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HSE作業文件編寫

HSE作業文件編寫

2024-07-14 閱讀 9493

a)作業文件的內容和格式

1)文件文件編號和標題:編號可以根據活動的層次進行編排,同一層次的

作業文件應統一編號,以便于識別;標題應明確說明開展的活動及其特點;

2)目的和適用范圍:簡單說明開展這項活動的目的和所涉及的范圍;

3)職責:指明實施文件部門,職責、權限,接口及相互關系。

4)管理內容:是作業文件的核心部分。應列出開展此項活動的步驟,保持合理的編寫順序,明確輸入、轉換和輸出的內容,明確各項活動的接口關系、職責、協調措施,明確每個過程中各項活動由誰干,什么時候干,什么場合(地點)干、干什么、怎么干、如何控制、及所要在到的要求,需形成記錄和報告的內容,出現例外情況的處理措施等,電告要時輔以流程圖;

5)更改:指明文件更改時所遵循的規定,如程序文件的更改影響該作業文件時應一起企業更忙亂;

6)相關程序、文件和記錄:指需引用的或與本作業文件相關的程序、文件和記錄;

7)報告和記錄格式:確定使用該作業文件時所產生的記錄和報告格式,記錄的保存部門和期限,寫明表格和編號和名稱。

最后,需要強調一點:作業文件必須操作性強,并得到本活動相關部門負責人同意和接受,以及有關部門對接口關系的認可,經過審批后實施。

b)作業文件的編制

1)對現行文件分析

企業現行的各種企業制度和規定等文件,很多具有管理作業文件楔同的功能,但也都有其不足之處,應該以HSE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為前提,以管理作業文件的要求為尺度,對這些文件再進行一次清理和分析,按管理作業文件內容及格式要求進行改寫。

2)編制作業文件明細表

根據HSE管理詳細設計方案,按體系要素逐級展開,以及程序文件的制定,制定作業文件明細表,明確部門的職責,對照已有的各種文件,確定需新編、改造和完善和管理作業文件,制定計劃在程序文件編制時或編制后逐步完成。

篇2:某項目HSE計劃書編寫指南

說明

1.目的和范圍

本指南規定了項目HSE計劃書編制的基本要求,適用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基層組織。

應用本指南編寫計劃書可幫助基層組織保證其自身及相關方實現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目標。

本指南是支持而不是取代管理體系文件。

2.編制要求

所有從事施工作業的基層組織(如物探、鉆井、井下、管道、油田建設和煉化檢維修)應依據本指南編制計劃書。

其它固定生產作業場所(如機加工、供水、供電)的基層組織應參照本指南編制計劃書。

項目HSE計劃書的編寫應以基層組織的人員為主。

基層組織可根據其生產作業性質、復雜程度及危害程度對本指南的部分條款在不影響健康、安全與環境表現水平的前提下做適當剪裁或調整,但不能成為其未滿足本指南要求的理由。

項目HSE計劃書編寫指南

1.項目概述

1.1?項目概況

簡要說明項目的來源、業主情況、投資額、工作量、生產方式、工藝流程。生產技術指標、工期,所需生產物資、生活用品(包括食品和飲用水)的供應方式與途徑等背景基本情況。

1.2?地理環境

項目作業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水質、動物、植被、文物遺跡、地下設施、工業民用建筑、搬遷路線等情況,以及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可附作業區域地形圖)。

1.3?社會環境

項目作業區域的民族分布、風俗人情、社會治安、交通通訊、醫療衛生以及地方病、傳染病等情況。

1.4?氣象

項目作業區域的氣象特點,如氣溫、降雨(雪)、風、霧總量、雷電分布以及潮汐、洪水、沙塵暴等規律和特點。

1.5?外部依托

明確外部可依托的醫療急救與消防、治安力量,必要時所依托的國家救援和部隊力量。

1.6?工區、營地布置

寫明工區、生產作業場所布置情況(可附生產作業場所布置圖),營地的選擇與布置情況(可附營地布置圖)。

1.7?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

基層組織應識別所在地區對HSE的特殊要求(包括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規要求)等。

2.政策和目標

2.1?HSE政策

基層組織應概括的闡明公司的HSE承諾、方針、目標以及基層組織一貫的HSE管理理念。

2.2?HSE目標

基層組織應針對具體的作業項目制定HSE目標,并使之形成文件。

基層組織在建立和評審HSE目標時,應考慮法律和法規要求,自身健康、安全與環境危害和影響的特點,以及相關方(公司、業主、員工)的要求和意見。

2.3?計劃書的范圍和關系

應闡述項目HSE計劃所涵蓋業務范圍,與業主、公司及其它相關方HSE管理的關系。

2.4?業績

應描述本組織近年來HSE的業績。

3.人員、組織機構與職責

3.1?組織機構與職責

描述基層組織和HSE組織的機構、職責和權限(可借助于組織結構圖表加以說明)。

應明確項目健康、安全與環境的最終責任由項目經理承擔。基層組織應設HSE經理或專兼職HSE監督員(應為項目管理人員,可由公司委派或基層組織任命),承擔特定的健康、安全與環境職責。

3.2?能力評估

列出基層組織管理層、HSE管理人員、主要技術工種、關鍵崗位、特種作業人員等主要人員一覽表。表中至少應注明學歷、資歷、持證等表明其能力現狀的情況。

應評估上述人員能力是否滿足項目需要。

3.3?培訓

應結合項目需要和能力評價的結果,制定培訓計劃。培訓至少應包括計劃書學習、風險削減和控制措施、應急預案、專業技術知識等。

4.主要施工設備、HSE設施及用品

4.1?主要施工設備

應列出主要設備一覽表,表中至少應注明本項目主要設備的型號、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出廠日期、檢修日期、能力評估等內容。

4.2?HSE設施

應列出主要HSE設施一覽表,表中至少應注明本項目主要HSE設施的規格、主要技術指標、出廠日期、檢修日期、損壞情況、能力評估等內容。

4.3?醫療用品

應列出主要醫療器具及藥品一覽表,表中至少應注明醫療器具及藥品的規格、型號、性能及使用范圍、出廠日期、有效期等內容。

5.危害識別與控制

(基層組織應在開工前對項目作業全過程中的危害進行識別,對識別出的主要危害進行評價,制定相應的控制和削減措施,分配關鍵任務,使危害降低到“合理實際并盡可能低”的水平。)

5.1?危害識別

危害識別是一項有層次的集體獻策技術,應明確有各種經驗背景的人員進行危害識別,全體員工有責任參與項目的危害識別。

要明確本項目識別的方式、范圍、參加人員,并對識別出的危害填寫“危害和影響清單”。

5.2?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小組(可由如下人員組成:項目經理、副經理,現場HSE監督、工程師、技術員、專家、顧問、有經驗的員工)依據經驗和各種相關資料,對“危害和影響清單”列出的危害進行評價,可利用風險矩陣圖,分析危害發生的頻率和后果,按頂端事件順序進行排列,找出主要的危害。

5.3?風險控制

風險評價小組應對可能構成風險的危害,制定詳細風險削減和控制措施,措施應從人、機、物、環等方面進行考慮。

基層組織把風險削減和控制措施作為相關人員的HSE關鍵任務進行分配,形成關鍵崗位HSE任務清單,清單至少應包括危害、危害地點或環節、潛在后果、發生頻率、削減和控制措施、責任人、監督人等。

必要時重大危害項目建議采用領結式關聯圖描述,形象表明設置的屏障(削減和控制措施)。

HSE關鍵任務應經項目經理審核,并確保所有員工收到各自的任務單,有指定HSE關鍵任務的員工負責檢查任務的關聯性和準確性。HSE關鍵任務并不僅是HSE相關任務被執行,而應依這些任務為基礎,確保潛在的主要事故危害得以控制。

6.應急計劃

6.1?應急組織

為有效控制和及時處理作業過程中的各類突發事件,應建立各類應急組織,并明確職責與權限,以及應制定的應急預案的類別。

6.2?應急預案

基層組織應編制各類應急預案,編制的應急預案應詳細、具體、可操作性強、分工明確,并有培訓和演習計劃要求。

6.3?應急演習計劃

基層組織應制定演習計劃實施一覽表,對各類應急預案進行演習,已經進行的演習和評價結果應隨時記錄。

7.管理制度和作業指南

7.1?管理制度

基層組織應結合項目要求,收集整理應執行的相關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規章制度,并列出清單。

寫明對項目有特殊要求,或根據風險管理要求,需要制定完善的相關管理制度。

7.2?崗位作業指導書

對本項目或生產作業過程涉及到的崗位,其崗位職責和操作規程、工作許可要求應注明其執行的有效文本(一般是指崗位作業指導書),在計劃書中可只提供崗位作業指導書中崗位目錄,崗位作業指導書可以單行本的方式發放到有關人員。

寫明對項目有特殊要求,或根據風險管理要求,需要制定完善的相關崗位職責和操作規程。

7.3?文件控制

應有本工程項目文件控制和保管人的清單,并應建立文件控制的程序或辦法。

8.信息交流

8.1?HSE會議

基層組織應建立HSE會議制度,通過會議掌握和了解HSE的相關信息。會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內容:開工前動員會、開工前班組會議、班前HSE會議、現場HSE會議、HSE工作分析會、階段總結會及項目完成后的評估會等。

8.2?報告和記錄

明確應填寫的報告和記錄。報告和記錄可包括以下內容:作業報告、作業日報表、現場與項目的聯系、事故報告、百萬工時記錄、隱患報告、值班記錄、完工報告、HSE簡訊等等。

8.3?野外通訊

應明確現場與營地,營地與母公司、業主,營地與外部依托的聯絡方式,并確保通訊暢通。

8.4?變更管理

任何對工作內容、設計、人員和設備的變更,都必須有批準人的簽字,進行風險評估。對可能產生新的或擴大的危害應形成書面文件進行交流,并保留變更通知單。

8.5?與相關方的交流

明確與相關方交流的方式和要求。

9.監測和整改

9.1?監測檢查

應制定監測檢查計劃,明確監測檢查的人員和職責,以及檢查后應記錄的表格。

9.2?整改

基層組織應制定整改記錄表,記錄表中應明確不符合項、整改人、整改時限、監督檢查人等。

9.3?事故報告

任何事故(無論大小)都必須上報和調查,制定出事故的報告程序,明確事故報表格式,并制定事故分析的方式和要求。

10.審核和總結回顧

10.1?審核

制定本次項目的內審計劃,以及根據審核計劃實施后應完成的內審報告、總結報告的交流方式。

10.2?總結回顧及改進

應確定本次項目完成后總結回顧的方式方法(完成日期、負責人、總結報告編寫人、提出對HSE計劃書的改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