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下室大體積砼施工方案措施
地下室大體積砼施工方案措施
(1工程概況
本工程塔樓部分為筏板基礎,筏板厚1.8m,底板頂標高-8.70m;板式樓部分為箱型基礎,板厚為1.2m,底板頂標高-9.30m;裙房部分為獨立基礎加構造板,板厚為0.5m,底板頂標高-10.00m;主樓與裙房之間、裙房中部設后澆帶,塔樓與板式樓基礎屬于大體積混凝土。
(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審核
本工程混凝土澆筑采用健富混凝土供應有限公司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須滿足泵送及其他各項指標要求:
(3混凝土的強度
砼強度等級:底板砼為C40P10,外墻砼為C40P10。
(4混凝土對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
大體積混凝土宜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本工程采用大連華能小野田42.5R硅酸鹽水泥,為降低水泥水化熱的影響,摻用粉煤灰、礦渣等,配制出的混凝土應是保塑性好,不泌水,滿足泵送要求。嚴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粗骨料
碎石采取粒徑5~25mm的連續(xù)級配或合理的摻配比例。其最大粒徑不得大于鋼筋最小凈距的3/4。骨料中不得含有有機雜質,其含泥量應≤1%
3細骨料
選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應≤3%。細度模數(shù)以2.6~2.8為宜。
4摻合料
為減少水泥水化熱,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混凝土內摻入適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應是Ⅱ級以上。
5外加劑
為滿足混凝土和易性和緩凝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的緩凝型減水劑。
6水
采用飲用水,且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物用水標準》(JGJ63-89)的規(guī)定。
(5混凝土供應
混凝土的供應應包括攪拌和運輸和泵送。根據(jù)施工進度的需要,編制混凝土供應計劃,安排好混凝土泵及混凝土運輸車輛。在施工過程中,加強通訊聯(lián)絡和調度,確保混凝土澆筑的連續(xù)性,混凝土須保證40m3/h。
混凝土塌落度宜控制在180±20mm,初凝時間控制在6~8h。且塌落度損失不可過大,而影響混凝土澆筑。
(6混凝土澆筑
1施工準備
施工前應準備好施工用的機具和勞動力。機具有:混凝土泵、尖鍬、平鍬、插入式振搗棒、木抹子、鋁合金刮尺、塔吊及照明設備,清理好混凝土運輸車通行道路及混凝土泵停放場地。在混凝土澆筑期間,為保證連續(xù)澆筑,防止供電中斷,施工現(xiàn)場應備有發(fā)電機組。所有與混凝土澆筑有關的人員要及時到位,人員包括:混凝土工、木工、鋼筋工、測量工、水電安裝工、信號工及試驗工。
2施工條件
1)底板內的鋼筋、模板、預埋件、外墻止水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檢查和控制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的尺寸、規(guī)格、數(shù)量和位置,其偏差值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檢查模板支撐的穩(wěn)定性及接縫的嚴密性,澆筑前應將底板內的垃圾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檢查墊塊是否墊好。辦理好隱蔽驗收手續(xù)。
2)澆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馬道已支設完畢,泵管已經搭設完畢并經檢查合格。
3)水泥、砂、石及外加劑等經檢查并符合標準要求,試驗室已下達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
4)振搗器等機具經檢驗試運轉正常。
5)檢查安全設施、勞動力配備是否妥當。
6)施工員根據(jù)施工方案對操作班組進行全面施工技術交底。
3混凝土澆筑
1)底板砼澆筑時在現(xiàn)場南側側設2臺砼汽車泵,確保大體積砼連續(xù)澆筑,不留施工縫。
2)砼澆筑方法:砼采用商品砼,坍落度大,流動性好,澆筑采用斜面分層布料方法施工,分層厚度為0.3m~0.5m,即"一個坡度、分層澆筑、循序漸進、一次到頂"。振搗時從澆筑層的下端開始逐漸上移,確保不漏振。雨天澆筑混凝土時,應采取集中澆筑和振搗,使混凝土自行流動并趕走雨水,雨水集中后排放。振搗混凝土時,振搗棒不得在雨水處振搗。
3)砼振搗
采用插入式振搗棒進行振搗。為使砼振搗密實,每個混凝土泵配備5臺插入式振搗棒(3臺工作,2臺備用),分三道布置:第一道布置在出料點,使砼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二道布置在坡腳處,確保砼下部密實。第三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點要嚴格控制振搗時間、移動距離和插入深度,振搗棒要穿錯上一層混凝土直到下一層混凝土。每個澆筑帶的每道振搗手固定專人負責,嚴防漏振、欠振且不得超振。
砼泌水的處理。底板砼在前期澆筑過程中,泌水會被砼趕向井、坑等低洼處,然后用軟軸抽水機抽出泌水。底板砼澆筑的后期,處理泌水的方法是改變砼的澆筑方向,即最后澆筑砼時從最后端往回澆筑,與原澆筑斜坡相交成一條集水溝,另外有意加強兩側砼的澆筑速度,這樣集水溝逐步在中間縮小成小水坑,然后軟軸抽水機抽出泌水。
砼的表面處理。初步用長刮尺刮平,用木抹子壓實,在砼澆筑后4~8小時內,再用木抹子搓平,以控制砼表面裂縫。
4)砼養(yǎng)護
砼成型后6h澆水養(yǎng)護,表面蓋雙層塑料薄膜,砼養(yǎng)護時間為14d。根據(jù)測溫情況,通過蓄水來調整砼表面溫度,控制砼內外溫差不大于25℃。養(yǎng)護重點為底板與外墻交接處。此處同底板容易形成較大的溫差而引起外墻裂縫,因此要覆蓋嚴密。砼養(yǎng)護要派專人進行,特別是前三天要養(yǎng)護及時。
5)砼試塊制作
由于筏板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因此每200m3制作一組抗壓試塊,每組為3塊;每一配合比留置一組抗?jié)B試塊。
5砼測溫控制
1)大體積砼裂縫原因與控制原理。大體積砼裂縫原因是水化熱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fā)出去,使砼內部溫度急劇升高后產生了一系列變形行為,如果溫度變形受到約束便產生溫度應力,當溫度應力超過該齡期砼的抗拉極限時便產生溫度裂縫。
2)大體積砼底板溫度裂縫有兩種形式:自約束應力產生的裂縫和外約束應力產生的裂縫。自約束應力是由于底板比較厚時砼在升溫或降溫時內外散熱不均勻,溫度變形不一致,受到自身的相互約束而產生的應力,通常在表面產生拉應力,故多為表面裂縫。外約束應力是底板在降溫時,由于砼收縮和干縮引起的收縮變形受到地基的約束而產生底板底部的拉應力,故為底部裂縫(底部防水層第一層采用空鋪,目的在于解除約束,不產生裂縫)。無論是自約束應力還是外約束應力產生的裂縫,當裂縫尺寸大到一定程度便成為有害裂縫。控制有害裂縫的產生是大體積砼施工的重要內容。
3)防止砼產生有害裂縫有很多措施,如降低內表溫差、控制降溫速率、減少溫升、加膨脹劑、控制水灰比,合理的澆筑方法,加強振搗,加強保水養(yǎng)護管理和溫度控制等。其中溫度測量與控制是重要一環(huán)。所
謂溫度控制就是控制砼內部和表面的溫差,控制砼降溫速率,調整溫度差從而降低溫度應力,通過保溫法可以滿足上述目的。但是保溫法也需要合理應用,如保溫層的厚度,保溫時機及保溫周期需要根據(jù)砼的配合比,底板的尺寸和施工季節(jié),再利用測溫的數(shù)據(jù)進行選擇與調整,才可達到良好的效果。
6底板砼溫度的計算
1)本工程地下室底板C40砼,配合比為:水泥280kg/m3、UEA48kg/m3。
水泥水化熱引起的砼最高絕熱溫升為:
Tma*=(W1.Q1+W2.Q2)/(m.c)
其中W1--單位水泥用量;
W2--單位UEA用量;
Q1--水泥水化熱值,42.5級水泥取461kJ/kg;
Q2--UEA水化熱值,取306kJ/kg;
m--砼容重,取2500kg/m3;
c--砼比熱,取0.96KJ/Kg?℃;
Tma*=(280×461+48×306)/(2500×0.96)
=59.90℃
考慮砼底板屬于二維散熱,因此散熱系數(shù)取0.5,則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溫升為:
T1=59.90×0.5=29.95℃
砼入模溫度取T2=25℃
預測砼中心溫度T3=T2+T1=54.95℃
2)混凝土表面溫度計算
Tb(τ)=Tq+4h'(H-h')ΔT(τ)/H2
式中Tb(τ)-齡期τ時,混凝土的表面溫度(℃);
Tq-齡期τ時,大氣的平均溫度(℃);
H-混凝土的計算厚度(m),H=h+2h';
h-混凝土的實際厚度(m);
h'-混凝土的虛厚度(m),h'=Kλ/β;
K-計算折減系數(shù),可取0.666;
λ-混凝土的導熱系數(shù),取2.33W/m?k;
β-模板及保溫層的傳熱系數(shù)(W/m2?k),可取1.0;
ΔT(τ)-齡期τ時,混凝土內最高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ΔT(τ)=Tma*-Tq。
因混凝土澆筑后第3天內部溫度達到最高,因此
Tb(3)=20+[4×(1.8+2.33×0.666)×29.95]÷(1.8+2×0.666×2.33)2=36.68℃
混凝土內外溫差為59.95℃-36.68℃=23.27℃<25℃
7溫度測量和控制方案
預先在布置點埋入測溫管(測溫點布設見附圖),利用溫度計測溫,澆筑成型后6小時進行砼內部和表面測溫,前3天每2h測一次,4-7天每4h測一次,8-14天每8h測一次,并做好記錄,輸入計算機繪出溫度曲線,利用增加減少表面覆蓋來重新調節(jié)砼內外溫差。砼表面先覆蓋雙層塑料薄膜,再覆蓋一層麻袋,并按時澆水養(yǎng)護。
8后澆帶施工縫
1)后澆帶留設
本工程兩座塔樓與裙房之間、裙房中部設置后澆帶(后澆帶形式詳見附圖)
后澆帶在地下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開始澆筑,砼標號比原結構高一個等級,且砼須摻膨脹劑。
2)外墻施工縫的留置
地下室施工時,外墻留一條水平施工縫,留在底板面上50cm,施工縫位置設置10mm厚40cm寬橡膠止水帶(見大樣圖)。止水帶在擋土墻插筋施工完畢時放置,并用鐵絲固定,且沿外墻一圈封閉。止水帶必須設置在墻中。
(7質量保證措施
1商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檢查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是否符合質量要求。并派專人進駐攪拌站監(jiān)督供料。
2在澆筑現(xiàn)場檢測混凝土的塌落度,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值應控制在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
3在澆筑混凝土時,工人要掛牌操作,振搗及時,防止少振或漏振。在鋼筋較密部位的混凝土要振搗細致,防止未經振搗就繼續(xù)澆筑上層混凝土。
4鋼筋墊塊要與鋼筋連接牢固,各專職質檢員要對各個部位的墊塊進行檢查,防止出現(xiàn)墊塊移位、漏放。
(8成品保護及安全施工
1在澆筑過程中,為防止鋼筋及預埋件位置的偏移,在人員主要通道處的梁、板鋼筋上鋪設跳板,工人操作時應站立在跳板上,不得碰動預埋件和插筋。
2底板處后澆帶要做好防護,避免雨水、生活污水等沉積,腐蝕鋼筋。
3泵車操作工必須是經過培訓合格的有證人員,嚴禁無證操作。
4泵管的質量應符合要求,對已經磨損嚴重及局部穿孔現(xiàn)象的泵管不準使用。
5泵管架設的支架要牢固,支架鋼管不得直接支設在防水保護層上,每根鋼管下應設(130×130,10厚)鋼墊板,并在墊板焊定位鋼筋防止鋼管移位。轉彎處必須設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轉彎宜緩,接頭密封要嚴密。
6泵車料斗內的混凝土要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氣造成堵管或管中氣錘聲和造成尾管甩傷人現(xiàn)象。
7現(xiàn)場臨時用電不得隨地敷設,亦不得掛在鋼筋上。
8所有施工人員隨意使用電器設備。
9晝夜溫差過大時,夜間要加強對混凝土表面保溫覆蓋,防止因溫差過大產生變形裂縫。
篇2:住宅大體積砼施工方法
住宅建筑大體積砼施工方法
1、大體積砼施工技術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砼澆筑難度最大的是幸福里雅居底板大體積砼澆筑,可采用全面分層法澆筑,其余部位砼澆筑只要斜面分層法澆筑即可,1棟住宅、2、3棟住宅底板基礎底板總面積約為1200m2,其砼總量約為960m3。底板混凝土厚800mm,砼設計強度等級外墻為C60、S8,其它均為C35。
降低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和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在規(guī)定限值(25℃)以內,存在3個極不利因素:①底板混凝土超厚,要一次性澆筑,混凝土內部溫度不易散發(fā);②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般需P.O32.5水泥,水化熱高;③環(huán)境溫度低,混凝土內表溫差大。在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混凝土內部必然形成較高的溫度,存在著產生裂縫的危險。為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表面裂縫和貫穿裂縫),就必須從降低混凝土溫度應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這兩方面綜合考慮。
2、C60、C35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試配:
為降低C60、C35大體積混凝土的最高溫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因此,必須與設計、商品砼泵站配合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試配工作。
3、原材料選用:
⑴水泥:C60、C35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如42.5級礦渣水泥,并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
⑵細骨料:宜采用Ⅱ區(qū)中粗砂,因為使用中砂可減少水及水泥的用量。
⑶粗骨料:在可泵送情況下,選用粒徑5-40mm連續(xù)級配石子,以減少混凝土收縮變形。
⑷含泥量:在大體積混凝土中,粗細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問題,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又嚴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對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須現(xiàn)場取樣實測,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內,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內。
⑸摻合料:應添加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摻用的粉煤灰不僅能夠節(jié)約水泥,降低水化熱,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夠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并且混凝土的28天強度基本能接近混凝土標準強度值。
⑹外加劑:采用外加UEA技術。在混凝土中添加約10%的UEA。試驗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UEA之后,混凝土內部產生的膨脹應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縮應力,這樣相應地提高混凝土抗裂強度。
4、混凝土澆筑方案:
為了使混凝土澆筑不出現(xiàn)冷縫,要求前后澆筑混凝土搭接時間控制在5小時內(初凝時間>8小時),并控制砼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當時氣溫,最好不要低于5℃,因此,混凝土澆筑前經詳細計算安排澆筑次序、流向、澆筑厚度、寬度、長度及前后澆筑的搭接時間,混凝土振搗要及時,同時不漏振,但也不能過振,防止離析。
5、混凝土表面處理:
混凝土在澆筑后3-4h內初步用長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鐵滾筒碾壓2遍,再用木抹子搓平壓實2-3遍,以控制表面龜裂,并按規(guī)定覆蓋養(yǎng)護。
篇3:高層建筑底板大體積砼施工方法措施
高層建筑底板大體積砼施工方法
針對工程地下室埋置較深,底板砼方量大的特點,為了使底板達到抗?jié)B防水目的,根據(jù)以往經驗,采用一次性連續(xù)澆搗砼,不留施工縫的施工方法如下:
1、控制砼水化熱溫升。保持砼的內外溫差在25℃以內的措施。
⑴采用分段分層澆灌砼的施工搭接方法,利用面層釋放水化熱。
⑵選用水化熱較低的525#礦渣水泥。
⑶合理設計砼級配,減少砼發(fā)熱量。
⑷摻木鈣0.25%,粉煤灰10%,緩凝、保水,以利散熱,改善和易性。
2、提高砼抗裂能力
⑴黃砂采用中粗砂,雜質多的要過篩,石子采用25mm和40mm各50%的規(guī)格石子,減少含泥量、石粉等雜物,提高砼抗壓力。
⑵砼澆灌后及時復蓋塑料布和草包并搭接封閉好。
3、砼澆搗中必須做到以下工作
⑴嚴格用料:水泥采用礦渣525#,石子規(guī)格一般采用25mm和40mm各半,黃砂中粗砂,有雜質要過篩。
⑵嚴格計量,按試驗室提供防水砼(地下室用)級配,控制水泥和水用量,石子、黃砂必須車車過磅,摻入劑量(木鈣和粉煤灰)要準確。
⑶拌和時間不少于1分半鐘。(木鈣溶解后要邊用邊攪拌以防沉淀),不得將末拌和均勻砼出料。
⑷加強振搗,不得漏振,礦渣水泥泌水多,在分段分層搭接筑搗上一皮砼前,再用插入式或平板振動機振一次,保證砼密實。
⑸必須分層澆搗,分層厚度一般300cm左右,分段長3~4m左右,下面幾層的筑搗面成斜坡,使砼表面泌水可以排流。
⑹坍落度控制在3~4cm左右,1h左右測一次,已澆灌層中混凝土的溫度在其末被后一澆灌層覆蓋以前,不得低于+5℃。
⑺澆灌砼遇底板與操作平臺腳手架高度超過2m時必須用串筒下料以免砼離折。
⑻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guī)范和有關的規(guī)定,水泥采用礦渣水泥,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
⑼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yǎng)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振搗密實無蜂窩麻面,接縫處無夾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