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工資管理辦法模版
績效工資管理辦法
一、總體目標和指導思想
(一)總體目標
在充分調動教職工崗位履職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進一步理順收入分配關系,規范校院兩級管理,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建立起與崗位設置管理制度相配套的科學規范的收入分配管理體系。
(二)指導思想
1、服務學校教學科研管理
績效工資分配應充分體現績效導向和效率優先的原則,有利于提高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水平,有利于學校改革發展目標的實現,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提供強勁動力。
2、共享學校改革發展成果
績效工資分配應充分體現利益分享和兼顧公平的原則,有利于吸引和穩定人才,有利于各類教職員工隊伍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使教職工的收入待遇水平與學校發展水平和地位相適應。
3、優化學校內部分配結構
績效工資分配應充分體現系統科學和統籌兼顧的原則,有利于在崗位聘任基礎上調整理順分配體系,有利于在不同類型和層級的教職員工之間構建和諧的收入分配關系,形成與學校財務收支狀況相聯系的動態分配機制。
二、績效工資實施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學校本部事業編制內受聘上崗的教職員工,即入職教學科研崗位、管理崗位、其他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的教職員工。
財務獨立核算單位參照此辦法實施,經費自理。
三、績效工資總量與結構
(一)績效工資總量
除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和政策性補貼以外,由學校自行發放的各類津補貼均納入學校的績效工資總量。綜合考慮學校財力狀況和外部競爭性,每年初測算下一年度的績效工資總量,并報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西省財政廳審批核定。
(二)績效工資結構
學校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兩部分,兩部分比例大致控制在5:5。
1、基礎性績效工資是用于支付受聘入職各類崗位的教職員工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的薪酬,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崗位職責及任職年限等因素,相對穩定,具有一定的保障功能。
基礎性績效工資包括如下兩項:
(1)在崗津貼,包括贛府廳發[2010]51號文規定必須歸并的各項津補貼和學校原崗位津貼制度中的在崗津貼;
(2)崗位補貼,指學校年終根據各部門和有關崗位人員的實際工作和收入情況,按人均一次性發放的崗位補貼。
2、獎勵性績效工資是用于激勵受聘各類崗位的教職工高質量、高水平完成或超額完成工作任務的薪酬,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發放。
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包括如下五項:
(1)業績津貼,即為原崗位津貼制度中的業績津貼;
(2)課時費,指由教務處核算的通識課、臨床課時費等;
(3)各類津補貼,包括交通誤餐補貼、輔導員津貼、博士學位津貼、博導津貼、省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津貼、電話補貼等其他津補貼;
(4)突出貢獻獎勵,對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管理、社會服務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職工,按學校有關文件規定的項目和標準予以獎勵;
(5)其它獎勵性和福利性支出,指其它經過學校黨委行政批準的獎勵性和福利性支出。
3、在崗津貼和業績津貼歸并在一起,統稱為崗位津貼。崗位津貼是學校績效工資的主體。
四、崗位津貼標準
(一)制定依據
1、崗位津貼標準采取按月計分的辦法,下一年度的單位分值金額由學校在年底根據財力狀況以及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額確定和調整,一年按十二個月計發。
2、各類各級崗位津貼標準確定主要依據是省直其他事業單位,特別是其它高校的績效工資標準和學校2003年制定實施的崗位津貼標準。
3、各類各級崗位績效工資對應關系,力求反映不同類別不同等級崗位的工資性質、工作質量、工作責任和崗位特點,在提高標準的基礎上將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二)崗位津貼標準
學校崗位津貼設置的類型、級別和崗位設置的類型和等級相一致。具體分為如下四類。
1、教學科研崗位的崗位津貼標準
教學科研崗位的崗位津貼標準為一~十二級,詳見表一。
表一教學科研(教學、研究系列)崗位的崗位津貼標準
崗位級別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十一級十二級崗位名稱正高
一級正高
二級正高
三級正高
四級副高
一級副高
二級副高
三級中級
一級中級
二級中級
三級初級
一級初級
二級總分值(分/月)1609066484540373430272220在崗津貼
分值(分/月)業績津貼
分值(分/月)、其他專業技術崗位的崗位津貼標準
其他專業技術崗位的崗位津貼標準主要為三~十三級,詳見表二。
表二其他專業技術(教輔系列)崗位的崗位津貼標準
崗位級別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十一級十二級十三級崗位名稱正高
二級正高
三級正高
四級副高
一級副高
二級副高
三級中級
一級中級
二級中級
三級初級
一級初級
二級初級
三級總分值(分/月)—5846—3835—2926—2018在崗津貼
分值(分/月)—2923—2221—1918—1413業績津貼
分值(分/月)—2923—1614—108—653、行政管理崗位的崗位津貼標準
(1)行政管理崗位(職員)的崗位津貼標準為職員三~十級,詳見表三(1)。考慮到管理職員中五~八級職員的資歷差異較大,特將五至七級職員的崗位津貼標準分為A、B、C三檔,八級職員崗位津貼標準分為A、B兩檔。
表三(1)行政管理崗位(職員)的崗位津貼標準
職員等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A檔B檔C檔A檔B檔C檔A檔B檔C檔A檔B檔總分值(分/月)565140383636343232302727232018在崗津貼
分值(分/月)業績津貼
分值(分/月)(2)擔任領導職務者的領導責任津貼標準見表三(2)。
表三(2)領導責任津貼標準
領導職務正校級副校級校助級正處級副處級正科級副科級領導責任津貼分值
(分/月)20151196⊥6
表四工勤技能崗位的崗位津貼標準
崗位級別二級三級
(或工齡>30年)四級
(或30年≥工齡>20年)五級
(或工齡≤20年)崗位名稱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總分值(分/月)23201816在崗津貼
分值(分/月)16141312業績津貼
分值(分/月)7654五、崗位津貼總量的核定
(一)教學單位崗位津貼總量的核定
每年年底學校根據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西省財政廳審批核定的年度績效工資總量,結合學校事業發展情況和財力狀況,研究確定本年度教學單位崗位津貼的總量。
1、教學單位在崗津貼總量
每年年初,學校根據各教學單位的各類、各級崗位入職人員及其崗位對應的在崗津貼標準,核算每位入職人員的在崗津貼額度、各教學單位在崗津貼總量。
2、教學單位業績津貼總量
學校教學單位崗位津貼總量減去教學單位的在崗津貼總量即為教學單位的業績津貼總量。
(二)校機關等非教學單位崗位津貼總量的核定
學校每年初根據各單位上年12月的各類各級人員崗位數量、結構和崗位對應的崗位津貼標準以及領導責任津貼標準核算崗位津貼總量。
六、崗位津貼的發放和管理
(一)在崗津貼的發放和管理
1、在崗津貼實行學校統籌,由學校隨工資按月發放。
2、原則上上年度崗位履職考核合格的教職工,在崗津貼全額發放。考核基本合格者,發放所聘崗位對應的在崗津貼標準的80%(如已發,則從第二年起扣回);考核不合格者,在崗津貼發放比例為50%。各單位扣發的在崗津貼納入本單位崗位津貼總量中留用。
3、各單位每年初根據上年度考核情況和每月考勤情況,研究確定每位教職工每月在崗津貼發放金額并上報人事處,由人事處審核備案后通知計財處統一按月打卡發放,以后的每月五日前各單位報送本月的變動表,以便及時調整和動態管理。
4、對不在崗或主要精力在校外兼職不能完成崗位職責的教職工,各單位領導要與教職工本人談話,經教育不改的,要上報學校處理。如因單位上報不及時造成經濟損失,學校將加倍從各單位崗位津貼總量中扣還。
5、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其在崗津貼的發放作如下具體規定:
(1)出現一般教學事故者按崗位對應的在崗津貼標準扣發半個月在崗津貼,出現重大教學事故者扣發2個月在崗津貼;
(2)受行政警告、記過到降級降職、撤職以上等處分者,分別停發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在崗津貼。被國家機關依法拘留或采取其他羈押措施的,停發崗位津貼;
(3)當月病假累計超過3個工作日,按病假超出規定天數扣發在崗津貼;
(4)當月事假累計7個工作日之內,按請假實際天數扣發在崗津貼;當月事假累計超過7個工作日扣發當月全部在崗津貼;一年內事假累計超過14個工作日但不足2個月扣發3個月在崗津貼,累計超過2個月但不足3個月扣發6個月在崗津貼,累計達到3個月扣發12個月在崗津貼;
(5)出現曠工扣發1個月在崗津貼,一年內累計曠工2~6個工作日,扣發6個月在崗津貼,累計曠工7個工作日及以上扣發12個月在崗津貼;
(6)婚假、產假、計劃生育假、喪假者,凡辦理了正常請假手續者,假期內全額發放在崗津貼;
(7)工傷人員住院或治療期間,全額發放在崗津貼。工傷人員療養期間發放在崗津貼的80%;
(8)經學校批準公派出國(境)、脫產學習、進修、借調、掛職等人員,在批準期內發放在崗津貼,延長期間停發。因個人原因出國、脫產學習、進修、借調、探親等停發崗位津貼;
(9)待聘、調出或辭職、因各種原因停發工資、死亡等自次月起停發崗位津貼,退休人員自退休次月起發放生活補貼;
(10)其它特殊情況需停發、扣發和補發崗位津貼,由各單位研究決定。
(二)業績津貼的發放和管理
1、各教學單位的業績津貼實行二次分配制度:
(1)以綜合考慮各學院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及教職工人數等因素取得的業績占全校業績的百分比,乘以學校教學單位業績津貼的總量,獲得單位的業績津貼總額,實現一次分配;
(2)根據該業績津貼額度,教學單位再考慮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二次分配至本單位每一位教職員工。
(3)各單位應結合本單位實際,在學校核準的總量額度內,按照績效工資設立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制定本單位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具體分配發放辦法。學校鼓勵各單位把學校核撥的業績津貼和單位取得的其它各類、各項績效工資統籌考慮。
2、機關等非教學單位人員必須完成相應崗位工作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在嚴格考勤、考核的基礎上,根據各類各級崗位業績津貼分值核發業績津貼。
3、教職工年度考核合格或以上者發放業績津貼,擔任領導職務者根據領導責任考核情況發放領導責任津貼,各單位將年底一次性核算結果報人事處備案后通知計財處發放。
(三)未實行年薪制的兼職教學科研人員績效工資的發放與管理
1、在崗津貼的發放與管理
(1)具備國家認定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者,由學校按規定標準逐月核發其在崗津貼;
(2)不具備國家認定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者,由學校組織評審確定其等級,學校根據確定的等級按規定標準逐月核發其在崗津貼。
2、業績津貼的發放與管理
各設崗教學單位負責對兼職教學科研人員進行考核,在本單位業績津貼額度內核發其業績津貼。
七、其它績效工資項目將根據國家和省政府相關政策要求逐步歸并。歸并前暫按學校現行有關規定發放。
八、組織與領導
1、學校成立績效工資分配領導小組和績效工資分配工作小組,研究績效工資的投入總量和分配辦法,并提出每年的具體核撥方案,上報學校審定。
2、崗位津貼的管理工作由學校人事處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1)教學工作量計算和各級崗位教學工作量定額由教務處、研究生院負責組織修訂;
(2)科研工作量化辦法和各級教學、科研崗位科研工作量定額由科技處和社科處負責組織修訂;
(3)領導責任津貼發放考核辦法由組織部負責制訂;
(4)各類、各級崗位的考核辦法由人事處協調各相關部門制訂。
3、各單位相應成立績效工資分配工作小組,由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教職工代表組成,負責制定本單位績效工資具體發放辦法并組織實施。
九、有關說明
1、入職雙肩挑崗位者的崗位津貼按照計發崗位工資的專業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執行,由崗位受聘單位負責考核發放。入職非教學單位雙肩挑崗位者的領導責任津貼由學校核算到各非教學單位發放。
2、一線輔導員的崗位津貼按其就高入職的教學科研崗位和管理崗位對應標準執行,由學工處負責按輔導員崗位履職要求和考核評價辦法進行考核。
3、入職非教學崗位人員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同時,兼職完成的課堂教學工作量平均每周不得超過2課時,且按所授課程的歸屬情況,一并打包給相關單位,參與相關單位的二次分配。
4、按教學科研崗和教輔崗執行崗位津貼且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員,享受相應領導責任津貼,作為承擔管理工作的補貼。在正處缺額情況下,主持工作副處的領導責任津貼執行正處領導責任津貼標準。
5、新進人員按《南昌大學崗位設置與聘用管理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確定崗位類型和級別,上崗后按工資起薪時間享受相應崗位級別的在崗津貼。新進應屆畢業生見習期或試用期按相應類別和等級崗位對應的崗位津貼標準計發。
6、崗位變動人員從聘用到新崗位的下月起按新聘崗位標準享受崗位津貼。
7、本辦法一經實施,原《南昌大學實行崗位津貼制度的暫行辦法》(昌大校發[2004]86號)同時廢止。學校原來出臺的有關政策與本辦法相抵觸的,以此辦法為準。若上級主管部門政策發生變化,按上級有關文件執行。
8、本方案自二○一一年一月起試行,由人事處負責解釋。
更多相關閱讀:
云南省輔警管理辦法
人員工資管理辦法
公司加班管理辦法
企業加班費管理辦法
公司加班費管理辦法
績效工作管理辦法
篇2:第2人民醫院績效工資核算辦法
第二人民醫院績效工資核算辦法
1、總體原則:
堅持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綜合目標考核,個人績效不與業務收入相掛鉤。實行院科兩級管理、兩級分配,體現責、權、利相結合,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2、指導方針:
建立科室成本核算制度,以醫療質量為核心,以統計數據為依據,綜合目標考核為主體的核算辦法。將每位職工的績效工資與醫德醫風,醫療、護理、院感質量,工作效率,服務態度,科室面貌等綜合評價直接掛鉤核算,力求做到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同時考慮科室之間的勞動強度、風險程度、收費標準等差異適當調整,兼顧公平。
3、具體做法:
(1)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確定藥劑及各醫技科室的績效數字。
(2)重新劃分各臨床科室的收入。將藥品收入及相關輔助檢查收入在臨床科室之間進行二次分配,按照一定比例計入相關科室,與科室的業務收入合計成核算收入,扣除工資、辦公費用、折舊各等項支出后計算出各科室的績效基數,同時將計入各臨床科室的二次分配收入相應的在各醫技科室中予以扣除。
(3)根據院部各職能科室對各臨床及醫技科室的檢查考核結果和醫院獎懲條例規定,調整確定科室績效應發放數。
(4)科室按照科內成員的崗位職責、職務、職稱、工作質量、工作數量、風險程度、工作環境等綜合因素并考慮適當向技術骨干及高年資醫技人員傾斜的基礎上確定每位科室成員的績效分配系數,上報院部。
(5)院部在綜合考評、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最終分配系數,結合科室績效應發放數,計算出個人的績效工資,由財務科統一發放到個人帳戶。
篇3:醫院績效工資核算會計工作職責
醫院績效工資核算會計崗位職責
一、在科長的領導下,負責醫院績效工資的核算。
二、具體根據各部門考核結果,依據《縣人民醫院BBM績效考核方案》核算全院各科室的績效工資。
三、根據科室分配結果將績效工資發放至員工工資卡。
四、不定期對績效分配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并了解績效發放過程中職工思想動態,并將情況匯報上級領導,以尋找激勵的最佳方案。
五、負責醫院績效考核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
六、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