于巷道斷面的頂部和兩幫,探眼方位和巷道掘進方位線相同,傾角為30°。迎頭必須保證在一個平面內,并將巷道的浮矸、雜物清理干凈。
巷道斷面的確定根據地質條件、通風、設備安裝、運輸、行人、安全間隙及施工工藝的要求,巷道采用直墻半圓拱斷面,掘進斷面:直墻高1.9m,拱高1.2m,寬2.4m,斷面面積為8.62m2。
支護方式:本巷道采用錨網噴支護,錨桿采用Φ22×2200mm的高強錨桿,間排距800×800mm,每根錨桿使用2卷MSCK2335型錨固劑,噴漿厚度100mm,噴射砼強度C20,每排10根錨桿,錨網采用Φ6mm普通鋼筋焊網,網目為60×60mm,規格為900mm×2000mm。放炮后進行安全檢查,敲幫問頂、處理活矸危石后,立即使用前探梁進行臨時支護,出完煤矸立即進行永久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1、離煤層5米位置
(1)、在巷道掘進距煤層頂板5米前,施工3個地質探孔,1#眼距頂500mm,30°仰角向上探明;2#眼距左幫500mm,與掘進方向成30°夾角,30°仰角鉆探;3#眼距右幫500mm,與掘進方向成30°夾角,30°仰角鉆探,探清前方地質情況及煤層賦存狀況,巖柱離煤層的保安厚度。瓦斯檢測員測定瓦斯情況,見下表。
?(附:二采區變電所揭煤地質探孔記錄表)
孔號?仰角(°)?見煤層距離(m)?瓦斯壓力(MPa)?眼孔深度?距煤層垂距(M)?瓦斯情況?打孔情況?
1#
2#
3#
制表:?審核:
(2)各項指標正常后,采用淺眼多循環推進到離煤層5米,平距4.33米。
2、離煤線5米-2米時
按照漸近式揭煤技術要求,分步預測,分步控制,淺掘淺進逐漸進入煤層,采用震動放炮揭露IV13煤層。
震動放炮爆破參數:
(1)震動放炮總炮眼數根據經驗公式計算:
N=5.5?=5.5××=23
式中,N--震動性炮的總炮眼數(個);
S--震動性放炮揭煤的面積();
?--巖石的堅固性系數,取=3。
(2)為了保證通能夠一次性揭穿煤層,揭煤時共布置56個眼。按照二采區變電所爆破圖表進行爆破施工。
后附爆破作業圖表1-1
煤層揭開后,門坎的處理,過煤門預測處理。
1、在煤層揭開后,在清理煤矸過程中要有專人值班,注意瓦斯變化和掉渣現象,發現異常馬上撤人,并報告調度室和值班礦長。
2、如有“門坎”,禁止用風鎬清理“門坎”,必須按震動放炮進行處理。
3、一旦進入煤層,必須控制煤層的空頂距離,不得超過0.8m,進行打錨索加強支護,一梁兩索,粱長2.6m,繩長10m,眼距2.0m。煤巖交接處,打注兩根10米長錨索進行加固。
4、進入煤層后,盡快用風鉆(Φ42鉆頭)向周邊打預測孔,打入5米后開始預測,控制巷道輪廓線線外5米以上,預測無突出危險方可施工。
5、在施工永久支護時,必須采用超前支護臨時控制頂板。
6、若巷道頂板破碎嚴重,巷道支護使用11#礦用工字鋼棚支護。
7、施工隊按規定實施超前探孔掘進,每班必須保證探孔垂距不少于5.0米超前距,由跟班隊干監督實施。
8、若預測超標,按1/2補孔法補孔;若補孔仍超標,則停止作業,采取預抽技術措施。
(四)、特殊安全防護措施
1、施工時,嚴格按巷道中腰線施工,測量人員應隨時到現場核實檢查參數,保證巷道按設計施工。
2、巷道施工至距煤層5.0米位置時起,掘進施工實施遠距離放炮措施,通風隊提前檢查通風系統、監測系統的完好情況。
3、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及放炮請示匯報制度。施工隊跟班隊干對放炮工序進行重點控制,并向礦調匯報措施的落實情況,礦調度室作好記錄,核實清楚現場情況后方可下達放炮指令。
4、遠距離放炮規定:
①放炮地點:二采區集中運輸巷全負壓巷道躲避硐內,距離爆破點大于200m。后附爆破警戒圖1-2。
②站崗地點:
掘進到離煤層5米時:二采區集中運輸巷風機處。
③斷電范圍(掘進到離煤層5米時和震動放炮時):二采區變電所以內全部斷電。
④撤人范圍:
掘進到離煤層5米震動放炮時:(1)放炮地點以內全部回風流中人員;(2)二采區變電所內及其他可能波及范圍內全部工作人員,并匯報調度室。
⑤上述工作由當班值班礦長負責落實,跟班管理人員、瓦斯員監督執行。同時在撤人范圍的通道均設柵欄、警標,嚴禁人員通行,由當班值班礦長負責安排,并定專人檢查落實,落實情況向礦調度室匯報;凡是施工期間需進入該區域回風系統檢查的瓦斯員及相關人員,必須向礦調度室請示,經同意后方可進入。
5、揭開煤層放炮前,由生產科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撤出規定區域所有人員。
6、每次放炮時所有人員(包括站崗人員),必須隨身攜帶壓縮氧自救器,放炮員、瓦斯員及施工隊班長向礦調匯報,凡是在打孔、放炮期間嚴禁進入回風系統。
7、放炮前在所有站崗點靠爆破點方向設警戒線,懸掛“正在放炮,嚴禁進入”字樣的警戒牌。
8、放炮后由班長通知撤崗,站崗人員未接通知嚴禁擅自撤崗。放炮后間隔30分鐘,方能按規定由外向里逐漸檢查瓦斯至工作面,將檢查情況向調度室匯報。
9、揭露煤層放炮時間安排在交接班進行,煤層揭露后24小時內不得作業,恢復作業前由通防、生產、安檢等部門對該區域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規定后,方能恢復作業。
10、煤層揭露半小時后,由組長帶隊進入迎頭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由礦調度室確定送電等工作。
11、掘進煤層時嚴禁使用風鎬,永久支護跟攏迎頭,嚴禁超掘,壓風自救器安設于無風筒側,離底板高度在1.2~1.5米,安裝組數根據巷道長度確定,其原則是:第一組距掘進工作面25~40米,然后每隔50-100米安設一組,每組6個。
12、本措施首次貫徹由準備隊、生產科、技術員負責,并與施工隊作技術交底,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13、瓦斯避災路線:工作面→二采區變電所→二采區軌道上山→地面。后附避災線路圖。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揭煤放炮管理
1、揭煤期間必須使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超過130ms,不得跳段使用延期電雷管,使用的電雷管必須進行導通實驗。
2、打探眼與瓦斯釋放孔時瓦斯檢查員必須及時檢查探眼內的CH4、C02濃度,確認無異常后,方可打眼放炮。
3、打眼時,如果發現有頂鉆,夾鉆、噴孔等現象必須立即停止打鉆,并不得拔出鉆桿,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撤出人員,切斷二采區變電所巷道中的動力電源,調度室及時通知有關領導和部門匯報現場情況,由總工程師決定下一步的施工進度。
4、炮眼深度不大于1.8m。
5、裝藥放炮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一炮三泥”制度;座底泥不小于50mm,水炮泥不少于2只,封口泥不小于500mm。
6、電雷管必須全斷面一次串聯連接,雷管腳線必須懸空,嚴禁雷管腳線、放炮母線同電器設備電纜軌道等導電體接觸。放炮母線鋪設長度不小于120m;
7、放炮地點附近20m范圍內,CH4濃度大于1.0%嚴禁放炮。
8、超前探眼在裝藥前必須用黃泥封滿。
9、嚴禁放糊炮、明炮、空心炮。
10、超前探眼及瓦斯釋放孔嚴禁作為炮眼使用。
11、揭煤期間放炮母線必須使用銅芯專用電纜,并盡可能減少接頭,嚴禁母線出現破皮、明接頭現象。
12、揭煤施工時,安檢科、通防隊派專人現場跟班,跟班人員現場檢查打眼、做炮頭、裝藥連線工作,嚴格按措施規定進行操作。
13、放炮前,安檢科,通防隊現場跟班人員應監督、檢查所有人員是否撒到安全地點,警戒人員是否到位。
14、放炮施工時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
15、上述工作完成后,準備隊跟班人員負責向調度室匯報,停掉二采區變電所內所有電源,并各自向調度室匯報清楚后,由調度室通知準備隊跟班人員,下達放炮命令。
16、放炮后,如果CH4最大濃度小于1.0%,待炮煙吹散后,安檢科、瓦斯員、施工單位跟班人員共同進入迎頭檢查CH4、CO2、溫度、煤塵、巷道圍巖情況等。經檢查一切正常后,匯報礦調度室恢復因揭煤放炮所停電源。
17、通防隊、安檢科現場跟班人員負責打眼、放炮全過程監督。
(二)局部通風管理
1、二采區變電所揭煤時,保證局扇正常運轉,局扇離迎頭供風距離不超過5m。
2、二采區變電所揭煤時前,安檢科、調度室、機電科、通防隊對二采區變電所施工的局扇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功能和電器失爆進行完好檢查,并做好記錄,對于不完好設備必須在揭煤前處理好并進行驗收。
3、施工單位必須保證所用的局扇完好和正常運轉,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局扇。并派專人管理局扇。
?(三)監控設施管理
1、通防隊保證安裝的監控設施完好,并正常監測。
2、瓦斯傳感器布置如下:
?T1、布置在二采區變電所施工迎頭風筒對側3~5m范圍內。
?T2、布置在二采區變電所與二采區車場繞道全風壓回風流10~15m范圍內。
?T1、報警點為CH4濃度≥1.0%,斷電點CH4濃度≥1.5%時,復電點CH4濃度<1.0%,斷電范圍:施工巷道內所有非本安型電器設備。
?T2、報警點、斷電點為CH4濃度≥1.0%,復電點CH4濃度≦1.0%;斷電范圍:二采區變電所回風流中所有使用的所有非本安型電器設備。
甲烷傳感器設置應垂直懸掛在風筒另一側支護良好無滴水的巷道頂板下300mm處,且距巷幫不少于200mm,并掛牌管理。
(四)瓦斯管理
1、二采區變電所揭煤期間,必須設專職瓦斯檢查員經常檢查瓦斯,(檢查地點:迎頭、探眼、回風、局扇、機電設備附近),嚴禁空班、漏檢、虛報、假報瓦斯,瓦斯檢查員必須持證上崗。
2、迎頭風流中CH4濃度≥1.0%,或CO2濃度≥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當回風流中CH4濃度≥0.5%時,該系統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當回風流中CO2≥0.5%時,該系統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測氣員或施工單位人員發現掘進迎頭或探眼中CH4、CO2涌出?煤層增厚、氣溫異常、巷道圍巖移動增大、掉渣、巖塊迸出、破裂聲、悶雷聲、夾鉆、頂鉆時,立即組織人員,帶好自救器,撒到安全地點,并立即匯報調度,由礦調度室按停電范圍、避災路線組織停電撤人。
4、瓦斯檢查員必須在現場執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內容包括該系統內的通風、瓦斯、煤(巖)塵等情況及該系統的通風設施情況(包括通風設施、防塵設施,防火設施及監控設施)等,嚴禁脫崗。
(五)防塵管理
1、二采區變電所,必須安裝防塵管路,且防塵管路水壓不得小于1MPa。
2、二采區變電所揭煤期間,施工迎頭向后50m范圍內必須安設三道放炮噴霧,放炮噴霧要求霧化效果好,且正常使用。
3、迎頭打眼必須采用濕式打眼作業,裝巖時必須灑水濕潤煤矸。
4、迎頭30m范圍內由施工單位每小班沖洗-次,30m以外巷道每周沖洗一次,并清除堆積的煤巖粉。
?(六)防火管理
1、為防范火災二采區變電所應配備50m高壓軟管,保證能隨時與消防管路連接,以便防火急用。
2、二采區變電所所有機電設備必須使用煤礦安全防爆型,并設專人進行檢修、維護,杜絕電器失爆。
3、任何人如發現系統內出現火災險情,必須立即向調度室匯報,并視現場火災的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在現場班組長的帶領下采取盡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并將可能受災區威脅人員全部撤離危險區。
(七)、頂板管理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每班開工前及每次放炮后進入工作地點,首先要進行敲幫問頂,找掉危巖活矸,對于找不掉的,可采用點柱支護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處理。
2、找頂人員應站在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并保持后路的安全暢通。
3、找頂人員應從支護完好的地方開始,由外向里,先頂部后兩幫依次進行,找頂地點不準同時進行其他工作。
4、找頂由兩名有經驗的老工人擔任,一人找頂,一人站其側面觀察頂板并輔助照明。
5、敲幫問頂時,若發出“空空?空空”的聲音,就立即找下去,要順著裂隙慢慢進行,不得硬刨。
6、施工中應加強氣體檢測工作,必要時安設專人測氣。
7、在整個施工中應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撤人。
8、在施工過程中,當班施工負責人要經常巡視施工地點及后路,發現危險,立即撤出迎頭所有人員,及時進行處理整改。
9、過煤層及巖層破碎段施工過程中,每班必須有當班施工負責人經常檢查巖層、煤層及支護情況,發現有險情立即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10、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二采區變電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及礦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3:強排水泵房回風道揭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根據礦地質組預報,我區施工的強排水泵房回風道預計“△3”點前施工26.5m后遇一條落差10~11m的正斷層。巷道于斷層的上盤煤層頂板處揭露,煤層厚約10m。(附圖1)為防止揭露煤層期間瓦斯突然增大,造成瓦斯超限,確保巷道揭露煤層時的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
二、施工方法
為準確掌握巷道前方將揭露煤層的準確位置以及煤層的瓦斯壓力情況,以便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必須打鉆探明情況,確認瓦斯無異常后,巷道才能向前掘進,鉆探超前距離在無異常情況下不得小于20m,揭露煤層及鉆孔瓦斯涌出異常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并向調度室匯報,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繼續向前掘進施工。
鉆孔布置在巷道中部位置,距頂板1.5m位置處,分別0°、7°、10°下山打設,眼與眼不能重復,鉆孔深度8米,鉆探使用MQT-130型錨桿機鉆眼,一次性打設8m,帶掘進3m后再次鉆探。(附圖2)
三、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一)打鉆注意事項
1、鉆探施工前,掘進工作面的永久支護必須跟到迎頭,支護質量合格,嚴禁空頂作業。
2、鉆探作業前必須做到先檢查后工作,施工前及施工過程中加強敲幫問頂,并及時用長把工具按由外向里、有頂到幫順序找凈頂幫及迎頭的活矸,找頂人要站在頂板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操作,并設人監護,排除現場一切不安全因素后方可施工。
3、鉆探作業前,要改造好附近的風水管路,做好排水必要的各項工作,鉆探時要及時排盡積水,清除淤泥與積矸。
4、距斷層20m時每班安排人員開始打鉆,鉆探作業時,迎頭的甲烷傳感器懸掛在作業地點上方,距頂板不超過300mm。通風工區安排瓦斯員進行正常的瓦斯巡檢,每班不得低于3次,瓦斯濃度達到1.0%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及時匯報調度室,采區措施處理。
5、施工時,鉆機必須固定或扶牢,防止鉆機竄動或打擺傷人;施工過程中設專人監護,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提醒施工人員。
6、使用錨桿機打眼時,要先檢查錨桿機狀況及風、水管路是否上緊、擰實,接頭扣件是否完好,確保合格后方可施工。
7、打鉆過程中遇瓦斯或水量涌出及噴出情況時,要立即停止鉆進,且不得拔鉆;同時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聽從礦調度室的指示,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嚴防發生事故。
(二)頂板安全管理
1、距斷層面5m時,對巷道進行加強支護,將巷道原錨索排距減小至1.6m甚至0.8m,直至過完斷層穩定后。方可恢復原支護方式。
2、施工時,掘進循環進行縮小至0.8m,做到多打眼,輕裝藥。減小控頂距,確保巷道頂板及時支護。待進入煤層穩定后方可恢復正常循環進尺。
3、放完炮后及時用好安全設施,臨時支護方式采用前探梁進行支護,正常情況下不得少于3根。最大允許空幫距為4排。
4、頂板破碎嚴重時,及時組織礦領導對其進行現場安排,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5、其他安全注意事項嚴格按照《強排水泵房回風道掘進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及審批意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