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安全勞動保護程序

施工安全勞動保護程序

2024-07-10 閱讀 1862

1、目的

促進施工安全和勞動保護不斷改進,減少和消除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危害,滿足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要求。

2、適用范圍

公司及所屬各工程項目經理部/分公司

本程序包括GB/T28001—20**?4.4.6條款。

3、職責

3.1安保部

⑴編寫并組織實施本程序;

⑵負責施工安全管理的監督控制;

⑶負責特殊工種作業、勞動保護用品使用的監督控制。

3.2勞動人事部

勞動人事部負責特殊作業人員的管理。

3.3行政部

⑴負責職業健康和生活設施的管理控制。

⑵負責檢查女工勞動保護工作。

3.4工程項目部/分公司

具體實施本程序。

4、術語和定義

引用公司《管理手冊》中的有關術語和定義。

5、工作程序

5.1施工準備

5.1.1安全策劃及施工許可申報準備

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根據工程規模、結構、環境、技術含量和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在《施工組織設計》中進行安全策劃。

⑴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編寫

特殊過程、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安全技術措施,執行公司

《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的有關規定》;

⑵根據特殊季節施工,編制冬雨季施工技術措施;

⑶編制施工現場消防措施,執行《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5.1.2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將施工組織設計報公司(填寫“安全施工許可證申報表1”),公司安保部對其申報條件進行審核后,報上級主管部門(填寫“安全生產許可證申報表2”),領取“安全生產許可證”。執行公司轉發總公司《安全施工許可證實施辦法》。

5.2安全管理人員配備

按現有的行業管理要求,工程項目部/分公司至少配備一名持有上崗證的安全員,負責施工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公司安保部建立安全員上崗檔案。

5.3安全教育

工程項目部/分公司負責對進入現場的職工和勞務隊進行教育。當調換工種、采用新技術和使用新設備時,工人必須進行安全培訓,填寫“安全教育考核登記表”。

根據生產任務下達作業指導書、安全交底,執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實施細則》。

5.4特種作業控制

⑴特種作業人員的基本條件,應符合《北京市特種作業人員勞動安全管理辦法》中有關規定;

⑵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應按規定進行培訓考核,取得勞動保護監察機關發放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

⑶特種作業的作業要求執行《北京市特種作業人員勞動安全管理辦法》中有關規定;持有學習證的作業人員,應在持有正式操作

證人員的監護下從事本工種作業。

⑷特種作業人員由公司勞動人事部統一管理,負責組織培訓,建立臺帳。

⑸工程項目部/分公司負責對特殊工種的日常管理,建立本單位的臺帳,填寫“特種作業人員登記表”。

⑹公司安保部對工程項目部/分公司特殊工種持證上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5.5施工過程控制

5.5.1地下障礙物清理和保護

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對施工區域的地質勘探情況,應做到全面的掌握,必要時應作現場勘查。根據基坑、溝槽開挖的面積和深度對施工區域及周圍的道路、障礙物、基礎設施、地下管線設施作出清理和保護方案,涉及到大型市政、公用設施要做出詳細周密的施工技術方案。

5.5.2安全防護措施控制

⑴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在施工過程中對各類安全防護措施應嚴格執行《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56-20**)的規定;

⑵公司安保部及有關部門參加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施工前的檢驗,并進行記錄。

5.5.3臨時用電設施的控制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配電裝置、架空線路或電纜干線敷設、分配電箱等用電設施應嚴格執行公司《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用電的管理規定》。在通電投入使用前由工程項目部/分公司組織進行檢查、驗收,填寫“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驗收記錄”。

5.5.4施工機械及設備的防護控制

⑴施工機械(外租)在進場使用前,應組織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入場,日常管理執行公司《施工設備管理程序》有關規定。作業前由施工管理人員負責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操作人員在作業中應認真執行總公司《機械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落實設備的日常檢查。

⑵施工現場各種設備,投入使用前,主管單位或部門應建立維修保養、檢查、制度,安全防護、防毒防塵裝置必須保持齊全、完好、有效。

⑶采用新設備,存在有害人身健康安全的隱患時,必須配備相應的勞動保護裝置方可投入使用。

5.5.5安全檢查

安全檢查分為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專業檢查、重大政治活動及節假日檢查,安全檢查執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實施細則》有關規定,針對檢查出的隱患和問題本著“三定”的原則進行整改,并做好記錄。

5.5.6工傷事故

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工傷事故時,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應做到:搶救傷員、保護現場、立即上報。公司主管部們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前往現場調查了解情況,并按規定時間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工傷事故的調查、報告、統計執行公司《關于補充和重申企業職工工傷報告程序及工傷認定辦法》。

5.6勞動保護

5.6.1勞保用品控制

⑴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根據安全技術措施要求,編制勞保用品計劃,填寫“勞保用品需求計劃表”,報公司安保部審批。執行公司《關于勞保用品采購管理規定》。

⑵采購勞保用品,應到有資質的勞保用品供應單位采購,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門負責驗證。

⑶當勞保用品的防護功能不能滿足有關規定時,由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安全部門填寫“勞動防護用品更換和報廢申請單”,進行更換或報廢。

⑷公司安保部負責對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5.6.2職業病防治

⑴公司行政部負責制定公司年度“職業病工作計劃”,建立職防檔案,組織從事有毒有害作業職工定期體檢,發生職業病按有關規定進行調查、報告、統計;

⑵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根據工程特點,制定預防措施;

⑶公司安保部負責組織對施工現場,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檢測,并做好記錄;

5.6.3防暑降溫控制

暑期及高溫作業,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應提供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飲料,飲料制作人必須經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人員相對集中及高溫區要成立現場巡查醫療小組,備足預防中暑藥品并做好突發中暑的急救工作。

5.6.4生活設施及衛生防疫管理

⑴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應成立保潔小分隊,保證施工現場經常性的整潔衛生;

⑵工程項目部/分公司,在開工前應統一規劃辦公區、生活區,執行公司《文明辦公區、文明生活區管理暫行辦法》;

⑶發生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應立即向公司行政部和當地衛生防疫機構報告,并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調查處理,落實消毒、隔離、應急等措施;

⑷公司行政部負責對上述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5.6.5女工保護

⑴女工在施工生產中除與男職工享有同等勞動權利之外,應享有特殊勞動保護政策,主要包括: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照顧。

⑵工程項目部/分公司,應明確女工、勞動保護的負責人,落實具體要求。行政部每季度對女工勞動保護工作進行一次檢查。

6、相關文件

6.1《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的有關規定》[(98)**安字第040號]。

6.2《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規定》[(02)市政府84號令]。

6.3《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01)公安部61號令]

6.4《安全施工許可證實施辦法》[(96)市政安字第276號]。

6.5《安全生產管理實施細則》[(2000)市政安字30號]。

6.6《北京市特種作業人員勞動安全管理辦法》[(97)市政府12號令]。

6.7《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56-20**)。

6.8《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用電的管理規定》[(97)市政安四字第341號]。

6.9《機械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97)。

6.10《關于補充和重申企業職工工傷報告程序及工傷認定辦法》[(99)**安字076號]。

6.11《關于勞保用品采購管理規定》[(98)**安字159號]。

6.12《文明辦公區、文明生活區管理暫行辦法》[(01)市政行發124號]。

6.13《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97)。

7、記錄

7.1安全施工許可證申報表1

7.2安全施工許可證申報表2

7.3安全員持證上崗記錄

7.4安全教育考核登記表

7.5特種作業人員登記表

7.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驗收記錄

7.7勞保用品需求計劃

7.8勞保用品更換和報廢清單

篇2:酒店員工勞動保護工作程序

酒店員工的勞動保護工作程序

勞動保護,是專門指企業對勞動者在生產與工作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良的保護。

(一)改善勞動條件,預防和消除員工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

酒店常見的員工工傷事故為:碰撞及刀傷、滑倒摔傷、搬運重物扭傷或壓傷、灼燙傷、灰塵入眼、玻璃割傷、使用各種機器工具不慎受傷等。一旦發生了工傷事故,人資質檢部要配合安保部門等單位,認真做好工傷事故的搶救、調查、上報和善后處理等系列工作,以保護受傷員工的安全并減少經營損失。

(二)發放個人勞防用品或保健食品

絕緣鞋、特殊工作服、防滑工作鞋、防護手套,冬季應發給御寒保暖的棉大衣或羽絨外衣;對從事室外高空清掃的客房部員工,應發給安全帶等。在夏令高溫季節里,員工食堂可供應防暑降溫的清涼飲料,如:鹽汽水、大麥茶、綠豆湯等保健食品。

(三)做好女工勞動保護工作

要根據酒店女性員工生理特點,進行特殊的勞動保護。主要是必須認真貫徹國家對女工的勞動保護政策有關規定,做好女工四期保護工作:女工在月經期間,不分配干過重的體力勞動,不下冷水;在懷孕期間,不分配干重活,不從事攀高和經常受到劇烈震動的工作;懷孕7個月以后,不做夜班,給予工間休息;在女工生育期間,應按國家規定給予產假,保證她們在產前產后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對于哺乳期的女工,應在工作中給予喂奶時間,在哺乳未滿6個月嬰兒期,不宜分配她們做夜班。

(四)合理安排員工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這是我國勞動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于保護員工的安全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有著積極的意義。酒店工作隨機性特點,使實行每周44小時為標準的工作日制發生一定的困難,經常需要員工在節假日加班工作,或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加點工作。為了保護員工的身體健康,保障員工的休息權利,酒店人資質檢部有責任監督有關部門嚴格控制員工加班加點,如確有必要加班加點,應確保員工按規定領取加班工資或補假。酒店要確保員工享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即員工用以消除疲勞、料理個人生活、從事文娛及業余學習和參加社會所需要的時間,包括工作日當中的間隙、兩個工作日之間的休息、公休日、節假日、年休假等。只有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員工有適當的工余休息時間,才能使員工保持旺盛的勞動熱情,精力充沛地投入日常工作,提高勞動效率;充足的休息也是避免因過度疲勞而造成工傷事故的重要條件。

酒店人資質檢部要協同其他業務部門,有計劃地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增強酒店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配合安全宣傳與監督檢查,勞動保護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