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醫院手術制度
某中心醫院手術制度
1、凡需施行手術的病員,術前必須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明確診斷(難以在術前明確診斷者,應有明確的手術目的和實際意義),并進行術前討論。凡較大或復雜手術,科主任均須召集術者、麻醉師和護理人員進行術前會診討論。特大手術、新開展手術由分管院長組織討論。討論內容包括:進一步明確診斷;了解病人及家屬的心理活動;手術適應癥、指征及禁忌癥;術式、麻醉方法;術中、術后處理和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對策;確定術者和助手。
2、手術及麻醉醫師,術前應詳細檢查病人,熟悉病人各項檢查結果,充分掌握病情。主管醫生應在術前按規定完成各種病歷記錄,包括術前小結。
3、施行手術前向患者慎重交代病情,且必須征得家屬或單位負責人簽字同意,急癥手術來不及征求家屬和單位同意時,可由科主任簽字,經醫務科或分管院長批準執行。
4、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必須細致且及時完成,如有休克、貧血等不利于手術的征象,均應及時準確處理糾正。
5、術者或第一助手應在術前一日開好醫囑(擇期手術),由護理人員負責實施(包括備皮等)。術者應詳細檢查手術前護理工作的實施情況,并用紫藥水作好手術切口標記,必要時可協助手術室準備特殊器械。
6、除急癥手術外,手術前一天由主管醫生填寫手術通知單,送交手術室統一安排。麻醉人員應于術前一天看病人,了解病情,認真做好麻醉前準備工作,嚴格檢查核對麻醉中所用一切物品,并做好急救準備工作(藥品、器械)。
7、手術室、麻醉科有責任把好術前準備關,準備項目不全者,應向手術醫師提出意見,采取補救措施;缺少重要項目可能影響手術安全乃效果者,有權拒絕手術。
8、手術室工作人員在手術開始前,應認真核對病人床號、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及部位(左、右)、麻醉方法等。術中醫、護、麻醉人員要嚴肅認真,密切配合,術后須認真進行三核對(敷料、器械、線卷)。
9、手術室護士負責按時將手術病員自病房接進手術室,包括準備好的病歷、*線片等手術必需物品及資料。
10、手術中術者、助手、麻醉醫生、護理人員應集中精力,動作熟練、輕巧,解剖層次清楚,麻醉效果滿意,醫護人員配合默契,嚴格掌握輸液原則,避免異型輸血。
11、術者負有組織與指導全部手術過程,保證手術效果和病人安全的主要責任。其他人員必須聽從術者的指揮,各行其職,不得失職或不按規程辦事。遇有特殊情況依據性質分別由術者與麻醉師負責。
12、當手術是在上級醫師指導下,由低年資醫師或下級醫師任術者時,仍由上級醫師對病員負完全責任,術者必須服從領導。
13、術中出現意外情況,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時,應立即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醫務科、業務院長報告,以便及時組織搶救處理。
14、病區護士應根據手術的性質,作好手術病員回病房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如病床、各種治療器具(輸液架、吸引器、吸氧設備、胃腸減壓器等)。
15、麻醉醫師、巡回護士和術者待病人麻醉清醒及病情允許后親自護送病人回病房或麻醉恢復室,并分別向值班醫師、護士詳細交代手術和麻醉情況、病情、用藥及注意事項,交接完畢后方可離開。
16、手術后手術醫生、麻醉醫生不要放松警惕,巡視、換藥、觀察、隨訪及時,對于重癥患者,術后要觀察病人蘇醒情況以及給予必要的處理。預防感染措施得當,重視營養支持治療。
17、手術醫師在手術結束后,及時完整填寫“病理標本送檢單”,交與巡回護士,手術室護士負責準備標本容器,注入適量固定液,并負責將手續完備的標本及時送病理科檢查。
18、手術醫生或助手在手術結束后,應即時完成“手術后首次病程記錄”,24小時內完成“手術記錄”。主管醫生應在術后連續三天書寫病程記錄,麻醉醫師應做好手術麻醉后分析、討論及隨訪工作。
19、醫生分級,根據衛生部頒發的衛生系列專業技術職務條例分為:
1)醫士
2)醫師
3)主治醫師
4)副主任醫師
5)主任醫師
各級醫師(士)必須在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并注冊后方可開展規定的各類手術。
20、手術分類,根據國家新版教材,參照國際、國內專業會議建議,按照手術的難易、大小、是否曾開展的情況分為:
1)一類手術:簡單小型手術。
2)二類手術:小型手術及簡單中型手術。
3)三類手術:中型手術及一般大手術。
4)四類手術:疑難重癥大手術及科研手術、新開展手術、多科聯合手術。
21、各級人員參加手術范圍,根據醫生專業技術水平,從事專業工作時間與職責限定:
1)醫師可擔當一類手術的術者,二、三類手術的助手。
2)主治醫師可擔當二類手術的術者,或在副主任醫師的幫助下,擔當三類手術的術者,四類手術的助手。
3)副主任醫師可擔當三類手術的術者,或在主任醫師的幫助下,擔當四類手術術者。
4)主任醫師可擔當三、四類手術術者。
5)上級醫師均有權有責指導下級醫師進行手術,檢查監督全科手術,以確保手術質量、安全。
22、手術批準權限:包括決定手術時間、指征、術式、手術組成員的分工等。
1)一類手術由主治醫師或高年資醫師審批。
2)二類手術由副主任醫師或高年資主治醫師審批。
3)三類手術由主任醫師或由副主任醫師兼行政正副科主任審批。
4)四類手術中的疑難重癥大手術、多科聯合手術由主任醫師或科主任審批并報醫務科備案;科研手術、新開展手術由科主任報告醫務科,由主管院長審批后進行。
5)凡致殘手術,由科主任填寫手術申請單報醫務科登記同意,業務院長審批后方可進行。
篇2:某鄉鎮衛生院手術管理制度
鄉鎮衛生院手術管理制度
一、手術準入管理
(-)按照執業許可證核準的科目、衛生部醫院分級管理標準及其附件規定和部、省、市相關文件的要求,醫院應開展與其等級相符合的手術。
(二)根據執業醫師法的規定,醫師首先應獲得合法資質才能開展與其醫院等級和技術職稱相符合的手術。
(三)認真執行手術報告及審批制度。
二、圍手術期管理
(一)術前管理
1、完成必需的術前檢查。
2、認真進行術前討論、明確診斷、指針、術式、風險、麻醉方式,預防用藥和術中應急措施。
3、認真履行告知義務、簽好三種同意書(手術、麻醉、輸血)。
4、醫師、麻醉師術前查房。
5、手術室作好一切準備。
(二)術中管理
1、手術查對無誤。
2、意外處理果斷合理。
3、改變術式書面告知并重新簽字。
4、手術切除的組織器官送病理檢查。
(三)術后管理
1、術前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相符。
2、有科學的并發癥預防的措施。
3、術后觀察及時、嚴密,早期發現并發癥并妥善處理。
三、麻醉安全管理
(一)麻醉工作程序規范。
(二)術前麻醉準備充分。
(三)輸血正確。
(四)麻醉復蘇實施全程觀察。
篇3:鄉鎮衛生院手術室工作制度
鄉鎮衛生院手術室工作制度
一、手術室應有專人負責、專人管理、專人登記。
二、手術室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無菌原則,保持室內肅靜和整潔。進入手術室必須穿戴手術室的鞋、帽、參觀衣或手術衣和口罩。外出時應更換外出鞋,著外出衣。每次手術完畢,手術衣、褲、口罩、帽子、拖鞋須放回指定地點。無關人員不得擅入。
三、室內的藥品、器械、敷料專人保管,定期查對,及時修理補充,用后放在固定位置。急診手術器材、設備應經常檢查,以保證手水正常進行。毒性藥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標志明顯,嚴格管理。未經領導同意,手術器械不得外借。
四、無菌手術與有菌手術應分室進行。
五、手術通知單須于手術前1日10:00前送手術室,如需特殊器械,預先注明。手術室根據手術通知單按時接送病人手術。
六、急診手術由值班醫生通知手術室,并填寫手術通知單。加急診手術與常規手術沖突時優先安排急診手術。
七、接手術病人時,先取病歷并認真核對病人的姓名、床號、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和部位,嚴防差錯。病情允許時應向病人做必要的自這介紹,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情緒,體現整體護里內涵。麻醉師、手術護士術前1天應訪視病人。
八、手術室設24小時值班,隨時接受急診搶救,不得擅自離崗。
九、手術時間為手術開始時間,排定參加手術人員均應在預定時間前20-30分鐘到手術室決好準備工作。臨床科室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術時,應事先與麻醉科科主任、護士長聯系。
十、對施行手術的病人做詳細登記,按月統計上報。
十一、手術室醫務人員負責保存和及時送檢采集的標本,并建立簽收制度,防止標本丟失。
十二、按衛生部院感管理規范,認真做好手術室內各區域的各種消毒工作和院感監測工作,并接受疾控部門的定期檢查。手術用過的器械物品及手術床及時進行清潔消毒處理。嚴重或特殊感染手術用過的一切器械物品均應作特殊處理,經重新消毒后方可再用。手術室污水應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站統一處理。
十三、手術室應有備用電源。