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試驗取樣送檢管理制度
工程項目試驗取樣、送檢管理制度
1試驗檢測一般采用抽樣檢驗的方式,而很少采用全數檢驗,抽樣檢驗是從一批或一個過程的產品中隨機抽取少量個體進行檢驗,來判定一批產品或一個過程是否合格,所以個體的抽取方法非常重要,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試驗工作者要特別重視此項工作。
2取樣要有代表性,嚴格按試驗標準規范要求隨機抽取樣品,避免造成檢測試驗結果與實際產品不符。
3取樣工作必須由試驗室派人按有關標準、規定完成,不得受任何干擾,嚴禁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取樣送檢。取樣人員應熟悉各種相關產品的驗收規則,并熟悉各種相關產品的取樣工具、部位、數量及步驟以及材料的分批規定。
4取樣人應根據規范、標準要求進行取樣,對樣品的大小、數量、取樣部位、是否有代表性進行確認。抽取樣品的數量依據現行國家標準或部頒標準有關規定一次性抽夠;抽取樣品的頻率和方法嚴格按試驗規范要求進行。
5取樣應嚴肅認真,不受行政干預,也不受經濟利益或其他利益及各種關系的影響,確保樣品的代表性和準確性。
6樣品抽取完畢,要妥善保管;填寫試驗委托單,和樣品一起送到試驗室進行檢測。
7樣品的包裝和運輸應能避免散失和防止污染,并避免試樣性能產生變化,并附卡片標明試樣編號、產地、規格、等級或標號、重量、要求檢驗項目和取樣方法(施工日期)等。
8試驗室對照試驗委托單檢查樣品外觀是否符合要求、數量是否足夠,檢查后進行來樣登記,將樣品放入工作間備檢。
9對于水泥、外加劑、外摻料要按標準、規定留取復檢樣品,做為試驗存在爭議時仲裁使用,一般情況下水泥留置60天,外加劑和外摻料留置90天。
10見證試驗樣品的抽取,嚴格按見證工作制度進行,施工單位要做好配合工作,樣品抽取完畢后由見證取樣監理工程師和施工單位試驗人員一起送到見證試驗室進行檢測。
11平行試驗樣品由監理工程師親自抽取,嚴禁由施工單位代取。
篇2:材料進場質量檢驗見證取樣送檢制度
1.目的
為了保證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其在各工序施工過程中均能經過檢驗和試驗,且對其狀態加以標識,防止誤用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嚴格確保工程質量滿足國家有關法規和合同要求。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材料進場質量檢驗及見證取樣送檢制度。
2.檢測范圍及標識
工程所用的進場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應有產品合作證,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標準、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的要求。
項目材料員負責對工地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分類、堆放、隔離、標識,并對原材料、半成品的檢驗和試驗狀態進行標識,要和取樣員會同監理見證員對需見證取樣的材料,按規定要求,現場見證取樣100%,見證送樣送檢30%以上。未經檢驗和試驗的原材料、半成品進場,材料員應掛寫有“待檢”字樣的標識牌。并送至法定檢測機構檢驗,取回檢驗報告,交內業資料員保存。原材料、半成品已經檢驗和試驗,但尚待判定的,材料員應掛有“待判定”字樣的標識牌。進場原材料、半成品,經檢驗合格的,材料員應寫“合格”字樣的標識牌。進場原材料、半成品,經檢驗不合格的應按有關規定進行隔離處置,并在貨物上掛有“不合格”字樣的標識牌。經檢驗試驗的原材料、半成品,不符合其等級要求而降級使用的,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在試驗報告單上標識降級狀態,材料員在實物上注明所降等級。
3.變質處理
凡被判定為廢品的水泥嚴禁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應作出標識,經建設(監理)單位見證員見證下,作出退場處理。凡被判定為不合格品的水泥,應盡可能不在建筑過程中使用,若需在工程中使用,應用在次要部位,且應經工程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同意,并簽章。
4.公司質安部每月1-2次對所屬項目進行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