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中醫院患者知情同意管理制度
中醫院患者知情同意管理制度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醫師在診療過程中要對患者履行必要的告知義務,特制定本院有關知情同意的管理制度。
一、告知的基本事項
1、告知原則
醫務人員在醫療服務中有義務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如實告知患者。涉及的內容需要患者簽字的,患者應當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
醫務人員應當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對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告知應力求全面而準確,避免因嚴重告知不當而導致醫療糾紛。
2、被告知對象
(1)對18歲以下的未成年患者,應當直接告知患者的法定監護人。
(2)對神志清楚的18歲以上的患者,可以直接告訴患者本人。也可以告知患者委托的被告知人,但必須有患者本人簽署的《委托書》。
(3)由于患者因惡性疾病,告知患者本人可能產生不利后果的,應當告知患者親屬或患者委托的其他被告知人,當必須有患者本人簽署的《委托書》醫院只對患者授權的人進行告知。
(4)因患病等原因導致無法正確表達自己意愿的患者,可以告知患者的法定監護人或其他近親屬,但對患者無法正確表達自己意愿的情況應當作記錄。
(5)對于必須緊急采取高風險的搶救性醫療措施的患者,患者本人無法進行意思表示或為未成年人的,且無親屬或家屬無法聯系的,醫院在進行到底搶救措施的同時應當迅速請示醫務科及主管院長,可由主管院長或醫務科負責人簽字。
(6)經授權的被告知人應當確定一人為委托代理人,進行具有法律效力的簽字。
3、告知方式
告知方式有口頭告知、書面告知、見證告知三種。
(1)口頭告知包括:門診告示、急診告示、掛號須知、留觀須知、住院須知、醫?;颊呔驮\須知等涉及診療流程醫院單方面的書面告知內容。
(2)書面告知包括:病歷記錄中的病情通知書、患者各種知情同意書及有患者及家屬簽字的各種醫療法律文書,對醫療診治措施及其風險以書面告知為主。
(3)見證告知是指:第三人在場見證的告知方式,當醫院有告知義務但患者及家屬拒絕在書面告知文字上簽字的情況出現時可以適用。
4、病情告知
(1)醫務人員在診治過程中應當將患者的病情如實告知患者。
(2)對于患者不知情的惡性疾病等嚴重病情的告知,醫務人員應采取合適的告知方式,以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的后果。
(3)患者或其他被告知對象對告知過程中的醫療服務存在疑惑時,醫務人員應當予以及時解釋,解答時應當耐心細致,態度友善。任何醫務人員不得對患者及親屬態度生硬或以各種理由拒絕回答問題。
(4)醫務人員應當將重要病情的告知情況在病歷中詳細記錄,危重病情的告知必須有被告知對像的簽字。
二、常規告知包括
1、住院病人須知
2、住院病人知情同意書
3、患者授權委托書
4、入院病情告知書
5、病情危重通知書
6、出院通知書
7、欠費通知書
8、尸檢意見書
三、特殊告知
1、手術知情同意書
2、麻醉知情同意書
3、輸血知情同意書(專用)
4、術中意外處理及手術中改變術式知情同意書。(必須由術者或上級醫師向病人或家屬交待手術方式并簽字)
5、有創診斷、治療知情同意書(用特殊檢查、治療知情同意書)
6、對新開展手術或技術的知情同意書。由科主任負責交代知情同意內容并簽字。
7、使用自費藥品、貴重藥物和一次性耗材前由主管醫師向病人交代,由病人選擇后雙方簽字。
8、試用藥品知情同意書化療或放療知情同意書(用特殊檢查、治療知情同意書)
四、各病區要提高醫院的誠信服務,建立醫師責任制,主治醫師在患者住院三日內必須與患者進行病情告知,內容包括:
1、疾病情況
2、目前診斷
3、診療項目
4、有關費用等
手術診治措施的風險告知
1、手術診治措施是指以非藥物治療為主的各種有創的診斷及治療措施,包括外科急診、門診及住院手術,各種組織器官的穿刺及活檢,各種內窺鏡的診治,需要穿刺的各種血管內診治等。
2、手術過程中有手術和麻醉方式的變更、術中及術后均有手術風險發現的可能,故醫院推行患者授權告知的知情權。
3、醫師應當將疾病的診斷、手術方式、麻醉方式、手術和麻醉中可能出現的醫療風險充分告知被告知人,告知后,被告知人應當在《手術知情同意書》和《麻醉知情同意書》等文件上簽字。無被告知人簽字,醫師應當在病歷上對請示答復的情況作記錄。
4、手術過程中因為新的情況需要改變手術對策、麻醉方式或切除未告知組織器官等,醫師必須將新的情況向被告知人進行告知并取的其簽字后才能進行手術。但當出現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危急癥狀時,必須緊急采取新的搶救性手術治療措施的,在告知的同時不可停止新的搶救性手術治療措施。
5、手術告知由主持該手術的第一手術醫師總負責,手術告知的內容應當經主持該手術的第一手術醫師審查同意。第一手術醫師可以親自或委派第一助手進行患者手術告知并簽字。該手術醫師在手術告知的醫療文件上簽字,視為主刀醫師對手術告知的內容已經知曉,并由第一手術醫師對告知內容承擔責任。其他醫師一律不得在手術告知的醫療文件上簽字。
6、根據各科疾病及手術特點向患者交代手術或麻醉的個性化情況,填寫《手術知情同意書》和《麻醉知情同意書》等醫療文件。重大手術實行報告制度,各手術科室在實施重大手術前應填寫《重大手術申請表》。
六、非手術診治措施的風險告知
非手術診治措施是指對人體組織器官無直接器械創傷為主的各種診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等。
七、藥物不良反應的告知
1、對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的藥物,醫務人員應當履行告知義務,并在門、急診病歷或住院病歷中作記錄。
2、對于藥典規定要做皮膚過敏實驗的藥物,醫務人員應當詳細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并在病歷中做記錄。
3、患者門急診或出院配藥,藥房對所配藥物必須附藥物說明書,禁止給患者配無包裝及無藥物說明書的藥物。
八、下列綜合性化療方案應當預先對患者進行告知,患者在《化療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后實施化療方案。
1、對人體損傷較大化療方案,主要包
括對血液及腫瘤等疾病使用的化療。
2、臨床上不能獲得病理確診,進行實驗治療的化療方案。
3、費用昂貴的化療方案。
九、下列物理診治措施應當預先對患者進行告知
1、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的各種物理牽引措施。
2、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的各種物理手法推拿按摩措施。
3、其它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的各種物理診治措施。
十、對費用昂貴的自費的治療措施、藥物及醫療用品等應告知患者。
十一、各科室應當根據需要制定非手術診治的醫療措施及風險告知書,在獲得被告知人同意并簽定確認后采取診治措施。
臨床醫師在診治活動中要嚴格實行上述條款,避免因告知不詳細或未履行告知義務,影響診療工作而造成醫療糾紛。
篇2:某區醫院知情告知談話制度
附屬醫院知情告知談話制度
1、病人入院或在實施各種檢查、治療、手術時,醫務人員應本著正確、真實、準確告知的原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病人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醫療費用等告知病人或其家屬,及時解答其咨詢,并避免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
2、病人入院時,接待護士要告知病人住院須知、注意事項,應遵守的診療秩序和規章制度,責任護士及護理職責。主管醫師要告知病人目前病情、初步診斷、目前需做檢查、治療方案和方法,影響病情轉歸的因素和注意事項。
3、治療過程中,應常規告知病人入院后各項檢查結果,進一步治療方案、用藥情況、副作用、注意事項、病情變化情況等,并將告知內容記入病歷。
4、改變治療方案時,應及時將更改的原因,依據告知病人并取得其同意。
5、創傷性診斷,治療前,要將創傷性操作的名稱、方式、目的、必要性、風險(并發癥,意外損害后果)、風險的防范、操作醫師、時間、需病人配合的注意事項等詳細告知病人及家屬,并簽署同意書。
6、特殊用藥、大型檢查、輸血前,要將目的、指征、副作用、費用等情況告知病人或家屬,并征得病人或家屬同意后方可進行。
7、病人出院時,必須告知病人目前的健康狀況,出院后注意事項、用藥、飲食及復查時間等。
8、對無行為能力及限制行為能力或特殊狀況下的病人,診療或住院時要特別告知其家屬或監護人,要求他們做好院護與監護,并將告知內容記入病歷。
9、對病人的告知談話,要通俗易懂、簡單明了,態度要和藹,注意講究告知的藝術和效果。
10、要正確處理知情同意與保護性醫療制度的關系,實施知情告知,要根據病人不同的心理素質和疾病情況等區別對待,同時還應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權。
11、對病人的告知談話,一般的入院、診療由主管醫師,護士進行;特殊診療、用藥、檢查等由主管醫師和主治醫師兩級醫師進行;危、重、疑難、大手術由科主任進行;有醫療糾紛的告知談話要有醫務處人員參加。
篇3:某區醫院病人知情同意簽字制度
附屬醫院病人知情同意簽字制度
1、病人知情同意書的簽署,是患者或家屬(代理人)在知情的前提和條件下,對擬實施的特殊診療操作、處置,做出的承諾或同意的意思表示。說明醫務人員已向患者履行了醫療行為不利后果的告知義務和醫務人員不同程度的關注義務,即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權的法定形式或醫務人員履行告知義務的法定形式。讓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權,不能成為醫務人員推卸應負責任的手段和憑據。
2、診療活動中,在對病人實施手術治療,特殊檢查或治療及需要尸解時應執行簽字同意制度。以下情況均應簽署同意書:
1)各種手術及麻醉;
2)有創傷性,危險性,可能產生不良后果的檢查和治療;
3)由于患者體質特殊或病情危重,可能產生對患者不良后果和危險的檢查和治療(如輸血治療等);
4)臨床試驗性檢查和治療;
5)收費可能對患者造成較大經濟負擔的檢查和治療;
6)對死因有異議需尸檢;
7)其他需要事后證明已得到病人(或相關人)認可的事項。
3、知情同意書中條款要完善,意思表示要正確、真實、精確,字跡要工整,形式要合法。內容包括:項目名稱、目的、適應癥、風險(可能發生的意外,并發癥及不良后果)、防范措施、患者陳述、患者及相關人簽名、日期時間、醫生簽名。
4、簽字同意的第一資格主體是患者本人,只有患者本人才有權處置自己的身體,所以同意書的簽字應是:
1)患者為完全行為能力人時由患者本人或授權委托的代理人;
2)患者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時由其監護人即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或者關系人簽字(注:近親屬首先是配偶,依次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堂親、表親)。
3)手術過程中出現方案改變在治療允許的情況下應由被委托人簽字;
4)搶救手術無法取得患者意見,又無家屬或關系人在場時,經治醫師應提出處置方案,在總值班、醫務處或主管副院長批準后簽字同意。
5、簽字談話必須由本院的主管醫師進行,手術簽字談話由兩級醫師參加,危、重、難、大手術由科主任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